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第五卷 山雨欲來風滿樓篇 第三章 文 /

    第三章()

    「再過幾個月就是宣和七年了,或許李邦彥的善意,對我來說是件好事。」

    不久,王澤終於明白李邦彥存心甚善,外放地方,雖心有不甘,他清醒的認識到在這個時候離開京城牧守地方,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這也是自己盼望已久,並且盡力要達到的目標,沒想到今天竟然在王黼垂死反擊與蔡攸的陰招共擊下,被李邦彥的調和性建議,戲劇性轉變為現實。就是連王澤本人也不曾想到,更沒有做好準備。

    王澤倒是能在內心深處接受外放的任命,對李邦彥徒增好感倍增。

    蔡攸、王黼的手段倒是沒有什麼怨恨,身在官場就應當對這些不如意看開些,原本就是你上我下,我上你下,爾虞我詐的圈子,只有權利爭鬥,不存在什麼仇恨。不過王澤還是受了一肚子的鳥氣,就這樣被明槍暗箭的裡外夾攻下,給人拉下了馬,王澤又有些不服氣。

    老辣的蔡京豈又是任人捉弄的易於之輩。

    御史中丞何栗上書論王黼奸邪專橫十五罪,王黼即知自己罷相已是遲早之事,表現的極有宰執大臣的風骨,當既抗章請去。

    在這個罷免王黼大好機會前,趙佶見王黼請辭又頓時猶豫未決。

    何栗繼上七章,終於使趙佶下定決心徹底剷除王黼一黨。

    在王黼的最重要兩名親信大臣胡松年、胡益等同時被罷職後,何栗亦按成例以徽猷閣待制知泰州。

    王黼身為太宰,自有另外一套繁瑣的罷免程序,這需要幾日的時間,以稍存朝廷的體面。

    立冬的第二天,在王澤請郡的奏折被恩准的同日,王黼終於接到罷相的詔旨,詔旨上寫的相當委婉吻合,盡訴王黼的功績,訴說罷相的緣由,使王黼多少心存一絲僥倖的希望。

    白時中進特進除門下侍郎兼太宰,封崇國公,蔡京重新以太師總領三省事,主持朝政。畢竟已過八旬的老人,精力不濟,一日內倒有半天甘臥,政務多交由幼子蔡絛處理。

    蔡攸與蔡京之間的爭鬥,也進入白熱化的階段,蔡攸攻擊蔡京老朽不能視事,代以蔡絛在府中主理朝廷大事,彈劾蔡京視國事如兒戲,竟然以蔡絛代理政務。

    趙佶為平衡起見,恩賜蔡絛為進士出身,在一定範圍內默許其代父處理朝政。蔡攸一記不成,又拉攏吳敏、王孝迪等人孤立蔡京,由於蔡京年事已高,無論如何再也無法同蔡攸相比,原先蔡京提拔的大臣逐漸彙集在蔡攸的周圍,蔡京的勢力日益消弱。

    蔡絳因蔡攸對蔡京不斷排擠,加之納許瓶兒為妾之事,蔡攸堅決不許,父子之間終於發生衝突,蔡絳在羞辱了毫無主見的兄弟秘書省正字蔡行後,搬出府邸居住。

    王澤游離於大臣們新一輪的政爭之外,誰也無暇顧及他,對於一位即將出知外郡的人來說,朝中的大事與他沒有多大的關係。由於要出知的州郡還沒有定下來,王澤又沒有具體的職事官,又恢復了往日的閒散。

    王澤除上朝點卯或與柳慧如相會外,幾乎與舊交斷絕了來往,有空閒就在書房內奮筆疾書,教授弟子們學業。對東宮的耿南仲等人也是敬而遠之,對他而言這些人如王黼一般,已是過氣的人物,有些也快要成為煙塵的人了,與他們維持緊密關係,等於為日後的政治生涯上抹上污點。

