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賈寶玉新傳

第五卷 風月下江南 第一章 風月寶鑒(上) 文 / 空空道人

    第一章風月寶鑒(上)

    在南明朝中清流「北進抗滿、還我河山…」的吶喊聲中,王燃開始了他的南巡之旅。

    北進?笑話!當初王燃竭力主張反攻是因為有李自成可以拖住清軍的主力,現在…王燃雖然抓住最後的機會進佔了大半個山東,但滿清也利用南明內亂之機擊潰了它心目中的主要對手李自成。

    在王燃看來,金陵包圍戰與二戰中的莫斯科保衛戰完全是兩個概念。蘇軍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消耗了大量的德軍,這才使之成為戰役的轉折點,而金陵保衛戰中滿清的實力根本沒有損耗多少,隨巴哈納南下的大量是投降的南明部隊,從這個意義上說,南明不僅沒沒佔到好處,反而實力大損,就別提左夢庚部的獨立了,更使南明雪上加霜。

    更重要的是,王燃現在並不想在戰術層面與滿清交手,即便是目前自己的軍事實力堪與清軍一拼,但適此內憂外患之際,一城一地的爭奪打的只能是著名的持久戰。

    如果也像當年的小日本侵華那樣抗上個八年,最終就是勝利了,也是傷敵一萬,自傷八千,還可能會重演抗戰勝利後接著幾年內戰的悲劇。所有的戰火都在中華大地上燃燒,這顯然不是王燃的追求。

    現在王燃的目標定位在了「如何在戰略層面打擊滿清…」,畢竟現在的滿清不是當年的小日本,他們有著先天性的不足。

    王燃此次力拒「北上」的建議,堅持南巡,一方面是為了鞏固根據地,更重要的就是擺出一付推行「南方防守戰略」的態勢,盡可能讓滿清暫時忽略自己,專心對付李自成,以便己方能騰出精力和時間完成自己真正的戰略企圖。

    王燃南巡的第一站選擇在了蘇松兩府,也就是今天的蘇州和上海地區。

    應該說王燃此次巡視金陵周邊各省兵備有點暴發戶的意思,一千名武裝到牙齒的特種大隊成員隨行保護,輕重武器齊備。

    一路上就好像怕別人不知道是欽差到了地頭一樣,每一個小城市都會停留相當長的時間,更讓各級官員惱火的是,欽差官威很大,不僅路上阻止任何人靠近官轎,就是到了地方安排的行館,也拒絕任何官員的請見。

    事實上欽差的確沒法接受別人的請見,在巡視隊伍剛離開金陵,主角王燃就換了個身份脫離大部隊,先行一步趕往了目的地。

    「二爺,不,師父,」

    蘇州的一間客棧裡,一個道童正在慇勤地給另一個道士倒茶,並語含崇拜地說道:「看來您已經得了敬老爺的真傳了,算命卜卦准的很…您看這一路上找您算命的那些人,最後看您的眼神就像在看神仙似的…您現在的大名可是傳遍…」

    說實話,這位看上去三十多歲的道士一身有些發白的道衣,手捋髯鬚,拂塵斜掛,沉穩莊重之處確有些仙風道骨的意思。

    不過這個姿式在聽到道童說「大名」的時候就被破壞了,他放下手中的書頗有些鬱悶地看著面前的道童:「你準備的這些東西什麼都好,就是名字差了點…風字輩的道號有很多啊,像什麼風雲,風華,風輕揚…這風月道人,聽上去有點像拉皮條的…你看你的道號,『明月』,就顯然比『風月』好聽多了,和你的本名『茗煙』也合的上…」

    「這真不能怪我…」道童委屈地說道:「玄真觀那老道士說風字輩就剩下幾個可選項了…風流、風塵、風情、風鈴…我選了半天,就風月還好聽一點…」

    這兩個道士當然就是喬裝後的王燃和茗煙。考慮到「敵暗我明」對工作開展的影響,王燃在出行前就給自己準備了一套新的身份,一個四處遊歷的道士。

    為使自己更快地融入這個新的身份,王燃下了不少苦功,不僅通讀了諸如《道士入門》、《修道大全》、《道士進級指南》等書,還專門就測字、看風水這樣的道士必修技能上玄真觀請教了賈敬。

    在王燃看來,這個時代裡,一個可以助人驅凶趨吉的「高人」顯然更容易打入「目標」的周圍,套取高價值的情報。

    賈敬對王燃自然是傾囊相授,讓王燃感覺的確是受益不淺。由於時間緊,王燃親自動手整理出了一份筆記,依自己的道號命名為了《風月寶鑒》,有空就翻看,這一路上幾乎就沒離過手,並結合實踐進行了論證。這還真讓王燃找到一點過去做課題時候的感覺。

