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賈寶玉新傳

第四卷 大觀,又見大觀 第十一章 明升暗降(下) 文 / 空空道人

    第十一章明升暗降(下)

    目前的局勢用陳子龍的話來講就是「明知道是馬士英和錢謙益下的套子,我們也不得不鑽…真是太氣人了!」

    「唉,不鑽不行…鑽也不行…」唐王當時也是照例繞了一段口令:「不鑽受人以柄…鑽了自殘雙臂…對這種情況我只能用『左右為難』四個字來形容,如果非要在這四個字上再加四個字,我希望可以選擇『進退維谷』…」

    話說回來,此次馬士英和錢謙益聯名推薦人選的確令王燃頗感頭疼。準備前往山東的是現任左都御史的劉宗周,準備奔赴河南的是現任禮部侍郎的黃道周。

    事實上,在南明沒有聽說過這兩位人物的實在是鳳毛麟角。就連王燃這樣孤陋寡聞的人也聽過不少有關這兩位大儒的事跡。

    對大多數讀書人來說,劉宗周與黃道周不僅是文壇領袖、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更是剛正不阿的典範,正義凜然的代表,以及從不屈服於任何邪惡勢力的先鋒。

    根據王燃原本時空的歷史記載,這兩位的確具備了儒家傳統的守節忠君、敢於犯顏直諫、嚴於律己等特點。

    在清軍南下後,兩人均表現出了強烈的民族氣節。劉宗周在清軍入城後便絕食而死。而黃道周則在主動親命率兵出征後,不幸兵敗被俘,最終不屈而死。單從這一點上說,這兩人與史可法可以比肩。

    馬士英和錢謙益之所以選擇推薦這兩位夫子的重要原因就是料定了王燃根本無法反對這個提議。雖然這個提議並不能使他們獲取什麼利益,但卻可以扼制住王燃的發展勢頭。

    如果現在做一個問卷調查,估計南京城內百分之九十的士子都會支持劉宗周、黃道周深入河南、山東的抗清第一線…這麼有才能、有名望的人,到了那兒肯定是一呼百應,那還不得大大加快光復中華的速度。

    如果不是心中有鬼,你為什麼要阻止這樣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可是王燃心中的確有鬼。河南、山東是王燃的基地,是王燃在南明立足之所。「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道理王燃是牢記不忘。

    當然對這個道理唐王等很明白,此次金陵保衛戰中,賈政、陳子龍等人便是由於手中無兵權,大家又認為王燃遠水解不了近渴,才會被迫出城談判,導致這一死一傷的血淋淋教訓。

    可要是放這兩個老夫子進去,王燃的這點家底估計用不了幾個月就得全部「獻身」國防事業了…這兩個老頭最近在清軍圍困金陵的刺激下已經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山河」的口號以及「立足魯豫,挺進直隸」的策略。

    王燃倒是聽說這兩個老頭也頗通軍事,據說黃道周還曾為《廣百將傳》作過注斷。可是王燃對此持相當懷疑的態度…如果他們真有如此本事,怎麼在此次金陵保衛戰中就沒有發揮出來呢?

    王燃判斷的極正確,據原本時空的歷史,不提劉宗周,就是黃道周對軍事也完全只是紙上談兵,他在唯一的一次實戰中便兵敗被俘。

    雖說王燃在率軍進攻山東前,便把河南交給了李巖、莊子固負責。在領兵解圍金陵前,也將山東交於了宮秀兒、謝啟光等人負責,同時為防止出現意外,王燃還特地把精於推演的史湘雲與晴雯分別留在了這兩個地方。應該說即便是主官完全不懂軍事,只要善納下言,也不會出什麼問題。

    可是這兩位老夫子以「追求完美」而著稱,他們已經不止一次的對王燃的用人表示了不滿…李巖是李闖的舊人,謝啟光是曾經背叛過朝廷,宮秀兒一介女流,莊子固本是綠林,其餘的將領也大都是囚犯出身,即便是目前駐守南京的閻應元原本也只是個微末小吏…我堂堂大明難道就沒有可用之人了嗎?

