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龍騰世紀 洪荒歷史神話演義 第九章天皇的決定 文 / 謎焰

.    第九章天皇的決定

    通天聖人是位稱職的老師,教出了眾多的優秀弟子。不說多寶道人、趙公明等幾大親傳弟子,單看《封神榜》中的那些人才,如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十二元辰、九曜星君、十天君、四聖元帥……可謂成百上千。

    元始天尊呢?只教了十幾個親傳弟子,本來應該是少而精吧?實際上,卻沒有一個特別出色的。弟子pk弟子,闡教只能靠群毆,玩陰的取勝。在培育人才這一點上,元始天尊遠不如通天教主。

    在鄭大神看來:

    通天教主的悲哀在於,一位沒有遠大的戰略思想,缺乏危機意識,重視兄弟情義,心又不夠狠,只會教書的大學教授,卻擔任了一國最高領袖,卻要去對付精於權謀的另一國領導。

    雖然兩人都是高智商,擅長的領域卻不同。通天教主在一個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敗給了擅長此道的對手,雖然敗得糊塗,敗得不甘心。但其結果卻是必然的。

    通天教主及其截教,為老子的人教也服務了很多年,最終卻被老子無情地拋棄了。有功沒得賞還被滅門,他的憋屈讓人理解和同情,但是後人仍然要批評他。上位者就要有上位者的心胸氣度和謀略手段。缺乏必要的眼光,閉門造車,妄自尊大,婦人之仁,最終被無情地和諧掉了,他這冤屈就只能憋在自個的心理,沒臉向任何神仙訴說。

    鄭紫靈雖然看出了這一點,卻不會費盡心思地去改變。天意難違,西岐當興,截教的氣運與大商的興衰息息相聯,聖人的脾性也沒人能改變。

    改變聖人?笑話!鄭大神改變女兒小龍吉的思想都花了不少心力。去改變聖人的脾性,還不如讓他和鴻鈞打一場,說不定還有點成功的希望。既然不能指望通天教主,那就得靠他自己來精心謀算封神戰。

    或許有人說,鄭紫靈這是吃飽了撐得,沒事找事。那鄭大神會告訴你,非常人行百常事。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活法,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理想、抱負、作為和責任。還是那麼句話,「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凡間有拯救世界的英雄,神怪界更有頂天立地的巨人。咱們的鄭大神好不容易來一趟洪荒,總不能整天喝花酒,日日風花雪月不是?

    其實,鄭紫靈從封神演義中描寫的,三霄殘死的陰影中早已解脫出來了,那只是小說。畢竟,現實中的三霄好好地活在他自己身邊,也不是好欺負的。元始天尊並沒有招惹他。鄭大神現在已真正融入了這個神魔世界,前世的傳說,有些在此只是假說戲說,鄭大神已經能把它當成遊戲看。

    但是,闡教弟子依仗聖人門徒的身份,隨意干擾天庭的事務,天庭不能正常地履行應有的職能,這倒霉的就不僅僅是昊天大帝,凡間的百姓也跟著遭殃。舉個例子來說,闡教門人因某地的人族不敬闡教,就不准當地的龍王給此地下雨,那這一片地上的人就得餓死,渴死。

    鄭紫靈的目的簡單。那就是建立宇宙新秩序,仙人分治。讓人族按自己的意願自由發展,讓天庭、地府獨立地運轉。目標很大,那就是不讓聖人干涉三界的事。道、佛二教的教義要留其精華,去其糟粕。讓人積極進取,而不是隨意自流,互相攻伐;讓人向善,卻不可讓人絕情絕欲消極避世。

    人畢竟不同於神怪,不能長生不老,不能不吃不喝。西方教和玄門道教為了各自的功德氣運和權力,把神的規則完全套用在凡人身上,這是根本行不通的。這是鄭大神不願看到的事。

    鄭紫靈要改變神靈控制一切的狀況。這是他穿越來洪荒後,作為骨子裡的人和作為一線生機的道的責任。

    再說女媧娘娘從無極島回到宮中後,她把靈果給了愛徒小雲潘,教她好好吸收利用,又講解傳授了些道法,吩咐小丫頭去好生參悟,隨後就找來兄長伏羲,商議他轉世投人胎的事。

    女媧原以為要費些唇舌才能說服哥哥。沒料到,伏羲對她喜道:「最近我總感到自己的道,似乎與人族的發展有關,就耗費心力推算了一番,那卦象顯示也是如此。只是,一直令我困擾的是不知該如何去做。現在聽妹妹一言,我是茅塞頓開啊!吾道成已!哈哈哈……」

