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王澤輕聲笑道:「文淵,且聽尚卿說來。」
李墨涵本是想反唇相譏,但王澤說話阻止,不得已將到嘴邊的話硬生生嚥了下去。
「江浙路支賣局回易案牽連朝廷諸多大臣,而其中關係盤根錯節,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是查下去恐怕會引起不好收拾得局面。與其如此,不如由恩相賣個人請,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李長秋毫不客氣地說了下去,目光中閃過一抹得意的笑。
王澤看了眼李長秋,雙目閃爍著不懷好意地笑,玩味地道:「豈不是便宜了這幫國之蛀蟲!」
李長秋聽王澤語氣並沒有責怪之意,亦是壞笑道:「事有輕重緩急,回易只是人之貪婪稟性,如若金人入侵,相信這些人中多數還是會奮力護衛朝廷的。而恩相謀劃新政,振中國漢唐之威,挽華夏於風雨漂泊之際,實不可同日而論。」
『好馬屁啊!』李墨涵由衷感慨、自歎弗如,李長秋在以事論事的公義中,不動聲色地恭維王澤,又表露他自己的為國為民心境,不能不令他李墨涵大為感歎。
王澤身處高位、名聲日隆,對於阿諛奉承早已是見怪不怪,不過對於李長秋這番奉承,倒是覺得如飲甘霖,自然含笑消受了下來。
「尚卿真乃少年俊傑!」王澤雖然年及而立,卻已是高居廟堂執政,名聲盛隆卓著,用此居高臨下的口氣對李長秋說話,倒是合乎他二人身份地位。
「恩相過講——與文淵、雲鵬諸位俊才相比,學生自歎如螢火對皓月,恩相讚譽,實在慚愧、慚愧!」李長秋得王澤稱讚,自是大為喜悅,但該謙虛的時候他還是做的很好。
王澤饒有意味地看了看李長秋,淺淺地笑道:「若以執政論,尚卿以為中書舍人范覺民范大人,知江寧府蔡文錦蔡大人何人堪當?」
李長秋與李墨涵二人心中遽然驚秫,二人都沒有立刻領悟王澤深意,好在李長秋反應迅捷。當下道:「二位大人都是學生所敬仰的當世大家,若強分彼此,實是難為學生。」
李長秋說著,心下閃電般的慮過許多可能的念頭,不斷揣摩王澤這話的用意何在?目前各位執政地位相當穩固,在皇帝大婚前,除非是誰想蓄意重新分配利益,不然以目前朝局來說,幾位重臣斷不會重新洗牌。
至於對王澤而言,或許是要為新政重組朝局,將親信大臣拉入都堂,以鞏固和增強在都堂內的份量。但是目前的這種政治局面,對於他的權勢而言百利而無一害,搞垮哪一位後再扶持范、蔡二人中的一人入都堂,都將使本來已經有些波動的政局,變的更加變幻莫測。
實在是不太可能,李長秋在心中第一個否定了自己揣測,旋即又陷入迷茫,王澤這番話倒底是何用意?
