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龍騰世紀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第五十九章鍾士英伐周4 文 / 謎焰

.    第五十九章鍾士英伐周4

    第二天一早,子牙精神抖擻地點將出戰。

    白顯道對子牙道:「姜丞相,這頭一陣就交給貧道吧?」

    子牙等闡教弟子正想看看這幾位野仙的本事,聽了這話當然滿口答應。子牙道:「白道友多加小心。」

    白顯道笑道:「丞相放心。且看貧道一戰。」他一拍坐下的花豹駒來到陣前挑戰。

    截教弟子見上陣的這位仙將相貌硬朗,著青袍,手提著一柄長桿狼牙錘,騎著一匹金蹬錦鞍豹紋獠牙的怪馬,氣勢洶洶,殺氣騰騰。

    柏有患道:「這位道人乃是金仙,不可小視。我觀他的坐騎是上古異獸,這道人不似是闡教弟子,必是闡教請來的野仙。闡教弟子真是卑鄙無恥,自己怕死,就唆使這些野仙參戰,好讓我們兩敗俱傷。」

    前幾次截教弟子可是吃過助周的野仙的大虧。這讓截教弟子心生忌憚。他們知道,這些野仙雖然沒有受過聖人的教導,大多數沒修成正宗的道家仙法,但敢來上陣與正教弟子交戰的都是資質非凡之輩,有一些自負的本領法寶。

    地正星考鬲笑道:「待貧道去開導開導他。他若聽勸當然最好,闡教弟子少了幫手,我們也省了功夫。如若不然,貧道就除了他。讓那些野仙知道知道我截教玄門弟子不是他們可比的。野仙心生懼意,自然不敢輕易來助周。」

    二仙對陣,考鬲道:「敢問白道友,你不是闡教弟子吧?」

    白顯道昂然答道:「不錯。貧道來自衡玉山。」

    「此時乃神仙大劫中,截闡兩教是大劫的主角。我等參戰是身不由己。道友不屬於任何一教,完全可以置身事外,在盤古星納福,靜享安樂逍遙。你為何要甘冒大險與我截教作對?貧道以為,此殊為不智之舉。白道長休聽闡教弟子的教唆,他們心黑手辣,打算讓你們替他們應劫上榜。且聽貧道良言相勸,白道長速回洞府安心修行是為正途。」

    考鬲耐心勸解。

    「哈哈哈。」白顯道大笑道:「天興西周,順天助周乃是行善可得功德。貧道如何不為?此時為大劫中不假,你等截教弟子既知有險,也可以避禍山中,不理紅塵俗事,安度殺劫。尊師不是也有『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的指示嗎?為何你等還要到這凡塵行此逆天之事?闡教弟子順天應人,助周伐紂,乃是正義之師,如何成了你所說的那樣不堪?真是顛倒黑白,肆意混淆是非曲直。也罷,看在你也是為貧道好的份上,只要你等歸山靜修,貧道也立即回府,絕不會與截教高仙為敵。」

    考鬲聽完這些大怒道:「狂妄小輩,既然聽不進良言,一心求死,貧道就送你一程。等你上榜之後再好好反思吧!」

    二仙動怒,各展兵器大打出手。一個劍似閃電,一個錘似流星,惡戰一個時辰後,白顯道漸漸不敵考鬲的精湛武藝。他猛攻幾錘瞅空縱獸跳出圈外,探囊取出迷塵珠祭在空中。寶珠玄光閃爍,蕩起漫天的煙塵圍住考鬲。

