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0-05-10
4、炮兵
上圖:拿破侖親自為一門火炮瞄準
拿破侖時代,炮兵在戰爭中的角色變得越發重要起來。引用當時法軍軍官手冊的原話來講:「炮兵是一支『完整』部隊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沒有炮兵參與的戰鬥是不切合實際的(impractical)」。炮兵不但加強了一隻軍隊的火力,而且其較之滑膛槍更遠的射程豐富了軍隊的火力手段。不同於步兵和騎兵的是,炮兵是技術含量很高的兵種。戰場上炮兵火力發揮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炮位設置和瞄準的技術以及經驗。整個炮兵部分包括:
(一)炮兵的裝備和編製
(二)彈藥類型及火力戰術
(一)炮兵裝備和編製
當時的火炮有野戰炮和攻城炮之分。攻城炮的口徑普遍要大過野戰炮很多。(由於手上書裡幾乎沒有一本介紹攻城炮的,而且戰鬥中也不常見,印象裡拿破侖圍攻曼圖亞的時候用過,這一類就忽略了吧!)
當時的野戰炮又分為加農炮和榴彈炮。法國和西班牙的加農炮炮系包括:4磅炮(後為6磅炮取代);8磅炮和12磅炮。英、普、俄、奧四國的加農炮則包括:3磅炮;6磅炮和12磅炮。需要說明的是:法國的磅要比英制的磅重約10%,所以法軍的12磅炮是當時戰場上最重的野戰加農炮。拿破侖十分鍾情於12磅炮,愛稱其為「漂亮姑娘」(法語bellesfilles;英語譯為beautifuldaughter,按英語的意思應該是『漂亮女兒』),這也是法軍中12磅炮較多的原因。
下圖:法軍的12磅炮
據測算,當時不同火炮發射彈丸的炮口初速差別不大,但由於大口徑火炮彈丸較重,動能較大,射程自然也就要遠些。法國的12磅炮和8磅炮以及反法聯盟方面的12磅炮有效射程約為800∼900米,最大射程2000米左右。法制的6磅炮及聯盟方面的3磅、6磅炮有效射程500∼600米,最大射程1500米左右。可以看出,聯盟方面的炮兵無論是射程還是火力都要弱一些。為了對抗法國炮兵,英軍在拿破侖戰爭後期引入了9磅炮。這種炮在射程和火力上都近似於法國的8磅炮。
當時的榴彈炮炮身較短,炮口初速低於加農炮。仰角較高,彈道呈明顯拋物線。有效射程較加農炮短,約為400∼500米。法國和英國的榴彈炮按口徑分類,法國裝備6英吋和8英吋榴彈炮,英軍裝備4.4英吋、5.5英吋和8英吋榴彈炮。其他歐洲國家則按照彈丸重量分類,種類繁多,就不一一敘述了。
下圖:英軍的6磅炮和5.5英吋口徑榴彈炮
無論是加農炮還是榴彈炮,炮身都安置在一個兩輪的炮架上。每門炮另有一個放置彈藥箱的前車(limber),也是兩輪。運輸時,炮架和前車連到一起,組成一個四輪馬車,方便拖曳。不同尺寸的火炮要求拖曳騾馬的數量也不同。法軍的12磅炮,炮身、炮架連同前車重約2噸,依照地形要8∼12匹馬來拖。英軍的9磅炮和法軍的8磅炮要6∼8匹馬。較輕的6磅炮和榴彈炮也要4∼6匹馬。騎乘炮兵強調速度,所以通常取上面馬匹數量中的最大值。
騎兵部分提到,騎兵攻佔敵方炮兵陣地後會破壞裝填工具。我們就結合下面的圖來看一下裝填工具有哪些。第一個是炮刷(sponge),頂端包裹羊毛,蘸水後用來熄滅炮膛內殘留的火星;第二個是干炮刷(mop,貓撲!!),洗干前面步驟留下的水分;第三個渦狀的鉤子是用來清除炮膛內可能殘餘的紙片或纖維的(因為當時火炮的裝藥都是用紙或法蘭絨包裹);第四個是裝填桿(rammer);第五個是點火棒(portfire),棒的一端是一個紙卷,內含慢燃物質(火藥,硝石,硫磺和亞麻油的混合物)。
炮兵的編制
拿破侖時代,炮兵的基本單位是炮兵連(battery)。不過這些炮兵連的使用權都集中到軍,乃至最高指揮官手裡。戰鬥中,上級指揮部門基本會給每個師配屬一個炮兵連對其進行火力支援。法軍雖然以6個炮兵連編組為炮兵團,但是炮團的每個連也都要配屬到師一級單位。這種集中管理使用炮兵連的手段為當時的各**隊所接受。當然,拿破侖、惠靈頓和查理大公都曾經嘗試過將一些輕型火炮直接配給團,甚至團以下單位。但是,由於此種辦法自由度太大,很不利於集中炮兵火力,最後還是改回原狀。
