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血

龍騰世紀 第四卷 帝國東昇第九十三章 奴隸貿易? 文 / 老茅

.    第四卷帝國東昇第九十三章奴隸貿易?

    路易十四不願意減少進口商品量,柯爾伯一時也想不出好辦法,柯爾伯只能向路易十四建議,不如聯合歐洲其他各國一起商討,或許可以找到一個解決的辦法。

    歐洲各國中,沒有貿易逆差的恐怕只有葡萄牙,通過轉運一部分大明貨物,葡萄牙非但沒有貿易逆差,每年還順差不少,而最不怕貿易逆差的則是西班牙人,西班牙每年都有來自美洲的巨額白銀作為補充,富得流油,完全可以放心使用來自東方的商品。

    而其餘各國,基本上對大明都有巨大的貿易逆差,靠著早期從非洲、美洲等地掠奪的大筆金銀,各國雖然還可以支持,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在路易十四和他的財政大臣商量如何應對貿易逆差時,王福也和自己的首輔大臣、皇長子說起與歐洲的貿易順差問題。

    大明對歐洲的貿易順差早在萬歷時期就已開始,初期每年只有一二百萬兩左右,後來擴大到三四百萬兩,持續數十年下來,累積的貿易順差估計在一億兩左右。而到了弘光自己手上,由於開放了海貿,每年貿易順差擴大到千萬兩,自從大明艦隊首航歐洲後,每年貿易順差更是猛增到數千萬兩,最近二十年,預計大明對歐洲的順差超過五億兩白銀。

    加上美洲、南洋、印度、東亞各國,大明這些年合計的貿易順差至少也有十億兩白銀之巨,這麼多白銀一起湧入大明,如果不是趕上大明正在進行工業**,大明經濟早就崩潰。

    因為這些年大明生產力急速上升,大量白銀的湧入,非但沒有拖累大明經濟,反而給了大明經濟巨大的助力,正因為有了大量白銀湧入,大明生產的商品才得予交換,巨量白銀和龐大的商品生產就像是兩台互相交換推進的機器,缺一不可,大明經濟才會取得如此輝煌成就。

    英國人對滿清發動鴉片戰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雙方貿易的不平穩,中原和歐洲之間累積了二百年的貿易順差,大量白銀流入中國,使歐洲承受銀荒之苦,而白銀的大量流入又抬高中國的物價,促進了歐洲更大的貿易逆差,這就像是一個惡性循環,最終英國人選擇了槍炮來解開這個死結,用鴉片平衡雙方的貿易,這樣一來,歷史掉了一個頭,巨額的鴉片不但侵蝕了中國人的身體,而且使得中國白銀大量外流。

    如今大明從歐洲吸收白銀的速度遠比歷史上任何時代就要快,或許用不到一百多年後,再過一二十年,歐洲就要受不了,以現在大明的實力,英國也好,法國也好,並沒有向大明發動戰爭的實力,自然也不可能逼迫大明購買鴉片,只是一旦吸乾歐洲的白銀,大明與歐洲的貿易必定要萎縮,運往歐洲的貨物倒逼回來,很容易對大明經濟產生副面影響。

    朱慈焯豎起雙耳,努力的聽著父皇所講的話,如今圍繞在他身邊之人多是實幹之才,但像這樣對大明的經濟層面進行分折,他從來沒有從哪一個老師或幕僚嘴裡聽說過,如今驟然聽到,卻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樊躍掌管著最早的戶部銀行,對於經濟自然理解的更多,以大明現在的經濟實力,再吸收十億兩白銀也不成問題,但白銀也絕不是越多越好,戶部銀行已經發行可以全國通用的銀票,經濟交易不必完全依靠白銀,白銀的氾濫,不利於朝廷對經濟的掌控。

    「皇上所慮極有道理,只是我朝所需歐洲諸物實在不多,除非引進人力。」樊躍想了想才回道。

    這些年,看到大明生活富裕,不少歐洲人想定居在大明,入籍成為大明百姓。只是朝廷一直嚴格控制入藉人數,非有特殊才能者不可入藉,一年入藉者不過百人。

    夷人遠投這一套在大明早已被拋棄,大部分官員都同意限制夷人的入藉,只是隨著大明國內勞動力價格越來越高,不少商人想引進南洋土箸或者黑人奴隸,卻一概被皇帝否決。此時再聽到樊躍提起引進人力,其實更多的想開啟與歐洲之間的奴隸貿易。