    女媧娘娘見自己的哥哥向道之心甚堅,不畏作肉眼凡胎的千難萬險,也是心喜不已。早先,她怕伏羲不願意投胎人族,以至他修不成正果,早準備了一大套說詞。現在,伏羲同意了,她又有些擔心了。

    「兄長,你可要想清楚了,你輪迴到人世,不能有任何法力神通,只是一個普通的凡人,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你要以凡人之軀,面臨諸多凶險和困難,一個不慎,就可能灰飛煙滅。如此一來,不但修不成大道,性命也難保住。」

    「呵呵……想你我二人同生於混沌,經歷過第一劫,盤古開天闢地;

    第二劫,開天煞氣濃烈,艱難生存的遠古鴻蒙時期;

    第三劫,危機四伏,龍鳳大戰的太古時期;

    第四劫,巫妖稱霸億萬年又俱滅的上古時期;

    一直到現在的三界重立,人族振興。

    雖然是步步凶險,層層殺機,一批又一批強者湮滅,但天道眷顧,你我卻最終倖存下來。

    如今,妹妹你已成為萬劫不磨的聖人,我也成了天地間為數不多的玄仙,此何其幸哉!妹妹造人,補天,有大功德!而為兄對天地蒼生卻無尺寸之功,枉為混沌神靈!

    人族為妹妹所造,教化人族,讓人族生活的更好,就是我這個作兄長的義不容辭的責任,難道說還有讓外人先來為妹妹分憂,而我卻在一邊袖手旁觀的道理?為兄心意已決,縱然身殞化灰灰也無遺憾。妹妹不必多想。」

    這話聽在鄭大神的耳朵裡。他不禁歎惜道:「無怪乎人們常說,機會總是給有心者準備的。伏羲能有這種認識、心態和勇氣,所以他才會有機緣成為人族的三皇之一。只是不知那傳說中的神農和軒轅黃帝,是不是也是洪荒中的哪個大神變的?他們是不是三皇中的另二位?這事以後的好好看看。」

    再說那伏羲囉囉嗦嗦地說了一大套,女媧從中聽出的是哥哥對妹妹的無限關愛和款款深情。她心中生出一絲絲愧疚。自從成聖後,明白了更多天機,女媧就意識到,宇宙中的各種生命現象,往往只是滾滾紅塵中的過客。

    她的親情、人情觀念已淡薄了許多。聖人不仁,以萬物生靈為螻蟻。女媧娘娘雖然不能把自己的哥哥說成是螻蟻,但螻蟻就是螻蟻,他的身份不會因為他跟聖人有關聯而改變。聖人關注的是天道大勢、是天地間至高力量的對比變化、是天道的代表聖人的動態,餘者皆不足慮。

    無極島之行,女媧娘娘所獲甚多。進一步交好了二位准女聖人,更重要的是結識了另一位至高存在——太玄金尊。這位金尊和鴻鈞可都是道的代表,真正的無敵至尊。自從見識了鴻鈞創造天界的神通,她才知道,驕傲自負的聖人在道的面前,與螻蟻沒有什麼區別。

    女媧娘娘明白,到現在,其他五聖對無極島的存在一無所知。雖然說一線生機就應該是隱秘的,不可捉摸的,需要生靈自己去努力追求的。但,她能感覺到,這位金尊還有故意隱藏自身存在的意思。

    這意味著他有一個大的計劃,一個不想被聖人警覺和注意的計劃。儘管她不能推測出計劃的具體內容,但從太玄金尊對人族的關注程度來看,這個計劃必定和新興的人族能更好的發展有關。這讓女媧娘娘心中既安慰又有點忐忑。

    同時,女媧也體味出這位道的存在者對自己十分欣賞,而對其他的五聖則不以為然。這也是六聖中唯獨自己能到無極島作客的根本原因。道就是道,不管它是規則的存在,還是以人的形式存在,都是不可盡知的。在這一點上,聖人也不能例外。如同天道鴻鈞一樣,太玄金尊如果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的存在,天地間也只有道祖才能知道他。

    此外,在無極仙島上,女媧感受到的不是至聖道場的森嚴,而是輕鬆愉快的氛圍。人、靈禽神獸都自由自在地安寧生活著。島上的無數生靈對那位太玄金尊有著發自心底的敬畏,但更多的卻是親近。

    道也有情。這是女媧娘娘明悟的一個道理,所以她的道心有所改變,道行果然又有了提升。作為聖人,女媧第一次羨慕起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和愛情。看著天瑤和雲霄兩人的開心和幸福,女媧的聖人之心也不禁產生了一絲絲嫉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