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第三十二卷 半落梅花婉娩香篇 第七章 文 /

    第七章

    夏軍已經集結完畢,分為三路向橫山三源地發動進攻,以靜州都統任敬得、夏州都統蕭合達分司左右翼,李良輔和李仁忠率主力直撲橫山三源地雲澗城而來。陝西各路頻頻有警,通過金字牌不斷傳入東南行在,金軍卻在大河之北徘徊不前,但其強大的軍事壓力,仍然對沿河宋軍造成極大的威脅,軍費開支也平白增長了許多。

    殷修平身為兵部職方司員外郎,與另一位員外郎分別負責西、北方面的各司、房事務,而他恰恰負責對金國的情報,兩河金軍的頻頻調動,近來的確夠他忙的。但真正讓他惱怒的是,樞密院機速司多次對職方司提交北面情報不滿,指責職方司北面使臣的軍情過於模糊,令機速司不能有效地篩選有利的軍情,無法給朝廷執政簡要明瞭的資政參考,而叫嚷聲最高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師弟——主管機速司事務的副承旨王崇仙。

    面對機速司的強烈指責,他又能有什麼辦法,職方司在兩河地區的各據點,被女真人破壞嚴重,尤其是河東房最甚,高等使臣幾乎被一網打盡,造成了近日對兩河金軍調動瞭解不慎詳細,儘管最近有他的師弟張階奉命重新組建河朔各據點,但各地金軍防範甚嚴,進展速度令人不甚滿意,更令他惱火的是樞密院機速司也暗地裡插了一槓子,暗自安排自己的間諜據點。眼看金軍大規模集結,卻又無法得到更加確切的軍情,只能把各地零零碎碎的情報簡單匯總,遞交給機速司,增加了機速司對提取呈報的難度。當然,王崇仙處處找職方司的不是,也不是針對於他,而是發洩對職方司的不滿情緒。以剛剛由刑部轉任兵部沒幾天的趙鼎,開始了極其強硬的作風,強烈抵制以李長秋為首的樞密院司、房庶務衙門,尤其是機速司案中安插北面使臣一事,引起了李長秋、王崇仙等樞密院承旨們的反擊,結果是職方司首當其衝,被批的一無是處,令兩個樞要衙門之間的關係搞的非常僵,就差沒有直接打起來了。

    「大人,兩河司河朔急報。」職方司一名胥吏手持一份塘報,匆匆走了進來。

    王崇仙對近日的急報已經習以為常,每每傳到邊地驛館就開始用金字牌、銀字牌發送行在的兩河、燕山探報都是急報,卻只是籠統的、不明確的情報。他連起身也沒有起身,坐著接過塘報,隨意看了眼,但就是這一眼,他臉色變的驚訝。

    他打發胥吏出去後,待匆匆將火漆削去,打開塘報封皮,打眼稍稍一看,笑道:「這個張子升,不愧為九命貓啊!這才是朝廷急須的軍情,看看王亦凡這會能再有何說道。」

    多日來,宰執大臣們連續召開樞密院會議,集體商討對策,王澤沒有歸府邸,吃住都在都堂。

    期間,在王澤的提議下,樞密都參軍司聯合殿前都指揮司再次進行兵棋推演,他也親自主持推演進程中的外事、後方錢糧,在這一次周密而又謹慎的推演過程中,眾位執政數次臨場觀看,並隨時發問,而由李長秋和都參軍司行軍參軍使負責解答。

    「……以目前沿河五路兵力佈防來看,金軍不可能有實力進行全面突破,且不消說他們又沒有能力再次南下,即便是舉兵南下,亦是難有作為。」李長秋侃侃而談,為眾位執政分析沿河局勢。

    「都承旨何以認定女真不會大舉南下,南下又豈不會積聚一點,而破一地之功?」孫傅問的極為尖刻,毫不留任何餘地。

    李長秋淡淡地看了孫傅一眼,斷然道:「金軍南下突破渡口,不過是河陽南等區區數處,而我北侍軍各侍衛大軍數十萬精銳成南北縱深佈置,豈能讓女真小兒猖狂。兀朮亦不得不思慮再三,女真厭戰之人可否與我裝備精良之禁軍酣戰,當然西面開戰,無論如何沿河要保持二十餘萬大軍的規模,這樣才能壓制女真貴酋的貪慾。」

    他回答的頗為圓滑,從金軍軍卒普遍厭戰的角度判斷沿河不會爆發全面戰爭,但巧妙地迴避了萬一西征靈夏戰事拖延,金軍會不會趁虛而入,這個問題用沿河必須保持二十餘萬大軍所代替,萬一有事也不會落到他的身上。

