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雷入漢

正文 第三百八十五章 水火不容(下) 文 / 乾坤不動

    祖逖橫劍,垣延怒目,大廳之內雙方將領各自冷眼相對,一時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少數官吏便待上前相勸,使雙方勿傷和氣,然一排排的武官們人人握劍,橫眉冷對,慣戰沙場的蕭殺之氣怒張整個廳堂,未曾陣前拚殺過的文官只是覺得通體沁涼,幾番張口皆是無言。

    廳堂門口處一人恰是舉步而入,見氣氛如此不覺愕然,出言喝道:「大敵當前,爾等不思報效國家,何以拔刀相向乎!」

    祖逖眉頭一皺傲視來人,垣延怒容滿面瞪視來者,但見來人一身文官袍服,手中拿著一封書信,乃是秘書郎劉隗劉大連!

    劉隗幾步來到堂中,神色不悅道:「殿下以二公地處艱險而使我前來送信,不想二公如此不顧大局,負了殿下一番苦心。」

    這劉隗乃是太子殿下身旁的近臣,少有文翰被太子殿下器重。如今手持書信出現在平原,不用說乃是太子殿下從中原派遣而來的使臣。沿途的侍衛並非是不想通報,只是廳內爭吵,眾侍衛也是隸屬祖逖,垣延二人,自然是各自相對。

    待侍衛發覺劉隗進入時,劉隗卻是早察覺氣氛不對,出手阻止侍衛通傳,自顧自的一路行來。

    「劉大人不辭辛苦快快入座,敢問殿下有何消息?」垣延壓了壓怒火起身迎上前去,祖逖在一旁冷哼一聲,不做言語。

    見太子殿下的使者到了,武官們紛紛收斂氣焰,那文吏們則是暗呼好險。就方纔那形勢簡直是要人性命一般,身處其中不得動彈無法言語,時間久了簡直是難以忍受,讓人瘋狂。好在太子殿下派遣使者至此,總算是阻止了事態的惡化。

    見祖逖厲色依然,劉隗知其年少氣盛,素來驕銳,一時也不去理會,反而對垣延頗為殷切的道:「太子之事姑且不提,不知垣帥與祖將軍何事爭吵?下官在庭院之中已是聽得,垣帥可不能藏拙啊。」

    垣延見劉隗如此詢問,在眾人面前自是不好掩飾,況且劉隗的態度也是明確,這件事情沒有弄清楚之前,怕是也無意宣讀殿下的旨意。

    「實不相瞞……」垣延當下便將敵軍壓境,圍攻石塢,虐殺漢卒,傳信約戰等事一一道來,同時也說清楚了眼下的矛盾所在。

    雖在憤怒情緒之中,可垣延娓娓道來,其中並無任何偏袒之處,豎著耳朵聽著事情敘述的在場眾人無論敵我雙方皆是頗為讚歎。不論垣延成為一軍主帥是否有真正的能力,但這胸襟與氣度倒是沒的說。

    劉隗聽罷微微頷首,自己剛剛抵達黃河北岸之時,便曾與脩則,姜聰等人提及過這流傳甚廣之事,待到了高唐戴淵戴若思同樣對此事頗為憂心。只是任何一方都不適宜在這個時間段插手,這畢竟是平原守軍的事情,怎會讓外人來插手呢?

    「話雖如此,戰與不戰只是相對而言,二者之中亦非只有一種選擇。祖將軍可有補充之處?」劉隗轉首去問祖逖,祖逖臉色仍是不甚友善,畢竟一路衝殺被委以重任的自己是從來沒有被人節制過的。

    見祖逖微微搖頭,劉隗轉過身對眾將道:「敵人暴虐,天必誅之,諸位皆是天子看重之人,不知有何破敵之策?太子殿下關心前方戰事,因此使我前來廣納建言,諸位無須顧慮,但說無妨。」

    邵續見眾人都有所遲疑,略一思索挺身道:「末將以為胡人勢大驕狂,必先挫其銳氣方可穩守,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這邵續乃是祖逖的忠實擁躉之一,一張嘴雖有詢問眾人之意,但申明自身的立場也是毫無顧忌的。

