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太平新篇

龍騰世紀 第223章 :仁與法 文 / 春鋤

    第223章:仁與法

    第223章:仁與法

    中英既然停戰,那跟風而至的法國人自然也得給他們的出兵畫上一個句話,好在中、法兩國雖然在越南打了幾仗,但總算沒有撕破臉,一直在京師「調停」的法國公使布爾布隆代表法國政府向帝國政府遞交了一份《越南和平協議》,建議雙方仍然各守越南南北,互不侵犯,同時還要求仿照英國例,與帝國互相給予貿易最惠國待遇。見風轉舵的法國人雖然讓儒學淵源的帝國政府有些不恥,但畢竟他們在中英爭端中還算友好,因此雙方達成協議,和英國一樣,法國人也放棄了所有在華的特權,真正平等的開展兩國間的各項合作。自1840庚子年至今,西方列強強加在中國人頭上的不平等條約在二十四年後,終於被重新振做起來的中華帝國狠狠的踩在了腳下,隨著中英、中法、中美、中普、中俄等一系列雙邊條約的簽訂,帝國政府徹底收回了關稅自主權,司法權,領海權等等,從今而後,整個中華帝國真正獨立自主的站在了世界舞台的風口浪尖。

    整個帝國政府與皇室遷都還京,其場面當然頗為華麗壯觀,在這個良辰吉日的清晨,京師所有街道都被禁衛軍封鎖,正陽門到永定門的街道兩邊,身穿灰布軍裝,一色金黃領章的禁衛軍士兵排成了兩道人牆把看熱鬧的人群擋在街道外側,人人神情肅然。個個刀出鞘,槍上膛,端得是威風凜凜,數百名身著便裝的警察混在人群中,時刻關注那些可疑人物,不斷有騎著高頭大馬地內廷侍衛來回急駛而過,下達各種命令。人們都在期待著帝國皇帝的出現。

    隨著紫禁城內三聲號炮響過,午門大開。當先引路而出的是負責京師治安的警察部長唐葉率領的一百二十對身穿素黃短衫,頭戴銀盔,肩背新式步槍的皇家騎兵,在他們的身後是十二對高舉著黃底龍盾帝國旗地皇家騎兵,馬蹄聲整齊而有節奏,彷彿是戰鼓般動人心魄。二百六十四對騎兵之後,是銅鉦十六對。畫龍黃遮陽二十對,提爐二十對,黃龍傘二十柄,俱由身穿素黃袍的內廷侍衛高舉開道,一直到這些人都走出午門後,皇帝地鑾駕才緩緩駛出,在左右兩側數十騎皇家騎兵的保護下,兩輛一模一樣的馬車順次駛來。這是仿照古代副車制度,皇帝到底在哪輛車中,外人根本不知道,鑾駕過後,是三輛較小一些的馬車,這裡面分別乘坐著三位皇妃和幾位皇子。每輛車都由數十騎騎兵保護,不要說那些騎手個個武藝精湛,就是那幾百匹高大的戰馬都讓人不得不心生畏懼,在皇室儀仗的後面,是跟隨皇室一起返回天京的各部府官員與一百多輛運送文檔資料地馬車,近千名禁衛軍刺刀上槍,寒光閃閃護衛左右,整個隊伍浩浩蕩蕩,擺足了皇家的氣派與威嚴。

    其實王財根本不想把事情弄的這麼複雜,他原想騎著馬帶著幾十個侍衛。保護三位夫人的馬車悄悄的出城直奔天津後。走海路到上海,然後再坐火車到天京就算結束。可是內閣大臣一致反對,王?運說皇帝離京怎麼能搞得偷偷摸摸的?事關國家形象與皇室尊嚴,就算再怎麼從簡,也不能簡到這個地步,因此反覆勸終王財勉強讓步,把返京的一切安排交給首輔大臣王?運親自操辦,不過既然要弄大,那王財就琢磨著是不是借這個機會搞一個閱兵式似的活動,也好為天下臣民打打氣,所以才弄成了現在這個規模,實際上那兩輛皇帝馬車中根本空無一人,身為皇帝地王財一身侍衛打扮騎著高頭大馬跟忽前忽後的跟在三位夫人的馬車周圍,早上臨出發的時候,一身侍衛打扮的皇帝騎著馬出現在王?運面前的時候,差點沒讓這位首輔大臣暈過去,無論王?運如何苦苦勸說,童心大起地王財都要騎馬出城,好說歹說他才勉強同意出城之後再棄馬登車。王財之所以非要騎馬,他是想看看老百姓到底對皇室是什麼態度,而關在馬車內,又不允許開窗,那如何能知道他的臣民對他這個皇帝是發自內心的喜歡還是咬牙切齒的痛恨?

