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日軍正糾集了大量兵力在向晉南的沁陽、濟源進攻,因此留守在焦作的部隊很少。但是第九支隊突然出現在此地,這支不大的部隊讓日軍感覺如芒刺負背,他們不得不從各地調兵來掃蕩。
在中國,最不缺少的就是漢奸。南京陷落的第二天,日本就在北平以所謂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名義成立了華北偽政權,並組織了大量偽軍以維持治安。日軍在正面進攻的同時還隨隊帶著所謂的「宣撫班」,這些宣撫人員基本都是由漢奸組成。為了消除老百姓的牴觸情緒,他們甚至還吸收了一些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女孩子,用唱歌跳舞的形式宣揚所謂「大東亞共榮」。這些人拿著日軍印刷的宣傳材料,只要日軍佔領某地,這些宣撫人員就在當地向百姓宣傳皇軍如何戰無不勝,如何親民愛民,日軍打的是聖戰,是為了建立大東亞共榮而來的。
跟隨者日軍前進的當然還有偽政權的所謂官員以及日本特務,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在淪陷區建立偽政權。
第九支隊駐紮的地區也成立了偽政權,但是因為日軍鞭長莫及,本地偽政權的幾個人也僅僅是掛個名頭而已,日軍實際的統治未能實現。
偽政權不起作用,但是日本特務和漢奸並沒有停止活動,第九支隊一到達,這支部隊的基本情況很快就被這些漢奸特務報告給了駐守焦作的日軍。
第九支隊只是一個團編製,武器裝備連**乙種部隊都比不上,再加上組建不久和人員訓練不足,這些情報讓日軍很輕視這支游擊部隊,因此日軍只派出了一個中隊的鬼子帶著兩個營的偽軍來掃蕩。
日軍佔領華北之後成立了偽臨時政府,在軍事上,日本將一些叛國投敵的原國民黨軍、土匪武裝、地主武裝加以利用,對於其中戰鬥力較強又比較堅決親日的給以「剿共軍」的名稱,由偽政權發給軍餉;對於其他的降日部隊,則給以「皇協軍」的名稱,由日軍暫發經費。
對於叛徒,世界上沒有一個組織或者國家會完全信任,日軍也是如此。對於偽軍部隊,日本在組成方面採取保留精幹、逐步淘汰的策略,在軍事方面採取有限信任,充分利用,重點防範的策略。
日軍這次帶出來參加掃蕩的偽軍兩個營是偽政府的所謂華北治安軍的一部分,這些偽軍基本都是在漳河之戰以後收編的**投降部隊。他們的人員編制和裝備都和以前一樣,用的還是以前的武器,只不過換了旗幟、換了軍裝而已。
日軍派出的一個中隊,其實是駐守焦作的守備隊。
此時沖在戰爭最前線的日軍是日本所謂的常設師團,他們齊裝滿員,用的都是日本制式武器,人員也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組成,因此是日軍的絕對主力。當前線部隊攻陷某一地之後,日軍即在漢奸們的幫助之下設立政權、鞏固統治,一般駐守的部隊就是所謂的守備部隊。
日軍的守備隊相當於日軍的二線部隊,它的主要任務就是駐守要地、建立政權、維護治安,因此所裝備的重武器不多,除了骨幹力量是前線下來的老兵,其他的很多士兵都是從日本國內派來的新兵。
為了將第九支隊趕出武陟地區,駐守焦作的日軍守備大隊長還是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他們不僅派出了老兵佔多數的三阪中隊和島中中隊,還破例給兩個中隊各增加配備了兩挺重機槍,外加一門九二步兵炮。
陳震東到達武陟之後,還是立刻做了不少的準備。基於**作戰的傳統,他第一個命令就是要求各部隊就地修築工事,以防備日軍的進攻。因為手中的機動兵力不多,日軍調集部隊並不是很順利,最後的進攻是六月十日才開始的,此時陳震東第九支隊的防禦工事得以修築完成。
第九支隊三個大隊的駐地相隔並不遠,苗店鎮作為支隊司令部的所在,自然是防守的重中之重,這裡駐紮著第一大隊和大隊直屬中隊;第二大隊在西湖村,處在苗店鎮的東北邊;李青林的第三大隊在桐花溝,處在苗店鎮的西北邊。這三個駐地設置得很科學,相互之間也就十來里路程,一旦戰事開始,三方相互支援也很迅捷。
陳震東的主要作戰經驗還是來自於軍閥混戰時期,他手下倒是有幾個參謀,也都是軍校的年輕畢業生,但是基本都沒有打過實戰。這三個大隊陣地的設立看上去就像是教科書的翻版,但是還沒有經歷過實戰的檢驗。
李青林認為,這個安排很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特別是軍隊駐守大村鎮,將游擊部隊當著主力防禦部隊來排兵佈陣,這種戰法明顯違背了游擊戰的原則,李青林認為將注定會遭受失敗。
李青林的三大隊到了桐樹溝之後,陳震東也召開過幾次軍事會議。在第一次軍事會議上,李青林就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可陳震東的那些年輕參謀們引經據典,誇誇其談,拿著指揮棒在地圖上比來劃去,一會談兵力對比,一會談戰鬥意志,一會談戰略戰術,似乎從地圖上就能將日軍消滅得乾乾淨淨。
打過多次實戰的李青林自然不吃那一套,他幾乎和參謀們吵了起來。可陳震東和其他兩個大隊長好像很信服參謀們的計劃,李青林作為絕對的少數派,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個防守計劃。
第九支隊還有一個更迫切的問題,那就是軍事情報的來源問題。和鬼子距離如此之近,戰鬥會隨時發生,李青林知道此時最急迫需要的就是敵人的情報,因此在會上和會後,李青林多次向陳震東詢問過敵人的情況。
陳震東是奉上峰的命令過河的,他的支隊部倒是有一個電台,可此地算是敵後了,第一戰區的軍事情報部門並沒有深入到此地,陳震東並不能從上級那裡得到什麼確切的消息。陳震東也想過辦法試圖從敵人那裡獲得情報,但是他們剛來此地不久,部隊對當地老百姓都不熟悉,哪裡能談得上從敵人那裡刺探得到消息。
求人不如求己,李青林只好自己想辦法。第一次軍事會議之後,李青林就命令小六子他們買了一些馬或者馬騾子,再利用歸德繳獲的日軍馬具和三八馬槍,三大隊組成了一個騎兵排。這個騎兵排吸納了李青林大隊部的傳令兵,主要的任務不是和日軍作戰,而是偵察敵情和傳遞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