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四章流言
端起古籐茶杯輕輕呷了一口,青書多少有些鬱鬱,畢竟一城人命的殺孽,太重太重。
劉伯溫知他心意,看了一眼猶自昏迷不醒的成昆,輕歎一聲,說道:「我已遣人四散消息,朱元璋趁夜率殘部棄城,臨走放了一大把火,將整個濠州城付諸一炬。」青書抬頭看他一眼,點點頭,卻不說話。劉伯溫又道:「公子,有些事既然開了頭,就得做下去,哪怕是一錯再錯。只要天下人不知道,那我們即便錯了,也還是沒錯。」
青書歎道:「可我們自己會知道……」
劉伯溫不待他說完,便接口道:「一將功成萬骨枯。白骨纍纍,方成大業,公子,我們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青書閉上雙目,默然不語。
劉伯溫又道:「這事難免會洩露些許出去,不過也無關緊要,我已著鄧愈去挑人了,世上的聰明人不少,猜到今日之局的也會有那麼幾個,不過,死無對證,也無人能奈何得了我們。呵呵,呵呵……」
青書皺眉道:「挑人?挑什麼人。」
劉伯溫輕聲道:「挑百十個能言善辯之人,還有一些倖存的……濠州本土人士。」
歷史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儘管某些天才史學家能在蛛絲馬跡中找到當年的真相,但那又如何?在當年的百姓看來,仁義之師就是仁義之師,愚民也還是愚民。群眾的眼睛,未必就是雪亮的。
這就是為什麼有手腕的當權者往往最為痛恨聰明人了。即便他是自己人。
次日,宋青書親自到郭子興的其他屬地,見了一位有著勃勃野心的將軍孫德崖。也不知談了什麼,總之,在幾日的大掃蕩後,濠州城已經確確實實成為了一塊廢墟,一塊死地。而在不斷傳播出去的謠言攻勢之下,朱元璋也成了天下人所切齒痛恨的殺主背義之徒。
事情的經過,不外乎是建康府的仁義之師欲借濠州過道討伐徐壽輝,郭子興大喜過望,與另一位首領孫德崖商議要同宋青書合兵攻取徐壽輝領地。而部將朱元璋、徐達、湯和、花雲等人,誤以為宋軍是前來攻城的,領兵攻打。回城後郭子興痛罵幾人一頓,再親自回函致歉,表示一定嚴懲幾人。而宋青書更表大度,不予追究。卻不了朱元璋等人懷恨在心,竟然砍死郭子興,自立為王。經過一番激烈的攻守戰後,宋軍終於攻入城中,徐達率眾負隅頑抗,戰至後來,朱元璋見勢不對,拔腿就逃,臨走時還著十幾名親信放一把大火,伐下大木封鎖四方城門,不可謂用心不險惡。
最終,經過激烈的一番鬥爭,徐達戰死,濠州軍全軍覆沒,宋軍死傷過半,終打開城門,救了剩下不到十分之一的濠州子民。
孫德崖大帥大為感慨,朱賊不顧廉恥,狼心狗肺,卻不料宋青書將軍如此仁義,身處大火之中,仍顧著濠州子民,遂慨然入伙,願為宋青書帳下將領,鎮守淮南一地。
故事講到這裡,破綻出的的確不少,但由於消息封鎖的嚴密,又有數百的「濠州本土百姓」作證,更有原和郭子興一同起義的孫德崖將軍站在這邊,一邊死無對證,一邊鐵證如山。再編成話本,找幾個說書先生重金收買一下,四處散播,要愚弄百姓,還是夠了的。
當然,事後別忘記遣幾個高手出去滅個口,一切就完美了。
成昆昏迷不醒,青書也就漸漸的沒了耐性,想到還有一個鮮於通關在建康府內衙密室之內,不由又是一陣心煩。
他或許不會知道,劉伯溫自知道鮮於通這個隱患,早就親自悄悄滅了鮮於某人的口,至於所謂見脫脫丞相一面的諾言,不過是個笑話。
在天下之爭的面前,一切的承諾一切的保證都只不過是個蒼白無力的冷笑話,也只能淹沒在滔滔的時間長河之中,被浪濤擊打的粉身碎骨,最終消逝的連渣都不剩。
劉伯溫就是一個優良的厚黑學導師,不知不覺的潛移默化著他身邊的人。
