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逐鹿1900

第二卷 和局 061 難眠之夜 文 / 仙人掌

    061難眠之夜

    連續兩天沒好生睡覺的李燾,捏著李鴻章的電報沒有半分的睡意,抱著腦袋躺在德國製造的鋼絲行軍床上,盯著屋頂的天花板發呆。

    來到這個世界不過一個多月,幾乎天天都在戰鬥,無論是戰後籌劃還是一線搏殺,時時刻刻都繃緊著神經,腦子裡除了打仗還是打仗!想一想,還是在楊柳青黃家園子的那十天好啊!

    如今仗打得差不多了,只要第一時間裡給進攻北倉的口木軍以沉重打擊,天津軍事形勢的轉向平緩就將成為現實!

    是時候想一想未來的事情了,李鴻章的電報為此提供了最好的想像素材和空間。一支軍隊,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設起來的軍隊,一支完全服從自己指揮的軍隊,一支能夠拋開封建影響的、嶄新的革命軍隊!這支軍隊,將是為這個多災多難的祖國抵禦外侮,推翻滿清王朝,建設強大中華的基礎力量!可是,該怎麼去著手建設這樣的一支軍隊呢?關鍵問題不是操練、不是戰法也不是武器裝備,而是他們的思想意識!

    尚未見過面的李鴻章對自己無疑是信任的,這裡面有宗族血緣的原因,更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成長於他的嫡系部隊——武毅軍中。他縱然有著過人的智慧和閱歷,又怎麼能想到自己的腦子裡面根本就沒有封建思想,效忠的對象不是他李鴻章更不是滿清皇朝,而是這個中國,這四萬萬五千萬人民呢?

    可是,如何影響身邊的人,進而影響所有的國人同胞,在當今封建儒家思想主宰人們大腦的時候,樹立起徹底的革命思想?想到這裡,李燾就覺得一陣陣的茫然,心裡也一陣陣的覺得空虛。原因無他,自從來到這個時代,他就在聶士成甚至是遙遠的李鴻章的卵翼下,可以專心一意地想軍事上的問題,可以無視那些人情、政治、權術。此番,當建設一支軍隊來革命的目標確立後,這些問題隨著改造思想的想法一下子就牽扯出來。

    難受時,李燾索性一下子起身喊道:「苟來順!」

    親兵苟來順很快就出現在門口道:「到!」

    李燾指指床沿道:「過來坐坐,睡不著啊,咱們聊聊天。」等苟來順畏畏縮縮地側著身子用半邊屁股坐在床沿上後,他又道:「說說,你為啥來當兵?」

    「報告營長,我……」

    李燾擠出笑臉輕聲道:「說實話,這裡就你我兩個人,沒別人聽見,我聽了也只當是聊天談笑。」

    「山西老家窮,沒出路,只得出來當兵混糧吃,還能得點兒軍餉給老娘寄回去。」苟來順老老實實地說著,卻突然想起那夜炸英軍機槍陣地時向營長喊的話,頓時臉就紅了。

    李燾拍拍苟來順的肩膀,又問道:「那天,如果你死了你娘咋辦?你家為啥會窮得沒出路?」

    苟來順哪能回答上來呢?怔怔地看著李燾無法出聲。

    李燾又問:「那你還那麼拚命地打仗做啥?」

    「以前聽大帥說過,當兵吃糧就要打仗,朝廷養著咱們當兵的,就要給朝廷賣命。小的想既然當了兵遇上打仗,打勝還可能活著,要是敗了就沒出路,跟死也沒啥區別。再說,聶大帥對得起咱當兵的,餉銀月月按時發,伙食也從不剋扣,比起在其他營頭當兵的,咱是好福氣了,咱也不能受著大帥的恩作對不起他的事兒,就是老娘……」

    苟來順是單純的,卻也是比較健談的,遇上他能回答的問題就一簍子地說了出來。

    李燾漸漸地聽明白了,苟來順是感聶士成的恩,崇拜自己能打仗,加上當兵吃糧的道德觀念,才讓他在戰場上表現出忘死的勇敢來。很單純啊,老實的中國農民和士兵並沒有一點點的政治要求,此時跟他們談什麼革命理想,多半都是對牛彈琴。說到底,現在就算自己有了幾個兄弟,可那兄弟都封建的拜把子兄弟,真話是萬萬不能說的!

    那麼,該如何建設自己的鐵軍呢?

