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龍騰世紀 第37章趙公明拜師 文 / 謎焰

    論起來,趙公明是下階金仙,在此時的洪荒修道者中不算巫族,他也是有數的佼佼者了。但是,他和鴻鈞無緣,似乎是天道在算計趙公明。趙公明不知道紫靈在擔心什麼,現在無法靜心修行進步不了,看來他和無極島也無緣。

    既然趙公明不適合修一線生機的道,紫靈最終決定讓趙公明去拜師三清。

    趙公明加入三清門下,是紫靈反覆思量後定下的。紫靈算到趙公明與靈寶道人有師徒之緣,儘管隱隱約約地感到這是天道在算計趙公明,但現在他道心不悟,不能給公明有力的幫助,也不想強違天意。再說了趙公明拜了靈寶道人為師自有好處。一是有了名師指點,學得天道法則,說不定就可以找到屬於他自己的道;二是能得些靈寶。

    至於以後的事慢慢看,慢慢做,慢慢觀察。紫靈覺得,只要他能一直活下去。趙公明就不會有傳說中的危險。

    趙公明對這位從不露面的老師一向是言聽計從,百分之百的相信和依賴。紫靈要他去拜三清為師,趙公明雖然有所不解,但還是一如既往地聽從了,只是對住了幾千萬年的無極神島和老師、三位親如妹妹一樣的道友多有不捨。

    紫靈安慰他道:「公明,只要你有心,無極島就永遠是你的家。無論你走到哪裡,我都關注著你。拜師以後,你要好好跟隨三清修行。三清是盤古的遺澤,乃是天定日後不死不滅萬劫不沾的聖人。你能入三清的門下也是你的莫大福緣,且記不可因為跟隨我學過道法對三清有一絲一毫的不敬,入了崑崙山更要團結友愛同門,低調做人。」

    趙公明是個重情重義的熱血漢子。他聽了紫靈的所說的家,心中頓時安穩下來,恭敬地應諾,戀戀不捨離去。

    紫靈相信:這個世界的趙公明已非傳說中的那位。公明此時加入靈寶天尊門下,必定是最受靈寶天尊重視的弟子之一,不會像在傳說中那樣,死後只有三霄出頭報仇,而通天聖人不聞不問任其自生自滅。

    此外,他化形了自然能提早謀劃保全三霄。他相信趙公明尊重老師通天聖人,但相比之下會更聽他的話。

    紫靈不是純粹的洪荒中人。若是他所關心的人被誰欺侮、打死,他絕不會善罷干休,即使打不過聖人,他也要全滅了聖人的弟子,毀了他的道統,讓他也嘗嘗那痛心的滋味。聖人不死不滅,他紫靈是怪胎,不是聖人應該也死不了。只要死不了,那滅了他所愛護的人的兇手,以後也別想過好日子。此時的紫靈並不知道他和鴻鈞的秘密。

    當紫靈這麼想的時候,崑崙山中坐於雲光床上入定修行的原始天尊,身體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磣。

    天尊心中疑惑:「我為有大神通的神仙,怎麼會覺得寒冷?」他掐指算了良久,也沒個頭緒。身體也再沒什麼不適,原始天尊就把此事丟在一邊,不以為意了。

    在靈寶天尊也就是後來的通天教主第二次聽完道回洞府時,紫靈安排趙公明去了崑崙山爭取拜在三清的門下。此時,已是上階玄仙的靈寶天尊已有了四大嫡傳弟子。

    四大嫡傳弟子依次是靈寶得道的多寶道人、靈物得道的無當聖母、金光聖母、神龜得道的龜靈聖母。多寶道人現在有金仙下階修為,和趙公明的修為相當。其他三位聖母此時只是上階真仙,還沒有能夠踏入金仙大道。

    當趙公明到了崑崙山,找到三清所在的洞府時,按紫靈的要求,他並沒有直接拜靈寶天尊不師,而是只說想拜在盤古後裔大德三清的門下。這樣做是極有講究的。根源於崑崙山上不是只有一位,而是有三位大能。

    趙公明來拜師學藝本是有求於人,是被動一方。資質好也不能想入誰的門下就入誰的門下,沒有資格挑挑揀揀。

    挑挑揀揀是三清的事,是他們這種老師級人物的權力和自由。紫靈要趙公明這樣做也是讓三清自己做決定,讓三清自己選擇和趙公明的緣分,其實也是選擇和無極島的關係。

    俗話說的好: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此時為了修行方便,為了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三清之間的關係不錯。他們都在一個大洞中,共同論道、說法、探討修行,共謀發展進步。

    如果趙公明進來後看重靈寶天尊,當著其他兩位的面,就直接拜在靈寶天尊的門下。這會讓道德天尊老子、元始天尊很沒面子,感覺自己不被選擇,是被靈寶天尊壓了一頭。趙公明讓三清選擇自己。這樣三清都有臉面。