    這些年來王澤所獲得的就是才名遠播海內,同領東南支賣局的經歷,王澤處事的風格圓滑周到,不失幾分狡婕,故而『百變狡狐』的稱呼也是隨著才名廣為傳播。

    不過王澤並未劣跡,人們只是對這個綽號感到有趣罷了,相反,一些人卻隱隱看到他並非僅僅是皇帝身邊的詩臣,而是頗有經世之能的青年大臣。

    睿思殿內

    「臣以為蔡絳資歷太淺,出知大郡還有些不妥,不如授名府大郡通判,較為妥當。」

    李邦彥說話時,眼角掃了一下站在一旁的蔡攸,李邦彥很為難,蔡絳安排好壞都不太妥當。想起了前幾天,蔡攸氣急敗壞的上書,言蔡絳呆在館閣已久,應當外方歷練為由,要將蔡絳趕出京城。

    李邦彥對蔡攸的為人大為驚懼,認為蔡攸迫父、殺弟、逐子,簡直是禽獸不如。儘管蔡絳為父親蔡攸與祖父蔡京政爭之事,與蔡攸幾乎鬧翻,但畢竟他是蔡攸的兒子,又是是公認的蔡家第三代中佼佼者,日後蔡家的頂樑柱,誰能保證蔡攸不是一時氣極之舉,過時若要氣順了,看到蔡絳被安置在偏僻小郡,還不得報復。

    白時中與蔡攸均是沉默不語,蔡攸還在氣頭上,能將蔡絳這個不孝子趕出京城就行了,別的沒有想太多。白時中卻見干係到當今第一權臣家族之事,他可不想在此事上多言,平白得罪了蔡家任何人。

    「以愛卿之見,應當在何州郡?」

    「臣以為陳州、揚州與江寧府通判缺,此三郡均是名邑大鎮,陛下可擇一而任之。」

    趙佶點了點頭,說道:「可使蔡絳通判揚州。」

    他如此安排也算是煞費苦心,蔡攸與蔡絳父子之事,他早以知曉,蔡攸盛怒之下將蔡絳趕出京城,趙佶認為蔡攸做的有些過分,畢竟是親生兒子,何須如此心狠。將蔡絳外放一則順了蔡攸心,二則蔡絳在館閣中也有幾年了,應當放到州郡中歷練一番。

    揚州是東南名邑大鎮,蔡絳擔任通判亦不辱沒於他。

    白時中這才說道:「王澤請郡已有時日,不知陛下要將王澤放於何郡?」

    蔡攸神色一動,瞪了眼白時中。

    趙佶輕鬆地笑道:「這個王澤,朕還真是捨不得放他外任。不過,前次入宮,見他去意已決,倒是不能強留於他。」

    白時中決定做一回人情,他不太願意出頭,但有好處的事情,他決不甘落在人後。淺笑說道:「以王澤的才能,陛下當以明鎮許之,臣以為王澤可在大名、河南二府中擇一,或是江南東路擇一大郡任知州……」

    「大名、河南。」不待白時中說罷,蔡攸冷笑道:「這豈是王澤一個資歷淺薄的直閣可以擔當的職事。」

    蔡攸說的倒也合乎體制,大名、河南諸府均為重鎮,多由資深大臣或是執政外放,以使相擔任知事,以王澤的資歷,確實是勉為其難。東南大郡,當為揚州、杭州、江寧等財賦重地,他瞭解王澤的能耐,這不是讓王澤再積累政績嘛。

    白時中被蔡攸搶白,自知辯才不及蔡攸,橫豎人情是送完了,別的就看王澤自己的天命了,他並不反駁蔡攸,滿臉木訥地處在當地,不再言語。

    蔡攸又接著說道:「臣意在王澤雖不能出知大名、河南缺,然仍可在內州名郡為其選優。」

    趙佶問道:「將王澤放在江南東路如何?」

    趙佶還是有些放心不下王澤卸任後支賣局的運轉,在他看來王澤仍然是同領支賣局的最佳人選,現今由於政治上的考慮將王澤外放,但還是想讓王澤參與支賣局之事,在江南東路也方便詔旨王澤臨時處置支賣局。

    李邦彥附和道:「陛下所言甚善,想來也不會虧了王澤。」

    蔡攸又豈能不知趙佶所想,李邦彥所圖,他可不願王澤再染指東南支賣局事務。

    「王澤乃陛下親近之人,江南東路諸郡遠離京城,恐他日急切不能招至。不如,選附近軍州,也好使陛下朝召夕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