「當前大宋最緊迫的就是廣開財源,扶持工商,沒有這些,其他毫無意義。」王澤並不繼續剛才的話題,而是面色凝重地看著他二人,道:「可知我這些年來為何竭力抬高商人地位、扶持工坊,擴建虎翼水軍是何用意?」
李長秋心念一動,剛要說什麼,卻有感覺缺了些說辭,又將話嚥了回去。
李墨涵深受王澤思想,當然能對王澤所為深知許多。道:「恩師深意,弟子領會。」
王澤笑道:「很好、很好!」
李墨涵斜眼看了看李長秋,暗道李長秋雖然機敏過人,但比起自己對王澤意向的真正領會,他還相差很遠。
「尚卿屈身於小小戶房實在委屈——過些時日,秦會之大人將舉薦尚卿另有重用。」王澤看也不看李長秋與李墨涵,臉朝著對面的白壁,若有所思地道:「過不多久,我將請郡牧守地方!」
後句話對於李長秋與李墨涵二人來講,無異於晴空霹靂,他們二人怎麼也想不到王澤會在這個時候請郡外放,是想王澤已經向朝廷上書實行新政,在這個時候離開廟堂,這說不通、也讓人想不通,尤其是李長秋更不明白他為何要請郡,但他從這句話幡然領悟王澤關於執政之言。
「請郡,恩相何出此言?」李長秋當先反應過來,嗓音中有點稍稍顫動。
李墨涵這會倒是先李長秋隱約悟出王澤請郡的緣由,當下試探著問道:「恩師是要親自赴外……」說到這裡,又有些猶豫地道:「但是恩師剛剛提及新政諸般事宜,理應穩坐廟堂從容調度,請郡外放這豈不是……」
李長秋詫異地看了看李墨涵,百思不得其解,以王澤目前的聲望地位,完全可以穩居廟堂,以自己的名位推動整個大宋朝廷的改良,為何在剛剛提出新政的時候,就要請郡遠離權力中樞,這無異於宣佈他所提新政諸冊放任他人冊改。
王澤只是含笑看著他們二人,並沒有過多的解釋,請郡是他經過深思熟慮,而又認為必須的一步。在朝會上,孫傅等人已經傾向於對禁軍重組等提議,相信對前兩策不會有太大的反對,而且自己即便是外放也能通過朱影、秦檜等人把握改制尺度。唯獨讓王澤擔憂的就是官制,這也是新政的重中之重,軍制變革只須掌握文官統軍的慣例,在這個尺度內不會有太多阻力。興工商、拓海路,是大家都能得利的好事,只要不是食古不化的書獃子,他們暗中叫好還來不及呢!所謂反對只不過是礙於讀書人不言利的面皮,鼓噪幾聲罷了,相信也整不出多大風波。在他看來一旦放禁,朝廷中那些有實力的世家必然趨之若鴻,唯恐分不了一杯羹。
官制卻是牽連到世族大臣們個人乃至整個家族的大事,關乎身家榮辱興衰,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不小心將遭致各方面強烈的抵制。歷代變法成敗無不在於牽扯朝野貴族官僚的既得利益,即便是在優容士大夫最甚的當世,以蟄居三十年博天下賢者名望的王安石,雖然未曾涉足官制,但還觸動了他們的利益,無奈之下不得不辭去相位。神宗皇帝貴為一國之君,獨立推動著官制變革,直到駕崩也沒有解決實質性問題,反而越改越糟!
王澤自信具有這個時代傑出人物所不具備的知識,入世近三十年來,他一直沒有停止過思考、總結歷代變法成敗,相反對於變法本身能對這個時代起到多大推動,倒是沒有細想過。他牢記物極必反的古訓,他一直認為拔苗助長得不償失,沒有經過工業時代就不可能有信息時代,一個沒有一定的物資、思想跨越,做任何事注定都是海市蜃樓,只能是炫目的一瞬。
一切不能操之過急,所以他選擇了循循漸進,除了他在『江右離孤』中授業的孩童與一批又一批入世的青年,這個時代似乎並沒有太多引人注目的改變。
同樣,在他提出新政後,他決定退身權力中樞之外,來實實在在的為官制改良打下物質上的鋪墊,立下一個範本。支賣司的模式雖然在士人心目中得到了肯定,但他還是不能滿意,他要親自去創建一個真正的經濟模式,來影響整個朝野士人。沒有經濟基礎就談不上上層建築,他對這句話非常贊同。
王澤也不知道這樣做是否正確,如此一來,朝廷中事將由朱影一人承擔,儘管他可以在外暗自操控,但讓一個女子承受整個帝國的重擔,這樣的做法對她而言是有點自私。時下,他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將自己的想法對朱影道白,使她能夠理解、支持。