    考鬲在煙塵中目不能視,神識不明,連施仙法不能破它,心中這才大驚。

    恐對手趁機偷襲,他飛身想回後陣,卻不料白顯道算準他的想法,早已等在那裡,正好閃電一錘打死了迷濛蒙毫無所覺的考鬲。

    觀戰的地劈星李燧一見煙塵心知不妙,立即喊了聲:「考道友小心。」但為時已晚。

    看著相處數萬年的同門屍橫在地,他大怒舞斧出陣。

    吳貴見白顯道勝了一陣,心中發癢,欲為青銅嶺四仙爭個臉面。他見截教又有一仙衝上陣來,連忙高吼一聲:「白道友且暫歇。這一陣讓與貧道。」

    白顯道聞言也不爭勝,圈獸回來了。

    李燧橫斧怒喝一聲:「來者通名,貧道李燧斧下不死無名之輩。」

    吳貴冷笑道:「青銅嶺吳貴來取你性命。」

    二仙交手戰了幾百合。李燧見這吳貴的武藝不低,不耐與他久戰,在二馬相錯時,猛然噴出一股烈焰燒向吳貴。

    吳貴感覺這烈火難防,連忙飛身躲避,卻身陷烈火中手忙腳亂。李燧等的就是他這剎那間的慌亂,緊跟著猛削一斧。

    吳貴想回槍抵擋卻稍晚了一點,一條臂膀被削了去。他慘叫了一聲,大槍落地,被李燧隨後閃電般斬來的一斧劈成了兩半。吳貴本想憑自己的本事露露臉,卻一不小心上了榜。他後來作了廣目天王手下的八大將之一。

    吳貴的慘死激得青銅嶺其餘的三仙恨怒交加。他們大吼著一齊衝上陣來。子牙一看連忙一揮令旗。周方的諸仙將隨後一齊上陣,與截教衝上來的諸仙捉對撕殺。

    無極宮中的金鵬看著太虛鏡中顯示的惡戰,嘴角顯出一絲不屑。

    火燧真人見狀笑道:「師弟,你可不要小看了那幾位野仙。他們沒有受過名師的指點,憑著自己的感悟就修成了金仙,資質都是不俗。若能度過此劫,他們歸了師母門下得到指點,以後的修為必有大長。盤古星上仙、妖數百萬,能被師尊看上的修士豈會是泛泛之輩。」

    提到老師,金鵬立即信服地點了點頭,正了正容,再靜心觀看西岐戰場上的撕殺,只等老師吩咐好下界收仙。

    此時的鄭紫靈正靜坐雲床悟道。他的修為最近有所提升,對晦暗的天機看得越來越清晰,但與掌天道的鴻鈞相比還是差得遠。

    他不知道鴻鈞能不能知道那些聖人以後會做什麼,但明白即使鴻鈞知道也不會說,更不會提前干預,不到萬不得以,他也不會去干涉聖人這些事。

    大勢不變,天道任其一切自然發展。

    在鄭紫靈看來,封神是懲惡揚善之舉,主要是以封神榜收攏約束那些有大神通但本性不良的修道士,道德之士不該上榜。

    但天道鴻鈞不這樣想。正也好邪也罷,誰生誰死,誰上榜誰化為灰灰,此乃小事,無情無慾的鴻鈞根本不關心。只要天庭能得到有力的天神,戰後三界能得到穩定,大勢不改,這就行了。

    鴻鈞和他鄭紫靈的區別就在此。

    說天是無眼的,這不算錯。天道是不管你個人的善惡冤屈的,大勢上只要生靈總體是向著造福方向去發展就行。

    說天是有眼的,這也不算錯。不遵天道真理而為,別說是生靈個體,就是一個種族早晚也得完蛋。

    元始天尊的確有大智慧,他也正是明白鴻鈞為天道的特性,才敢千方百計地算計截教的精英弟子。就像封神演義中描述的那樣,截教中的一些道德高士也被元始天尊不昔以大欺小,親手送上了榜,自己的精英弟子卻得到保存。

    鄭紫靈歎惜不已。同為生靈的至尊。掌天道者省心,卻不能享受做人的快樂。掌一線生機者能享受生活,卻因為有了**和牽掛而要多操心。世上果然沒有十全十美的事。那怕是至高無上的神仙也不能奢求完美。

    看清了這一點,鄭紫靈對自己前世的感情遭遇的心結終於煙消雲散了。想想也是,他前世除了感情生活不如意外,其它的方面都算不錯。感情的事之所以不如意,與他太追求完美鑽了牛角尖也大有關係。

    對封神這件事,他自然也不再堅持把闡教嫡傳十二金仙全都送上榜了。

    這十二金仙雖然為人驕狂,但行事上也沒做什麼大惡,並不是個個都該死。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十二金仙也有不得以的苦衷。他們也只是聖人的棋子而已。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根還在權欲太盛的聖人的身上

    且不管鄭紫靈在思索什麼。再看西岐戰場上,商周雙方的仙家正打得火熱。

    魯秀正和未來的地暗星余惠交戰。他雖然頗有神通,戰力強大,但最終不抵余惠的巽風劍的威力,身死上榜。

    楊斗和柏有患大戰,結果被對手斬作兩段。

    黃烈和地劈星李燧苦戰多時,最後也死在對方霸道的利斧下。

    可憐青銅嶺四仙辛苦修行了數千萬年,經歷了大大小小無數的磨難,結果在自以為能得功德的西岐戰場死了個乾淨,日後一同作了廣目天王的麾下大將。時也,命也?

