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吳淞所城
高旭從桃豐塢夜襲成功之後,繳獲著千餘馬匹,以及大量的盔甲器械離開,在史戰部水師的接應下,從黃浦江溯江而下,來到吳淞口。
在吳淞口至崇明的江面上,駐紮著高老頭為首的同盟艦隊。那艘俘獲的西班牙三級風帆戰艦已被任命為「同盟號」,作為高老頭的旗艦。另外兩艘主力艦分別為史戰的「箭魚號」,以及趙明月的「明月號」。黃蜚部二萬水師的潰敗,大約有百餘艘戰船逃出黃浦江,投奔崇明島,從而大大增強了同盟艦隊的實力。
相對南明官軍黃蜚、吳志葵部的兵敗被俘不同,高旭在桃豐塢夜襲戰的勝利,更讓建軍不久的同盟軍聲名遠揚。就在松江府各地的鄉民絕望的時候,桃豐塢的勝利又鼓舞了沉淪的民心。但高旭沒有任何沾沾自喜的心思,桃豐塢夜襲戰的勝利最終還是歸功於李元胤。
高旭在「同盟號」上拜見了高老頭之後,便登陸上岸,來到離江岸不過一里多遠的吳淞所城。
隨同高旭到吳淞城的有趙天武的海盜支隊,鄔含蓄的莊丁支隊。至於趙明月,則是回到了她的座艦「明月號」,這些日來,她與高旭的關係變得特別異常,她需要躲在自己的窩裡冷靜一下。當然,像影子一般的高老莊管家老傢伙,也一直跟隨著高旭。在物資調度、情報獲取方面,高旭需要老傢伙卓絕的執行力。
來到吳淞所城外,迎接高旭的有提前一天駐入城內的徐鴻的旭衛營、馬三炮的工匠支隊,此外還有昆山諸生顧炎武、歸莊,以及夏完淳兄妹等人。
高旭從江上遙望吳淞所城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其實不應該稱之為「城」,而應該稱之為「堡壘」。吳淞所城呈四方形,周長七百三十丈,也就是每面城牆大約六百多米長,相當於一里多。
吳淞所城,全名是吳淞口守禦千戶所城。所謂千戶所,自然駐兵只有一千多人,其實是一個沿江要塞型的大兵營。
走近吳淞所城,高旭才發覺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這吳淞所城設東南西北四門,另有西北水關。城牆高達二丈四,並有內、外護城河,內外城河都寬二丈左右,深一丈上下。城頭上築有雉碟將近一千二百餘垛,除了四門城樓之外,瞭望台也有九處。進入吳淞所城,其中總兵府、軍器局、營房、校場、軍倉、鼓樓井然有序。
趁著蒙古旗富喇克塔部的覆滅,以及新降的得力干將李元胤的重傷,使尼堪不得不在上海休整的期間,高旭開始爭分奪秒地修繕加強吳淞城的防禦。
在火炮時代,那種老式的城牆和城樓已無法抵禦火炮的攻擊。自從清兵入關之後,凡遇到攻克不下的堅城,只要把紅夷大炮運到城下後一番狂轟濫炸之後,那種舊式高大屏障式的城牆也只有倒塌的份,堅固險要如潼關也是一樣的下場。
高旭自然知道稜堡這種新體系防禦才是真正的固若金湯。如果有足夠的時間,他倒想把吳淞城改造成一個稜堡要塞,問題是沒有時間。所以,他只有事急從權,將原來的城樓與瞭望台都臨時改建成稜堡,收縮易攻不易守的四個城角,又在關鍵地段加修一些稜堡的外圍簡易工事和防禦工事。
改建稜堡倒不需要磚石,只需土本結構的版築,因為磚石在火炮的攻擊之下不僅容易損毀,而且容易產生跳彈,從而造成更大的殺傷。而夯實的泥土和木頭結合起來對實心鐵彈的破壞力反而有不錯的抵禦效果。
稜堡的改建雖然只需土木,但還要大量的人力,幸好,人口稠密的江南從來不缺人力。數個晝夜的拚命趕工,高旭在吳淞城的北、西、南三城門的兩旁分別開出二個缺口,再加上四個收縮的城角,修建了十個相對寬闊的稜型炮台。至於東門,因為一里之外便是長江,清軍如果從東門進攻,就必須承受江上艦炮的轟擊。其實在北門與南門,都在江上艦炮的射程之內,只有西門,才是清軍重點進攻之處。
稜型炮台修建完畢之後,就是佈置火力。
得不到江面艦隊火力支援的西城將是清軍的主攻方向,高旭把十數門從江陰運來的繳獲自清軍的紅夷大炮佈置在西城的稜型炮台上,另外則是高旭力所能及能搜羅到的的諸如虎蹲炮、小型將軍炮、大口徑火銃以及火箭之類的火器。還有一部分火炮來自高氏工坊。高旭甚至不顧高老頭的捶胸頓足,從他的「同盟號」風帆戰艦上拆下二十多門西式艦炮。最終,小小的吳淞所城讓高旭佈置了近百門大小不一、五花八門的火炮火箭。
至於火炮手,則是從海盜、工匠中精選出技能精湛者,並由馬三炮組建火炮營,管理操作所有的火炮。
除了火炮,還需要火槍。
