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大宋天龍

正文 第四十章 多是好兒郎 文 / 水隨天去秋無際

    第四十章多是好兒郎

    喬峰等人在旁見司空玉本是面色灰白,這時只讓龐莫雲這三指一搭轉眼就已變的紅潤,眼神更是回復神采,不禁暗自佩服。喬峰見他收功完畢,哈哈一笑:「二弟果然好本領,江湖人道,香車神醫,果然名不虛傳。只是二弟的大車,為兄還無緣得見,哈哈」喬峰有心想讓他幫丐幫受傷之人醫治,只是見他比武時曾受傷吐血,此時又費神醫治司空玉,就沒好意思開口。再者丐幫常年暗助大宋抵禦外侵,親死損傷,司空見慣,雖然對死傷者有所傷懷,卻從不做兒女矯情,剛才這小小陣仗丐幫上下都全然沒放在心上。

    龐莫雲拉司空玉坐下,道:「大哥想看,一會天亮我們先去開封府,然後就去客棧取回大車,你我兄弟於大車之上,痛飲三百大杯,如何?」

    喬峰大笑稱好,幾個人在屋內喝茶聊天,司空玉這時才拽了公孫小怡去後室換衣。

    而白世鏡見幫主與龐莫雲兩人聊的投機,便自退去。只剩他二人在大廳中高談闊論。

    不一會,天色大白,眾人吃了早點,司空玉把游帥密信交與喬峰,幾人正要去開封府查探,忽然馬蹄聲響,跟著傳來一兩聲口哨,喬峰眉頭一皺,喃喃的道:「有什麼緊急變故?」

    群丐中早有人發哨相應,那乘馬越奔越快,漸漸馳近,於這大宅相對的巷道中,聲音聚攏,格外刺耳。片刻之間,一大漢縱馬入院內,翻身下鞍。那人寬袍大袖,衣飾甚是華麗,下馬之際,身形不穩,險些摔倒,突然之間,他乘來的那匹馬一聲悲嘶,滾倒在院內,竟是脫力而死。那人身子也搖搖晃晃,猛地撲倒,再也站之不穩。顯而易見,這一人一馬長途奔馳,都已精疲力竭。只見這漢子寬袍卻被鞍鐙刮開,露出裡面鶉衣百結的丐幫裝束。龐莫雲微一思索,便即明白:丐幫中人乘馬馳驟,極易引人注目,官府中人往往更會查問干涉,但傳報緊急訊息之人必須乘馬,是以這大漢便裝成富商大賈的模樣,但裡面仍服鶉衣,不敢忘本。

    白世鏡忙上前扶起,見這大漢恭恭敬敬的從懷裡捧出一個小小包裹,說道:「緊急軍事……」只說了這四個字,便喘氣不已,白世鏡認得這漢子是大信舵派往西夏刺探消息的弟子之一。西夏時時興兵犯境,占土擾民,只為害不及契丹而已,丐幫常派諜使前往西夏,刺探消息。他見這人如此奮不顧身,所傳的訊息自然極為重要,且必異常緊急,當下竟不開拆看,著人扶這漢子下去休息,捧著那小包呈給喬峰,說道:「西夏緊急軍情。請幫主示下」

    喬峰接過包裹,打了開來,見裡面裹著一枚蠟丸。他捏碎蠟丸,取出一個紙團,只見上面幾個小楷:西夏『一品堂』欲在鷹愁峽刺殺刺楊士瀚楊將軍。不由大怒,拍桌大喝:「鼠輩,欺我大宋無人嗎?

    喬峰大怒,拍桌大喝:「鼠輩,欺我大宋無人嗎?竟敢刺殺刺楊將軍。白長老,加急轉令大信舵吳長風,讓他率部下好手阻擊『一品堂』。」喬峰下令之後,轉頭對龐莫雲道:「這楊士瀚楊將軍正是一代名將楊文廣之孫,楊懷玉之子。」龐莫雲未等說話,公孫小怡已是接口:「大哥,我們知道的,這楊士瀚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楊家將了。」喬峰想起早上司空玉給他的游帥密信,不由想起他們三人的身份,怎麼會連這都不知道,當下連聲乾笑。

    喬峰又安排了幾件幫中事務,便和眾人一起去開封府。一路之上,熱鬧非凡,龐莫雲走在這長街之上,想那汴河繁華,升榮景像,豈容刀兵踐踏?可是一想到近日所經歷種種,隱隱覺察到那慕容老賊卻一定是要挑起這戰禍的了,不由深呼深吸,暗下決心與之周旋到底。這時卻聽喬峰又是大講特講起揚家將來:「為兄自幼就仰慕楊家將風采,大宋男兒,又有哪個不以身為楊家軍為自豪,哈哈」

    龐莫雲聽喬峰熱血豪邁之語,又禁不住想起他的身世,心中不由替他難過,想到以後他身份大白於天下,竟受身以為榮的大宋的江湖好漢所不容,心中不免有些難過,又不忍現在說穿,當下強笑幾聲接口說道:「大哥的丐幫也多是好兒郎!」