    沒有多少政治工作經驗的李燾再次茫然了,連苟來順輕輕地離開也沒有發覺。思緒迷亂中,只有苟來順的一句話引起了他的回味——「沒出路才當兵。」

    募兵制和普遍兵役制不同啊!李燾排裡的戰士都是義務兵,是履行一個國家公民的義務,他們是懷著保家衛國的理想走進綠色的軍營。而現如今,中國的青壯農民們是為了謀生而當兵,有糧吃、有餉拿就行,吃多少糧、拿多少餉,就出多大的力,這在他們看來是符合道德準則的。可是,他們絕對不可能有高水準的戰鬥意志!

    有理想,有血性,有強烈的國家、民族、軍人榮譽感,沒有家人和自己的後顧之憂,這才是高水準戰鬥意志產生的基礎。可是,目前的李燾無法辦到這些,也許只能用高軍餉和鐵的軍律來初步打造一支強軍,再逐漸地從思想上來改造這支軍隊,從而達到鐵軍的標準。

    李燾又拿起李鴻章的電報看了看——「軍械、糧餉、兵員、人才,按需照撥不誤」。那是否意味著自己可以給新軍官兵發雙餉呢?如果能成,那麼在武毅軍戰功名聲的基礎上,肯定會有不少有著一定文化程度、愛國憂國的青年來投軍,再從中挑選精壯加以訓練、培養和思想教育,興許比改造苟來順之類的戰士容易得多。

    那苟來順之類的有戰鬥經驗,表現也很英勇的戰士咋辦?看來只有加強教育!那就成立軍中學堂!

    李燾的思路逐漸地開闊起來,索性拿起鉛筆勾畫自己理想中武毅新軍的未來。

    同一個夜晚,北京城西北角的頤和園裡,滿清中國這個老大帝國的實際最高權力者——慈禧也沒有睡意。民間傳說,這西太后老佛爺是貓妖轉世,夜裡精神頭就特別地好!此時,老佛爺就和幾個皇親王爺和滿族重臣擺談著大清國的事兒。本來,這樣等級的召對議事是滿族王公大臣的專利,此時卻出現了一個漢官的身影——長江巡閱水師大臣——李秉衡。

    自慈禧發出宣戰上諭後,各省第一個響應的就是這位李秉衡大人。他帶著匆忙糾集的三千兵星夜北上,用他的赤膽忠心贏得了慈禧的賞識,這才得已參與其會議。

    也許是長期熬夜的原因,慈禧的臉是灰黃色的,兩頰略微顯得有些消瘦,又刻意擺出一副威嚴的、高深莫測的樣子來,因此顯得眉毛和鼻端的距離遠大於鼻端和下巴的距離,簡單點說就是拉長了老臉。

    「……這都三更天了,聶士成電奏保舉李燾暫領武毅軍之事,李鴻章遷都抗戰之議,今兒怎麼也得拿個章程出來,端王,你說說罷,你不是最要打戰的嗎?」

    端郡王載漪此時哪裡有心思去想什麼聶士成、李燾的,他聽到消息,洋人的議和條件第一款,就是懲辦挑起戰爭的首惡和拳變的首惡,很不巧,他正是這個人!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夠盡早取代光緒登上大寶,他不惜率人趁亂衝擊瀛台,不惜與八卦教首領勾結,不惜攛掇老佛爺與洋人開戰!成為所謂最有力的主戰派大臣。眼看著,老佛爺一門心思地要聽從李鴻章的意見和談了,他能安生嗎?

    慈禧見載漪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樣,輕哼了一聲道:「就知道你沒個主意,跪安吧。」

    載漪頓時如獲大赦?不!是如喪考妣!此時的跪安是表示老佛爺下定決心要丟車保帥了!自己這個主戰派的首領必然成為和談的犧牲品。

    慈禧看都沒看顫抖著身子緩緩退出的載漪,轉向榮祿道:「你是知兵的,那李燾真能成事兒?」

    榮祿忙稽首道:「回老佛爺,據各軍所言,天津之戰全仗李燾之力才連獲大捷,得已維持目前局面。聶士成雖由李鴻章簡拔而起,平素也跟兩廣串通聲氣,頗不聽從調遣,屢有違令之舉!不過,聶士成保國之心天日可鑒,想必他也不會在天津軍事問題上胡亂馬虎。只是……」

