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宋行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二百零九章 火杏 文 / 六軍

    第二百零九章火杏

    太原知府張孝純最近幾天很忙,太原府現在雖然已被楊華徹底架空,無職無權,手底下也不過二十來個衙役,但事務卻是極其繁忙。首先需要安置的是大量湧進太原的流民,雖然這些流民的吃喝都由楊華來解決,但卻需要太原府出面。而且,城中房屋的分配,戶口的登記還得要麻煩他這個地方官。

    說起來,張知府也是極其鬱悶,在不知不覺中,他變成了河東鎮的文吏,也不知這個角色是怎麼轉換過來的。

    趙明堂找到他時,張孝純正在吃晚飯。

    趙明堂一屁股坐在張知府面前,猶豫了半天,這才皺著眉頭問:「張大人,有一事想請教你一下。你知不知道攻城器械中有種叫火杏的東西?」

    「知道。」張孝純放下飯碗,道:「前一段時間在守城時我研究了一段時間李靖的《李衛公兵法》,上面有記載。這東西說起來還真是匪夷所思。

    攻城一方首先要帶大量的杏核,將裡面掏空裝上硝石硫磺,在上面裝一根引信。然後捕捉飛鳥,將火杏繫在雀鳥的腿上,點著引信,於夜幕降臨時對著城池放飛。

    這雀鳥吧,習慣宿於人家的房前屋簷之下。一旦飛進城來,引信燃到盡頭,杏中的硝石便被點著,化為一團烈火。你想啊,一次放飛成千上萬隻雀鳥,若同時燃起,如何得了?

    我也沒見多食物,但仔細一推敲,這法子還真是不錯。」

    趙明堂額上流汗,如果金人也給太原來這一招。現在太原城中有幾萬百姓,到處都堆有糧草。一旦著火,這城還如何守下去?

    「張大人,你說,如果敵人也給太原來這麼一招,該如何防備?」

    張知府撫鬚一笑:「這火杏哪有這麼好做的,雀鳥是活物,又不通人話。你叫它飛進城來它就飛進城來?最大的可能是一通亂飛,不知道跑哪裡去了。而且,引信的長短,點火時間都有講究。鳥飛在空中,風一吹,引信是否還在燃燒,是否提前燃燒,都無法用人力控制。因此,我認為,這個想法是好的。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有很多麻煩。不確定因素實在太多,也只能在書上說說罷了。」

    聽張孝純這麼一說,趙明堂這才鬆了一口氣:「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張知府看了趙明堂一眼,「趙將軍,不會是北奴也要用同樣的法子燒我太原吧?」

    趙明堂這才記起自己來這裡的目的,忙點點頭,說:「我僅僅是在猜測,今天一整天我都看見女真人在張網捕鳥。我的參謀提醒我,說敵人可能會用火杏攻城。我也吃不準,這才跑下城來,想找虞允文和關群問問究竟又沒有這種戰法。沒想到這兩人被楊將軍叫去了,說有緊急軍務商議,任何人都不見。我這也是急呀,就跑過來請教張大人。張大人你見多識廣,又守了八個多月太原,經驗豐富,還請教我。」

    「哎喲,居然有這事!」張知府嚇了一跳,急道:「用火杏攻城這事雖然不靠譜,可現在太原附近無草無樹,已被我堅壁清野成一片白地。雀鳥們無處覓食也無處棲身,自然要朝城中飛來。太原滿城都是糧草,本就吸引了無數飛禽。若敵人真放火星,鳥兒們會很自然地朝城中飛來。即便敵人的火杏不可靠,可他們放一萬隻鳥進來,只要有一百隻順利燃燒,就足以給我們製造麻煩。」

    說著話,張孝純搓著手站起來,急道:「這事如何是好?」

    趙明堂倒不驚慌,他來這裡只是確定究竟有沒有這種古怪的兵器。在得到張大人的肯定回答後,他已經想好了應對的法子:「張大人勿要驚慌,這事也好辦。」

    「趙將軍快說,為了滿城百姓,若有用得著我的地方儘管說。」張孝純急忙拉住趙明堂的手。

    趙明堂笑道:「還真得要大人幫忙。其實,這事也好辦。我等可集中全城百姓,依社區劃分區域,一旦火杏飛來便同時敲響鍋碗瓢盆使之不敢落下。時辰一到,雀兒們自然在空中燃燒殆盡。」

    「果然是個好法子。」張孝純撫掌大笑:「還有一點不可不防,我等可集中全城的輔兵和百姓準備好滅火器械,以防有漏網之魚。」

    「還是大人顧慮周全。」趙明堂由衷地說。

    「可有一點……」張知府有些為難:「社區的管制使歸楊大人統轄,街上又宵禁,這個……可不好辦。軍法如山,還是先通知楊大人為好。」

    「不管了,楊侯實在太忙,又見不到人。城中各處關防我來處理,張大人同我一起去北門調動各社區百姓和軍隊。」

    「如此就好,走,我隨你同去。」

    張孝純幹這種事熟門熟路,不一個時辰就將各社區的人手調配完畢。只見,街上滿是巡邏的河東軍士兵和手提滅火器械的輔兵,滿城百姓都提著面盆爬上了屋頂,只等張大人一聲令下就來個鼓樂齊鳴。