    「二十餘萬大軍?」許翰瞬間把握李長秋的詭辯,譏笑道:「若是僅僅防禦西李奪取橫山,何須動用北侍軍,西侍軍動用幾支侍衛大軍足以應付自如!」

    李長秋幹幹笑了兩聲,他自然也明白其中道理,在三源地防守的宋軍有整整一支侍衛大軍,兵力達到三萬人之多,也就是說這支侍衛大軍只要依托險要的地形,堅固高大的城池死守雲澗城,再調動兩支侍衛大軍左右策應,二十萬夏軍面對宋軍三支佔據先要地形的大軍,亦是望而興歎、無能為力,連西侍軍戰區主力都不用動用,西調北侍軍兵馬簡直就是句玩笑,當下道:「許相公何以認定禁軍不能速戰速決?」

    許翰自持身份,不願在旁枝末節上與李長秋爭論,淡淡地道:「陳太尉、王太尉亦是以為西侍軍可在短期內拿下靈夏?」

    都參軍司行軍參軍使陳淬與參軍副使王宣面面相噓,不知如何作答是好。陳淬原出身西軍,當年擔任真定府路兵馬副總管,失鎮南逃後加入殿前司禁軍,積功成為行軍參軍使,對西軍瞭解頗深,他與出身河朔軍的王宣內心亦是贊同伐夏,但會議上,李綱態度不太明朗,其他三位樞府執政明確反對,令他們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好生為難。尤其是當年擊敗金軍皇族悍將斜卯阿里的王宣,更是面紅耳赤,諾諾說不上話來。

    李綱突然冒出一句道:「以二位太尉推演,西侍軍在擋住西李之後,在得到殿前司與北侍軍支援後,如若準備充分的情況下,能在多久聚殲西李主力?」

    王澤若有所思地看了看李綱,輕輕鬆了口氣,溫聲道:「李大人所言及是,能聚殲西李主力,靈夏光復指日可待!」

    陳淬看了眼站在李綱身側的劉光世,見他微微頷首,得到副都參軍使的鼓勵,他精神稍振,朗聲道:「據推演可以判斷,以最壞的打算,西線一時間無法形成決定性勝算,女真趁機南下,以兵力計算,除擬定支援陝西的一支侍衛大軍,江淮兩支侍衛大軍外,沿河尚有七支大軍,長島可供侍衛水軍數萬大軍牽制女真,只要便利節制,在征伐西李的同時,北侍軍完全可以與女真一較高下。」

    「侍衛水軍——」許翰白了陳淬一眼,冷笑道:「就算是數萬侍衛水軍能牽制幾千女真人?」

    自從侍衛水軍虎翼侍衛大軍對陣八千女真馬隊,被稱之為『侍衛水軍河朔九役』,虎翼侍衛大軍在南退途中與完顏活女馬隊九次大規模激戰中的巨大傷亡,令朝野上下對侍衛水軍陸戰普遍不甚看好。

    「水軍游戈燕山近海,必然能牽動女真,何況高麗正在與我商談江華島設立營寨,護衛大宋海商之事,水軍在海上正可一舉兩得。」王宣不滿許翰的言論,不鹹不淡地回敬一句。

    王澤讚許地頷首向王宣投去欣賞的目光,暗付此人做了兩年多的參軍副使,眼界開闊了許多,竟然領悟到侍衛水軍強大的威懾作用和高麗在戰略上的重要意義,看到這一層確實屬不易。而這幾年,自侍衛大軍都指揮司之上的青年參軍們,或是相當部分高等參軍使,其軍事思維已經初步具備陸海聯合作戰體系,更難得的是許多學院出身的青年軍將,思維極為活躍,可以說是令王澤讚歎的一代。但令他無奈的是很多位高權重、真正掌握兵權的重臣宿將,對青年軍將不是漠視無睹,就是叱責孟浪,在他看來對這些年輕人的訓導與保護,比改良或發明一件器物,更有深遠的意義!王宣又恰恰是高等武官中,頗為支持有爭議青年軍將的大將之一。

    「高見、高見——」王澤撫掌淺笑道:「以海制陸,非尋常大將可以度量,王太尉不愧為軍中典範!」

    王澤適時為王宣說了句話,而王宣得到王澤的首肯,不覺精神大振,謙恭地道:「相公過譽,下將實不敢當。」

    王澤淡淡地道「如今侍衛水軍老將之內,能認識到以海制陸之士,亦屬不多,太尉未嘗一日舟楫,能看到這一點,當有此譽。」說著話題一轉,又道:「侍衛水軍雖暫不能與女真馬隊正面對抗,但在沿海依托舟船,據守關防威脅其後方綽綽有餘,若能同南征大軍一般,載馬軍登陸,其戰力斷不可小視。」

    「相公所言極是,既然萬里海疆能送十餘萬大軍,區區數百里海域,以水軍輜重轉運船,足可使數千馬軍征戰燕山。」李長秋冷淡地看了眼許翰,附和王澤補充一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