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賈寶玉新傳

第六卷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第十三章 真偽君子(上) 文 / 空空道人

    第十三章真偽君子(上)

    新一期的《人民日報》出刊,再次震動金陵。

    《人民日報》上標題赫赫,「兵部尚書賈寶玉將於英雄紀念碑前親自主持山東陣亡將士之葬禮,介時將以民間名義追認謝啟光將軍等諸位將領的烈士及英雄稱號……」

    「賈大人,關於謝啟光是否可授予英雄稱號一事,朝廷尚無定論……」朝會上,一個清流梗著脖子站了出來:「這樣做不太合適吧……」

    王燃這一手的確搞得清流一派有些措手不及,清流們的內部意見還沒有統一,還想著再「拖」一陣,給金陵激發的民眾降降溫,有些人甚至在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主意,只可惜王燃卻沒有興趣再拖下去。

    「有什麼不合適的?」王燃舉起手中的《人民日報》,上面除了有關葬禮的訃告外,其餘都是關於民調統計結果和山東將領的生平介紹,王燃冷笑著說道:「我用的又不是朝廷的定論……這英雄二字是老百姓給的!」

    諸清流一時無語,王燃這句話將朝廷與老百姓硬割裂了開來,雖然有些「嘲諷」甚至「大不敬」的意思在內,但只從字面上理解,卻挑不出什麼毛病……這民意調查是個新鮮事物,清流們根本不知如何去應對它。

    王燃舉辦喪事的意圖大家心裡實際上都很清楚,一方面,山東諸將的喪事也不能總拖著,另一方面,也是逼迫劉宗周等人出來說話所加的一個重碼……《人民日報》在照例要打的問號中頭一次直接點出了名字,「面對陣亡將士不遠的英靈,劉宗周大人還不願站出來說出實情嗎?」

    這等於是給劉宗周下了最後通牒,《人民日報》的意思很明白……誰都清楚,以「民間」的名義給山東將士舉行葬禮對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而言明顯很不公平,說重一點,很可能會造成軍隊與朝廷的離心離德……數萬將士血染沙場,朝廷卻連個說法都沒有!而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你劉宗周不肯出來說明真相!

    通過最近這段日子運作,《人民日報》的連續報道、在劉府門口打橫幅、喊口號、再到舉行民間追認儀式,已將山東欽差們,尤其是劉宗周推到了風口浪尖。

    在很多人看來,面對規模及意義直追揚州十日的葬禮以及面向整個南明發行的《人民日報》,劉宗周想到保住自己的名聲甚至性命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在葬禮或是葬禮之前站出來附合阮大鋮的報告,全盤否認自己的過失……

    說實話,劉宗周與阮大鋮不是一個層次上的人,劉宗周在人們心中畢竟是一代大儒,正直之聲蠻於天下,不僅在士子當中,在普通老百姓當中也是影響極大,當年他力抗魏忠賢的事跡早已被當做「包龍圖力鍘陳世美」一般流傳民間。

    劉宗周只要站出來說自己沒有錯,身後肯定會有一大批鐵桿支持他,聲勢上完全可以與《人民日報》拚個旗鼓相當,這就是權威的力量。

    即便是目前劉宗周保持沉默的情況下,也有許多鐵絲主動跳出來為他辯解……說白了,王燃現在面對的不單單是劉宗週一個人,而是一個劉宗周集團。

    這也正是王燃極力要逼迫劉宗周出來說話的原因,其實對劉宗周、閻爾梅、阮大鋮三個直接責任事故者,王燃從一開始就沒打算放過他們。只是如果劉宗周肯出來解釋清楚,他的集團自然將土崩瓦解,許多人就不會被這件事牽扯到,南明的動盪將降至最小,這是讓王燃兩面為難的重要原因。

    而如果劉宗周堅持不露面,或是不說實話,王燃也只有來一次長刀之夜……現在南明的局勢相當複雜,王燃並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放在和清流們的勾心鬥角上……馬上就要對外用兵,將內禍的萌芽降至最低是必然的選擇。

    這些日子雖然已經證明清流們的硬骨頭確實夠硬,在王燃如此重壓之下也敢挺出來較勁……有許多清流表現的夷然自若,該上班上班,該參誰參誰,與平常無異……應該說大部分清流並不愧「氣節」二字。