    高衡冷哼一聲踏前一步道:「胡人以鐵騎伺機而作,將軍所言挫其鋒銳從何說起?」

    鄧朗此刻也是在旁附和道:「敵軍雖眾,只要我等固守城池,即便胡人兵力再增數倍,也休想攻破我平原防禦,何苦出戰耗費兵力損傷自身?!」

    邵續見鄧朗言語便是怒火中燒,嗤之以鼻道:「固守之策明明難以施行,繼續堅持只是被胡人各個擊破,鼠目寸光也敢大言不慚?」

    「你……」鄧朗被邵續一番駁斥,臉色數變,然終是無言以對,有苦自知。世人皆言自己將門出身,然祖父與父親死於西川,整個家族被司馬氏迫害,好不容易在這軍中有了一席之地,那是這般容易?

    若是只知道逞勇武,怕是自己早已客死他鄉,還能堅持到朝廷徵召,恢復家族的聲譽?

    「我看胡人如此目的並不單純,試想胡人糧草有限,喪心病狂至斯乃是黔驢技窮之策。只要挨過兩月時光,相信河北之地唾手可得,諸位何須如此呢?」軍中大將鄧岳見雙方仍是執著於抬槓,不覺挺身而出說道。

    祖約在旁皺眉道:「鄧將軍所言頗有道理,可如此一來辛苦所建立的塢堡不是要被胡人摧毀?屆時胡人重新採取斷糧之策,又當如何抵擋?」

    眾人此刻把目光聚集在鄧岳與祖約身上,鄧岳指出了堅守的根本理由,便是胡人的糧食短缺。可祖約也說得清楚,塢堡是為了應對胡騎騷擾糧道斷絕漢軍補給而制定的策略,一旦塢堡被胡人攻破,而漢軍又無法在野戰中與敵人抗衡,那麼敵軍重拾當初的戰術是大有可能的。

    鄧岳身旁乃是大將紀睦,見祖約這鷹派僅次於祖逖的傢伙出面,力挺好友道:「鄧伯山之言並無不妥,若有糧道斷絕之憂慮,只需在此期間加緊儲備糧草輜重,再撤塢堡之守,如此一來豈非不須損耗人馬,便可退敵?」

    祖約聞言微微一震,對於這紀睦頓時刮目相看,正待言語,便聽劉隗撫掌笑道:「這位將軍所言頗有道理,不知垣帥與祖將軍認為此法可行否?」

    垣延本是主張固守一派,聽罷紀睦所講自是沒有理由反對,遂大加稱讚支持。祖逖臉色此刻也是有所緩和,聞言微微點頭表示支持。

    兩派將領見有了這樣一個折中的方案,一時都是沒什麼地方可以挑剔,廳堂內的氣氛逐漸有所恢復,彼此看去似乎也少了許多隔閡。

    「祖將軍愁眉不展,不如一吐為快。」劉隗見事情奠定了調子,心中更是有數,進一步道。

    祖逖搖頭道:「眼下局勢也唯有此法可行,只恨不能痛擊胡狗報答陛下與殿下的知遇之恩!」

    見祖逖憤憤,眾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祖逖家族淪陷在胡人之手,其兄圍棋聖手祖納更是笑罵胡人坦然就義,此事流傳雖不廣,可軍中大抵都是知道的。每與胡人交鋒,祖逖皆是多方謀劃,身先士卒,其驍勇銳進堪稱漢軍之最。

    即便是對祖逖破格提拔一事多有怨言者,私下裡也多是難以否認祖逖的能力。

    一隻大手拍在祖逖肩上,祖逖抬頭,卻見垣延盯著自己誠懇的道:「戰有勝負,亦有攻守,只要守得撥雲見日,定有機會殺胡狗一雪我等心中之恨!士稚不用急於一時,終有一日必可手刃劉淵!」

    劉隗見二人敵意已消,遂上前又是一陣勸慰,眾將也知眼下戰略統一,別無爭執,熙熙攘攘之中祖逖與垣延冰釋前嫌,總算是恢復了友好的態度。此時劉隗方才宣讀監國太子劉動之旨意。

    原來陛下要在南方用兵,因此江南,荊州,兩川之軍太子殿下不欲多調,因此中原能夠調動兵力著實有限。在與陛下以及大將軍姜維的交流後,太子殿下決意漢軍全線處於守勢,與湖人比拚補給!

