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仙道蒼茫

第一卷 第十四章 靜夜論秘 文 / 暴風雨中

    且不說劉明被拖往何處施法,雲霄觀四名清字輩的人等內門中人全部回山之後,指揮院子裡的人各自歸位。

    清玄瞅了李墨一眼,臉色不好,不滿之情溢於言表。劉明貪鄙的性格他很清楚,但勾結邪教中人卻是絕對沒那個膽!也沒那心性。他基本可以認定,李墨是在徇私構陷。

    李墨微笑著回應清玄的逼視,清楚感覺到對方的不滿乃至不屑,卻絲毫不以為意,轉頭望著清一。清一朝他招招手,帶著他入大殿給三清祖師上香。

    「惡狠狠地看著那孩子幹嘛?」清霞微笑著朝清玄說道,目光裡透出一股莫名的東西,似水如絲,「本門就需要他這樣敢想敢做的人!」

    清玄的臉居然一紅,不過依舊堅持自己的看法,「唉!那孩子天賦過人,機緣福澤都是一等一,就是心眼過於小了!若是管教不得法,將來不知會幹出什麼事。福禍難料啊!」

    清霞輕輕笑了一聲,「他可是清一師兄定下的弟子,你操這個閒心幹嘛?再說,我看這小子腦子甚是靈光,小小年紀就會玩借刀殺人的把戲,不是個分不清輕重的人!至於你想讓他成為你想像中的謙謙君子,卻是千難萬難。」

    清玄想想也是,苦笑,「師妹說得對!我自己都做不到,如何能強求別人。」

    清霞笑笑,突然想到什麼,臉色頓時一陰,轉身朝後院走去,邊走邊說,「你先想想如何能重振本門才是!築元丹現在就剩下十一粒,要想重新煉製,一時半會哪裡去找齊那些天材地寶?也就是說,新來的這幫弟子將只有十一人能有機會築基,本門……本門……」說到這裡,她再也說不下去,就差沒哭出來。

    是啊!清玄暗自歎息,這完全是雪上加霜。十一名弟子築基,就算全部一次成功,修成金丹的能有幾人?更別說練出元嬰。這雲霄門,真是要敗了不成?想想當年鼎盛時期的風光,他好不甘心。抬眼看看清霞婀娜的身影,他心中升起一個念頭,頓時如初春荒原上生出的草芽兒,頑強地生長。

    大殿裡只有清一和李墨兩人,上完香,清一回頭望著他,沉吟片刻,摸摸他的頭,「晚課後,你來我院子裡,我有話和你說。」

    是夜,空中多雲,雙月常常半遮半掩地躲在雲後,偶有一縷銀輝灑下,透過枝頭葉縫,在觀中小路上形成斑斑點點、飄渺不定的亮澤。按照清林的吩咐寫了三遍《道德經》道生一一章,李墨離開居住的清心院,剛剛走到門口,一個拳頭大的光團出現在他面前一米高處,照著路,引著他朝清一居住的小院走去。

    尚未走到北院,李墨隱隱感覺有條人影如閃電般掠過,瞬間就不見蹤影。他訝異地抬頭一望,卻是清風蕩漾,樹影婆娑。難道是錯覺?他搖搖頭,眼見那光團已然行遠,急忙快步追上。

    「來了!進來坐。」清一盤膝坐在一張長案之後,正在看書,李墨走進院子,他抬手輕揮,院門無聲無息地合起。

    李墨脫鞋入屋,跪坐在清一對面,身後兩扇木門慢慢滑出,合在一起。

    「觀主……」

    清一淡淡一笑,「今夜叫你來,不是讓你來叫我觀主,而是要你給我磕三個頭,你可願意?」

    李墨一愣,白天他想拜師,清一卻是不許,為何夜裡卻有同意了?他猶豫片刻,「清玄師叔因為白日之事,似乎對小子有了點意見!您為何絲毫不在意?」

    「我為何要在意!」清一微微一笑,伸手一畫,一個烏木杯出現在李墨面前,跟著一個茶壺自動飛到空中,替李墨倒滿一杯熱氣騰騰的香茶,那茶香清悠,潤人心肺。

    「您不覺得我心胸不夠開闊?」李墨早就想清楚,在師傅面前,不能耍小聰明,當竭誠以待。對方能夠理解自己,自己也才能誠心誠意地待他。

    「嘿!小墨,仙人,仙人,既是仙,也是人!人有七情六慾,仙難道就沒有?」清一示意李墨喝茶,「今天的事你也看了,這幫修道之人,說是名門正派,行為處事,與世俗中人有何不同?唯一不同的就是逆天修行,能力遠遠大過常人而已。可若講誠信禮義,修真之人,本就逆天而行,藐視世俗規則;若是有成,自持神通法力,益發隨心所欲,父母親情都不放在眼裡,哪裡還會在乎那些莫名的牽絆!那劉明既然敢污你,就得承受你的報復。無論你以德報怨,還是睚眥必報,一飲一啄,皆是因果!」