    不過話回來,君子以誠為本,骨頭再硬,不肯實事求、不能明辨是非,同樣沒有資格再出現在南明的政治舞台上……王燃也將毫不憐惜地拿走這些人的名譽,甚至性命。

    說白了,劉宗周如果主動認罪,受處罰的將僅僅是劉宗周、閻爾梅、阮大鋮等少數人,劉宗周不認錯,金陵將不可避免地承受一個大清洗。

    雖然到時裡面也許會有不少的無辜之人,但目前的局勢已經由不得王燃慢慢的去甄別。他採取的鑒別標準相當簡單……摒除少數畏於重壓的「軟骨頭」,那些去祭拜以「民間追認謝啟光等將領為英雄」為主題的山東將領葬禮之清流便可以暫時列入是非分明的真君子行列,剩下的……

    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哀樂陣陣,王燃腰繫白帶,臉色肅穆地站在臨時搭起的靈堂前,靈堂上高高懸著「沉冤待雪」四個大字,靈堂前象徵性地擺放著一口棺木……

    真正的棺材則於靈堂側面的空地上密密麻麻地排開……山東之戰過於淒慘,許多高級將領的遺體都沒能搶回,謝啟光、張漢、孫義等很多人都只能以衣冠代替。

    「唐王殿下到……」

    「陳子龍大人到……」

    「馬士英大人到……」

    …………

    王燃面無表情地聽著司儀唱著前來拜祭的賓客名字,看著他們或跪、或拜、或鞠躬以表達對陣亡將士的尊重,成千上萬的老百姓自發地來送他們心目的英雄上路。

    「顧炎武大人到……」

    「黃道周大人到……」

    「鄧煒達大人到……」

    …………

    隨著時間的推進,清流也漸漸多了起來,大家已經不像是看見第一個前來拜祭的顧炎武那樣驚奇……很明顯,許多清流們的心裡還是有一本帳的。

    事實上大家都明白,只要參加王燃組織的這個「民間」的、「個人自發」的葬禮便等於認同謝啟光為英雄。嘲諷這些人,王燃還是發自內心的敬佩……但讓王燃頗覺遺憾的是,他最希望來的人到現在還沒有出現。

    時間靜悄悄地流逝過去,桌子上的粗香已經快要燃燼……

    新香燃上之時,也就是正式儀式開始之時……那個時候,王燃將開始致悼詞,金陵的一場風暴也將正式拉開。

    大家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靈堂的外側,像是最後在等待什麼……

    「賈大人,劉大人確是抱恙甚重,自從山東回來便一直臥床不起……」一直沉默的黃道周歎了一口氣,出來說道:「此事可否等……」

    「我知道劉大人身體不好,家裡人可能沒功夫出來買報……因此昨天一大早,我就命人親自將這份報紙送去了劉府……」王燃嘴角浮起一絲決然的嘲弄:「這麼大的事,如果是我,就是讓人抬也會過來!」

    四周沉靜了下來,那份寂靜是如此沉重,沉重的連請來奏樂、作法事的人也都停了下來,所有的人目光都注留在了那柱馬上就要燃盡的粗香上。

    「劉宗周大人到……」

    「阮大鋮大人到……」

    「閻爾梅先生到……」

    「黃宗曦大人到……」

    …………

    司儀突然響起的叫聲中藏著明顯的不可置信,靈堂兩側立刻一片嗡嗡,有人嗟歎、有人欣慰、有人冷漠、有人憤恨……劉宗周終究趕來了這個葬禮,其實他已經根本不用再說什麼,所有的實情已經透過這個動作表達的一清二楚。

    所有人的目光最後一次被這位大儒吸引……王燃隨口說中,劉宗周真是坐在椅子上被人抬進來的,並不是劉宗周到這裡來擺威風,劉宗周暗淡憔悴的臉色、無神的眼睛、不住聲的輕咳……這個原本神色清朗精矍的老頭確實已經病入膏肓。

    行至靈堂之前,劉宗周淚容滿面。

    「先生,有事弟子服其勞……」看著劉宗周掙扎著想從椅子上下來上香,被稱為清流下一代的掌舵人黃宗曦趕緊搶上一步說道。

    黃宗曦的說法相當合理,要求也並不過分,沒有人阻止他。

    看著黃宗曦代劉宗周點燃了三柱香又鞠了三躬,剛想返回,王燃突然冷冷地說道:「謝啟光將軍他們也稱的上是劉大人的救命恩人,就是磕頭也承受得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