    此事與紀睦,鄧岳之主張不謀而合,對此眾人再無異議,便開始商討詳細的實施計劃。

    ……

    倭島,漢軍傷病無數,疾疫蔓延。

    便是朝廷派遣而來的御醫,竟也是有三人病倒,藥石無效而亡。不能自處,唯有遷徙軍民於其他島嶼,重病之人因其傳染又不可治療,強行留在原來的駐地等死。這等行為縱然是無情無義,可危急便在眼前,也是無人顧及那麼多了。

    病倒的不僅僅是漢軍,還有倭人。也不知道是何原因,倭人之中也屢屢有人染病,而且愈演愈烈,人數越來越多。

    使倭人放棄自己的家園,放棄自己的親人,本以為是相當困難的工作。不想倭人見到同伴染病難以治癒,竟是紛紛棄之不顧,倒是讓幾乎無人可用的漢軍省卻了許多麻煩。那病得重的動彈不得,被人放棄便沒了生路。

    可剛剛感染的倭人尚能動彈,只是漢軍藥草有限而且效果甚微,自是不會拿來救治倭人。要知道大量的漢軍還在擴散這種病情,對倭人只是用當地的草藥簡單的處理而已。不甘於被拋棄。有人隱瞞病情隨船而行,有人更是手持利刃展開了無情的報復。

    混亂頻頻爆發,人心惶惶不可終日,一處又一處的島嶼或是居住地都無法擺脫疫疾的籠罩,死得人越來越多,倭人不再掩飾對漢軍的仇視,漢人更無暇顧及倭人的態度。疲於逃命,找出病因與治療的方式,又在小心翼翼之中不斷的染病,一時人人自危,焦頭爛額,好似到了末日一般。

    矛盾與衝突時刻爆發著,憎恨漢人帶來死神倭人開始反擊,大量的傷兵在暴動中死於倭人之手,而健康的少數漢軍帶著傷者卻早已登船揚帆而去。

    陸機躺在船艙中搖頭歎息,甚是自責,若無自己的一場大敗,何以把朝廷在北方的基業盡毀?

    祖逖橫劍,垣延怒目,大廳之內雙方將領各自冷眼相對,一時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少數官吏便待上前相勸,使雙方勿傷和氣,然一排排的武官們人人握劍,橫眉冷對,慣戰沙場的蕭殺之氣怒張整個廳堂,未曾陣前拚殺過的文官只是覺得通體沁涼,幾番張口皆是無言。

    廳堂門口處一人恰是舉步而入,見氣氛如此不覺愕然,出言喝道:「大敵當前,爾等不思報效國家,何以拔刀相向乎!」

    祖逖眉頭一皺傲視來人,垣延怒容滿面瞪視來者,但見來人一身文官袍服,手中拿著一封書信,乃是秘書郎劉隗劉大連!

    劉隗幾步來到堂中,神色不悅道:「殿下以二公地處艱險而使我前來送信,不想二公如此不顧大局,負了殿下一番苦心。」

    這劉隗乃是太子殿下身旁的近臣,少有文翰被太子殿下器重。如今手持書信出現在平原,不用說乃是太子殿下從中原派遣而來的使臣。沿途的侍衛並非是不想通報,只是廳內爭吵,眾侍衛也是隸屬祖逖,垣延二人,自然是各自相對。

    待侍衛發覺劉隗進入時,劉隗卻是早察覺氣氛不對,出手阻止侍衛通傳,自顧自的一路行來。

    「劉大人不辭辛苦快快入座,敢問殿下有何消息?」垣延壓了壓怒火起身迎上前去,祖逖在一旁冷哼一聲,不做言語。

    見太子殿下的使者到了,武官們紛紛收斂氣焰,那文吏們則是暗呼好險。就方纔那形勢簡直是要人性命一般,身處其中不得動彈無法言語,時間久了簡直是難以忍受,讓人瘋狂。好在太子殿下派遣使者至此,總算是阻止了事態的惡化。

    見祖逖厲色依然,劉隗知其年少氣盛,素來驕銳,一時也不去理會,反而對垣延頗為殷切的道:「太子之事姑且不提,不知垣帥與祖將軍何事爭吵?下官在庭院之中已是聽得,垣帥可不能藏拙啊。」

