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龍騰世紀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第六十章鍾士英伐周5 文 / 謎焰

.    第六十章鍾士英伐周5

    「你等久居於盤古星,不染俗世紅塵,資質不俗,為何不投身名門,接受名師指點,以求玄門道果?」金翅大鵬掩飾著兇惡的雄鷹眼放出的神光,慢慢地道:「貧道建議你們投到玉京山西王母麾下。若能如此,你們既可學得上乘仙法,得慈悲的聖人娘娘庇護,也可助娘娘管理洪荒,造福蒼生。那才是得造化功德的根本。」

    白顯道等四仙一聽金鵬不是要自己投靠闡截二教,不用再去血拼送死,都舒了口氣。白顯道看得出,眼前這位主可不是什麼好脾氣的,明是邀請,實是命令。自己這一幫若是不從,這開始施壓的道人必定立即翻臉。

    憑一個玄仙的強大實力,要收拾幾個元靈金仙,那還不是小菜一碟?本就身處洪荒,四仙略一商量,覺得自己本來就受西王母管轄,投其門下得聖人娘娘的庇護,雖說失了自由,但應該也不錯,他們也就順勢答應了下來。

    金鵬得了想要的答案,這才有了點笑容,立即收起了威壓。等四仙回自己的洞府收拾了東西,帶來了童子,大鵬就引他們去了玉山雲台天策府,讓三師兄聖巢真人安排好四仙。

    而他和師兄聊了幾句,因為沒撈著動手過過癮,還要負責監察封神大戰,所以立即就鬱悶地回了無極島。

    鄭紫靈把這一切看得清楚。他搖頭對火燧真人道:「這狂鳥的殺氣太重。在這次有人族參戰的大劫中,若是不讓金鵬好好戰一場,洩了他積壓的殺氣,他終是不能收心斂性,以後必有大災禍。唉!孔宣這小子也好不到那去……且看以後的機緣吧!」

    火燧真人想了一想,笑道:「孔師弟和金師弟天生異能,神通廣大,對老師不與他們重任,心中會有怨言,這沒有什麼奇怪的。其根源在於他們不知老師的一番袒護之心。有暇,弟子願意去婉轉地開導他們的。」

    鄭紫靈點頭道:「你大師兄紫陽一心向道,不喜理雜務俗事。所以我一般不輕易安排他做什麼。孔宣資質極高,向道之心甚堅,本是個好苗子,但爭勝之念太重,若隨意放他在外,他必與聖人發生衝突,以至結下大因果。大鵬又膽大妄為,心性凶狠,若是久放在外,他必定招災惹禍。這是我之所以不讓他們兄弟隨意出島的根本原因。」

    紫靈這麼說著,腦子裡卻想起《西遊記》中獅陀嶺一章的情節。那裡描述了一隻金翅大鵬雕吞吃了一個小國十萬人佔居城池的事。他可不會允許自己的弟子幹這種惡事。別說吃十萬人,就是吃十萬妖怪也不行。

    金鵬不敢吃人,但未必在仙、妖惹怒了他時,不會吞個幾萬,就是聖人的弟子,金鵬也不會放在眼裡,照殺照吃不誤。

    「老師,弟子有一惑甚是不解。在神仙界,路人皆知元始天尊素來不喜妖巫二族,幾千萬年中也不過收了個天生不凡有異能神通的玉鼎真人。那申公豹雖然資質不錯,現在也修成了元靈金仙,但是他終究是妖族出身,妖族中比申公豹根性好修為高的不少,元始天尊為何會在幾千年前就收了這個並不算出彩的妖徒?並能讓他在此時的大劫中發揮重大作用?難道說元始天尊早就算到了會有這場封神大戰?」

    沉浸在回憶中的鄭紫靈聞言不禁笑了。「徒兒,你是人族的大智者,如何會有此困惑?這不應該啊。」

    鄭紫靈想了想道:「你靜心地想一想,成功永遠只屬於有心的聰明人。人間有言『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那元始天尊貴為混元聖人,智慧何其深遠,凡人都明白的道理,他如何會不明白?」