    估計要是讓劉宗周、黃道周領軍山東、河南,估計王燃手下這群可以完全獨擋一面的大將很快就剩不下幾個。

    至於王燃主持成立的野雞大學等教育、科研機構,在這些大儒眼裡肯定也是「過於追求奇淫巧技」,命運也好不到哪兒去。

    而且以這兩位老夫子忠君的信念,王燃制訂的「資助李自成,把清軍的主力拖在西南…」的戰略方針肯定也會立馬告吹…不出兵剿闖就已經很對不起朝廷了,還要幫助「殺君父之巨仇」?這兩個老夫子在提出「驅除韃虜,恢復山河」的口號之前,一直在竭力倡導「剿滅逆賊,為君父報仇」。

    「也就是說,不管怎麼樣,只要聖旨一下,我們就根本無法拒絕這兩個倔老頭進入河南、山東…」昭仁公主開始出主意:「雖然我們不能像對付張縉紳那樣隨便找個理由把他們抓起來,但架空他們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恐怕不行,」薛寶釵在一旁搖了搖頭說道:「這兩位老夫子雖然人倔,但學問既然這麼好,肯定不會傻…弄得不好,寶兄弟就會受到天下讀書人的群而攻之,坐實他「擁兵自重、飛揚跋扈、割據一方、不遵皇命…」的罪名。」

    關於王燃的這個罪名也是劉宗周老夫子最先提出的。劉宗周以不畏權勢,敢於彈劾權貴著稱於世。

    他剛任禮部儀制主事,就曾上疏彈劾過魏忠賢和臭名昭著的客氏,認為他們罪大惡極,「可斬也」。

    正是對魏忠賢的彈劾使劉宗周在士子中贏得了極大的聲譽。而且正是由於這一聲望,儘管他是宦官勢力的勁敵,卻未遭到任何詆毀與懲罰。

    手握重兵的江北四鎮中的高傑、劉澤清率軍南逃,在劉老眼中是不戰而敗,「可斬也」。

    淮揚巡撫路振飛戰前將家小送出城外,是倡逃,「可斬也」

    只要是手握重權的人幾乎都被劉宗周等人參了個遍,撫鎮河南的王燃自然也免不了被他們參過幾本。

    一本是參王燃擅自拘捕朝廷派去的張縉紳,有「擁兵自重、飛揚跋扈、割據一方、不遵皇命…」之嫌。

    再一本是參王燃到河南後,不僅沒有全力剿闖,而且還私下資助賊寇,「置君父大義於不顧喪失為人臣之節…」。

    如果不是王燃接連收復失地,功勞巨大。恐怕他們最後的結論也是一樣,「可斬也!」。

    「不錯,劉宗周、黃道周這兩個老夫子的人氣極旺,門生故舊遍天下,鐵絲眾多…」王燃說道:「要是有心人以此為借口挑起內亂,我們先前的努力都可就全部附之東流了…」

    「真是左右為難啊…」昭仁公主歎了一口氣:「這兩個老夫子可真會給人惹麻煩…」

    「寶兄弟,你打算怎麼做呢?」饒是薛寶釵聰慧過人,也覺得此事真的是左右為難。

    「左右為難?」王燃笑了笑:「我給他來個左右開弓…」

    「左右開弓?二哥哥,你打算怎麼阻止劉宗周和黃道周?」昭仁公主仰起的俏臉寫滿了疑惑。

    「阻止他們幹什麼…阻止了他們,又會有別人跳出來…」王燃說道:「只有堵住源頭,才是最終的解決方法。」

    「二哥哥,你的意思是…馬士英和錢謙益這兩個壞傢伙?」昭仁公主若有所悟。

    看著王燃笑著點頭,薛寶釵追問道:「馬士英和錢謙益自然要對付,可是眼前的事情要怎樣處理?難道這次真的要讓劉宗周和黃道周到河南和山東嗎?」

    王燃「嘿嘿嘿」笑了笑說道:「他們?現在不是還在等著『三四辭而受事』嗎?…我倒要看看,沒人推薦,這兩位『知進退、懂廉恥』的大儒怎麼去『受事」!」

    「哼,什麼『必三四辭而後受事』!」昭仁公主在這件事後,對劉宗周和黃道周顯然非常看不順眼:「他們難道不懂『君有命,不俟駕』也是儒家信條嗎?」

    說心裡話,王燃對劉宗周等人的這種行事原則也是極為看不上。聽說劉宗周從被任命為四品官太僕寺少卿起就堅持「必三四辭而後受事」,考慮到當時的交通條件,使者穿梭於道,一個「三四辭」就要費整整一年,這正如俗語所說「急驚風遇著慢郎中」。在此多事之秋,真是什麼事情都被這些虛偽給耽誤了。

    在南明的勢力重整問題上,王燃等人顯然落了後手…他對官場的這種爾虞我詐還是有些不適應。

    正當王燃琢磨左右開弓的具體方法,努力扳回先手的時候,馬士英和錢謙益一方再次有了新行動。

    「二爺,」茗煙將手中的請帖呈給王燃:「這是錢謙益錢尚書的帖子,邀請您參加明天的時局討論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