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雷入漢

第六卷 北伐中原 第二百五十七章 虛實(上) 文 / 乾坤不動

    更新時間:2012-12-23

    得援軍之助,魏軍頓佔上風,實際上雙方激戰不休,兵力大都投入戰場之內。說是援軍,不過是從附近戰場趕來這邊廝殺的部隊而已,並非是生力軍。

    這等混戰之中,戰場上早分成了大小無數的戰團,觀察形勢也好,隨機應變也罷,看得便是各處將領的心思與反應。周浚率軍殺來,加入此間戰事,等若改變了這裡的敵我態勢,魏軍因此而獲勝,功勞必然跑不了周浚的,這是個人的能力與判斷。

    蜀軍在魏軍強勁衝擊之下,實在是抵擋不住,唯有不情願的後退。兩軍激戰許久不分上下,在強大的壓力下被迫低頭,是誰都不願意的,只是形勢如此,不得不退。

    這一退蜀軍之中便分成了兩派,一派是頂不住後退的,另一派是沒法後退的。柳隱與兩個兒子揮軍奮戰,卻是被魏軍切斷並且包圍在垓中,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可謂是陷入絕境之中。

    外圍的蜀軍反應過來奮力衝擊魏陣,可自己的戰力已然被一分為二,如今憑借半數的兵力如何殺退得退魏軍?

    魏將苟晞揮刀猛砍,口中卻是叫道:「柳休然你亦是一代名將,若肯歸順大魏,必然高官厚祿,何不下馬投降!」

    另一側樂廣長槍絞殺柳允,穩佔上風也是喝道:「爾等父子忠義,晉公必然歡喜,速速投降,換取生機!」

    周浚掄刀隔斷柳初,此時也跟著喊:「父子三人同死此處豈不可惜,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三名魏將勸降,唯有史赫因夏侯豹之死甚是憤怒,一言不發的揮劍猛劈不斷。

    柳允,柳初兄弟二人雖然得到了父親柳隱的真傳,可二人都是以政務見長,武藝其次的將領,連番激戰早已傷痕遍體,此時在魏將猛攻之下頓時險象環生,咬牙苦戰仍是頻頻受傷。

    那圍攻之人可不是只有四名魏將而已,週遭的其他魏國兵將也是包裹在附近,挺著刀槍刺殺不斷,這般陣仗更是要人性命。

    「哈哈哈哈哈,我柳隱生為漢將,死亦漢鬼,父子盡忠,古之佳話也!」

    仰天長笑,柳隱虎目崩淚,手中沉風大刀猛地一輪隔開苟晞與史赫之兵刃,縱馬殺入魏軍陣中,所過之處血肉橫飛,鬼哭狼嚎,竟是要衝陣而死!

    「父親!」柳允,柳初兄弟見了也是掉淚,男兒有淚不輕彈,父子同死一處,豈不美哉?

    兄弟二人也要揮刀追隨父親腳步,無奈武藝不濟,愣是擺脫不了魏將的糾纏,唯有看著老父身影消失在人群之中。

    身中數刀,咬牙強撐,柳氏兄弟命在旦夕之間,便在此時,四周馬蹄聲大作,震得大地顫抖不已,更有排山倒海的般的氣勢!

    「嗯?這是?」

    「怎會……」

    宛城之中魏國騎兵早已投入戰場,蜀軍一方也是未見大批騎兵,此間魏將皆是慣戰之輩,聽得聲響已知這支騎兵人數過萬!

    遲疑之間,但見魏軍紛紛倒跌如陣,潰逃不斷,推搡之中,踩踏之下原本厚實的戰陣赫然被豁開了一道口子!

    「曹魏小兒,黃口孺子,認得上官準麼!」但見蜀漢大將上官準,一身熟銅鎧甲閃閃發亮,威武身姿在馬背之上自有大將風範,手中長矛快若閃電,肉眼那邊,左右魏兵魏將不斷被挑飛戳殺,竟是如入無人之境!