    「小子明白了!」李墨將茶一口飲下,將杯子放好,真心實意地跪伏在地。

    清一泰然自若地受了他三個頭,微微一笑,「為師今日給你上的第一課,那就是要告訴你,在修真界,以力為尊!名門正派,首重修德,目的也是為了增進修為。但萬事唯德,那卻是自尋死路,絕對行不通的!你清玄師叔不滿,那是因為他曾是個讀書人,腦子裡依舊存留著一些執念,那是他個人的事,與你卻是沒有絲毫干係。」

    李墨發現清一的性子完全不是自己想像中的書院裡的老古板,心中歡喜,說話也少了些忌憚,「師傅,我看那藍……藍某人今天來,似乎沒安好心!他這也算是名門正派?」

    「怎麼不算?」清一微笑著,又做法替李墨倒了杯茶,「名門正派講的是門派,可不是說的某個人!只不過,他修為高,法力強,幾百年積蓄成的勢少有人可以匹敵,所以外人畏其威高力強,遂以其人代派。算了!孩子,別人的事情暫且先不用說。我今天要講的第二課,是要告訴你修真的本質。人為什麼要修真?不過是想跳出天規地則的束縛,妄圖長生不老,神通變化,自在無礙!」

    李墨默默地重複了幾遍清一的話,點點頭,「徒兒記下了!」

    清一頜首,「下面我再給你講講修真的境界。這境界之說,各門各派的劃分有所不同,不論道門、邪教還是妖,都有自己的一套體系。就我們雲霄門乃至東西崑崙十二脈而言,最早是將修真境界分為四個大的階段,十三個層。至蜀山一脈異軍突起之後,整個體系又發生了變化,眼下基本定為五個大的階段,十五層。五個大得階段分別是煉氣期,築基期,成丹期,養嬰期和還虛期。每個大階段又被細劃為三個小階段,也就是總共有十五層。煉氣期的煉氣、胎息、旋照,築基期的辟榖、開光、形塑,成丹期的融合、心動、絕塵,養嬰期的元嬰、出竅、分神,還虛期的合體、渡劫、大乘,而每一層又有前、中、後三段之分。」

    李墨認真地聽著,見清一停住,急忙問道:「師傅所說的煉氣,似乎與教我學劍的賀師傅所說相同。」

    清一點點頭,「你說的不錯!蜀山開門祖師當年以劍入道,就是由煉氣到了極致,頓悟之下築基成功,進入仙道,所以原本的四個大階段才變為現在的五個。」

    哦!李墨點點頭。

    清一喝了口茶,繼續往下講。煉氣期的修煉者被稱為煉氣士,暫時還算不上修真者,世間所謂的武林高手,就處於這個階段!進入築基期,才算正式成為一個修真者,初具神通,被凡間之人稱為修士、法師等等;而進入成丹期,結成金丹,方才算正式步入仙道,可以御物修煉法寶,人的壽命也大幅度延長。而進入元嬰期,就可以憑借元嬰駕御天規地則,超脫輪迴,算是神通大成,此時的修真者才有資格被尊稱為真人或者尊者;至於進入還虛期,那就是在為擺脫天規地則的束縛、破虛成仙做準備了!這樣的修真者,目前已知的數超不過一個巴掌。

    「師傅,那藍……處於那個階段?」李墨對成仙還沒有什麼太大的**,唯一感興趣的是藍無傷憑什麼能在一干人面前如此囂張。

    他這心思,清一看得異常通透,「他啊,我剛剛入門時,據說已經修成元嬰,現在想來已經可以元嬰出竅了吧!」說到這裡,他的臉色微微有些苦澀,認真地望了望李墨,「小墨,你是不是覺得今天本門很受了些屈辱?很丟人?」

    李墨摸摸自己腦袋,最終還是老老實實地點點頭。清一輕歎一聲,「你別怪掌門為何會低聲下氣!本門近百年來,尚無一人修成元嬰,若不是內門中尚有一位元嬰期的師叔祖坐鎮,以那藍無傷的實力,翻手之間就可以滅掉本門。實力不濟,弟子們不成器,月旻掌門沒有依仗,如何敢與之作對?何況他背後還有一個紫陽宗,一個弟子上千、元嬰期高手至少有兩位數的名門大派!」