    而衡玉山四仙則運氣極好,不但一個也沒損,反而頗有斬獲。

    地闔星劉衡有指地裂谷神通,他見闡教數仙衝自己殺來,就默念法訣,一指點出個深深的裂谷。

    正躍馬狂奔的闡教數仙猝不及防,紛紛跌入深谷中。沒等他們回過神來,劉衡已祭出一對金裝鑭把他們一對對殺死。

    韓成豹騎著躍景獸去斗劉衡。

    這躍景獸是匹怪馬,黑頭黑身紅尾紅蹄,脖子上有個小肉球。正戰之間,韓成豹拍了那肉球一下。那獸猛然一聲怪吼,聲如霹靂,驚得劉衡一時間心神不定,被韓成豹趁機一開山斧劈死。

    成威的坐騎泰戲獸,長著三目、馬蹄、虎牙、赤睛、長長的綠毛。

    成武的坐騎空桑獸,長著狼頭、馬身、狼尾、赤睛。

    二獸都是似馬非馬的異種上古怪獸。兩兄弟騎著靈獸奔行如飛,躲閃快捷,舞動青銅大棍,在截教弟子中往來衝殺。

    遭到圍攻時,成威祭起神風珠,刮得截教眾仙神目難睜。兩兄弟趁機大殺四方,圍攻的眾仙死傷纍纍,慘叫聲不絕於耳。

    混亂中,地強星夏祥和地靈星郭巳俱死於二仙的棍下。

    天昏地暗中,日頭已經快落山了。苦戰一天的雙方這才漸漸收住了兵器,各自收攏道友的屍體回轉。

    截教弟子倖存的個個帶傷,柏有患、李燧和余惠黯然地帶著戰死的同門回山安葬,並休養些日子,暗暗打算日後再尋仇。

    其餘的惡戰一場,醒了腦子,則偷偷回了盤古星各找地方隱居起來以避封神災禍。

    而姜子牙回城後檢點兵馬,心痛地發現,庚午馮仲卿、壬申侯博卿、丙子刑孫卿、戊寅虞子卿、庚辰尹佳卿、辛巳陽仲公俱都戰死疆場,其他的弟子更死傷數十位。

    好在楊戩告訴他,商軍營中飛走了許多截教弟子,想來一時半會,商軍也無力來戰。他自己也能稍緩口氣了。

    衡玉山的四仙不忍看青銅嶺四仙屍埋它鄉,又經此惡戰知道了截教弟子的厲害,再想起考鬲之言都心生退意。

    他們告訴子牙:「我等要把四位道長的屍體送回青銅嶺安葬。這就告辭了。以後也不再到此,請丞相多多諒解。」

    子牙有心挽留四仙,但四仙去意已定。他只得放行。他暗自歎惜,闡教的同門高手都躲著不來助自己伐周,自己又怎能強求外人留下來歷險!

    看了看眼前的小哪吒、楊戩等第三代精英,子牙又歎了口氣,不知大劫過後,這些自己喜愛的熱血師侄能倖存幾人?自己又能有什麼樣的結局?

    白顯道等四仙在青銅嶺安葬好四仙,正想縱獸回衡玉山。一位鷹目道人眨眼飛落他們的眼前。四仙感覺到了來者的強橫實力,個個暗自心驚戒備,以為是截教的高手為同門報仇,來找自己的麻煩。

    「四位道長不必驚慌。貧道金鵬不是截教弟子。我見你們尚有些義氣,故而前來為你們指點一條明路。」

    金鵬來此之前,鄭紫靈指示他:「衡玉山四仙識進退,徒兒不必總是用強制手段收服他們。」

    因為這個原因,金鵬這才耐著性子和四仙講幾句。

    白顯道心思靈活,他稽了一禮道:「道長法力深湛,貧道佩服。不知道長所說的明路是什麼?請道長不吝賜教。」

    多想有人能看明白老焰想表達的是什麼!這部小說若是拍成電視劇,必定好看。可惜呀斷斷續續兩年的心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