    來了救兵柳家兄弟不禁大喜,奮力掄刀死戰疾呼道:「家父衝陣而去,望上官將軍援手一二!」

    躍馬揮矛,上官準殺至陣前,橫眉冷目喝道:「無知魏狗,速速讓開!」

    萬餘鐵騎衝擊之勢非同小可,魏軍多有逃避者,苟晞反而振刀一揮不退反進罵道:「蜀賊欲救人,須過我這一關!」

    那上官準何等人物?一身矛技僅在姜維之下耳,去勢未歇,長矛微閃,苟晞肩膀帶傷,負傷而逃。餘者不敢與上官準纏戰,又怕被捲入蜀軍鐵騎之中,唯有打馬倒退讓開道路。

    上官準哈哈一笑,長矛開路,身後柳家兄弟並蜀漢步騎奮力衝殺,頓時把這一處的魏軍殺的七零八落,潰不成軍!

    亂軍之中但見柳隱匹馬單刀,血染征跑,正揮刀劈殺魏軍。雖是一身傷痕,精神仍是抖擻,見到老父安然無恙,柳家兄弟禁不住抱頭痛哭。

    「上官將軍不隨大將軍殺敵,如何來此?」柳隱虎目圓睜,鬚髮飄散,不理二子,反問道。

    上官準大量週遭形勢道:「司馬炎小兒不堪一擊,竟是膽怯退去,我等白白等待,便來此間增援。」

    「如此甚好,可隨我衝殺!」柳隱頻頻點頭,見所來之兵乃是騎兵,更是歡喜。

    戰場此間形勢的變化還不足以波及整個戰勢,卻已然產生了不小的變化。另一側的激戰更是險惡,蜀漢大將楊宗力戰身死,唯剩諸葛尚率領兩千多名蜀軍苦苦支撐。

    魏將許定,張方,戴振皆是當世勇者,加上馬隆在一旁伺機偷襲,諸葛尚苦不堪言,身中數刀,一腿無力,後背又挨了馬隆金瓜一砸,早已是搖搖欲墜。

    然此地蜀軍不過自己,斷斷不能放馬隆突圍而去,否則整個戰局將因此產生對蜀軍極其不利的變化。自己銳意進取,用計敗了司馬經,卻不是這馬隆的對手。無論如何,責任皆在自己。

    大將楊宗與自己同生共死,死於亂軍之中,歸根結底,都是自己導致的啊……

    瞠目死戰,心中唯有一股不屈心念,不能在這裡倒下,不能在此屈服,縱然戰死,也要死得轟轟烈烈,也要拖住魏軍的步伐!

    武侯之後捨命死戰,一干兵將見了都是勇猛倍增,各自奮身以投。不足兩千蜀軍竟是死死拖住了馬隆麾下萬餘人馬的腳步!

    馬隆麾下本是沒有這麼多人馬的,大局已定,剿滅蜀軍便可突圍,實施杜預的戰略,佔盡優勢之下便派遣小隊支會附近戰場上的魏軍前來匯合。

    各處魏軍皆在奮戰,得了馬隆派遣的精兵勇將相助,自然可以順利脫身,同時與馬隆大軍集合之後實力更加的壯大。戰場之上一個人的勇武始終有限,想保證自身的損傷在一定程度之下,必然要聚集更多的戰力,如此才是安全。

    大家樂於湊在一切,同時能在馬隆麾下作戰,也是很少吃虧的事情。畢竟杜預之下,猛將如雲,可馬隆憑借一身智慧無膽,隱有第一人的名望了。

    魏軍越來越多,四周的蜀軍也是各自來救,無奈兵力不及魏軍雄厚,對於魏軍不過是隔靴捎癢一般,起不到任何作用,反倒是自身不多的兵力屢次衝殺之後所剩無幾。

    「諸葛小兒倒是執著,不過我等不可耽擱時間,速速擊潰蜀軍!」馬隆眼中閃過不耐煩之神色,吩咐道。

    一聲令下,魏軍兵將更加奮勇,蜀軍苦苦支撐至此已然勢竭力盡……

    便在此時,馬蹄聲大作由遠至近轟鳴而來!

    魏軍紛紛撇頭去看,只見無數蜀漢鐵騎洶湧殺來!為首一員蜀將揮舞大斧開路,一派勇將風範。

    「嗯……此乃梁正梁仲聲,姜伯約麾下的猛將,不可力敵也。速速傳令,全軍撤往大將軍一方!」

    當機立斷,馬隆迅速發下命令,心中震驚不已。這梁正梁仲聲乃是姜維麾下的猛將,一身武勇不再上官準之下,素來是與姜維半步不離的。而此時此刻如此多的蜀騎殺至,難道蜀軍主力在宛城戰場之上,而非是去針對晉公!?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