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史宅之本乃是文人出身,不懂軍事,這次出兵當上元帥,完全是因著他的太子身份,可以說是一個名義上的統帥。前幾日派出使節的事情,他已經進了最大的努力,現在要出兵打仗,明智的他將指揮權交給了「軍人」出身的李全。
李全曉得內裡奧妙,也不推辭,當下執掌帥印、令箭,當仁不讓的將軍隊絕大多數人馬歸於自己的麾下,僅僅留下五萬人算是保衛主帥太子殿下。
吳軍出戰,孟珙也不能沒有反應,而且,這位權領宋國平章軍國事兼樞密使、荊襄制置使、正三品上冠軍大將軍大人知道,決戰只怕就在今日,是以出兵前對所有將領打氣道,「今日一戰,不是孟某兵敗身死,就是我軍高奏凱歌進兵京師,還望諸君奮勇殺敵為國除賊。」諸將高呼「諾」,拜過孟珙後各自整兵而去。
金紹德十五年,宋開慶六年,偽吳景安二年,西曆1236年,七月初四日,宋吳兩軍在隆興府附近各自展開大戰。
首先展開機動的是吳軍左翼。李全在這個位置佈置了十萬人馬,全部是身披重甲的精銳,前面五排是手執厚盾體形高大的粗壯兵士,其餘站成四十五列的兵士手持三丈長的鐵矛。因為重甲披身,故而行進不快,但是,面對敵人,卻可以發揮出巨大的打擊力。這些人是李全手中的王牌,正是這支重甲矛兵的存在,成為了其信心的根基。
雙方之間相距不過里許,用步子走,也就是六七百步,重甲矛兵雖然身上負重極大,但這一點路還是可以走的。當他們移動的時候,大地也在顫抖,看在孟珙一方兵士的眼中,好像一座鐵山正在向他們壓了過來。
隨著吳軍左翼的移動,吳軍右翼八萬人也開始慢慢前進。吳軍都是原先宋國的京師禁軍,加之史彌遠登基後在江南東路臨時整編的部分廂軍以及鄉丁。右翼這部分人馬便是廂軍改編過來,戰鬥力大大不如孟珙所統帥的兩淮屯駐大軍,比之吳軍左翼的鐵甲軍,更是相差太多。
李全之所以一開始便擺出一副左右開攻的架勢,完全是欺負宋軍人數不佔優勢。也難怪他這樣做,吳軍參加戰鬥的部隊是三十五萬人,而宋軍全部加在一起,也不過十八萬,就是將那些宋軍臨時征發的民夫湊在一起,也不過二十八萬之數,仍然比不上李全的軍隊數量。若是不會利用這個數量優勢,李全也太傻了。
當然,孟珙也不是傻子,既然人數不佔優勢,他就想出了一些其他的辦法補全,比如說,據守大營。
是的,孟珙指揮的宋軍沒有全部出戰,出去左右兩翼外,中軍全部五萬人馬以及十萬民夫仍然留在大營之中。而宋軍左翼八萬人馬以及右翼五萬軍隊,則是緊鄰大營立陣,擺出了一副隨時可以逃入大營的架勢。
看到孟珙的立陣方式,李全不屑的笑笑,對手下部將道,「人說孟珙知兵善戰,我看也不過如此。大軍作戰,全憑一股士氣和決心,這種依托大營立陣的方式,不是擺明了告訴士兵,打不過可以逃入安全的所在麼,如此一來,又如何能夠激起士兵的血性和決心呢?而且,若是全部宋軍都進入了大營堅守,只要我軍將他們牢牢圍困,再切斷宋軍糧道,不出一月,宋軍就會斷糧,那時的宋軍,還不是任我們屠戮麼。」吳軍將官們聽了,自是阿諛奉承之聲響成一片。「傳令,左翼鐵甲軍向宋軍發動衝擊,一定要將宋狗趕入他們的烏龜殼中去。」李全意氣風發的大聲下令道。
果然,吳軍的左右兩翼開始向宋軍發動進攻,但是,很明顯的,吳軍左翼鐵甲軍的攻勢要百倍強於己方的右翼。那些個由廂軍整編過來的右翼軍卒,本就戰鬥力不強,又軍心不定,能排成隊形發動進攻,沒有扔下兵器逃跑就已經很不錯了,他的指揮官真的沒有指望能依靠他們贏得勝利。
「放箭!」看到那片鐵山已經進入一百八十步的射程時,宋軍右翼的指揮官開始下令,如果讓這些身披鐵甲的士兵走到面前,那將是一場惡夢,只有將他們有效的阻止在鐵矛的有效攻擊能力以外,才能保證宋軍右翼的完整性。否則,誰都不敢保證,士兵們在無法砍破的鐵甲、銳利的鐵矛面前,能否有決心站住腳步,不轉身向後逃跑。
雖然吳軍鐵甲兵的鐵甲,僅僅護住了肩膀、胸腹,並沒有能夠保護住手臂、大腿和最重要的頭部,不過,宋軍的箭雨對鐵甲軍的傷害已經被大大降低了,除非能正好射在面積不大、目標不明顯的上述幾處部位,否則便無法給吳軍以有效的傷害。
