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狂人

龍騰世紀 第一百四十三章 浮躁和瘋狂 文 / 鬥氣刃

    回到上海,一股浮躁的氣息撲面而來……

    剛到家裡,他就看到了陳其美正眉飛色舞的跟林沙說著什麼。一看到王進進門,忙不迭的站起身滿面紅光的迎了上來:「哎呀王進老弟,多日不見真是想死哥哥我拉……」

    我草,這廝是不是吃錯藥了吧?一把打掉陳其美伸過來的『爪子』,眼神示意林沙快說說到底怎麼回事?

    等林沙解釋一番他這才明白,原來陳其美投資橡膠股票眼看著一個勁的往上漲,賺了大錢的這廝自然高興得合不攏嘴。而且浙江光復會分會這個礙眼的組織被官府剿滅,『倒孫運動』的聲勢一時大衰,這廝的心情自然高興得很。

    「王進老弟,南洋橡膠有什麼內幕消息,你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哥哥我啊,咱可是把全部身家都搭進去了。」陳其美嬉皮笑臉的討好。

    「商業機密概不奉送,見好就收吧你!」王進差點被這廝的無賴給氣樂。

    等把陳其美這廝送走,瞭解了當前上海的情況,他才明白為什麼自己老感覺有一股浮躁的氣息。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大火,無數股民憑此一夜暴富,惹得人人追捧股市更加瘋狂……

    尤其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龍頭明星股『南洋橡膠』,在短短時間股價已經翻了好幾十翻,更是引來無數資金的瘋狂熱捧。現在都不需要南洋橡膠股份有限公司發展什麼利好消息,只要國外的橡膠市場不出問題,『南洋橡膠』地股價還會一直往上漲!

    1908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推出了t型車,售價約為800美元,但是隨著流水線量化生產的優勢,價格逐年降低,使得汽車迅速從奢侈品變為大眾消費品,美國迅速進入了汽車時代,而汽車輪胎所需的橡膠也是躋身為最有價值的新材料之一。

    而橡膠的運用遠不止在汽車,從大板車、自行車到小三輪,也都用上了橡膠輪胎。當然還有輪船等工業產品的方方面面,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深入,這種廉價又實用的材料讓世界越來越依賴它,而整個工業世界對橡膠的需求量也是急劇增漲。

    但是,由於受到生長週期、氣候和土壤等因素的制約,天然橡膠的生產規模在短時間內無法擴大,加上人工合成橡膠還沒有出世,這就使得橡膠的供應出現一種膨脹勢的發展態勢。

    在這段沒有大量人工合成橡膠時間裡,能種植天然橡的也就那麼點地方。天然橡膠市場面臨著越來越明顯的供不應求的局面,天然橡膠的稀缺性決定了它在一定時期內橡膠價格將會持續走高,倫敦市場上的橡膠價格從1908年到1909年底翻了兩番都不止。

    橡膠實物的行情這麼生猛,不難想像,倫敦證券交易所內的橡膠股票的價格同樣水漲船高,甚至在人為的投機活動刺激下,股票的價格比橡膠實物的價格漲得更加瘋狂。現在的英國可是世界第一強國,倫敦也是世界第一金融中心。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動向,對整個世界的經濟動向都有一定的風向標作用。而上海作為遠東第一都市,在金融證券方面自然是緊跟世界潮流。

    在南洋橡膠股份有限公司的暗中操作之下,上海的橡膠股市更加的高歌猛進,呈現出一種變態的繁榮,所有的橡膠股票都在瘋狂的上漲著。

    沒錯,現在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已經不止一家橡膠公司的股票上市。不過由於南洋橡膠出手快是最先吃螃蟹的那一個,再加上又有上海本土幫派勢力的大力支持,隨後跟進上市的那些橡膠公司全都得看南洋橡膠的臉色行事,就算是老外也不能例外!

    世間從來不缺乏跟風之輩,尤其還是在橡膠市場如此火熱的情況下……

    話說在倫敦股票市場上收穫了大量股金的國際金融資本,覺得這個生意大有前途可期,做股票投機遠遠不如自己操盤股票上市賺得多,資本從來鬥志逐利的。而是國際游資拿出不少資金,紛紛在適合橡膠生長的南洋地區設立橡膠公司。

    在東南亞一帶搞投機生意,上海這個地方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再加上遠東地區最大的金融證券交易所就在上海,所以這些新開張基本上都是個空殼子的橡膠總部都設在上海,以便於從這個遠東最大的金融中心融資。

    於是,從1909年底到1910年初的短短幾個月時間裡,南洋地區新成立的橡膠公司就有一百多家,從南洋橡膠開始,在上海股票交易市場上發售新股的橡膠公司就差不多有四十多家之巨,這些公司有些只是剛剛買了塊地就急急忙忙跑來圈錢,有些乾脆直接就是空殼子皮包公司,打定主意來上海證券交易所空手套白狼滴。

    如此泥沙俱下的證券環境風險極大,王進當時也沒少隱晦的提醒身邊的人和關係不錯的朋友,他們可都在橡膠股票裡投了大錢,希望他們能夠冷靜一下,把這個話傳出去。

    可惜,已經被前段時間橡膠股票股價的上漲刺激紅了眼睛的上海金融業人士和投機分子們,根本就聽不進去也沒有誰會去做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於是王進的希望徹底落空,看著一個個在證券交易市場陷入瘋狂狀態下的股民們唏噓不已。他可以想像得到,等到橡膠股票雪崩的那一天,上海證券交易所是何等一種淒慘的摸樣!

    秉承著『死道友不死貧道』『坑國人不如坑外國佬』的原則指示精神,他利用自己在上海洋人上層圈子裡的關係,將南洋橡膠擴大的股本一一推銷了出去,一次性捲走洋人手頭近百萬英鎊的巨資。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對此感到憂心。這不,他手頭拿著一份名叫《國風報》的報紙,看著上面的『評論員』文章不住的點頭認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嚷嚷皆為利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