    而一路上百姓那麼自內心的歡呼聲讓皇帝頭一回感到自己是多麼的光榮。皇室車駕所到之處,街道兩邊的百姓全都跪倒在地(雖然並沒有人要他們這麼做),「皇上萬歲」的歡呼聲此起彼伏,那些穿著各式服裝的百姓很多人都是頭一回「見到」自己的皇上,經過清未亂世地苦難,近幾年與民休息地國策讓他們得利甚多,百姓並不在乎坐龍廷的是誰,就像他們現在正朝著空無一人地馬車歡呼一樣,他們只擁戴愛護百姓的皇帝,至於這個皇帝是姓王還是姓李根本不重要。

    「娘,他們在做什麼呀?」隔著一層薄紗,瞪著大眼睛東張西望的皇次子定漠不解的問道。

    傅善祥也有些激動,愛憐的拍拍定漠的小腦袋道:「他們都是你父皇的子民,正在向你的父皇歡呼呢。」

    「娘,他們為什麼要向父皇歡呼呢?」定漠晃了晃腦袋,朝他身後的姐姐語萱和憶詩身邊靠了靠,好奇的問道。

    「你們認為呢?」傅善祥輕輕一笑,朝她面前的三個孩子招了招手,輕輕的把他們拉到自己的身邊。

    「因為……因為父皇是皇上,是最大的官兒了!」憶詩揉了揉眼睛道。

    「父皇是天下百姓的父親,君臨天下,做臣子的當然要向自己的皇上效忠了。」已經十二歲的語萱顯然比她的弟妹要成熟一些。

    傅善祥搖了搖頭,輕輕的說道:「你說父皇身繫天下百姓。這原是不錯地,但是百姓們歡呼並不是因為父皇官大,也不是因為父皇君臨天下,富有四方,而是因為父皇真正的像父親痛愛子女一般愛護天下的百姓,父皇每天天不亮就起來批閱奏章,一直忙到深夜才就寢。聽說京郊百姓流離失所,他自己也難過的吃不下飯。勞心勞力,所為的就是讓天下的百姓能過上不愁吃喝的日子,這些百姓歡呼,是因為皇上愛護他們啊。」

    「對地,王師傅也說過,身為皇室子弟,也應當像父皇一樣。以仁心治天下,仁是君王之寶,施政當從仁,禮是國之體制,無禮不能從仁,民是國之根本,治國興邦要合民意,娘。是不是這個意思?」語萱若有所思的問道。

    「正是如此,你們地王師傅應該跟你們講過,孟子說『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身為天子,不能貪圖享樂,不能追逐利益,如果不能以仁心治天下,就會保不住他的天下。」傅善祥非常喜歡這個養女。當下耐心的解釋道。

    「娘。我覺得不對,」定漠突然搖了搖頭道。「王師傅說禮儀以待君子,刑戮加於小人,有的人是不能用仁心來對待的,有些人危害朝廷,有害於國家,那就不能用仁,而要用法。」

    傅善祥一愣,沒有想到定漠小小年紀居然也能說出法家的思想來,有心反駁,猶豫了一下又不好叫王?運失了面子,便道:「王師傅說地也有道理,所謂仁者治天下,如何能做到這個仁呢?那就需要法來控制這個度,對於天下百姓,做君主的要愛護,對於苟且不法之徒,那就需要嚴格的執行法律來約束,就比如父皇吧,父皇最痛恨貪官墨吏,對這些人,你們的父皇每每嚴旨法辦,以法來嚴辦貪官,就是對天下百姓的仁,所以仁與法是相輔相成的。」說著傅善祥頓了一下,摸了摸定漠的腦袋又道,「你們將來都是國家的棟樑,長大後都要成為父皇地好幫手,因此一定要記住娘今天說的話,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要想百姓擁戴,就要關心百姓疾苦,以仁愛之心對待天下臣民。」

    定漠似乎有些不太理解母親的話,迷惑不解的看著低頭不語的語萱,耳邊傳來的歡呼聲讓這位小皇子有一種說不出地激動,事實上他並不明白所謂仁與法之間的關係,他只是牢牢的記住了母親的最後一句話「要想百姓擁戴,就要關心百姓疾苦」。

    騎在馬上神采飛揚的帝國皇帝王財並不知道傅善祥在車內對幾個孩子的教導,他只是有些得意於自己十幾年來的努力終於是有回報的,百姓是站在他這一邊的,這讓王財看到了帝國未來的希望,這次遷都天京,免不了要在保守派與改革派之間做一個抉擇,在他看來過激地改革與陳腐地守舊都不適合這個國家,只有盡力的調和,才能讓國家保持穩定,才能讓天下地百姓得到實惠,正如他以前對容閎說的,急進的民主改革並不會給國家帶來任何好處,甚至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只有在一切都水到渠成後,老百姓才能從變革中得利。王財抬起頭看了看東方漸漸升起的那一輪紅日,這是他的願望,也是顧詩的願望……

    本文相關解釋(不計入正文):

    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意思是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國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廟;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體。出自《孟子》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意思是以百姓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自己的快樂;以百姓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者,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自己的憂愁。

    bk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