在江陰,高旭從劉良佐部繳獲了大量的火繩槍鳥銃。但高旭急需的是戰力更上一層的燧發槍。從西班牙海盜手裡,繳獲了一千三百多支西式燧發槍,再加上這些日裡,高氏工坊出品了近百隻燧發式的自生火銃,燧發式火槍總共不足一千五百來支。那畢拐子雖然工藝精湛,但自生火銃的生產進度太慢了,無奈之下,高旭要老傢伙派人到澳門,設法向葡萄人買入一批西式燧發槍。
經過城西北的水關,城內外交通自如,物資進出川流不息,毫無乏糧之危。將來清軍雖然攻的是面前這個小小的吳淞城,但它通過水路連結崇明島上五百平方公里、二十多萬人口的人力物力。如今清軍捲土重來,各地尚存忠義之心的仁人志士們不肯剃髮易服,但又無法在陸上立足,只得紛紛從水路逃往崇明躲避兵禍,崇明的人力物力之盛更勝以前。
在加強吳淞城防禦的同時,高旭又下令在吳淞城外堅壁清野。以吳淞為中心,方圓數里之內的居民一律遷到崇明島上,所有的民房盡行焚燬。又在吳淞江、黃浦江上廣佈哨船,史戰的水師隨時待命,一旦探到尼堪從上海渡江來攻的消息,就伺機騷擾偷襲。
民壯、工匠在日夜趕工,守城的軍卒也在緊張地操練。
主守吳淞城的是徐鴻的旭衛營。經過小石灣、嘉定兩次戰鬥的磨礪,再加上徐鴻堅持不懈的操練,旭衛營已成為同盟軍中繼徐玉揚的瘋子營、何常的蟑螂營之後第三支主力營。儘管旭衛營沒有瘋子營那般攻得犀利無比,也沒有蟑螂營那般守得不動如山,但勝在攻守兼備。
這顯然與主將的性格有關。徐玉揚瘋魔成性,何常是個偏執狂,而徐鴻生性沉穩,一步一個腳印,他行事絕不偏頗,而且他也不是徐玉揚這樣的粗人,也還是何常那樣的文盲,他自小熟讀兵書,能理解並實踐高旭提出的來自現代的軍訓方法,並且能與戚繼光的練兵紀要結合起來。正因為這點,在諸將之中,高旭對徐鴻也最為倚重。
休整了數日後,尼堪領著滿將阿哈尼堪、蒙古旗的另一個固山額真馬喇希總共二千多滿蒙精兵,以及二萬多南明新附綠營兵傾力來攻吳淞城。尼堪雖然來得氣勢洶洶,但吳淞卻像一隻刺蝟一般臥在江畔,不光城內火炮犀利,守兵頑強,而且江上同盟艦隊的艦炮也極是猛烈。
尼堪料不到小小的吳淞如此辣手,又因為準備不足,在他手中沒有攻城重炮,只靠新附綠營兵以雲梯來蟻附攻城,死傷極大。在吳淞城下,這些綠營兵成為名副其實的炮灰。那同樣是蒙古旗的固山額真馬喇希要為同僚富喇克塔報仇,攻城越是奮勇,蒙旗兵的傷亡就越發慘重。尼堪手下只有一千來滿旗兵,不到最後關頭,他捨不得拿出去拼光。
如此攻城了十餘天,清軍損兵折將,而小小的吳淞城仍然巍然屹立。
久攻無果,尼堪只有設法從南京調集紅夷大炮來攻。在紅夷大炮沒有到來之前,吳淞攻防戰暫時進入了相持階段。
就在這時,高旭收到了嘉定二屠的消息。
早在江陰時,高旭挾著小石灣大捷之威,豪情萬丈地想光復江南常州、蘇州、松江三府,但在博洛部滿清主力在多鐸的嚴令下急速北返,博洛捷足先登地進入蘇州城,使得高旭想據蘇州與清軍死磕的計劃破產。
這個急進計劃的破產並不是沒有好處。蘇州的城牆被朱元璋拆得七七八八,城備鬆懈,不利防守,而且離崇明太遠,崇明想要經過瀏河、a江這條水路援助蘇州,極易被清軍截斷。不像吳淞所城,近在江畔,幾乎在艦炮的射程之內,崇明的援助轉瞬即至。
當時在嘉定初聞博洛大軍壓境時,高旭又想以吳淞、嘉定、上海三城互為犄角,竭力穩住松江府的局勢。但尼堪一天之內連下松江、上海兩城,現在嘉定又在滿清悍將圖賴的強攻下,也破了,張鵬翼戰死。
計劃總沒有變化快。
嘉定的再次屠城,雖然具體的細節已不盡相同,但這歷史上嘉定三屠的慣性竟然仍在作用著。
如今,同盟軍的三鎮人馬已被清軍壓縮在江陰、常熟、吳淞三城。
對於江陰,高旭完全相信閻應元能頂得住,畢竟江陰城的防禦大大增強了,而攻城的清軍也僅有孔有德一部人馬而已。吳淞城背靠崇明、獨特的臨江位置也讓尼堪束手無策,除非清軍有水師擊潰同盟艦隊,封鎖江岸,水陸並濟,才能攻下吳淞,否則休想攻陷吳淞城。高旭相信,只要在吳淞所城有相持之力,保住這個據點不失,東山再起仍有希望。
高旭擔憂的是常熟。
由於高旭從沒有死守常熟的打算,自然常熟城沒有經過像江陰、吳淞這般加強過城防,城內的物資也沒有得到過籌備援助,再加上常熟那虞山入城的地形易攻不易守,這常熟絕非防守之地。
但是,這半個月來,從常熟傳來一份份讓高旭歎服不已的戰報。
徐玉揚根本沒有守常熟,或者說,他是以攻代守。以徐瘋子的瘋魔性格,他絕不是呆在城裡被動挨打的人物,他崇尚的是進攻,進攻,再進攻。在這半個月裡,他領著瘋子營日日出城與清軍野戰,屢戰屢敗,屢敗屢戰。他似乎視瘋子營為一團生鐵,由著清軍日日錘打,最終把瘋子營錘打成一塊精鋼。
但是,高旭知道,半個月的時間,瘋子營的熱血差不多是流盡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