    二人安排好一切,這才來到北門城樓,還沒等他們喘一口氣,對面的金人大營中就發出巨大的喧嘩聲,然後,一片雲霧狀態的黑色大幕向太原飄來。

    「火杏來了,好多!」張孝純低低地叫了一聲。

    趙明堂也有些發呆:「怕不下一萬隻吧。」

    「北奴真有閒心啊!」

    城牆上的守軍也被這難得一見的奇觀給驚住了,都抬頭望天,小聲地議論起來。

    喳喳的鳥鳴越來越響,隨著大群飛鳥襲來,頭上滿是翅膀拍擊空氣的聲音,天空中漂浮著大量的羽絨。

    「別發呆了,吼起來!」趙明堂猛一醒神,厲聲大叫。

    「喝喝喝喝!」城上的上千士兵都是揮舞得武器大聲吶喊。

    鳥群近了,一看到城牆,本已經下意識地撲來,被眾人一喊,驚得再次飛起,如一匹無邊無際的長練向城中俯衝而去。

    「開始了!」張知府一個激靈,點燃了一支煙花,「砰!」一聲,絢爛的煙火照亮了夜空。

    隨著這一聲煙花的轟鳴,整個太原都沸騰起來。到處都是人聲鑼聲,幾萬人同時大鬧,整個黑夜都沸騰起來了。

    這些鳥兒本待降落,被這巨大的聲音一驚,同時飛起,在太原天空中來回盤旋。

    這個時候,楊華正同王納說話。

    王納口中的情報已經被他掏得差不多了,楊華伸了個懶腰:「今天就到這裡,大家回去歇息吧。」

    「楊侯,王納有一事請教。」王納忐忑不安地說。

    楊華笑咪咪地說:「王大人是不是想問我該如何處置你?」

    王納心中驚惶,身上發軟,幾乎要從椅子上溜下去:「還請楊侯慈悲,留下官一命。」

    楊華:「誰說要殺你了?」他摸了摸下巴上新長出的一叢鬍鬚,說:「其實,按說你是我的俘虜,以我的脾氣一般都是先殺了再說。不過,你這人官大,就這麼殺了也可惜。可不殺,關在監牢裡,我河東軍又沒有養閒漢的習慣。這樣吧,你先去黃公公園子裡住幾天,等金人大軍撤退,我再放你回國。」

    王納大喜,猛地跪在地上:「多謝楊侯。」

    「古松,領王大人下去吧。」

    就在這個時候,城中的巨大的喧嘩聲傳來,倒讓楊華嚇了一跳。他猛地推開房門:「怎麼回事,是不是敵人攻進城來了?古松,去看看。」

    就在推開房門的一剎那,他看見往日繁星點點的夜空已被一團黑色的不斷蠕動的黑色籠罩了。

    「這是什麼?」楊華大叫。

    那一團黑色在空中盤旋良久,突然化著無數火星從天上落下來,絢爛得如同流星一樣。原來,這群雀鳥在空中飛翔半天,腳上的火杏終於被引信點燃,化成了一團烈火,雨點一般朝太原落來。

    「是流星雨嗎?」楊華癡癡地看著這難得一見的奇景。他悄悄地在心中許下一個心願:「蒼天有靈,若你真能聽到我的乞求。那麼,請你,請你可憐可憐我,讓我回到現代,回到媽媽的身邊吧!求求你……」

    與此同時,在另外一座院子裡,某人也悄悄地低下頭,為自己的將來許願。

    上萬隻飛鳥真正被點燃的也不過一千來只,還沒等到被燒死的鳥兒落地,火已經熄滅。不過,即便做好了妥善的防備措施,城中依舊冒起了幾處火光,引起了一陣騷亂。

    金人見到城中火起,派出了一支千人隊攻城。無奈趙明堂早有防備,兩軍在黑夜裡一通亂戰,直到天明時才兩下罷鬥,不提。

    火杏戰術到最後變成了一場笑談,反為城中百姓增加了不少肉食。在這段時間裡,楊華天天吃紅燒麻雀,直吃到反胃為止。

    很快,完顏宗翰就不耐煩在太原同楊華磨下去,一聲令下,大軍拔營起程,沿著井陘口一路向東,去與真定的完顏宗望的東路軍匯合。

    宗翰不愧為一員名將,五萬人節節退卻,次第抵抗,竟然沒給太原軍留下任何追擊的機會。

    而河東軍這段時間消耗極大,也失去了追擊的興趣。

    太原之戰算是真正的告一段落了,短時間之內,山西總算迎來了短暫的和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