    「二爺,不,師父,」茗煙期期艾艾地湊過來:「您能不能也給我算一卦?」

    「你?」王燃抬頭打量了茗煙一眼,立刻恢復了高深莫測的表情:「你是想問和卍兒的事吧…」

    「您可真神了…」茗煙一臉的驚喜與崇拜:「您怎麼算出來的?」

    這還用算嗎?看你那一臉的春情蕩漾…王燃哭笑不得:「等這次回去,我就去跟嫂子說,安排你們配對…」卍兒等小丫環是歸李紈管,所以王燃有這麼一說。

    「二爺,您可是高人啊,您怎麼知道我想問這件事的?」

    「唉,真想找個高人指點一下迷津,」客棧的大廳裡,旁邊桌子上一個中年男子的歎息聲傳入王燃的耳朵裡:「算算我大明水師何日能重現當年威風…」

    王燃注意旁邊桌子上的這兩個人已經很長時間了,兩個人雖然裝束不同,一個作儒生打扮,一個武士打扮,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皮膚暗紅中透著蚴黑,這是常年在海上行走的人的標誌。剛才發出歎息的正是這位儒生。

    「高人?」武士說道:「這世上哪有什麼高人,全都是神棍…」

    「施主這話說的有問題,」王燃合上《風月寶鑒》,側首對著那兩個人說道:「你不能因為沒有碰到高人,就說沒有高人。」王燃練了半天,也學不會拿腔捏調什麼「矣」的說話,只好保持他大白話的風格。

    王燃切入時機選擇的不錯,而且看上去形象也不錯,身上流露出的淡淡軍人之氣和讀書人的書卷氣也使得那兩人不太容易確定他的神棍身份,於是王燃很快地便在儒生的熱情邀請與武士的懷疑中坐在一起攀談了起來。

    「既然道長是『高人』,那就請算算沈大哥剛剛說的那個問題,我大明水師何日能重現當年威風?」武士口中的譏諷之意很明顯。

    「這種關乎國家的大事貧道自然是算不出來的…」王燃趕在武士再開口之前先一步向著儒生說道:「不過今天我倒是可以替這位施主推一推運程,也許可以從中獲知一二…您的生辰八字是…」

    在王燃以一種外行人看不懂,內行人搞不明白的方式排好了八字後,王燃微微一笑:「施主,您的命用一個字就可以概括…」

    「什麼字?」

    「船!」王燃慢慢地說道。

    「道長果然高明…」兩人同時一震,儒生拱手讚歎道。

    當然高明…王燃心中暗笑,依據資料顯示,這位儒生應該就是商船專家沈廷揚。

    要知道,王燃手中的《風月寶鑒》記載的可不僅是神棍手冊,更多的是專門為這次南巡搜集的資料。

    這位沈廷揚作為王燃重點瞭解的對象正好名列其中,他的生平、主要事跡都記在了上面,雖然畫像不像照片那樣容易辨認,但武士無意中透出的「沈大哥」也給王燃提供了最好的佐怔。

    「在下的命運的確離不開一個『船』字…只可惜現在,恐怕是再與此字無緣了…」沈廷揚歎了一口氣。

    王燃自然瞭解沈廷揚歎從何來。沈廷揚一直主管海運,手下有船百艘,當時他曾向朝廷建議將這些運糧船改造為戰船,沿海路北伐,也正是這個提議讓王燃注意到了他。

    只可惜弘光朝廷當時無意出兵北上,更不會同意沿海路北上,最後沈廷揚的船隊被鎮守淮安地區的東平伯劉澤清看中,派兵強行據為了己有。

    沈廷揚的這聲歎息顯然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為自己的船隊易手,一是為自己的建議不被朝廷採納。

    「施主不必歎息,」王燃微微笑著說道:「這個『船』字是你命中帶來的,別人想拿也拿不去…」

    「道長的意思是…」

    「正所謂柳暗花明又一村…」神棍王燃的角色越演越純熟:「不出一個月,應當就會有貴人出現…」一個月之內,欽差王燃的隊伍也早該到了蘇州地界。

    「如此說來,我大明水師中興有望了?」沈廷揚顯然把自己的命運與大明水師的命運綁定在了一起。

    「水師?」王燃得意之餘,不禁說露了嘴:「恐怕水師是不會再有的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