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大宋天龍

正文 第四十三章 鬥在一起 文 / 水隨天去秋無際

    第四十三章鬥在一起

    喬峰也是一聲長嘯,騰空而起,同時使出降龍十八掌,閃電劈入合圍的遼軍密集之處。

    中掌處的遼軍立時人仰馬翻,卻不再亂成一團。不時有遼兵補上空位。

    龐莫雲二人一頓衝殺,早就吸引了遼軍主帥耶律乙辛的注意。見他二人於千軍陣中,揮灑自如,知是武林高手,忙吩咐去請軍中高手前去掠陣,同時右手一揮令旗,但聽遼軍陣中,鼓聲陣陣,遼軍長槍手「呼」地突然後退下去,只聽一聲高喝,天上萬箭襲來。

    龐莫雲忙故技重施,卻帶動鎢金撲克牌,形成一個大大的冰火太極鎢金盾,把漫天箭失盡皆擋住。前幾次擋這凌空弩箭,都弄的龐莫雲真氣差點耗盡,這次卻頗為輕鬆。

    一輪箭失過後,遼軍陣中鼓點又變,「呼~~~呼」破空之聲傳來,卻有異於弩箭之音,喬峰狂喝一聲:「賢弟,遼軍投矛陣,不易硬擋」聲音未歇,長矛已至,龐莫雲收了鎢金撲克牌,連忙射閃,但聽身旁慘叫傳來,他駭然望去,見到宋兵中已有數人,給長矛戳穿了盔甲,從背心穿入,透胸而出,可見敵人擲矛者的力道如何狂猛。不禁「啊」的一聲大喝,雙手虛抱,冰火太極真氣灌注全身,接下數支長矛,反手擲去,發出破空尖嘯,遼軍陣中立時有人應聲而倒,每矛都貫穿遼兵十餘人後,去勢才盡。喬峰躲閃中也學其接矛擲矛,一時之間,遼軍陣中也是死傷不少。

    遼軍投矛陣更急,龐莫雲只聽身邊慘聲連連,除了自已與喬峰外,那十餘名宋兵卻是一個不剩。

    兩人武功雖高,遼軍卻陣法森嚴,且個個捍不畏死,每有倒地之人,便有後來者補上,看著這殺也殺之不盡的遼軍,連喬峰這樣的鐵漢也不禁也泛起勢窮力竭的感覺。

    但聽蕭聲突起,圍住二人的遼軍眼中漸露迷茫之色,忘記了投擲長矛,步伐也已亂了。正是司空玉和公孫小怡也調息完畢,見龐莫雲與喬峰身在遼軍陣中,便從外圍攻了進來。

    遼軍眾兵只聽一股低沉而傷感的簫聲悠悠傳來,心頭有如被重錘一擊,立即被一股傷感的情緒籠罩,那簫聲催人淚下的嗚咽著、盤旋著、揪扯住了所有人的心……

    簫聲明媚變換不定,仿如朝暮,瞬間萬變……乃至所有人都忘記了攻擊。

    蕭聲又是一變,變得滄桑起來,雖不似先前那樣惹人悲傷落淚,卻也心情沉重,隱隱之聲,彷彿無邊秋意,冬雪重臨,而風沙席捲和大漠孤洲也若隱若現。遠方的浪子回首故里,希求落葉歸根……

    「相見難,卻總是離別……千古傷心;君有語,相攜如昨,睡夢中孤影垂憐,堪堪的紅消綠敗;爭似浮萍,四處漂泊,塞外牛羊空許約……窈窕意,君子情,國破山河草木春,愛別離,相對忿,中軍帳外寒雪深;斑駁淚,燭影遙,湘妃夢斷汨羅畔,杯樽酒,義士情,此生不枉荊珂意,支劍行走江湖情……月如光影寒如梭,兩軍相爭誰者泣?血染爭場,所謂何來?看不透世事繁華,得多少,失多少?骷髏夜話,玫瑰花紅,不過是骨一堆,勸君息心對此生……」

    蕭聲吹到此處,已變得雄渾而略帶怒意,等到最後幾聲時,透出強烈的規勸之意……

    遼軍中眾兵手中兵器落地之聲不絕。龐莫雲和喬峰相視之下,放鬆了下來,卻覺一陣倦意襲來,卻是在不覺中已然有些脫力了。

    兩人正暗叫僥倖之時,卻聽遼軍陣中一聲鼓響,如雷貫頂,遼兵立時驚醒。蕭音卻無以再繼。只聽鼓點又起,號角再響,陣勢隨變,再次合圍,重盾為圈,長槍其後,然後是弓弩手,朴刀手,投矛手,百人一隊,成小方陣,裡三層,外三層,奔走不息,往來其間,整齊合一,有如臂使。

    又一聲長嘯,聲若金戈相劃,異常刺耳,由遠及近,飄乎而至。龐莫雲但見來人,一頭墨發,冰藍色的眸子裡不帶一絲情感,英俊的面容在火把閃爍的焰光裡不甚清晰,身穿盤領、窄袖長袍,下著鶻尾甲,鎧甲護腹用皮帶吊環掛在腹前,青色披風有如鳥翼,在風中裂裂作響。龐莫雲心中湧上一個本不該形容男子的詞:絕代芳華。只見那男子飄然落地,嘯聲方歇,一臉孤傲,望向已方四人,當目光掃到公孫小怡時,卻是明顯一呆,復又望向喬峰,聲音柔媚至極:「大遼蕭十三,前來領教。」

    喬峰見來人長得不男不女,說話更是不陰不陽,心中著惱,鬚眉一軒,怒聲道:「休要囉嗦,接招。」一掌拍出,陡然綻出十餘個掌影,聲作龍吟,正是降龍十八掌中的一招『亢龍有悔』。