    「我們雲霄門不是與他紫陽宗同屬崑崙一脈,號稱同氣連枝的麼?」

    「嘿!那又如何?」清一悵然,「墨子,正因為如此,他才能以份屬一脈、同氣連枝的名義滅了本門,再以重續道統為名,自立或控制一個傀儡為雲霄門之主!只需找個恰當的借口便是。這事情並不是天方夜譚,在西崑崙就已經發生過一次。」說到這裡,清一又怎麼會不理解清霞那隨時隨地都存在的巨大危機感,卻是絲毫沒有辦法。

    原來同氣連枝還可以這麼解釋!李墨倒吸口涼氣。現在想想月旻當時那神態,除了可憐,再升不起多少鄙視的念頭。

    「好了!我們回到你的修行上來。實力不濟,知道得太多沒有絲毫益處。」清一不想再在李墨這個未成年的孩童面前說那些本該大人去煩心的事,「鑒於你本身煉氣有成,我決定傳授你玄清萬化訣第一層,這玄清萬化訣是我雲霄門的根本……」

    「玄清萬化訣?是不是就是天罡正氣?」李墨突然想起那天養所說的話,按照他的**,雲霄門應該學的是天罡正氣才是。

    清一一愣,急問他從哪裡聽說的天罡正氣?

    李墨也愣了,這難道還有什麼隱秘不成?「我……教我學劍的師傅說的。」

    天罡正氣名聲顯赫,知道的人很多。清一倒沒有深究,沉吟片刻,「小默,要想說清楚,得從最基本的地方開始說起。古老相傳,宇宙之初,天地混沌如雞子,道生其中。說得就是,天地之初,本是由混沌之氣構成。這混沌之氣,也稱天地元氣。天地元氣浩然博沛,既有靈氣也有邪氣。再細分,靈氣中有五行之氣和天地、陰陽之氣等等;而邪氣也可以分為陰邪之氣、煞氣、血氣、疫氣、妖氣、鬼氣等很多種。而世間的各種修煉功法,不過是各自偏重於吸取天地元氣中的某一種或是性質相近的數種。所謂正派,修習的功法大體以采天地元氣中的靈氣為用,而邪門外道自然也就是專攻邪氣一類。話說回來,清玄萬化訣是本門創始祖師廣法天尊所創,專取元氣中的天地靈氣修煉,以天地靈氣為本,陰陽五行變化為用。天地靈氣不同於世間所傳的陰陽之氣,乃天地初分之際生成的一種至精至純之氣,乃天地本源之力,雖然不多,但威力巨大。以天地之氣修煉,本是東西崑崙十二脈共有,勝在光明正大,可在修行過程中一直保持中正平和。但也有個缺點,就是入門不易,若無機緣,沒有靈丹妙藥相配,修行難以速進!幾千年來,各門傑出之士都在原來的功法上推陳出新,創出無數新功法,吸取的靈氣種類、比例都發生了無數種變化。大約一千五百年前,本門有位前輩叫鴻蒙真人,修成玄清萬化訣第十層玄清天罡,元嬰初成,不知是何機緣,突有所悟,別闢蹊徑,創出了天罡正氣。天罡正氣的好處在於可以同時吸納各種靈氣,不論誰主誰用,因而修行進境神速!能運用的法門更是千變萬化,神通廣大。可是,卻犯了邪門外道功法速成難精的通病,尤其是各種靈氣夾雜不純,心魔叢生,似鴻蒙祖師這等已入養嬰期的真人倒沒什麼害處,反而因此威震修真界。但換成普通弟子,成丹期的心動、絕塵兩關就成了生死關,走火入魔者比比皆是,非大智大勇且有大毅力者,不得過!就算成功結成元嬰,見證大道,性格也會發生劇變,脾氣暴躁,殘酷好殺,容不得他人。小默,世人只知此功法威力無窮,卻少有人知本門之所以衰敗如斯,正是受其拖累所致。」

    李墨甚是奇怪,仔細問過,方才知道緣由。雲霄門八百年前有位祖師以天罡正氣修成元嬰,此人出身北疆,幼年時期家中數十口死在外族手裡,修成元嬰之後,經常遊蕩在北方大草原之上,只要心情不好,見異族就殺,且不問善惡,不分男女老幼,滅過十幾個小部落,最終惹得西方修羅魔宮、北方羅剎教、摩羯法師以及草原上的薩滿巫師聯合起來,率領整個北方的邪門外道出手,不但將其從草原逐出,還直追到太華山,險些攻破了雲霄宮。東西崑崙各脈被迫出手應戰,雙方惡鬥經年,死傷慘重!最終邪門外道退出,那位先輩也戰歿了。最倒霉的是,雲霄門的根本太華山,被打破了一角,靈氣散去三成有餘,護山法陣的運轉出現了破綻,十年中總有一段時間威力大減。