    王福馬上搖頭:「中原是漢人居所,不可亂了族群,愛卿可不要忘了五胡亂華和宋末泉州之亂。」

    樊躍臉上露出一絲失望之色,他無疑代表了一大部分新興的資產階級的想法,迫切希望朝廷能放開引進奴隸的口子,尤其是開放採礦方面的奴隸。

    隨著經濟發展,大明對各種礦產需求越來越大,而礦工又是最辛苦的工作,如今大明處處是機會,實在不行還可以種地,百姓都不願採礦,除了一部分北方轉過來的奴隸外,各個礦廠只得採取高薪吸引百姓前往開礦,一個強壯礦工,如今月薪已經超過二十五兩,僅次於水手價格。

    而在南洋,一個奴隸價格最多百十兩,合起來不到一名普通百姓五個月薪水,礦工如果發生意外,礦主還要向家屬賠償大筆銀子,而使用奴隸,除了伙食外再無開銷,一個強壯奴隸使用五年計,比起使用普通百姓,起碼可以少支付一千多兩的銀子,死了直接往礦山一丟,誰也不會過問。

    事實上,南洋的各個礦廠因為大量使用奴隸,各種礦產價格猛降,即使運到本土也有強大競爭力,已經迫使不少本土礦山不得不封閉。

    只是皇帝提到五胡亂華和宋末泉州之亂,樊躍卻也驚心,五胡亂華之胡人,原本全是晉人奴隸,結果逼得晉室南渡,北方漢人幾乎族滅。蒲壽庚本來只是獠人,大宋不但允許其長駐泉州進行海貿,甚至任命其執掌泉州市舶司,待其可不謂不厚。可是就在蒙古人還沒有殺到泉州,蒲壽庚已經先一步叛亂,將大宋在泉州的宗室斬盡殺絕,斷絕宋朝最後一絲希望,正應了那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皇上,雖有前車之鑒,只是此事卻不可盡廢,以我大明之強盛,斷不會有晉宋之禍。」

    王福搖了搖頭,許多人以為皇帝不同意引進奴隸是因為名聲和仁慈,其實並非如此,在王福看來,引進奴隸短期內看似對國內經濟大有好處,長期來說得不償失。他轉過頭向著朱慈焯道:「皇兒,你說說看,大明本土也需要象南洋一樣,大量使用奴隸嗎?」

    朱慈焯一時不好回答,依他的本意來說,使用奴隸未嘗不可,但父皇一直反對在本土使用奴隸,並廢除了國內所有徭役,凡朝廷工程,寧願用大價錢僱用百姓。

    「父皇,兒臣愚頓,不能明白父皇深意。」

    「那好,朕問你,若是朕開放中原使用奴隸,誰得利最大,誰損失最大?」

    「父皇是說,得利最大的是礦主,失利最大的卻是百姓。」朱慈焯反應過來道。

    「不錯,看來皇兒這些年長進不少。」

    王福讚許的點了點頭,這些東西其實報紙上已經辯論過許多次,許多工場主,尤其是礦主,經常買通報紙鼓吹使用奴隸的好處,只是此舉也激起不少士子強烈反對,他們反對使用奴隸並不是經濟原因,更多是一種讀書人的道德和責任,這也導致礦主不能對其收賣,民間反對使用奴隸的聲音一直不斷。

    「皇上。」樊躍卻還想爭取一下,道:「可是如果使用奴隸,礦產價格會變低,對於百姓,朝廷也都有好處啊。」

    「愛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真對朝廷、百姓均有好處,朕為何一直不納,莫非朕真是一個迂腐之君不成?」

    「微臣不敢。」樊躍嚇了一跳,連忙請罪。

    「愛卿請起,看來朕還是要愛卿解釋一下,不能愛卿心中定能不服。」王福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奴隸會擠掉不少原本普通百姓的崗位,使工場主有更多選擇,從而壓低普通工人工資,加重剝削,這一點幾乎人人皆心知肚明,只是引進奴隸本來就是來自各個工礦廠主的呼聲,這是對他們極為有利之事。

    奴隸是人,並非全無反抗,一旦奴隸反抗,必定會引起社會動盪,這一點大多數人都能看到,只是對於大明軍力的自信,基本上視而不見。

    最後一條,大多數人則基本沒有概念,奴隸會降低資本家採用更先進的機器提高效率的意願,對於資本家而言,只要奴隸比更換機器所需費用更廉價,他們寧願多買奴隸而不願更換更先進的機器,最終導致生產力停步不前,給其餘後起國家追上的機會。這一點,英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因為有著印度無窮無盡的廉價人力,縱然領先數百年,還是被其餘國家一一超出。

    可以說,如果大量使用奴隸,百姓、朝廷都不會得利,資本家會短期得利,到了最後其實也不會得利,至於南洋的礦產使得國內礦山倒閉,王福巴不得如此,大明本土資源本來就不豐富,有更豐富的南洋資源使用,何樂而不為,大明是工業**的先行者,資源價格高一點,完全可以從產品定價中消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