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0-05-21
1825年危機以後,紡織工業仍然步履蹣跚。但是,鐵路業興起,帶動冶金、煤炭、機車製造業的發展,運輸成本迅速降低,進而帶動其他工業的發展,英國經濟經歷了長達近12年的繁榮。1834年到1836年,英國成立股份公司名義資本額為10520萬英鎊,其中鐵路占6960萬英鎊,銀行機構占2380萬英鎊,保險公司占760萬英鎊,採礦企業占700萬英鎊,運河占370萬英鎊。除鐵路因素外,另有兩個因素使繁榮得以延長。其一是從1833年到1836年農業大豐收,糧食價格下跌到60年來的最低水平,從而使工業品市場擴大。其二是向美國輸出資本和商品,僅1832年到1833年,英國對美出口就從547萬英鎊增加到1243萬英鎊。與此相應,則是大量黃金從英國流向美國。1836年,兩個主要因素先後發揮到頂點。鐵路建設投機過度,建設成本大幅上升,收益轉為虧損;英格蘭銀行控制黃金外流,美國信貸緊縮,英國對美出口1837年比1836年下降了三分之二。於是英國陷入了第八次危機。棉紡織業仍然首當其衝,呢絨業、亞麻和絲紡織工業都陷入困境,冶金工業、造船業、煤炭業大規模裁員、減薪,單是具有工會會員資格的煉鐵工人的失業率就從1836年的5%上升到1837年的12%。更加嚴重的是鐵路建設規模大幅度收縮,反映上年建設規模的通車鐵路長度1838年為357英里,1839年僅為78英里。就在這時,農業連續兩年歉收,小麥價格在1839年比1836年上漲了48%,使國內的工業品需求進一步萎縮。1839年,美國棉花歉收,加上合眾國銀行力圖壟斷棉花貿易,棉花價格暴漲。工業品價格下跌而小麥、棉花漲價,出口下降而進口增加,使英國出現貿易赤字。因此,黃金大量外流。為控制黃金外流,英格蘭銀行不得不提高利率,客觀上進一步縮小了國內投資。這樣,1837年開始的危機就變得格外嚴重,事實上,蕭條持續了6年。在此期間,英國商品繼續對其他國家進行傾銷,但美、法、德等國則加強了貿易保護,雙方展開拉鋸戰。
這場大危機對美國、法國、德國也同樣產生嚴重影響。美國的蕭條也持續了六年。從1837年到1842年,美國破產事件達33000起,破產總金額達44000萬美元,而當時美國最大的企業規模在1000萬美元左右。同期,工資水平下降了約30%-50%。危機在法國和德國的表現相對緩和。由於法、德兩國大工業比重較小,生產不能迅速擴大,信用制度又不發達,所以在經濟繁榮時期,發展比較緩慢,在經濟衰退時期,下降幅度也就比較小。雖然如此,危機期間英國貨的傾銷卻使法、德兩國的新興工業損失慘重。1839年,德國從英國進口的棉紗超過國內產量的兩倍。1842年,由於英國貨的競爭,法國棉布出口額下降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