    若單單是這一件事,幾百年過後,雲霄門也該恢復了元氣。但過了兩多百年,又有一位先輩以天罡正氣入手修成元嬰,威震天下,並且做了雲霄門的掌門。當時雲霄門聲威赫赫,領袖東崑崙,且有挑戰西崑崙玉虛宮之勢。可這傢伙天性好色,元嬰大成之後沒有了顧忌,仗著天罡正氣威力超群,肆意欺壓同道,或強或逼,絕色的雙修鼎爐收了有上百,後宮人數完全可以與世俗界的帝王將相媲美。最終惹得天厭人怒,東西崑崙其他十一脈同道群情激憤,趁著護山法陣威力大減之際,聯手攻破太華山雲霄宮,將其擊殺。並立下規矩,禁止雲霄門中人在練出元嬰之前修習天罡正氣。

    雲霄門經歷這樣兩場劫難,太華山雲霄宮被毀,三千年來精心建立起的護山法陣破損殆盡,靈氣十去七八,門人弟子修煉越來越艱難,紛紛星散!而且沒有靈氣,也就沒了靈藥生長的環境,製藥全靠外尋,這如何能保證數量和質量?各種破門敗家的因素綜合在一起,也就造成了雲霄門現在這等任人欺凌的窘境。

    清一用一種極其平淡的語氣敘說數百年前的往事,李墨卻能從中感受到劇烈的情感波動,不由得對那天罡正氣多了十二萬分的好奇心。不過他也不敢直接問,想來清一也絕對不肯教他。

    「你練劍,可是在胸口檀中聚氣?」清一不想再說那些令人神傷的往事。

    李墨點點頭,「是啊!師傅說,我修習的八極快劍,講究就是個快,所以選擇中丹田蓄氣,求的是內氣流轉到手部的路徑最短,也就是最快!」

    清一點點頭,而後又搖搖頭,「以後你修道,還是要改到下丹田。中丹田煉氣結丹,專用於女子,本是由於女子天葵破氣的緣故。單要論容量,還是以下丹田為大。」眼見夜色已晚,他不想耽誤李墨睡眠的時間,傳下清玄天罡第一層口訣,讓其就地凝神修習。

    內視聚氣,這本難不倒李墨!就是要突然改變長時間形成的習慣,卻是有些彆扭。李墨盤膝入定很快,但要將氣從檀中引導至丹田,卻是不易。連續數次,不免有些焦躁。

    清一看得真切,大袖輕拂,一具瑤琴出現在長案之上。

    當第一個音輕輕響起,李墨的心弦頓時一動,本想抗拒,隨即意識到清一的好意,放開心神,任由神思隨著悠揚和煦的琴音飄動,慢慢進入到一種似睡非睡、欲醒不醒的狀態,心中只存一個執念,意守丹田……

    不知過了多久,李墨醒來,房間中只有他一人。重新按照清玄天罡的口訣運轉內氣,他欣喜地發現,已有一部分內氣移至下丹田,雖然數量不算多,卻已是根深蒂固。

    李墨起身,門自動滑開,外面的天色已然發白。他也不多耽擱,施施然往外走,渾然不記得按理應該和師傅打聲招呼。

    清一在內室裡靜修,突然睜開眼,目光似乎穿過了重重阻隔落在李墨的後腦幫上,露出一絲由衷的微笑。他很喜歡這種灑脫!修仙的人,自當率意隨心,絕不能被各種條條框框所束縛。

    李墨心情舒暢地往清心院走去,路過那套埋藥的院子門口,他好奇地探出頭,眼見院子裡的坑還沒有人填上,想起昨日所做的事,有些得意,哼起了小曲,剛剛起了個調,腦子突然生出一個念頭,臉色頓時為之一變,原地沉思片刻,往四周張望,沒有發現其他人,邁步走入那院子裡。

    果然不出所料!拿著個瓶子,李墨喜笑顏開地從坑裡跳出來。那姓鄧的傢伙玩了一個局中局、套中套,上下各埋放了一瓶丹藥,中間隔了塊青石板,並且故意擊破上面的瓶子,讓太乙門取回六十來粒丹藥,卻聰明地促使對方不再繼續追查,就此藏下了這一瓶!想來是妄圖等事情平息之後,再行取出,沒成想卻是便宜了他!

    李墨扒開瓶塞看了看,裡面看起來應有三、四十枚。將瓶口蓋好,藏入乾坤袋中。幸好觀中沒有聞香獸,否則他現在也是一身藥氣,若被抓到,一個同黨的帽子想不戴都不行。

    對自己的腦袋瓜子,李墨很有些滿意。邁著八字步往外走,走了沒多遠,看到幾名執事拖著口角邊淌著白沫子的劉明從後山走出,像丟死狗一樣地甩進柴房,交給何大負責照看……

    (六千字大章,求票和收藏^_^)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