    契丹人雖然凶殘好殺,但向來極是敬重英雄好漢,這時見已方大將出戰,便並不攻擊,皆嚴陣以待,高舉兵器,高聲呼喝助起威來。

    蕭十三向來孤傲,聽得手下呼喝,胸中豪氣更增,見喬峰掌勢雖猛,卻並不格檔,一拳打向喬峰胸口,後發先至,所攻之處又正是喬峰這一招的空門。

    喬峰「咦」了一聲,側身閃避,又一掌反攻他右肋,蕭十三亦不轉身,手腕一翻,化拳為指,反手擊出,竟有隱隱雷鳴。喬峰掌至中途,蕭十三指力已堪堪攻到,掌指相交,激出震耳的龍吟雷鳴之響,和如刀割般的勁風。遼軍遠在十五六丈之外合圍,也有部分遼兵受之不住,或後退躲避,或舉盾相擋。

    兩人功力一撞,均後退兩步,方才站定,蕭峰見他招數精奇,內力渾厚,不由得暗自佩服對手武功高強。蕭十三本是遼邦沙門行均之徒,是這一代最傑出的弟子,又深得魔僧等偉的真傳,對《一切經音義》和《龍龕手鏡》都領悟頗深,自出道以來,從未遇過敵手,這時突遇勁敵,兼且對方有美女在場,一時胸口熱血上湧,激發了英雄肝膽,一聲長嘯,似裂金斷鐵,只見周圍空氣似出現水中漣漪,隱隱罩向龐莫雲,喬峰和司空玉及公孫小怡,眾人只覺那嘯聲如萬馬奔騰,湧湧而撞來,而遼軍卻聽不到半絲聲音,不受分毫影響。正是《一切經音義》中至高境界『大音希聲』。

    喬峰內力之深,當世罕有,不見做勢,暗運內力就以抵擋了這嘯聲,司空玉見其長嘯,聲如厲鬼,中含煞音,功力更是雄厚無比,不敢用蕭音相抗,當下盤坐於地,拿出天蠶絲,堵了雙耳,同時氣沉丹田,默守靈台。

    龐莫雲見狀忙高歌而抗,「傲氣傲笑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膽似鐵打,骨如精鋼……」歌聲一起,頓時有無形聲波,護向眾人,喬峰見他二人以音律相鬥,便把掌勢一收,退了旁邊,細細品味,漸漸悟到了其中的一些關竅,不禁暗暗喜歡。只聽得雙方的嘯聲,歌聲愈來愈急,已到了短兵相接、白刃肉搏的關頭,再鬥片刻,必將分出高下,正自替龐莫雲耽心,突然間遠處隱隱又傳來一鼓響。

    龐莫雲和喬峰及公孫小怡同時心頭一震,如遭雷擊。龐莫雲的歌聲也登時緩了。好在那鼓聲只一響,便不再起,有如神出鬼沒一般。

    而蕭十三的嘯聲卻是一變,聲如裂帛,低沉嘶啞,卻異常使人血脈不穩,心神壓抑,龐莫雲忙把歌聲忽地拔高,又與他交上了手。過不多時,又一聲鼓響傳來,離的卻是近了,然後一陣低擊細敲,聲音碎碎糙糙,卻帶動眾人連同堵了耳的司空玉都同時心跳加速,欲罷不能。

    龐莫雲等四人均覺這鼓聲直如萬斤之力向心頭壓下,血氣一陣翻湧,鼓點勢逾海濤,四面八方湧來,使人無法喘出氣!越來越厲害,一音比一音強,一聲比一聲高,有如泰山壓頂般罩向自已。

    龐莫雲忙踏出太極之位,邊走邊歌,頭頂猶如蒸籠,一縷縷的熱氣直往上冒,到得身外一尺左右卻變為雪花飄飄落下。

    喬峰知是又來了高人,卻不見蹤影,更苦於不懂這音中三昧,無法相幫,干是著急。耳中但聽鼓聲,嘯聲,歌聲三般聲音此起彼伏,鬥在一起。

    司空玉耳中塞了天蠶絲,不覺怎樣難抵。公孫小怡向來做音中劍舞,自有內功心法,不懼音律之術,開始蕭十三嘯聲雖厲,卻也沒有放在眼裡,此刻聽其鼓引,竟是心旌搖動,聽那鼓聲每一音都和她心跳相一致。鼓聲響一聲,她心一跳,鼓點漸快,自己心跳也逐漸加劇,只感胸口怦怦而動,極不舒暢。再聽少時,一顆心似乎要跳出腔子來,陡然驚覺:「若他鼓聲再急,我豈不是要給他引得心跳而死?」急忙站起,擎出西河雙劍,引動心法,舞將開來,這才好受一點。

    不料她這一舞,竟引得蕭十三停了嘯聲,癡癡觀看。只餘那不見蹤影的鼓聲,和龐莫雲的高歌,相互纏鬥,大有不死不休之勢。

    只見公孫小怡西河雙劍出鞘,在黑暗裡綻放出燦爛光芒。白色的身影隨之騰起,長劍一揮,劍勢若輕如燕,卻又重如巖,伴著那白色身影,在這千軍萬馬之中,飄起這美麗到不可一世的劍舞。

    眾人都陶醉在公孫小怡那美麗如畫、若柔若剛的劍舞之中,追風,逐日雙劍直似秋水自長天落下,化做無邊銀河,在纖纖素手中婉轉騰挪,在黑夜裡歡暢奔流。時而沖天,時而落地,時而化作銀衣流光,眷戀那絕世容顏;時而又散做漫天繁星,閃閃發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