野戰炮兵又分為徒步炮兵和騎乘炮兵。徒步炮兵沒有什麼過多可講的,炮手基本都要徒步行軍,高級炮兵軍官或年齡較大的低級軍官允許騎馬。當然,也有炮手騎炮車拖曳馬匹的記載。
普魯士的威廉大帝創立了最早的騎乘炮兵,還取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飛騎炮兵」(flyingartillery)。當時的法**官在看到這支炮兵在戰場上的表現後很受震動,但是法國仍遲遲沒有組建騎乘炮兵。直到法國大革命以後的1792年,法軍中才出現了兩個騎乘炮兵連。可是在那之後,尤其是拿破侖當政之後,法軍的騎乘炮兵發展迅速。到1807年,法軍已經有6個團(36個連)的騎乘炮兵。1810年又建立了第七荷蘭騎乘炮兵團。可以說,法軍的騎乘炮兵,無論是絕對數量,還是裝備水平都是當時歐洲最高的。英軍中騎乘炮兵的比率也很高,參加滑鐵盧戰役的26個炮兵連中有一半是騎乘炮兵。根據手頭的一個資料記載,1813年奧地利投入戰場的42個炮兵連中只有13個是騎乘炮兵。滑鐵盧時的普軍17個炮兵連中有6個騎乘炮兵。俄軍炮兵編製比較混亂,不好統計準確的數據,但是可以肯定比率和普軍相仿。
各國炮兵連的火炮數量配置相差不大。法軍的徒步炮兵為6門加農炮和2門榴彈炮;騎乘炮兵為4門加農炮和2門榴彈炮。英軍,不分騎乘還是徒步,有的為5/1(5門加農炮1門榴彈炮,後同)有的為4/2。普軍全部是6/2。奧軍12磅炮連為8/2,騎乘炮連為6/2,輕型火炮連為4/2。俄軍又是情況不明。因為12磅炮較重,所以騎乘炮兵很少裝備12磅炮,而是大量裝備6磅炮。
各國炮兵連的官兵總數從150人到200人不等。其中每門炮有炮手7名(法軍12磅炮有8名),步兵若干,用來協助移動、調整火炮角度,炮兵連遭到攻擊時還可進行必要的抵抗。7名炮手中,炮長通常由軍士擔任,一名點火手,一名裝填手,一到兩名負責搬運彈藥,一名負責蘸濕炮膛,最後一個不知道怎麼翻譯了(ventsman),姑且稱之為點火口操作手,一會兒大家就明白為什麼這樣翻譯了。如果只有一人運彈藥,餘下一人在較後的馬匹和「前車」的地方待機,聽候命令。每兩門炮會有一名中尉負責,整個炮兵連由上尉連長負責。
下圖:法軍的炮兵情景模型,情景中只有5人,好像兩個搬運彈藥的都沒有。
下圖是火炮裝填發射的全過程:
1、蘸濕炮膛。
2、與此同時ventsman用拇指(應該有皮手套保護的,圖中沒有)按住點火口。這麼作是因為:發射後膛內溫度會迅速降低,膛壓減小,空氣會由點火口倒灌入炮膛。如果一旦有未燃盡的火藥,膛內又有殘餘火星,會傷害到正在進行蘸濕作業的炮手。
3、先後放入裝藥包和彈丸
4、用裝填桿壓實彈藥
5、ventsman用錐子由點火口處探入,弄破此處的裝藥包,方便點火
6、ventsman在點火口插入棉質引信或灌滿火藥(法軍12磅炮多的那一個人就是專門幹這個的)
7、ventsman用手蓋住點火口,防止強風或雨水干擾點火
8、電影裡著名的那句「fire」
9、10、點燃引信
11、發射
如此看來我把ventsman譯作點火口操作手還算恰當吧!
這兩組炮兵的成分好像不同。到底那兩個頭上沒有花綾的兵是做啥的?壓駐鋤的人是否固定?這個人應該相當於半個瞄準手吧(方向瞄準)。還有到底由誰完成瞄準?炮長還是小軍官
真正野蠻人:
文中已經寫了當時加農炮和榴彈炮的區別,身管長度、彈道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從彈道來看和現代區分方法差不多。不過,拿破侖時期,戰場範圍較小,野戰榴彈炮射程並沒有現在這樣大。攻城榴彈炮,從能查到的資料來看,射程也不到2000米。都不及現代榴彈炮。
hua_prc:
中國基本上沒有經歷線式戰爭這個階段。儘管從裝備上看,清軍和太平天國都部分裝備了前裝式滑膛槍,但是並沒有掌握真正的戰術!
