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狂人

第一卷 第109章 殘局 文 / 鬥氣刃

    第109章殘局

    當晚,徐錫麟、馬宗漢等一干革命黨首腦過堂會審,被俘的十多人個個都是硬漢子。

    王進所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而王二單這個在光復軍起義之前鬧出安慶騷亂,給清軍帶來了極大麻煩的秘密『革命黨』,則受到了布政使馮煦的親自接見,並被馮稱之為巡警的楷模,因為他及時穩定住了西城區的騷亂局面。

    作為安徽省的父母官,他最為看重的還是這個。

    有王進和二單的掩護,再加上和巡防營良好的關係,雖然清軍在城內各主要街道和城門方向加強了清查的力度,但王思量等人次日凌晨還是被順利地轉移到了城外的一處隱秘居所,安心的療養著身上和心靈上的創口。

    起義失敗,這些被救的革命青年意志有些消沉,王思量還好說,他心中早有思想準備,如今也只不過擔心老師他們的安全。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向以堅強不服輸自稱的吳風範,心頭強忍著的悲痛一旦爆發,簡直猶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又有如長江……這廝,是個性情中人!

    「好了好了,現在還不是哭的時候。思量留下養傷,風範你帶沒受傷的同志速速趕去浙江,通知秋瑾同志立即取消起義,並告之咱們這邊的情況!」等吳風範發洩了一通,王進這才擺了擺手下達命令。老徐他們估計是沒活頭了,現在的安慶光復會,最大的首腦就是王進,因此他發號司令來倒也底氣十足。

    吳風範一驚,傻愣愣的看著王進,臉色複雜之極。

    王進見他這副摸樣,心裡有些擔心,莫非這廝被打擊傻了?不過看他的眼神不像啊,無意間瞥見他眼底深處的那絲期盼,王進不由得苦笑一聲,同時也很羨慕老徐的幸運,急忙開口安慰道:「放心吧,雖然營救徐錫麟的機會十分渺茫,但是我還是會盡全力去試一試的。好了,時間也不早了,我該走了,同志們一定要振作起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不要喪失信心,要相信最後的勝利一定會屬於我們!」

    直愣愣的看著王進早已遠去的背影,一干被救的光復會骨幹們不由得好一陣面面相覷,感覺世事無常,實在讓人難以預料。

    王進說的話提醒了他們,浙江那邊還有準備起義的秋瑾同志需要他們去提醒。有了這次起義失敗經驗的他們,心中突然明白在如今清廷還沒到倒下的時候,自己等人原先的小打小鬧根本撼動不了清廷的統治,還需潛心發展默默壯大才是正理!

    他們從清晨一直討論到黃昏,將這次起義失敗的原因歸納總結,越聊越是心驚,沒想到起義在準備時就有那麼多缺失,能夠堅持住一整天才在百姓的衝擊下崩潰,實在幸運到姥姥家。最後他們心頭不約而同的閃過一個大大的光頭,不得不佩服王進當初的堅持是正確地。

    晚上,匆匆的吃了些東西,王思量強忍著眼睛上的劇痛,在院子門口抓住好友吳風範的手臂唸唸不捨:「風範兄,還請多多珍重。在路上收收脾氣,不要一點就著,你這次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挽救浙江那邊的革命同志!」

    吳風範重重點了點頭,眼眶又是一紅,急忙轉過頭去,趁著夜幕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另一邊,針對徐錫麟的會審由馮煦親自主持,像王進這個級別的高級警務人員,根本沒有資格參與這種大案、要案的審理。

    這次的事情鬧得太大,安徽巡撫恩銘遇刺身亡、徐錫麟叛亂的事通過電報很快傳至北京,朝野震動,下文要求嚴懲。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進根本不敢妄動,連探察口風的行動都不敢有。

    5月28日清軍將徐錫麟剖心斬首。

    這些同志的屍體,王進後來均一一其將收葬於安慶城郊,直到1916年『二次革命』後,他才重新命人將徐錫麟、馬宗漢和陳伯平等人安葬於安慶辛亥革命烈士林園。

    隨著叛首伏誅,更大規模的收捕活動安慶周圍展開,這次唱主角正是王進,馮煦對他還是頗為信任地。

    主要原因是其曾懷疑徐錫麟是革命黨,不只一次的秘密向恩銘打小報告,只是後來因為恩銘立保徐錫麟,此事就此不了了之。這事在安慶官場傳得沸沸揚揚的,而且王進這廝對付起革命黨來手段狠辣多變,怎麼可能會和革命黨有牽連?

    這次之所以背了黑鍋和處分,大家心裡都清楚,當時徐錫麟是何等風光?他要往西城分局塞個把人,就連巡撫大人也不好撥了他的面子,更何況根基不穩的這廝?

    而這次徐利貞能成就全功,便是有王進在背後謀劃,如此『智謀之將』值得一用。當然,至於出謀劃策的王進現在是什麼心情,他才懶得理會,能用就行!

    這次的收捕行動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結果,雖然風聲很大,但是雨點小,而成果更小。

    不過,整個形勢在徐錫麟之弟徐偉被捕後再次發生異變,徐偉這傢伙把他所知的事情全都抖了出來,這可把王進給嚇壞了。因為擔心牽出自己,當天晚上他就和二單一起打點行裝準備跑路。

    好在徐偉所知有限,並不清楚徐錫麟與王進之間的事情,就連王思量和吳風範在光復會中的作用都沒鬧明白。

    不過他卻把秋瑾、沈鈞業、范肇基等光復會核心成員全給抖了出來,讓王進好一陣驚奇。這些『大人物』中除了秋瑾他聽過外,沈鈞業、范肇基等他都沒有聽說過。不過這不要緊,只他做事的一個原則就是清政府要追捕的人,他都有義務出手相助,幫助他們脫離虎口。

    又過了一月時間,就在他認為疏散工作圓滿完成的時候,7月15日從浙江方面傳來了秋瑾被捕就義的消息,他當時就瞢了。

    原本以為自己救不了徐錫麟,但是應該能把秋瑾救下來,只可惜一個人的性格早就決定了他的命運。即使是在吳風範等人再三勸說下,秋瑾依然決然的留在大通學堂內,拒絕了離開紹興的一切勸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會成功」。

    巾幗不讓鬚眉之氣概,王進聽聞之後,著實被大大的羞愧了一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