    垣延見劉隗如此詢問,在眾人面前自是不好掩飾,況且劉隗的態度也是明確,這件事情沒有弄清楚之前,怕是也無意宣讀殿下的旨意。

    「實不相瞞……」垣延當下便將敵軍壓境,圍攻石塢,虐殺漢卒,傳信約戰等事一一道來,同時也說清楚了眼下的矛盾所在。

    雖在憤怒情緒之中,可垣延娓娓道來,其中並無任何偏袒之處,豎著耳朵聽著事情敘述的在場眾人無論敵我雙方皆是頗為讚歎。不論垣延成為一軍主帥是否有真正的能力,但這胸襟與氣度倒是沒的說。

    劉隗聽罷微微頷首,自己剛剛抵達黃河北岸之時,便曾與脩則,姜聰等人提及過這流傳甚廣之事,待到了高唐戴淵戴若思同樣對此事頗為憂心。只是任何一方都不適宜在這個時間段插手,這畢竟是平原守軍的事情,怎會讓外人來插手呢?

    「話雖如此,戰與不戰只是相對而言,二者之中亦非只有一種選擇。祖將軍可有補充之處?」劉隗轉首去問祖逖,祖逖臉色仍是不甚友善,畢竟一路衝殺被委以重任的自己是從來沒有被人節制過的。

    見祖逖微微搖頭,劉隗轉過身對眾將道:「敵人暴虐,天必誅之,諸位皆是天子看重之人,不知有何破敵之策?太子殿下關心前方戰事,因此使我前來廣納建言,諸位無須顧慮,但說無妨。」

    邵續見眾人都有所遲疑,略一思索挺身道:「末將以為胡人勢大驕狂,必先挫其銳氣方可穩守,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這邵續乃是祖逖的忠實擁躉之一,一張嘴雖有詢問眾人之意,但申明自身的立場也是毫無顧忌的。

    高衡冷哼一聲踏前一步道:「胡人以鐵騎伺機而作,將軍所言挫其鋒銳從何說起?」

    鄧朗此刻也是在旁附和道:「敵軍雖眾,只要我等固守城池,即便胡人兵力再增數倍,也休想攻破我平原防禦,何苦出戰耗費兵力損傷自身?!」

    邵續見鄧朗言語便是怒火中燒,嗤之以鼻道:「固守之策明明難以施行,繼續堅持只是被胡人各個擊破,鼠目寸光也敢大言不慚?」

    「你……」鄧朗被邵續一番駁斥,臉色數變,然終是無言以對,有苦自知。世人皆言自己將門出身,然祖父與父親死於西川,整個家族被司馬氏迫害,好不容易在這軍中有了一席之地,那是這般容易?

    若是只知道逞勇武,怕是自己早已客死他鄉,還能堅持到朝廷徵召,恢復家族的聲譽?

    「我看胡人如此目的並不單純,試想胡人糧草有限,喪心病狂至斯乃是黔驢技窮之策。只要挨過兩月時光,相信河北之地唾手可得,諸位何須如此呢?」軍中大將鄧岳見雙方仍是執著於抬槓,不覺挺身而出說道。

    祖約在旁皺眉道:「鄧將軍所言頗有道理,可如此一來辛苦所建立的塢堡不是要被胡人摧毀?屆時胡人重新採取斷糧之策,又當如何抵擋?」

    眾人此刻把目光聚集在鄧岳與祖約身上,鄧岳指出了堅守的根本理由,便是胡人的糧食短缺。可祖約也說得清楚,塢堡是為了應對胡騎騷擾糧道斷絕漢軍補給而制定的策略,一旦塢堡被胡人攻破,而漢軍又無法在野戰中與敵人抗衡,那麼敵軍重拾當初的戰術是大有可能的。

    鄧岳身旁乃是大將紀睦,見祖約這鷹派僅次於祖逖的傢伙出面,力挺好友道:「鄧伯山之言並無不妥,若有糧道斷絕之憂慮,只需在此期間加緊儲備糧草輜重,再撤塢堡之守,如此一來豈非不須損耗人馬,便可退敵?」