不是沒有倒霉的傢伙,如果吳軍鐵甲兵士因為被箭矢射到而不能繼續前進的話,那等待著他的就只有死亡一途。射在臉上的傢伙就不用說了,即使是腿部中箭,若是不能繼續前進,倒下的他將會被無數自己的同袍踐踏而過,大軍走後,留在地上的只能是一灘無法辨認的肉泥。
就是這樣,在丟下不多的屍體後,吳軍鐵甲兵仍然前進到了距離宋軍不足八十步的距離。仍然是整齊的踏地之聲,仍舊是絲毫不亂的隊伍,沒有人懷疑,只要這支隊伍到達宋軍面前之時,就將是宋軍右翼崩潰的一刻。
就在這時,無數直徑在兩尺左右的大石塊在宋軍戰陣之後被投擲出來,在空中散開成為石塊雨,落入吳軍鐵甲軍的士卒陣形內。兩尺直徑的大石塊,每一個看起來都不是很大,起碼一個人就能拿起。但是,當這些石塊從空中快速落下的時候,當這些石塊有如下雨般從空中落下的時候,那就是惡夢了。落在吳軍兵士頭上的石塊,只一下,那兵士的腦袋就被砸的粉碎,或者活生生被砸進了胸腔之內。落在鐵甲軍士們胸部鐵甲上的石塊,雖然無法造成有效的皮肉損傷,但是致命的內傷卻是無法避免,一口鮮血噴出,標誌著這個士兵再也無法前進。砸到腿上的石塊,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那個倒霉的傢伙立刻就是腿骨折斷的結局。
原來,孟珙早聽說吳軍收編的京師禁軍的鐵甲軍,想到那些專門被訓練來對付北國騎兵的、幾乎就是無堅不摧的鐵山,孟珙渾身上下一陣不自在。是以,在進軍的路上,孟珙就想出了一個暫時克制鐵甲軍的辦法,既然弓箭不能奏效,乾脆就用投石器砸好了,看看到底是石塊硬,還是穿著鐵甲的身子骨結實。
看到鐵甲軍向自己的右翼發動了進攻,孟珙急忙下令,將乘著吳軍使者來勸降這幾天打造好的兩百餘架投石器,送到右翼戰陣背後架設好,單等鐵甲軍自投羅網。
威力很顯著,只是五撥攻擊過後,鐵甲軍的中心部位便出現了一個個小型的空洞。哪裡是什麼空洞,根本就是鐵甲兵士們被砸死後,短暫之間無法填補的空隙。看到威力如此巨大,宋軍的兵士們好不歡欣鼓舞,大聲吆喝著為那些操控投石器的兵士們助威叫好。這些叫好聲,又激發起操縱投石器的那些輜兵的信心,飛快的將更加眾多的石塊投擲到吳軍的鐵甲軍隊列之中。
但是,十萬鐵甲軍,原先被訓練來抵抗北國騎兵進攻的精銳部隊,全體出動,呈五十列排陣,一列之上,有足足兩千個鐵甲兵士。兩千個是什麼概念?那就是,鐵甲兵的陣列,排出了兩里長。
雖然投石器給鐵甲軍帶來了成軍以來最大的傷害,成百上千的鐵甲兵士倒在地上,又被自己的同袍毫不留情的踏足其身,但是他們受到的良好訓練以及嚴格的紀律,促使這些士兵們以近乎冷血的陣形向前行進著。而且,兩里長的陣形,是宋軍右翼陣形長度的兩倍還要多。那些沒有被投石器打擊面所覆蓋的鐵甲軍,加快的前進的步伐,從宋軍的右側,開始對宋軍形成了包抄態勢。
受到鐵甲軍的壓制,宋軍右翼不得不逐漸向一起靠攏,並慢慢的成為一個圓形陣勢,投石器在中心,手持盾牌長矛的兵士在外側。
兩軍之間已經不足二十步,吳軍鐵甲兵還是沒有衝鋒的跡象。是啊,他們根本不用衝鋒,只要保持住陣形,只要慢慢的走到近前,用他們手中的鐵矛將每一個阻擋他們前進的敵人擊殺就可以了。他們就像是一支無堅不摧的鐵拳,擊碎、掃蕩每一個攔在他們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宋軍也是拼了性命,被團團圍住的他們,僅僅只有一個方向與宋軍的大營還有接觸。其餘三面,舉目看去,到處是黑黝黝的鐵甲,到處是伸出來的矛尖,到處是血淋淋被長矛貫穿的屍體。不過,這些部隊也是精銳,是長期駐守在兩淮對金國前線的精銳部隊。長年的整訓以及隨時可能出現的敵情,將這些部隊磨練的異常勇銳,就是面對著京師禁軍的精銳鐵甲軍,就是看到自己同袍一個個倒在身邊,在沒有聽到退兵命令的情況下,這些宋軍的士兵們,仍然在頑強抵抗,每一刀砍下,每一槍刺出,都要帶出一片血跡,一個士兵倒下,都要一個鐵甲軍的兵士用生命來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