    有金仙修為資質好,趙公明進到洞府後,三清的眼睛先是一亮,似乎公明會很搶手。但是,接下來就有了變化。

    老子仔細地看過趙公明後,搖頭道:「要學我的道法必須有大毅力,必須有清淡無為的心境,必須能坐得住坐得久。公明資質不錯,但性子有些浮躁,只怕與我的道法無緣。」

    老大不收,下面就輪到老二了。玉清道人看著趙公明沉思了很久,才說:「貧道喜清靜。貧道觀公明道友應該是急公好義之人,好熱鬧,只怕難在我門下清苦修行。吾覺得你與貧道也無緣。」

    原始天尊是精明透頂的頂尖人物,凡事講究個利弊取捨。他能看得出,趙公明根骨清奇,不是凡凡之輩,以後的發展前景可觀。誰得到趙公明,說不定誰就能得到一個有力的幫手。人才難得。這是他想要公明的一面。

    不要趙公明的理由除了上面說的以外,原始天尊覺得趙公明是個好人,但好人未必是個吉祥人。為人過於重感情,熱心腸,衝動,直爽,沒有多少心計,這意味著趙公明有點傻,會多事多麻煩,可能會給他的師門招來禍患。

    基於這種權衡,原始天尊才會沉思了很久,猶豫不決。最終作出了決定,這是原始天尊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後的決斷。老子不要趙公明,原始天尊決定也不要。一方面,原始天尊知道老子的眼睛很毒辣,道行也是三人中最高的。他不要誰,說不定別有原因,只是當面不方便說出來。另一方面,原始天尊已開始跟老子走。

    通過學習鴻鈞,此時的三清在道法見解上已經開始出現分歧。大體上說,太清和玉清道人的見解比較接近,都傾向平和寧靜。而上清靈寶天尊在道法上傾向於殺伐。

    另外,三清在對洪荒種族的看法上也有些差異。老子和原始天尊認為要有差別地對待種族。而靈寶天尊認為智慧生命平等,天生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因為這些原因,原始天尊和靈寶天尊有了些疏遠。他開始和老子多親近些。

    說來說去,還是靈寶天尊和趙公明有緣。老大、老二看不上趙公明,不收人家,那靈寶天尊毫不猶豫地收了。

    在他看來,趙公明資質非凡,比他的四個弟子的根骨更好,前途不可限量。只此一點就是收的理由。不收資質出眾的人當弟子,這沒天理。

    「只因仰慕盤古後裔的盛名,人家不辭勞苦,趕了千萬里路,經歷了種種凶險,誠心來拜師學藝。不收豈不是寒了一個『粉絲』的心。收下他,就讓他在門下學些道法,那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哼!老大、老二看不上趙公明的地方,偏巧就是我欣賞他的所在。公明對人謙恭有理,待人坦誠,豪爽大氣,甚合我靈寶天尊的脾胃。」

    靈寶天尊暗中琢磨著:「考慮到日後我會收很多外門弟子,以完成老師所囑的教化眾生,造化洪荒的任務。我決定收趙公明為親傳弟子兼外門大弟子,地位排在先入門的多寶道人等四個之後。這公明辦事穩妥,條理分明有章法,為人有親和力,自然是領導眾多外門弟子的最佳人選。」

    在先喜後憂又喜的複雜心境中,趙公明最終加入了崑崙山。靈寶天尊收了趙公明。道德天尊老子和元始天尊也為師弟靈寶天尊高興。此時三人還沒成聖,也不知道自己能成聖。雖然元始天尊與靈寶天尊在道法見解上此時已有分岐,但還不能明顯影響師兄弟之情。只要不損害原始天尊的利益,師弟高興,原始天尊也高興。

    崑崙山有了趙公明這樣資質出眾的人才加入。崑崙山一脈後繼有人,三清自然皆大歡喜。

    人會隨著社會地位的改變而變化,神也不例外。在此時的神魔世界中,誰能想到有一天三清之間能打得死去活來?也沒人能知道,趙公明進了截教,這深層意味著什麼。紫靈儘管知道一些傳說中的事,但也無法確定這個世界。

    鴻鈞終於合道了。頓時,天顯異相。從此以後諸生靈化形得道就有了天劫,分為化形四九雷劫和九九成仙雷劫。

    化形雷劫倒也罷了,抗不過去只是受點傷化不了形而已,絕大部分還能接著活下去。

    九九雷劫就不同了。此雷劫威力巨大。修仙者乃是逆天而為,對此雷劫抗過了成就仙體,若無意外可與日月同庚,抗不過去就化為灰灰,徹底消失於天地。此時沒有地府輪迴。生命死了就徹底消失。當然,即使以後有了地府輪迴,修道者在九九雷劫中死去,也是徹底死去,沒有機會輪迴轉生。這是逆天謀求仙道的代價。

    化形並不意味著成仙了,化形但未成仙的妖並不能永遠長生,所以在《西遊記》中,諸妖爭吃唐僧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