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李恪歸天噩耗還是喜訊?
柴紹和秦瓊又在瀋陽城內停留了兩天以後,等到神威大炮湊夠了十門以後,這才率領部隊啟程趕往利源縣。
柴紹等人走後,圍困瀋陽周邊的五路人馬,已經有四路派出救援隊伍,唯一沒有派出救援隊伍的地方,就剩下蓋牟城一處。不過蓋牟城依山而建,四周地形險峻,易守不易攻,是瀋陽城東面的一道屏障。而且蓋牟城城高壕深,城內糧食充裕,足夠七千人馬消耗一年以上。高句麗發動戰爭之前,程懷亮剛剛就任蓋牟城城守一職,正在率領他的五千精銳在這裡進行山區訓練。得知高句麗來犯,立即率隊從小路繞到高句麗大軍背後發起突襲。由於事出突然,高句麗方面事先沒有做任何安排,在受到攻擊後倉皇逃竄,被程懷亮在後面追殺了六十餘里,斬殺一萬多高句麗士卒,這才返回蓋牟城。其後,高句麗重整旗鼓以後又捲土重來,誰知這一次程懷亮下定決心固守城池,不論對方採取什麼辦法,就是不與對方出城交戰。於是,雙方便僵持在這裡。這也是高句麗發動戰爭後,唯一沒有得到大唐支援的城池。
入秋後的第一場秋雨不期而至。俗話說先下牛毛雨不大,後下牛毛雨不停。這場秋雨一下便是整整三天,也還沒有任何要停止的架勢。瀋陽到襄平和到利源的距離相差無幾,都在一百八十里左右。柴紹的隊伍由於晚了兩天出發,隊伍還在途中,就遇到了這場沒完沒了的秋雨,越往前走道路便越是泥濘,以至於到了第三天的時候,這個部隊只是向前行進了不到二十里。距離利源縣城還有二十餘里的路程,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永遠也走不到一樣。
薛仁貴的部隊早在三天以前便已經進駐到襄平縣城,原本想藉著大軍初到,士卒士氣大振的機會向高句麗的圍城部隊發起進攻,誰知道從部隊到達的午後開始,天空中便開始飄落雨絲,到了下午雨勢逐漸轉大,之後的整整兩天雨都在不緊不慢的下著。這種天氣顯然不利於火炮的攻擊,無奈之餘薛仁貴只好一再的推遲進攻的時間。城內士卒的士氣已經隨著這沒完沒了的雨勢,逐漸的降了下來。就連薛仁貴本人都不知道,如果這場秋雨再下上兩天的話,士卒們是否還有足夠的勇氣,去和高句麗的大軍對拼。
高句麗方面也好不到哪裡去,好歹大唐方面的士卒還可以睡在房間之內,他們的士卒卻只能住在帳篷之內。雖說帳篷的表面塗有一層可以防水的桐油,但是連日來的降雨造成營寨之內到處都是一片泥濘,很多地方都被積水所覆蓋。帳篷內更是異常的潮濕,到了晚間鑽進被窩以後,給人的感覺是一陣冰涼,直到半夜都緩不過來。
連續兩個多月的作戰,也使得士卒們的士氣變得低沉,如果能夠獲勝,哪怕是一場無關緊要的小勝,都足以令士卒們的士氣為之高漲。一方是兵強馬壯,另一方城高牆厚,守城器械充裕,一場戰鬥下來誰也奈何不了誰,於是雙方只好繼續進行毫無意義的對峙。
雙方交戰之初,高句麗方面由於兵力遠遠高於大唐,再加上大唐方面的兩員主將中李恪遠在長安,即便是得到消息便立刻返回,也要半月以上的時間,而另一位主將李靖已經年近七十,已經到了風燭殘年。所以主將兵分五路同時進犯大唐,試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拿下瀋陽城周邊的五座城池,然後二十萬大軍圍困瀋陽城。
令高句麗主將想不到的是,這五座城池內都不過是只有幾千兵馬,卻令高句麗方面空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卻無法在短時間內攻下。大唐方面的反應更是快得令人咂舌,城池被圍的第五天各個城池的援兵便趁著夜色進入城中。雖說在兵力上依然處於絕對的劣勢,卻抵擋住了高句麗方面的進攻,使得高句麗大軍寸步難進。
當李恪返回瀋陽的消息,被潛伏於瀋陽城內的細作報告給高句麗的主將的時候,他差一點做出退兵的決定。要不是後來的一個多月裡,大唐方面始終沒有向遼東地區增兵,只怕高句麗的主將早就做出了撤兵的決定。
