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傲天下

龍騰世紀 第一章 蕪湖 節一 文 / 光線

    三江閣推薦期間,感謝各位讀者大大的厚愛,兄弟拙作升上新書潛力榜和點擊榜前10名。目前推薦期已經結束,由於一天半沒有更新,新書潛力榜跌至40名,點擊榜更是難以啟齒。兄弟就醫歸來,決定帶病努力更新,爭取繼續一日兩更,大大們繼續幫我啊!

    【收藏】【點擊】【推薦】【收藏】【點擊】【推薦】【收藏】【點擊】【推薦】

    -----------------------------

    十一月初,元軍已將戰線推至蕪湖界內的長江西線,都元帥伯顏親率十三萬大軍,沿田溝、陳村、塘灣、邵北一帶駐紮。連營扎帳幾十里,旗下戰將如雲,部卒連場勝利後士氣極為旺盛,終日戰馬往來奔馳呼嘯,戰鼓震天價擂動。水軍沿江排開,盤踞結陣,操練不休。

    南岸賈似道盡調大宋十三萬精兵,以皇帝名義下詔天下勤王,各路義軍紛紛向蕪湖趕來,加上官軍,人數已達二十萬之多。舳艦相銜百數十里,陸上營盤結得比北兵還大。一邊在岸堤處置投石機、井闌(木製高塔,箭弩手站其上)、霹靂球以及來自北洋的三百開花火炮,利用諸如此類的重型武器,終將伯顏阻在北岸。

    由於缺乏統兵大將,宋軍屢敗之下士氣萎靡得很,不得已又將被自已抄家的汪立信請來,封為江淮招討使,俾就建康募兵,重掌軍權。後派他守楊州側衛之高郵,以防敵人從北而下攻他右翼。汪立信不記仇,只說「今江南已無一寸乾淨土,某去尋一片趙家地上死,要死得分明!」言下之意為大宋獻身,卻是在所不辭。

    我帶領六千餘人於兩日前抵達蕪湖,賈似道軍務繁忙,僅派參知政事趙潛前來迎接,並安排營地。趙潛看來心情不錯,扔給我一份戰區圖示,又把戰場態勢仔仔細細講了一遍。

    南宋大軍目前與敵人劃江而峙,防線也是針峰相對,沿長江東南岸的盆塘沿、大關山、港口村一帶佈防,又以蓮塘、西塘、上西塘、珠金沙為二線,形成前後十里的戰場縱深,佈置預備隊進行戰役機動。

    孫虎臣統領步兵七萬為前軍,駐丁家洲;夏貴領水軍戰艦屯駐魯港(今安徽蕪湖南);賈似道將中軍沿岸佈防,大帳設在蕪湖城內。而北洋義軍接防蕪湖南面的上西塘,其任務是策應當面一線之盆塘沿和朱江巷。趙潛告訴我:這次賈相親征,已盡調南宋各路精兵,實是要與北兵在這小小蕪湖決一死戰,因此雙方知道這一仗勢在必得,敵我兩軍全力準備,近半個月來反倒無甚大戰。我笑著道過謝,知道現在不過決戰前的相峙階段,雖外表平靜,卻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

    這次出征,除了老楊煥、楊大、黃思義,以及周家兄弟外,其他的人全帶來了蕪湖,甚至陳昭也跟在身後。陳維維的阻撓沒起到作用,因為父親幫了哥哥一個忙,於第二日從台州派來師爺,要求我帶上陳昭,劉其年師爺說道:「大人有云:繁縟官務纏身,不能親至以壯北洋義軍行色,特命犬子帳前效命,示我大宋官民一心,無廢吾君之命,共禳勤王之舉。」

    沒有辦法,只有將公子哥兒調帳下聽事。我扭頭瞧瞧身邊的陳昭,這人莊重顏色,雙手按膝,一本正經坐得好好的。暗自一笑,他還曉得事體,知道在什麼環境應該成什麼樣兒。又轉回頭,看著帳內數十名軍、營指揮使,正容說道:「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今次出征,一為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二是誓死保衛北洋,保衛大夥兒安身立命之所。因此於公於私,都必奉朝庭勤王令。不上戰場則矣,上得戰場,無論有無作戰經驗,皆得奮勇殺敵,置之死地而後生,絕不能有膽小畏縮之舉,丟我北洋義軍臉面。」

    諸人便轟然允諾,大叫:「振我軍威,共逐韃虜。」人人神情肅然,雙目流露出堅毅的決心,喝喊出的聲音響徹大帳,只震得兩耳發聵。

    在這叫聲裡,我開始再次明確統屬:六千人分左、中、右三軍,胡應炎領左軍,旗下統領尹玉一軍千名步卒,牛富不再擔任馬軍指揮,分出一千騎兵,由王福率領歸入左軍,軍虞都指揮(虞:副手之意)也讓王福擔任。再配火槍手七百人,由來自淮南的付南玉指揮。這樣一來,胡應炎手下有三名將領,士兵兩千七百人。

