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大宋天龍

正文 第五十五章 穿山越林 文 / 水隨天去秋無際

    第五十五章穿山越林

    只記的匆匆然,天空忽地烏雲密佈,雷聲從遠處壓過來,好像天神在動怒。一夜間,東風無力百花殘。

    從此以後看不到醉吟中的西湖,看不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看不到吹起青衫袖的楊柳風。從此以後在這雷鼓山裡耗盡心血,裝聾作啞了卻殘生。然而逍遙派弟子終究是無愧逍遙之名,即便如此,聰辯先生之名也響徹江湖,無人敢有半點不敬之意。

    蘇星河望著木屋外大樹下這青石棋盤上的珍瓏,心中暗道,自從師弟丁春秋背叛師門,師父便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此之上。他早知已不能改變。因為自已所學龐雜,實萬難純精,因為自已經脈氣血已露衰意,無法承受師父九十幾年的精純內力!哎,自己與這雷鼓山算得上是相得益彰。它沒有昨天,自己則沒有明天。

    於是,二十八年前蘇星河便開始等待,等待宿命輪迴的開始,等待有緣之人的出現。

    李滄海向北邊追去,不到一日,追到康廣陵那寬袍背影,便運使『傳音搜魂**』,叫住了他,兩個人會合到一起,然後施出逍遙派傳訊煙火,也不管那老三、老七能不能看見,便又匆匆往回趕去,李滄海在路上就把逍遙派的情況問了個詳細,聽到掌門師兄墜涯,不禁心急如焚,也顧不上去和龐莫雲等人會合,便又往雷鼓山方向急奔,兩人一路上專挑山路小道,穿山越林,行程自是極快。

    兩人每過一處都留下印跡,自是極為精巧隱蔽,然逍遙派門下自然識得。

    如此走得十六、七日才到得河南境內雷鼓山下,卻比龐莫雲等人到信陽時快了將近三倍的腳程。李滄海內力純厚,每日休息片刻即便恢愎如常,可苦了康廣陵,天天累的要生要死,只是他初見師叔祖,覺得師門有救,心中亢奮,便透支出許多心血也不自知,李滄海心中急切也沒查覺,導致這老頭一到了雷鼓山下,心中放了輕鬆,便即告起病來。逍遙派醫術何其高超,李滄海只輕輕一搭他的腕脈,便知道了大概,見他這一身經脈逆行了大半,卻憑心中怎麼倔強也不是短期內能起來身的了,遂傳了他平息內力的法門,囑他靜養,並在山下找了一家客棧住下。

    第二日,李滄海獨自一人起早便上了山道。行到午間,地勢越來越高,只見山上竹蔭森森,景色清幽,她便有了點近情情更怯之意,便也不快行,只慢走觀景,不到半個時辰,來到一山澗,只見澗旁用巨竹搭著一個涼亭,構築精雅,極盡巧思,竹即是亭,亭即是竹,一眼看去,竟分不出是竹林還是亭子。連李滄海這樣神仙樣的人物也大為讚佩,左右端相,心中暗道,這定是蘇星河所做了,正是我們逍遙派的手法,當下從懷中取了一個傳訊炮杖,打火點燃。砰的一聲,炮仗竄上了天空。尋常炮仗都是「砰」的一聲響過,跟著在半空中「拍」的一聲,炸得粉碎,這炮仗飛到半空之後,卻拍拍拍連響三下。

    過了一會,不見動靜,李滄海輕聲自語道:「難道是我看錯了」說罷進了涼亭中仔細觀玩。

    剛在涼亭中坐定,就見山道上四人快步奔來。走到涼亭之前,躬身行禮,手中持一書信卻並不呈上,於懷中也掏出一炮杖,卻和李滄海點燃的一模一樣,只是扔到天上,卻響了四聲才休。李滄海見來人使的確是逍遙派傳訊子,卻儘是些不認識的小輩,心中暗道,不如把康廣陵那孩子僱人抬了上來啦。這時見他們都不說話,心中好奇,道:「汝等是何人門下,為何拿來書信卻不呈上?」說著伸出左手,凌空向那持書信的那人一抓。

    那手上拿了書信之人只覺手腕一震,手中書信把捏不定,手指一鬆,書信竟被這年輕女子隔空搶了過去。

    李滄海把書信拆開一看,只見上面寫道:丁師弟,昨日剛去,何以再來?愚兄並未破誓,何必苦苦相逼?天聾地啞書。

    李滄海早就從康廣陵處得知了逍遙派當年之事,當下心中恍然,怪不得這四人面露敵意,卻原來把自已當成丁春秋那逆賊一夥的了,不過聽他的口氣,好像昨天丁春秋來過了,哼,卻是沒讓我碰上,否則定要他好好嘗嘗逍遙派懲治叛逆的手段!

    李滄海看了書信輕輕說道:「爾等可是星河門下,快去通傳,便說逍遙派李滄海在此!」隨即又是一聲輕歎「唉!可惜不能早到一天,要不然定殺了那逆徒以祭師兄。」

    那四個人其實都是蘇星河裝聾作啞後收的僕人,根本沒聽過逍遙派這個名字,也不知李滄海又是何人,只是見這女子搶奪書信的武功實在神奇,也不搭話,敵意不減,轉身便退!

