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龍騰世紀 第36章紫霄宮 文 / 謎焰

    紫霄宮有兩位十二三歲樣貌的童子在門口接待聽道客。男童子自然是昊天,長得丰神俊秀。女童子名叫元卿,長得美麗端莊。二人此時只有真仙上階修為,本領低微,自然不被這些洪荒中的有數的大神通者關注。

    男仙們都對兩個童子視而不見,個個昂首闊步地進了宮。女媧娘娘倒是衝他們倆略一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唯有最晚來的三霄娘娘低聲問了他們的名字,然後把帶來的一葫蘆五行果和黃中李給了他們,並鼓勵二人好好修行,說二人以後必大有作為。這是紫靈吩咐三霄這樣做的。三霄雖然不明白老師為何會對兩位童子這麼看重,但她們相信老師的安排必有道理,當然不敢怠慢,認真地去做了。

    此時的昊天二人僅僅是個伺候鴻鈞的小童子,地位低下卑賤,除了主人是天地間的第一位聖人外,再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兩個小傢伙跟隨道祖遊歷洪荒多年,見識也算不凡。他們忙完了接待,在無人處偷偷打開葫蘆一看,頓時既驚喜又感激。那極品靈果發出誘人的異香,只是聞一聞就神清氣爽。兩個小傢伙從此時起就對三霄有了好感。

    隱在深宮的鴻鈞對每一位聽道客都仔細地觀察。他看到三霄娘娘的舉動後,先是愣了一下,然後輕捋雪白的鬍鬚,臉上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最後,他掃了無極島一眼,臉上隱隱約約地浮現了一絲若有深意的笑紋。

    在這聽道的大神通者果然不多,不過三十四個人。三姐妹悄悄地進入又悄悄地在最後一排坐下,並不引人注意。

    坐在最前排的自然是三清、女媧、接引道人、准提道人這六位天定的聖人。

    第二排的是帝俊、太一、鯤鵬、紅雲老祖、鎮元子、伏羲六位。這是帝俊、太一兄弟倆爭執的結果。

    第三排是太微真人和左瑤姬娘娘、冥河老祖、燃燈道人、金機子、陸機真人;

    太微真人和左瑤姬娘娘交好,來得早些,坐在了第三排的前面。

    冥河老祖和燃燈一起到的紫霄宮。因為燃燈自知本事不如這冥河,又懼於冥河的厲害,所以他讓冥河排在前面,自己老實地坐在了冥河的下首。

    金機子和陸機真人相熟,自然想坐在一起。因為靈威仰、白招拒等五位要坐在一起,就沒有去坐第三排的剩下兩座。結果,金機子和陸機真人就勢坐了。

    第四排是靈威仰、通班元、白招拒、葉光紀、赤?怒、度厄真人六位。

    度厄真人是個謹慎的人。他沒有去搶前邊的座位,但又自負神通身份,也沒有去坐後邊的座位,所以,他放棄了和相熟的鎮元子臨坐,坐在了第四排的末位。

    第五排是通靈、通寶兩兄弟,明因、明果、明智和四兄弟,共六位。

    通靈通寶兄弟來得晚,又被帝江所傷,所以只能坐在第五排的前首。

    明氏四兄弟來得更晚,只能坐在通靈、通寶兄弟的下首。

    最後就是三霄姐妹和黎山老母了。三霄跟隨紫靈觀戰,又聽從紫靈的話,故而來得最晚,坐在最後邊。

    黎山老母則是和度厄真人差不多心思。她又是位女性,不想和男人坐在一起,所以特意坐在了最後一個座位上。

    眾人都默不作聲,靜靜地地等待,心中都在猜測那聖人是什麼樣子。未幾,台上突兀地現出一位鬚髮皆白的道者。老道在台上慢慢坐好,立時產生一股無邊的威壓,台下的眾人雖有自負的大神通,卻不能有絲毫抗拒。

    大家吃了一驚,在坐的都是自負的大能,可誰也沒發現這道人是怎麼出現的,更不能抵擋這威勢。「這難道就是聖人之能?聖人果然不可侵犯。能夠在此聽聖人講道,我可是福緣不淺。」見識了聖人的能耐,眾人又驚又喜,立馬老老實實地坐正坐直,連頑皮的小蘿莉碧霄也不禁再直了直腰背,一示對道祖的尊敬。

    那道人慢慢地掃了眾人一眼,然後輕點了下頭道:「我為天道所定道祖,當教化眾生。爾等皆是根性上佳,洪荒有數辶人,今日聽我大道真言,日後造化洪荒,不可或忘,切記。」說完就開始講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智慧生靈亦大。域中有大,而智慧生靈居其一焉。智慧生靈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無也者,有未始有無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無也者。俄而有無矣,而未知有無之果孰有孰無也。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夫道,有情有信,?為?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得道者以挈天地;以襲氣母;終古不忒;終古不息;以游大川;以處大山;以登雲天;以處玄官;立乎北極;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慾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鴻鈞總共講了三次道,斷斷續續講了一萬八千年,應了盤古撐天的時間度。當然,如傳說一樣,他最後收了三個嫡傳弟子三清,並給他們單獨加了小灶又教授了三百年。這是讓三清法力更廣大,作領頭羊,以後好為他執行天道玉旨,教化造福洪荒。

    三個記名弟子,自然是女媧、接引與准提三人。女媧因是女性,精通造化神通又不喜爭伐,洪荒辶事不能托付於她,沒被收為親傳弟子;西方接引、准提二人以後要以三百六十五旁門建西方教,也不能作親傳弟子。

    三霄沒能被收為親傳弟子,但因紫靈有言在先,三人心裡早有準備,也就不怎麼在乎。她們披著長披風,戴著面具,每次都是最後來最先走,坐於最後,其餘眾人誰也沒注意她們,不知三霄是誰,也不知她們長得什麼樣子。

    畢竟,這洪荒生存殘酷,沒有道義、沒有公平,這之中怪人、怪生靈也太多。眾人都是來全心全意學道的,機會難得,多學點道法就多一份保障,修道界處處以實力為尊,以後自己的權利、地位也全靠現在能學到的道法來定,沒誰多關心,留心他人。

    此時的帝俊、太一兩兄弟也沒有建立天庭的想法,自身的本事不夠,法寶也沒祭煉好。他們自然不會注意三霄,也不會去刻意結識和招攬誰。只有鴻鈞在暗中看著她們的表現,輕捋鬍須,微微點頭,似乎對三霄的行為很滿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