李墨涵與李長秋此時此刻又豈能理解王澤的心思,李長秋可以說是這個時代青年一代傑出人物,但他的思想還是超脫不了時代的禁錮,李墨涵雖受王澤思想的熏陶,但畢竟入世年久,雖有超脫的見解,無法完全理解王澤所授,更不可能體察王澤苦心。
「敢問恩相欲請何郡?」李長秋倒底是反應機敏,看王澤似乎主意已定,或許有別的想法不成,於是退而求其次,想從側面進一步瞭解王澤打算。
「杭州——」王澤沉默良久,緩緩而穩健地道出兩個字。
「劉大人知杭……」李長秋脫口而出,頓覺自己這話實在是廢話,劉豫知杭州多年依例當回朝述職,王澤請郡杭州亦無不可。
『杭州,杭州……』這個念頭轉念既逝,待要細品、卻又不得其味。
說到杭州,還是李墨涵隱約明白王澤請郡杭州的些許意圖,杭州是江浙路支賣局與虎翼軍右廂都指揮司所在,更是朝廷在江南除行在外最大的城市和海港,王澤請郡杭州必然與此有關。
而此時王澤的思緒已經不在他們二人身上,此時他考慮的是如何向朱影、說明自己請郡的目的,如何妥善地安排自己外出後朝廷中的穩定。
行宮睿思殿中
「王相公所奏諸般變法事宜,官家以為如何?」朱影坐在軟榻上,目光慈愛地望著一旁御案後正在看束折的趙諶。
趙諶放下手中的折子,恭順地道:「朕看似甚好。」
朱影似乎知道趙諶會這樣回答,神色間稍稍有些失望。柔聲道:「官家是一國之君,天下百姓所望,豈可對軍國重事一概而論,而毫無點評。」
趙諶臉面微紅,低聲道:「母后說的是,朕謹記。」
「官家,再看看吧,送入都事堂前,官家可以給王相公內降指揮。」朱影把玩著一件和田羊脂玉佛,若有所思地說道:「官家可見今日朝上為何王相公議論兩策,卻不論官制?」
趙諶不明白朱影此話何意,愕然道:「朕不知,請母后明示。」
朱影憐愛地望著趙諶,她這個兒子已有十五歲了,雖然經歷亂世生死存亡的洗禮,也算是頗為懂事。唯一讓她感到失望的就是趙諶天份不高、資質不佳,缺少一代中興君主應有的能力,或許當一名親王倒是可以安度餘生,但趙諶他是皇帝,他要面對的是能力非凡的當世俊傑,還有那些虎視眈眈的韃虜蠻夷,他明顯沒有能力應付他們。
這幾年來王澤不予外朝政務,她竟然沒有想到讓他為趙諶輔導,或許在她印象中自己的學業優於王澤,自己有能力輔導兒子,也或許帝師是孫傅等人舉薦名儒,不好調換。但沒有想到多年的心血付出,趙諶雖說是品行尚可,在處理政務、權謀方面的低劣能力,讓她感到深深的失望。
朱影正待要說,卻聽到一個脆生生的聲音傳來:「母后、皇兄——」
「柔嘉,快過來。」朱影慈祥地望著進入殿閣中的一位身形嬌小、面容端正俏麗的紅衣少女。
來者正是朱影那位年方十三歲的女兒韓國公主趙柔嘉,儘管只有十三歲,優越的宮廷生活還是使這位年僅十三的少女看上去要比同齡女子要長幾歲。
趙柔嘉轉眼間就撲到朱影的榻邊,膩在朱影身邊。朱影含笑看著女兒秀美的面頰,柔聲道:「柔嘉,怎麼沒去習學女紅,到這裡有何事?」
「朕多日不見皇兄,想來看看,不想母后也在睿思殿。」趙柔嘉眨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狡咭地看看朱影,又向趙諶使了個眼色。
趙柔嘉的心思朱影豈能不知,定然是又想拉著趙諶出去遊戲。當下正色道:「官家正在御覽奏折,你莫要亂了他的心境,還是讓素荷陪你玩去吧!」
「母后——」趙柔嘉被看穿了心思、那張白暫清麗的俏臉威赫,在朱影面前扯著她的衣袖,嘟囔著小嘴,撒嬌道:「母后忙於國事,朕時常見不到母后,現在連皇兄也不常一起玩耍,兒臣每天悶在宮中無人陪伴,好生無聊。」
朱影聞言一怔,半響沒有搭上話來,是啊——國事紛紛,自己將大半精力都放在處理國事上,其它又傾注在教導趙諶上面,的確忽視了自己這個女兒,她握著趙柔嘉那雙柔滑的小手,憐愛的目光中透出一抹母性的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