之後,李恪只用了十二天的時間,便先擊潰攻擊長嶺的部隊,後又逼迫圍困永清的部隊不得不退兵,高句麗的主帥再一次的萌發了退兵的念頭。就在這時,潛伏在瀋陽城內的細作再一次發來密報,李恪重病纏身,已經無力指揮作戰。大喜過望之下,高句麗的主將連忙調兵遣將,從蓋牟城和利源各調兵兩萬到自己的帳下,準備用十萬大軍一舉將襄平城攻克。
誰知利源的援兵剛到,還不待蓋牟城的援軍抵達,這該死的秋雨便開始沒完沒了的下起來。雖說第二天傍晚,蓋牟城的援軍就已經抵達,但是一天半的降雨,使得地面變得濕滑,進攻時的速度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就意味著在同樣的距離內,士卒們將要多承受兩次以上的箭雨襲擊,傷亡會比平日倍增。更何況雨中作戰,會加大體力的消耗,一旦一波攻城失敗,士卒們連跑回來重新整隊的力氣都沒有了,典型的有去無回,這種損失就便是他現在有二十萬大軍也承受不起。
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高句麗的主將就是在不停地反覆的一驚一喜中度過的。近日來他在照鏡子的時候發現,頭上的頭髮日漸稀少,而且白髮也日漸增加。要知道他今年才不過三十幾歲,遠遠還不到生出白髮的年紀。難怪先前曾經與唐朝的這個遼王交戰過的將領都說,他有著鬼神莫測般的作戰方式,和他正面交手之前,根本就無法判斷的出他會採用什麼樣的進攻方式,而當你瞭解他的進攻方式的時候,再想做出相應的調整時,一切都已經來不及。就拿長嶺之戰來說,自己曾經仔細的研究過此番作戰的所有細節,應該說淵成惠在此次作戰中沒有犯下任何低級的錯誤,卻始終被對方壓著打,他所採取的每一個步驟都好像是早就被對方掌握一般,針對他的每一步行動,提前便做好所有的應對。如若不是他此刻病倒,不能親臨前線指揮作戰,自己還真未必是他的對手。
看來是老天爺不保佑我高句麗啊!不然的話也不至於他剛身染重病,便開始沒完沒了的下雨,這是保佑唐朝不會被我攻擊到啊!如此看來,是時候撤兵了,不然的話我手下現在的這十幾萬部隊,只怕也會交代到這裡了。
這場雨又下了足足一天,直到第五天早上,就為了的太陽這才終於肯露出笑臉。雨勢剛過,道路仍舊泥濘,無論是進攻還是撤兵都難以實施。雙方同時做出了繼續休整的決定。
第六天,就當高句麗的主將正在考慮是否退兵之時,突然有親衛進來報告,大唐守城官兵打開東門,正在城門外排兵佈陣,看那架勢是要與我軍正面交戰。
高句麗的主將聽後先是一愣,緊接著仰天長笑道:「區區不到三萬人馬,居然要正面挑戰我高句麗十萬大軍,真是不知死活!來人吶!傳我的命令升帳,一炷香後還有將官未到者,殺無赦!」
高句麗的將官們顯然也已經得到了消息,主將剛剛進入中軍大帳,將官們便陸陸續續的趕到帳內。經過一番佈置,高句麗盡起十萬大軍,準備在襄平城外與大唐軍隊決一死戰。
高句麗大軍剛剛向前行走了五里,便有斥候來報:唐朝軍隊突然間偃旗息鼓,返回到襄平城內。得到這個消息以後,高句麗的主將不禁皺起了眉頭:對方這是在搞什麼?難道他不知道這麼做對士卒的士氣打擊會有多麼嚴重嗎?!思索片刻,還是決定繼續前進。對方此刻的是其一定非常低落,正好抓住這個機會一舉攻下襄平城。
又往前行進了五里,有士卒呈上瀋陽城細作發來的密報。高句麗主將看完之後忍不住仰天長笑:「哈哈哈哈……我說唐軍怎麼會突然間收兵……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周圍的將官不禁有些好奇,圍到他的身邊觀看他手中的密信,只見上面寫著:「據悉,李恪因身染重病,於昨夜不治身亡。」十六個字。眾將官看完密信後不由得心內大喜,一直以來給他們以極大壓力的這個唐朝的遼王,居然死了!居然就這麼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