我是大壞蛋:
你翻譯的好像是「法軍營縱隊」那副圖裡的官名,對嗎?
我是大壞蛋:
兩幅圖中,四個沒有花翎的戴的都是「軍便帽」(foragecap)。那個站在軍官後面夾一卷地圖的是一個軍士,其他幾個看不太清,好像都是兵。可以肯定的是,兩個場景不是同一支炮兵部隊,因為胸前和領口的顏色不同。我只能大概解釋到這裡了。拿破侖時代的制服又是一個複雜的體系,三言兩語很難說清楚。而且好多細節問題,專家們還都沒完全瞭解。
後面那個不是瞄準的,瞄準的應該是半俯在炮身上那個。瞄準的通常是炮長,圖中拿望遠鏡的軍官應該是在確認目標。後面那個人應該是跟據炮長的要求調整火炮角度,開炮前肯定要離開,不然後坐力太大。
我貼的那兩張炮兵裡上方的是8磅野炮,下方是6磅野炮。下面貼是12磅炮。皇帝陛下的軍裝真讓人眼花繚亂,老兄能說說如何辨認嗎。給幾個網址也行啊
(二)彈藥類型及火力戰術
拿破侖時代的野戰火炮主要使用的炮彈包括:實心炮彈(solidroundshot)、榴彈(monshell)、霰彈(canister)和榴霰彈(sphericalcase)。
實心炮彈是當時最常見的一種彈藥,約占各**隊彈藥配給和使用總量的70%∼80%。這種炮彈的結構極其簡單,一個固體的鐵球而已。相比其他彈藥,實心炮彈的最大優點就是加工工藝簡單,材料成本也不高,易於生產和迅速補充。而且實心的炮彈穿透力很好。
在戰場上,實心炮彈適於射擊各類目標,不僅可以殺傷人員和馬匹,而且可以破壞稜堡等野戰防禦工事。因為其彈道低伸,造成的毀傷呈線性,所以密集的步兵縱隊和步兵方陣往往是比較有價值的射擊目標。而隊形單薄的步兵橫隊和騎兵則不宜於使用此類炮彈。據記載,實心炮彈可以輕而易舉地打穿20排步兵的縱隊。而且,在較硬地面上的跳彈仍然具有一定的殺傷力。不過,實心炮彈的缺點也很明顯:低平的彈道使其很難有效地打擊位於山坡反斜面處的敵方單位。
下圖:實心炮彈,左為12磅炮彈,右為32磅攻城炮炮彈
下圖:與底座捆在一起的實心炮彈,後面的榴彈和榴霰彈也都是這樣「包紮」的。還可以參看(一)裡面那個情景模型,彈藥箱裡的炮彈上面也都有白條。
榴彈外觀也是球形,內部中空,有裝藥,利用爆炸後的破片殺傷對方。內部裝藥靠插在彈丸開口處的引信引燃。引信是通常為一根中空的蘆管(reed)內置藥捻,裝填前根據所要射擊目標的距離裁剪相應長度的引信供使用。
由於榴彈不是靠彈丸本身的動能,而是靠破片的動能毀傷敵方單位,所以可採取較為彎曲的彈道,由榴彈炮發射。這就很好地彌補了實心炮彈的不足。除了用來對付山坡後面的部隊,榴彈對開闊地上的各種隊形的敵方部隊均有相當的殺傷效果。理想的彈著點是目標隊伍的前方,或最好在敵方隊列的上空爆裂。
下圖:榴彈的剖面圖,上面的英文註釋不是很難
霰彈的名稱(canister)本意就是圓筒,彈體外觀呈圓筒狀。外殼是一層薄鐵皮,底部是一個木質的膛片(sabot),彈體內裝有鐵質小彈丸(注意:彈體裡並沒有火藥)。霰彈除了按照通常的火炮型號區分彈藥外,還根據內裝彈丸大小分為重霰彈和輕霰彈。輕霰彈使用的彈丸約1.5盎司左右(1盎司=28.25克),重的則在4盎司左右,各國會有不同,但是差別不大。霰彈從原理上講更近似於槍而非炮,開火後膛片推動彈身前進。彈體離開炮膛的瞬間,火炮內外壓差巨大,彈體外殼無法承受,隨即破裂,內裝彈丸勢必迸出,在空間中形成圓餅狀彈幕。這一彈幕會逐漸散開,劃過一個由炮口為定點的圓錐形空間,擊中目標。(這裡需要大家發揮一下空間想像力)