又是兩日過去,孫德崖致函來說三軍整頓妥當,隨時可以西進。在洪都激戰的羅貫中也傳來捷報,說是連續三次大捷,洪都攻克在望。
青書不敢大意,和劉伯溫、李善長兩人徹夜暢談,皆覺洪都乃徐壽輝門戶,哪那麼隨隨便便就大捷,只怕事有蹊蹺。為求保險,當即密函一封,致建康府鎮守將軍傅友德,著其點齊一萬人馬,開拔洪都,助羅貫中一臂之力。
再一日,成昆依舊半死不活的賴著不醒,宋青書將胡青牛自常州虞園請來,這位醫仙跋涉而來,隨行的,自然還有形影不離的毒仙王難姑。
胡青牛一手摸著鬍子,一手摸著成昆腕脈,皺眉道:「此人週身經脈都遭受過強勁內力衝擊,腦部受損尤大,著實難救。何況就算救醒此人,也不過做個神智不清的傻子,生不如死啊!」
一番話聽得青書連連皺眉,想到武當山上還有和謝遜有八拜之交殷素素,當即手書一封,寄往武當山上,讓殷素素下山來處置成昆。
這樣,也算是變相賣了個人情給謝遜吧。
大軍休整三日,再度開拔,青書以受傷要在建康府休養為名,偷偷持信上武當山,這些天的謊言以及欺騙讓他心力交瘁。而著鄧順興引大軍直進,孫德崖則是西面策應,又有羅貫中在南方牽制住陳友諒洪都兵力,這攻取漢陽之路,委實勢如破竹。
這支龍庭府兵,再不是見血就逃的烏合之眾,經過一番血與火的洗禮,已經逐漸成長為精兵銳卒,更被冠以仁義之師的名頭,可謂士氣極盛。
一路破關斬將,鄧順興軍鋒猛不可擋,鄧愈更是一馬當先,槍挑徐壽輝手下三大金剛,一身內勁也在戰場中淬煉的益發精純。
天完政權的都城漢陽,已然近在眼前。
而這段日子,青書卻是在武當山上療養。
有劉伯溫總督軍務,李善長運籌帳中,他也盡放得心下,劉、李二人雖然平常互相看不對眼,但緊要關頭,還是能精誠合作的。
也不想和殷素素多費口舌,對於這個傷害三師叔的女子,他談不上多有好感,只將書信交給她,也不多說,掉頭就走。經過濠州城一役,他真的頗有些累了。
彷彿從穿越到如今,才真真正正的見識到了讓他覺得慘烈悲哀的東西。
無數鮮血無數白骨無數人命堆積起來的,真的能夠讓他甘之如飴麼?
還是如剛下武當的時候,對張三豐說的那樣「惟願清心修行,漫卷讀書,一張琴,一壺酒,逍遙世外,縱橫天下,快意江湖」?
縱橫天下,快意江湖是做到了,可是「清心」「逍遙」,又從何說起呢?
他頗為潦倒的灌了一杯清酒,是武當山上特釀的果子酒,甘甜可口。
如今他玄功大成,只消內力轉個幾匝,天下間沒有任何酒水甚至是迷藥能讓他暈闕,但這一壺一壺的佳釀喝下去,他卻昏昏沉沉,倒在榻上,人事不省。
宋遠橋靜靜站在門外,輕歎一聲。俞蓮舟輕輕拉了拉他束下的長袖,宋遠橋點了點頭,兩人悄然離開。
周芷若不知為何這師兄回山之後忽然成了這般模樣,想問個清楚,但宿醉之人,又怎說得清,饒是周芷若冰雪聰明,也是只猜到五六分而已。
青書自己也知道,他需要的,只是一個轉變的過程而已。
一身罪孽,滿手血腥。但這中間的煎熬,如非親歷,常人是難以體會的。
跟父母談了許久,又逛到幾位師叔那邊,好生說了會話,聽到張三豐仍在後山閉關,體悟天心,青書忽然起了畏懼之意,好似要逃避些什麼,狂喝濫飲,宿醉兩日。
周芷若推開木門,見倒在榻上一臉鬍渣的師兄,心中柔情湧動,輕輕為他披上被褥,坐在床榻之前,靜靜看著熟睡過去的他,聽著他平穩的呼吸,胸中只想著,若是一生一世都能這樣看他,夫復何求?
拉起青書的手,感覺到他手心的溫熱,周芷若臉上一陣火熱,輕輕將他的手貼到柔嫩的臉頰上,心中有若小鹿亂撞,砰砰直跳。
不知這樣做了多久,直到周芷若都有些倦了,塌旁又無書桌一類物事,難以倚靠什麼,她心裡驀地生出一個極為大膽的想法,大膽到她白皙的臉頰上再度湧上潮紅,手心一片濕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