    中軍由我親領,陳昭當然得帶在身邊,又將許夫人所掌一軍劃歸旗下,馬軍剩下的五百騎兵由曾經的大宋馬軍都頭白大虎帶領,同樣劃入中軍。至於一百門火炮,以及兩百名火槍手,由王勇轄管,全悉調帳下聽令。如此,中軍有將領四員,含火炮手及副炮手,兵卒共兩千。

    右軍被安排為押後部隊,同時負責戰場側翼,因此不設馬軍。牛富作統領,領楊二一軍,火槍手五百名,部屬陳吊眼,旗下兩員將領,一千五百戰士。

    終於配屬停當,抓過周綺專為我精煉的三尺鋼刀,正準備去各營轉轉,帳簾被揭開,隨著江南陰冷的寒風撲入,一人哈哈笑著踏進大帳。抬頭去看,這人一大把鬍子,幾乎將整個臉都遮完了,身子像個竹竿又瘦又長,大笑著一搖三晃走進來,叫道:「奉丞相之命請徐校尉入蕪湖一會。」看見我瞠目樣兒,便自我介紹:「我乃大都督府參贊黃萬石。」笑著道好,叫帳內將領拜過他,帶著陳昭跟隨去了蕪湖。

    一路也無甚聊的,淡而無味扯過幾句,蕪湖城已在眼前。縱馬疾馳中,高大青黑的城牆迎面撲來,牆底下儘是一座座白色帳蓬,連綿不斷,將營區排出五里開外。城門更是守得嚴實,衣甲鮮明的戍衛站在吊橋兩側持戈警戒,無論百姓還是士兵,只要進城便得盤問一番。黃萬石在馬背上遠遠扔去腰牌,喝道:「劉小武,先看過本將軍的。」那頭目低頭瞧一眼綠色牌子,還沒來得及向參贊大人問聲好,手中的牌子已遭黃萬石飛奔中奪了去。

    進得城內,他也不避人群,帶著一眾人等在大街上橫衝直撞。我壓低身子讓馬匹跑得更快些,側目四顧,但見道上路人行色匆匆,十個人裡兵士怕就佔了一半,不但如此,每個街頭巷尾都有軍卒把守,蕪湖已成了一座大兵營。

    都督府設在縣衙,閃開照壁前御賜賈似道的十八名「侍衛親軍」(皇帝的貼身侍衛),便看見昏暗衙門挨挨擦擦坐滿幾十名將軍,正中一架檀木大椅上坐著的人正在喝茶,一付輕鬆自在神情。

    這是第一次見著聞名幾百年的賈似道,和心中所想的奸臣完全兩樣。黃萬石在耳邊說他是丞相時,我竟不敢相信。賈丞相身材碩長,面如潔玉,頜下蓄著幾縷漂亮鬍鬚,如不是早知此人弄權專擅,還真會以為是風度翩翩的飽學之士。

    屋子裡的戰將們聽報我是北洋義軍首領,渾不在意,只淡淡瞄一眼,復又轉頭看著賈似道。賈似道把茶盞還給僕僮,一雙清濯眸子盯著我,露出一絲微笑,說道:「前日便知北洋徐清率六千餘義軍趕來蕪湖,本相很是興慰,天下軍民都如子清一般忠於朝庭,哪怕韃子不敗。子清現在是六品校尉吧,這官職正是本相所封。」

    一股風挾著深冬寒意刮進來,將衙門兩側幡旗吹得呼呼直響,陰沉的冰冷立即在大廳瀰漫開去。他將雙手籠進一襲純白的貂皮大衣裡,復又說道:「本相早在臨安便聽到許多徐清事跡,如今一見,果然不同凡響。嗯,北洋很富裕的,你卻穿身青衫,不怕凍著自己?」

    他從上到下看我一圈,目光裡露出些讚賞,「文士打扮,不溫不火,見著本相面色從容,呵呵,這些本相倒極喜歡。便再賜你一件好事,授你旗下將領出身,盡提為從七品校官,有了身份,領兵打仗也名正言順一些。」不等我躬身道謝,轉過臉又給黃萬石讓座。我卻陷入迷糊,這人無論史書記載,或者平素傳言,都是一代奸相,可是面對面觀察,倒給人一種如沫春風的感覺。

    這次會議是例行戰前議事,也無其他要緊的,賈似道只吩咐各軍嚴密把守駐防之地,切不可掉以輕心,以後尋著北兵疏漏,再一鼓殲之。另兩名統兵大將夏貴、孫虎臣也來了蕪湖,可能有事相商,賈似道便匆匆結束會議,領著他們去了*。臨走時叫黃萬石別忘了發一面腰牌給我,說是免去進出蕪湖的麻煩。

    ---------------------------

    歡迎收藏、閱讀《傲天下》的姐妹作品《絕唱》,該;點擊察看圖片鏈接:點擊這裡鏈接到《絕唱》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