    火燧真人道:「恩師是說元始天尊早有和通天教主爭雄之心?就是爭勝了,那他所為又是為的什麼?」

    鄭紫靈點點頭,道:「與凡人謀求的不同在於,他是至尊的聖人,野心勃勃,所謀算的是竊天地之氣運,修成更接近於天道的道果,以爭到更多的話語權。千萬年前,聖人雖然不能算到會有神仙大劫,但是,元始天尊是個極其細心、又明瞭人情事故、有計謀有手段,敢作敢為的聖人。他的性格和濃厚的危機意識,使他會在潛意識中不斷地採取更保險的措施,來盡可能地完善闡教的防禦。」

    火燧真人聞言,恍然道:「原來如此。恩師,這麼說來,那元始天尊既然早有對付截教之心,面對截教的強大實力,必定也有預案。他和西方教聯手,就是他早就有的打算吧?」

    鄭紫靈搖頭道:「你之所想太偏面。元始天尊是與天地間所有的大教派爭鋒,非只指截教。你想想,早年地星洪荒,西方教弟子東行傳法,元始天尊不是聯合了兩位師兄弟,共同來對付西方教嗎?只因為西方二聖的野心藏得很深,略一試探,發覺東方三聖的心對外還很齊,就明智地先做了退讓,東西方,玄門和釋門之間才沒有發生大戰。」

    火燧真人想了想道:「這麼說,元始天尊是看到誰想冒頭稱雄,就聯合另一方對付他。現在和西方教聯手共同對付截教,也只是權宜之計。等借大劫成功地收拾了截教,他再掉頭對付唯一的對手西方教不遲。」

    鄭紫靈笑笑道:「正是如此。除去截教,逼通天教主歸隱。那時,天地間只有兩大教。西方有二聖。東方也有二聖。那老子的道行修為最高,法寶厲害,功德聖器玄黃塔更是無物可破,這首先就立足不敗之地。其餘諸聖都只能望其項背。元始天尊自然不怕西方教趁著封神大劫壯大實力。只要聖人之間的勝負分出,西方教的實力進不了東方,教下的弟子就成了次要的因素,西方教的弟子再多也只是擺設。」

    火燧真人會意地點頭。

    鄭紫靈又道:「元始天尊有他自己的苦衷和無奈,並不是他願意聯合西方教,讓西方教在大劫中獲利。他的心是為了玄門的發展,當然,這種發展要在他的控制之下,不想再像以往那樣,弟子眾多的截教風頭出盡。在至高力量上,元始天尊要依賴道德天尊制衡諸聖,自然要按老子的喜惡走。」

    說到這,鄭紫靈微微一笑。火燧真人會意地應道:「但世事無完美,有得必有失。也正因為人教的限制,致使闡教的弟子在總體上勢力薄弱。人族雖然修行快,但因為壽命太短,不用仙丹和靈果栽培,能修行有成的不多。」

    「仙丹難煉製,所需的材料極其繁雜,靈果在盤古星雖說不少,但也要下大力去收集,能一下補成神仙的靈果極少,還要冒著爭鬥身殞的風險。」

    鄭紫靈點頭道:「分析得好。元始天尊喜靜,在教導弟子之餘更多的是閉關悟道,全力提升自己的修為。他不可能花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煉製仙丹,也不會為了區區的門人去老子那索取。人情是無形的資源,用一點少一點。闡教為人教出力所積累的深厚情義有大用,元始天尊自然不會為了那些無足輕重的弟子去消耗。」

    火燧真人接口,道:「闡教中那些修為不俗的弟子大多數向自己的老師學,平日裡不是修行就是逍遙天地,也不會花大力氣去煉製仙丹採集靈果培養弟子。所以闡教弟子的總體勢力想有大幅度地提升就成為泡影。」

    事實上,長久以來,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在道法和教化原則上各持己見,互不服氣。他一直有心和截教一較高下。黃帝大戰巫族時,元始天尊意識到大教外的野仙的潛藏實力不小。闡教的實力不濟,遠不是截教的對手,所以元始天尊就想在關鍵時能有效地利用這些野仙對付截教弟子。既不用自己出力教導,又能得一批強助,這真是兩全其美之策。