    喬峰哈哈大笑幾聲,頓了一下又道:「提起楊家將,賢弟可曾知道楊業這位名震千里的一代名將,想那楊老將軍以弱冠之年受到北漢皇帝的信任,任侍衛新軍都虞候。當時,我朝宋太祖已經建立大宋王朝,全國統一大局已定。楊業向北漢皇帝劉繼元提出了「奉國歸宋」的建議,遭到反對。但他深感劉氏厚遇之恩,並未變心投宋,而是捨命保衛北漢政權。後來,北漢戰敗,楊業卻仍在城南與宋軍苦戰。宋太宗早就聽說楊業是一員勇將,便派北漢亡國皇帝劉繼元的親信前去勸降。見到劉繼元派來的勸降使者,楊業悲憤地大哭了一場,投降了宋朝。宋太宗因他「老於邊事,洞曉邊情」,任命他為左領軍衛大將軍,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與河東三交口都部署潘美共同擔負起了山西防禦契丹的重任。實際上,潘美只是掛了個虛銜,重擔全部壓在代州前線楊業的身上。自此楊老將軍重守邊關,南征北戰,威名遠震。楊家將也一代接一代地為保衛祖國恪盡職守,想那七郎八虎闖幽州、血戰金沙灘,楊家軍中人無不讓人舉手稱讚,無不讓大宋兒郎熱血沸騰!」這楊家將事跡眾人本來就是耳熟能詳,但聽喬峰再講,語氣雖緩卻極為豪壯,又別有一翻滋味。不由聚精會神的聽他緩緩道來。

    只覺時間過得也快了,不一會就到了開封府前,遞了游帥名貼,不多時,就有人迎進府內。

    龐莫雲只覺這開封府內隱隱有浩然之氣,不禁與喬峰相視暗讚,歷屆開封府尹都以廉潔著稱,執法嚴峻,長期以來竟漸漸在這開封府內形成了人間正氣。

    剛入得正堂,只見上座一名老者,長鬚飄然,一臉正氣剛直不阿,只是面代病容,雙目無光,正是開封府尹龍圖閣學士呂公孺。見眾人進來,起身迎道:「幾位是游帥的人,老夫就不和你們客氣了,師爺,代幾位去後堂冰窖查看姚將軍的屍首吧。老夫有疾,不便相陪了」喬峰忙恭手道:「不敢,呂大人請便。」

    龐莫雲見他雙目無神,面色灰然,竟有將死之兆,想起沈括對呂公孺的評價『開封府尹呂公孺,素有智計,清正嚴明,守正不阿』。不禁起了救治之心,當下小聲對喬峰道:「大哥,你們先去查探,我給呂大人看看病」,然後大聲說道:「呂大人,在下略通歧黃之術,可否讓在下為大人診治診治?」

    呂公孺眼睛一亮,隨既又暗淡下去,道:「皇上恩典,曾派御醫唐慎微為老夫診過了,斷了老夫大限,現在不過殘喘罷了!」

    龐莫雲道:「醫者一方一藥,皆有不同,何不相試?」呂公孺雖剛正守阿,卻也不是愚腐之人,聽他如此說,知是有些能耐之人,問過姓名,才知其是近日江湖中盛傳的香車神醫,呂公孺手下自有許多江湖異士,也都曾誇過香車神醫的過人之處,於是放心讓龐莫雲診治。

    龐莫雲手中三指搭上呂公孺脈關,送出真氣在其經脈運行一周天,發覺呂公孺的足三陽經雖阻滯不暢,但真正的問題卻在任脈巨闕穴,這巨闕穴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系心之募穴,關聯肝、膽。龐莫雲見其心室震動不齊,恐難勝真氣衝擊。當下一臉抑鬱,正猶豫該否運氣打通。呂公孺輕輕笑道:「月有陰晴,人有悲歡,老夫的病情怎樣,自家最為清楚,只是勞小友費心了」

    龐莫雲已判斷出如若妄然為呂公孺打通任脈,說不定他會因氣虛不受補,來個一命嗚呼就糟糕透頂,但若不通此脈,大限轉眼便至,聽他如此說,顯是豁朗通達之人,如若在打通經脈之時用真氣化絲之法,慢慢調理逐步闊通其脈路,並任脈剛通之即,馬上用北溟神功把多於的真氣吸走,然後再開個強體健魄的方子,用老山參吊一吊,應有七分把握,於是把心一橫,道:「呂大人,在下有五分把握治你頑疾,只是有些危險,不知……?」龐莫雲知其位重權大,也不敢把話說滿,便留了兩分餘地。

    呂公孺本沒有寄托半點希望,此時聽他如此說,不由大喜道:「老夫生死早不由自己,小友,但治無防!」說罷閉了雙目,暗自於椅上養神。

    龐莫雲再不猶豫,先是開出了方子,呂公孺便喚了下人去把所需藥材齊備,他為官半世,三朝元老,深得幾代皇帝的信任,為人也不愚腐,深懂為官之道,所以開封府財力雄厚,不一會的工夫便把龐莫雲開出的數種珍貴草藥都買了回來,龐莫雲仔細的吩咐如何煮熬後,又調理了一回真氣,才小心翼翼的運使法門,催動真氣直鑽呂公孺的太陽肺經,接著走鳩尾,上膻中,又還巨闕,經神闕,再出氣海,入關元,循中極而從曲骨穴瀉出。不知不覺便用了一夜的工夫,好在真氣所到處,呂公孺體內蔽塞的經脈勢如破竹被他的冰火太極真氣豁然貫通。在龐莫雲小心的調理之下,終於把那早已枯死的經脈重新恢復了生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