    「說罷,這裡沒別人。」

    「只是李燾乃李鴻章族侄孫,武衛前軍又是李鴻章的嫡系勁旅,如准聶士成所奏,武衛前軍不復為朝廷之兵矣。再者,李鴻章要練新軍擴北洋實力,屬意之練兵官也是這李燾!屆時,北洋權柄在李手、武毅新舊軍在李手,朝廷五年來集兵權與中央之努力,可就盡付東流了,武衛軍也就名存實亡了。老佛爺三思。」

    慈禧最忌憚的就是李鴻章重新整頓北洋勢力,也清楚李鴻章在手握直隸總督權柄後的威脅。可是,洋人目前唯一認可的談判代表就是李鴻章,連總理各國事務的慶親王都擠不上談判桌!縱然目前戰事看來頗有勝績,可是誰能保證那李燾不會在李鴻章的授意下來個「退避三舍」,放開中門讓洋人長驅直入、威脅京師呢?誰能保證在洋人援兵大量開到後,李燾還能抵擋得住?因此,准聶士成之電請與李鴻章主持北洋軍政和洋務之事,實在是難以決定。朝廷被動啊,完全是被李鴻章算計到了骨子裡!

    「稟老佛爺,奴才有一計。」李秉衡一頭栽倒在地,趴在地上低頭啟奏。

    「起來說話吧,有座兒就好好兒安生地坐著說。」慈禧對忠心勤王的李秉衡的態度可謂親切之至。

    「奴才聞聽,那李燾乃是李翁遠房族親,平素並無往來,得姚良才之薦入聶士成幕中參贊軍事,乃攜八里台、紫竹林、鹽官浮橋之勝節節拔高。前番朝廷授其空銜管帶一事確為不妥……」李秉衡說到此處,立時就感覺榮祿的眼光像要殺人一般掃向自己,乃頓了頓,又心一橫繼續道:「臣請朝廷對李燾加以籠絡,派有力之大臣借此次大捷之際往天津勞軍,力爭收李燾之心效命於朝廷。如此,既可試探出李燾與李鴻章的關係以應聶士成之電奏,又可表示出朝廷抗戰到底的決心以應李鴻章所請,還可振奮天津軍民之士氣。再則,如欽差能達成天津停火,那就表示洋人只認可李鴻章為和談代表之語乃是虛言,欽差可就地和談,李鴻章也可歸里養老。如欽差覺李燾可用,則可請旨大加封贈收其心;不可用,則以有力之老將於其上挾制之。」

    榮祿本對李秉衡說道自己前日故意在李燾封賞問題上作文章有些恨恨,此時卻滿臉笑容應和道:「老佛爺,李大人所奏確是良策。」

    慈禧閉上眼睛沉思起來,其他人也只有安心等候的份兒。

    慈禧是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的。前些日子眼看戰事擴大,洋人的援兵不斷開到,戰事有朝糜爛的方向發展時,慈禧不得不調李鴻章來收拾殘局。可是,她又不想李鴻章重振甲午年以前的聲威,形成疆臣與朝廷並立的局面。因此,她授意榮祿將主戰王公要毒害聶士成的計劃洩露出去,又讓裕祿裝好人力保之,想讓聶士成就此感恩轉到榮祿麾下,以折李鴻章之軍事臂助。沒想到聶士成是個老牛筋,除了表示在戰場上寸土不讓外,竟然對榮祿、裕祿沒有絲毫的作態表示。其後的李燾崛起,更引起了朝廷的懷疑,認為是聶士成有意栽培李鴻章之後人,這才有了一個空頭封賞的鬧劇出來。

    可是,如依李秉衡所言,李燾是全憑軍功而名震京津的話,就應該調整一下策略,對其施親愛拉攏之計了。

    慈禧睜開眼睛看了看,一眾人以軍機領班禮親王世鐸為首紛紛躬身,準備聆聽聖母皇太后的懿旨。

    「榮祿,你就領銜宣慰欽差吧,兼領行和談全權大臣,可借巡視三軍和達成停火之名抵津。如李燾可用,則令其統帶武毅軍兼領天津軍務,就賞個記名提督,實授總兵的銜頭吧!?」

    榮祿等人一聽不由愣了,二十來歲的總兵?!還是從白身一下子拔高到總兵?歷代祖宗都沒開過這樣的先例吧?可又一想,人家有本事啊!何況總統一軍最少也是實授提督的職分,總兵還是低了的哩!拉攏人,不就是要拿出真情實意嘛……趕緊兒下去跟禮親王等人商議個細則才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