    李滄海輕輕搖了搖頭,慢慢向山上行去,又過一會,山道上走下四人來,卻都是鄉農打扮,手中各攜長形兵刃。到得近處,才見這些長物並非兵刃,乃是竹槓。每兩根竹槓之間系有繩網,可供人乘坐。到得李滄海跟前,極是客氣,李滄海心中早有定數,便坐了上去。那四個青年漢子兩人抬一側,健步如飛,便向山上奔去。李滄海見這幾個青年漢子在這陡峭的山道上宛如御風飄浮,似足不點地,不由暗暗點頭,並與這交談起來。哪知這幾個青年漢子卻只是聽她說話,只點頭搖頭,並不張口,便在這說話之間,已進了一個山谷。

    谷中都是松樹,山風過去,松聲若濤。在林間行了里許,老遠就見到三間木屋,屋前的一株大樹之下,有一矮瘦的乾癟老頭兒臨風而坐,前面一個大大的青石。

    李滄海目力何其之遠,老遠就見那老頭左手一抬,卻是手上不知何時多出一張白紙,在山風中卻不捲曲,紋絲不動,顯然使的是逍遙派小無相神功,不由心中暗讚:這老頭樣的人兒便是師兄的首徒蘇星河了吧,果然一身好內力!

    就見那蘇星河右手一伸,又不知何時拿出一支筆來,大袖一揮,筆走龍蛇,已是寫了幾字在紙上,再抬手時,李滄海看得清清楚楚,上面寫了幾個大字:不知格下光臨,有失遠迎!請問格下可是星宿門人?

    李滄海只見那蘇星河雖然干小,卻極有威勢,寫完了字才冷眼向自已這邊望來。

    蘇星河一眼瞥見李滄海,那乾瘦的身子才猛地一震,連忙起身緩緩說道:「是,是小—師—叔嗎?」

    這幾十年來,江湖上人傳聰辯先生蘇星河天聾地啞,而他這番見了與他師父最好的小師叔李滄海後,心中所慮盡去,是以開口說話!但終究幾十年不言不語,這時重運唇舌,不免有點生疏。

    李滄海輕輕一歎,道:「想不到連你也都老了!咦,這個珍瓏,是你擺的嗎,擺來做什麼?」李滄海飛身落在青石之前,但見那棋盤雕在一塊大青石上,黑子、白子全是晶瑩發光,尋常「珍瓏」少則十餘子,多者也不過四五十子,但這一個卻有二百餘子,一盤棋已下得接近完局,正是當年自已與大師兄合創的「星宿珍瓏局」。

    睹物思人,還記得當年大師兄無涯子教自己下棋,那孤獨而寂寞的表情,還記得自己最後只用他相讓七子便能與之下出完美的對局,還記得他二人為了追求那殘缺的完美而共同創出這一珍瓏棋局。

    唉,當年大師兄若沒娶二師姐,又是怎樣的結果呢?只恨大師兄當年眼裡的那一片寂靜!!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李滄海也恨自已當年不知爭取,更恨自已練了那可惡的北溟神功,看著大青石上的黑白落子,一時之間竟自發起呆來。

    卻聽蘇星河道:「小師叔有問,不敢不回,這是師父定下的找尋傳人的辦法!小侄尚在思索堪破之法。」蘇星河見李滄海面色變化,一會柔情似水,一會迷茫無助,卻不知她心中到底在想什麼。

    李滄海猶自呆看珍瓏棋局遙想往事種種,正心不在焉,也沒注意蘇星河的話,只是心中沒來由的竟浮現龐莫雲那張醜臉來,還一臉的壞笑,色迷迷的蛤蟆眼睛一眨一眨!

    李滄海暗淬了一口,怎麼想起那個小傢伙來了,輕輕搖了搖頭,把那惱人的思緒趕走,這才對蘇星河道:「你師父葬在哪裡?我要去拜祭一下!」

    蘇星河道:「好教小師叔知道,師父他老人家並未仙逝!師父擺下這珍瓏局,只是想找個聰明絕世的弟子傳下衣缽,好替他報仇!」

    繞是李滄海這般人物聽了此言也不由喜形於色,即驚且喜道:「星河,你說的可當真嗎?」

    李滄海當年小小年紀便暗戀大師兄無涯子,皆因其娶了二師姐為妻,一時想不開便偷偷練了本屬於大師兄的北溟神功,卻不想服了那易筋鍛骨煉穴丹後變成醜女,無臉面見人,這才黯然離去。許多年來,雖不曾返回中原,卻一時都忘不了師兄無涯子,成天活在回憶當中。

    當李滄海恢愎容貌之時,內心高興之處實無法言表,一門心思想回逍遙派看望師兄師姐,雖也偷偷想過能和無涯子師兄怎麼怎麼樣,但也只是想想罷了,心思一熱過後反而冷靜下來,所以後來才跟著龐莫雲等人一齊上路,都沒太過著急返回星宿海逍遙宮裡去。直到遇到康廣陵知曉了無涯子被逆徒所害,這才火急火燎一般的直奔雷鼓山,只為了早日拜祭一下師兄無涯子,在其墳前訴說往事種種因由,以解相思之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