    祖約聞言微微一震,對於這紀睦頓時刮目相看,正待言語,便聽劉隗撫掌笑道:「這位將軍所言頗有道理,不知垣帥與祖將軍認為此法可行否?」

    垣延本是主張固守一派,聽罷紀睦所講自是沒有理由反對,遂大加稱讚支持。祖逖臉色此刻也是有所緩和,聞言微微點頭表示支持。

    兩派將領見有了這樣一個折中的方案,一時都是沒什麼地方可以挑剔,廳堂內的氣氛逐漸有所恢復,彼此看去似乎也少了許多隔閡。

    「祖將軍愁眉不展,不如一吐為快。」劉隗見事情奠定了調子,心中更是有數,進一步道。

    祖逖搖頭道:「眼下局勢也唯有此法可行,只恨不能痛擊胡狗報答陛下與殿下的知遇之恩!」

    見祖逖憤憤,眾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祖逖家族淪陷在胡人之手,其兄圍棋聖手祖納更是笑罵胡人坦然就義,此事流傳雖不廣,可軍中大抵都是知道的。每與胡人交鋒,祖逖皆是多方謀劃,身先士卒,其驍勇銳進堪稱漢軍之最。

    即便是對祖逖破格提拔一事多有怨言者,私下裡也多是難以否認祖逖的能力。

    一隻大手拍在祖逖肩上,祖逖抬頭,卻見垣延盯著自己誠懇的道:「戰有勝負,亦有攻守,只要守得撥雲見日,定有機會殺胡狗一雪我等心中之恨!士稚不用急於一時,終有一日必可手刃劉淵!」

    劉隗見二人敵意已消,遂上前又是一陣勸慰,眾將也知眼下戰略統一,別無爭執,熙熙攘攘之中祖逖與垣延冰釋前嫌,總算是恢復了友好的態度。此時劉隗方才宣讀監國太子劉動之旨意。

    原來陛下要在南方用兵,因此江南,荊州,兩川之軍太子殿下不欲多調,因此中原能夠調動兵力著實有限。在與陛下以及大將軍姜維的交流後,太子殿下決意漢軍全線處於守勢,與湖人比拚補給!

    此事與紀睦,鄧岳之主張不謀而合,對此眾人再無異議,便開始商討詳細的實施計劃。

    ……

    倭島,漢軍傷病無數,疾疫蔓延。

    便是朝廷派遣而來的御醫,竟也是有三人病倒,藥石無效而亡。不能自處,唯有遷徙軍民於其他島嶼,重病之人因其傳染又不可治療,強行留在原來的駐地等死。這等行為縱然是無情無義,可危急便在眼前,也是無人顧及那麼多了。

    病倒的不僅僅是漢軍,還有倭人。也不知道是何原因,倭人之中也屢屢有人染病,而且愈演愈烈,人數越來越多。

    使倭人放棄自己的家園,放棄自己的親人,本以為是相當困難的工作。不想倭人見到同伴染病難以治癒,竟是紛紛棄之不顧,倒是讓幾乎無人可用的漢軍省卻了許多麻煩。那病得重的動彈不得,被人放棄便沒了生路。

    可剛剛感染的倭人尚能動彈,只是漢軍藥草有限而且效果甚微,自是不會拿來救治倭人。要知道大量的漢軍還在擴散這種病情,對倭人只是用當地的草藥簡單的處理而已。不甘於被拋棄。有人隱瞞病情隨船而行,有人更是手持利刃展開了無情的報復。

    混亂頻頻爆發,人心惶惶不可終日,一處又一處的島嶼或是居住地都無法擺脫疫疾的籠罩,死得人越來越多,倭人不再掩飾對漢軍的仇視,漢人更無暇顧及倭人的態度。疲於逃命,找出病因與治療的方式,又在小心翼翼之中不斷的染病,一時人人自危,焦頭爛額,好似到了末日一般。

    矛盾與衝突時刻爆發著,憎恨漢人帶來死神倭人開始反擊,大量的傷兵在暴動中死於倭人之手,而健康的少數漢軍帶著傷者卻早已登船揚帆而去。

    陸機躺在船艙中搖頭歎息,甚是自責,若無自己的一場大敗,何以把朝廷在北方的基業盡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