    這就需要一個能言善辯的弟子到時候去做這件事。申公豹去拜師時,元始天尊發現了這個妖怪的特長正合己用,所以才會破例地收了申公豹為嫡傳弟子,並好好地教導培養了他。

    眾聖議定封神榜後,元始天尊更加大了對申公豹的恩惠,目的是讓這個妖族弟子能忠心耿耿地為闡教做事。結果,申公豹不負所望,果然能幫上闡教的大忙。當然,說到底,申公豹只是闡教的棋子而已。元始天尊並不是真心對待他。申公豹的利用價值已盡,早晚會被闡教所拋棄。」

    火燧真人和老師說說笑笑地,分析了天地間的大事。他的心中不禁暗暗大吃一驚,「這玉清聖人的心機深沉至斯,真是太可怕了!那申公豹的下場只怕……」想到這,火燧真人不禁打了個冷戰。

    而鄭紫靈想了想封神演義中申公豹的最後結局,又看了看自己心愛的弟子,精芒閃爍的眼睛已看透了火燧真人的想法。若有所思後,他笑道:「聖人之所以能成聖,正是因為他們都有無可比擬的大毅力心機手段和更深廣的智慧,也有視蒼生為螻蟻的冷漠。」

    火燧真人皺眉道:「通天教主身為聖人,在大劫中為何會顯得如此被動?難道說,他的智慧遠不如元始天尊?」

    鄭紫靈搖頭道:「通天教主雖然被元始天尊搶了先機,玩弄於股掌中,但並不意味著他沒有大智慧。通天教主的修為境界並不比元始天尊的低。這正證明了這一點。他之所以鬥不過元始天尊,是因為他的性格使然。重視感情,相信兄弟情義,自負截教無匹的實力,高傲不屑於耍心機手段,天時人和不在他一方,又和處心積慮算計他的元始天尊作對手,這一切是他必定失敗的原因。」

    這一下,火燧真人就納悶了。他眼望恩師,疑惑地道:「重視感情,有情有義,難道這不符合生命長存的法則?是弟子對生命之本意理解錯了?」

    鄭紫靈起身大笑道:「火燧,你要牢記為師說過的那句話『性格是命運的舵手。有什麼樣的性格,命運就會使向何方。』人神一樣。如果一個人自負無備,災難來臨時只會怨天憂人,不從自身找問題,就不會得到天道的眷顧。重視情義可得多助。居安思危可保安寧。元始天尊心狠手辣,對兄弟無情無義,他雖然處處遵循天道,能得一時的勝利,但最後的結局並不會比通天教主好多少。類似於五十步笑百步罷了。二者同樣是失敗者。」

    火燧真人聽老師這麼一說,煩亂的道心這才恢復了靜寧。他知道,老師這麼說,必定是早已料到了闡截二教的結局。三界以後的局面有大變動,會是怎樣的,還真期待呀!

    看看封神演義中的敘述正說明了這一點。闡教雖然說大勝了截教,把截教的精英弟子基本都送上了榜,逼得通天教主退居三十三天外喪失了發言權,徹底地滅了截教的根基。但是經此一戰,闡教的結局也好不到那去。東方的同門血戰寒了弟子的心,它的內部最後四分五裂實力大損。元始天尊想獨霸仙道,沒想到反拆了自己的牆角,截教的倒台致使玄門的整體勢力大損,最終成全了西方二聖的釋門的崛起,真可謂偷雞不成失把米。

    而火燧真人回想著這些話,腦子裡回憶起往事的點點滴滴。他的嘴角不禁露出一絲安心的笑容,深感自己能拜在金尊的門下是件多麼幸運的事。

    無極島一脈的弟子門人在這冷酷的神仙世界中生活得最愜意。這位身正又帶著一絲邪氣手段的老師是位極其高明的主宰者,對門下的寬與嚴、恩與威、賞與罰、親切隨和與冷酷無情都拿捏得恰到好處明快自然。

    在日常生活中,老師有時會鬧一些無傷大雅的笑話,譬如被小師妹龍吉纏得手足無措,被兩位師母欺負而吃癟。

    這些糗事被貼身的弟子門人有看到,但身為至尊的老師從不為此而感到大失面皮,不會轉而遷怒別人。

    而弟子門人也不會因此看輕老師,相反,弟子和門人覺得,老師是個真實自然的人,會享受生命的樂趣,因此在心中更願意親近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