霰彈的原理決定了其更適於用加農炮直射(當然,當時的榴彈炮也有此彈種)。而且,有效射程要近很多。英軍規定不可以在350碼以上使用霰彈。法軍的輕霰彈也基本控制在400以內使用。當然,法軍12磅炮所用的重霰彈在600∼800米的距離仍能有效殺傷敵方單位。但是,在這個距離上彈幕早已完全散開,開炮的人恐怕都不清楚會命中誰。霰彈的這種「面」殺傷穿透力不強,適於展開的橫隊,所以機動支援進攻的騎乘炮兵會配備較多霰彈。同樣,騎在高頭大馬之上,兩列橫隊攻擊的騎兵(正面的受彈面積更大)也就成了霰彈的另一極佳射擊目標。
這裡需要強調一點的是:霰彈並不完全等於葡萄彈(grapeshot)!看另一本書時,那個作者提到有人經常將這兩個概念搞混。葡萄彈的原理近似霰彈,但是是當時海軍的彈種,而非陸軍的。不過,看來我參照的這本書的作者也是概念不清,所以大家在前面也能看到「葡萄彈」的說法。
下圖:霰彈(希望有網友能提供大圖)
榴霰彈結構似榴彈,原理似霰彈,當時只有英軍使用。上面的霰彈的缺點是小彈丸擴散太快,有效射程短。榴霰彈則將小彈丸裝在近似榴彈的彈體內,同時裝藥。但是裝藥的量僅夠剛好破壞外層彈殼。發射後彈體朝敵方飛行一段距離,裝藥爆破釋放出小彈丸,繼續按原彈體的方向飛行,從而延後了擴散的時間,可以較為集中地打擊目標。榴霰彈既適於加農炮也適於榴彈炮,但是在加農炮上的效果要好些。
前面講炮兵連的構成時,大家應該注意到:所有的炮兵連都是加農炮多於榴彈炮。看過各種炮彈的原理和用途,就會明白:那時候加農炮的使用率要遠高於榴彈炮,所以加農炮的數量較多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防禦時,炮兵被用來轟擊敵方攻擊縱隊或騎兵,殺傷敵方人員,打擊敵方意志,弱化攻勢。攻擊時,炮兵可以動搖敵方陣線,為進攻部隊創造突破的戰機。無論進攻還是防禦,炮兵都很少直接轟擊對方炮兵,因為按照當時的火炮精度,一個炮兵連的陣地實在太小了,不足以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目標。
火炮和人員進入發射陣地大概需要1∼2分鐘的時間;掛上前車準備轉移陣地約需2∼3分鐘,較重的火炮行動相應較慢。火炮進入陣地之前,部分已經處於裝填狀態,所以第一輪發射歷時很短。之後的射速則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彈種轉換,人員傷亡等。通常情況下,每分鐘2∼3發的射速應該是比較高的水平了。如果不蘸濕,則有可能達到每分鐘4發,這樣裝填手就要冒點兒險。
上面後三幅圖都是來自南北戰爭時期,但是原理是一樣的!
火箭是英軍戰場上的另一「秘密武器」。說是「秘密」,其實海軍早就已經在使用火箭了。那時火箭的發射原理和現代火箭相仿,靠後部的裝藥燃燒產生推力,推動彈體前進。火箭的彈頭從5磅到32磅不等,但是英國陸軍採用的野戰型彈頭基本是6磅和9磅兩種。彈頭類型包括前面提到的實心彈和榴彈,此外火箭還可以攜帶燃燒彈、信號彈和照明彈。其優點是不需要用火炮來發射,射速就會火炮快很多,而且製造工藝並不比炮彈複雜。缺點就是精度太差。1806年,在boulogne,英國陸軍首次使用海軍型火箭。結果,原本瞄準港口裡艦船的火箭全部都打到了碼頭上。因為這個缺點,惠靈頓曾一度拒絕使用火箭。不過,火箭能夠對敵方的新兵和馬匹起到一定的恐嚇作用,所以滑鐵盧之戰又有了火箭參戰。對於,此戰中火箭的效果,惠靈頓曾經這樣評價:「相對於敵方的炮火來說,我們的火箭對我威脅更大!」(rocketsputmeinmoredangerthanallthefireoftheenemy.)
下圖:英軍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