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漢末溫侯

第二卷 天下大亂,群雄並起 第七十八章 :聚人才推行政令,來下邳孔融求救 文 / 碼字豬

    第七十八章:聚人才推行政令,來下邳孔融求救

    有時呂布想想還真是羨慕袁紹那般的人,依他所知那歷史中的袁紹只是借助了公孫瓚的勢力,然後排出幾個說客就將富饒的冀州從韓馥手中奪得,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如此幸運之事真是千古唯有。可惜呂布到底不是袁紹,沒有他那樣顯赫的背景家世,也沒有他的清白名聲,有的只是一個寒門子弟,所依著不過就是盧植的弟子,其餘的便要規劃到匹夫那方面去了,若想兵不血刃的佔據冀州,只怕倒是做夢方可完成了。不過也多虧如此,呂布才能百煉成鋼,與帳下兄弟也是感情日經深厚,訓練兵卒,整頓軍紀,使幽州軍一改以往匪氣,同時愛護百姓,也是得到幽州百姓的擁護,至少不必那遠走洛陽的原幽州刺史劉虞差,畢竟以夷制夷的方略可是呂布所倡導,如今邊地安穩,少有衝突,百姓也是活的安心。

    然後多面交戰,讓呂布倍感人才不足,於是在幽州大力的舉薦有才能的人為己所用,為此不得不提早推行「聚賢令」——凡有一技之長,不論出身,不計前事,一律量才而用,一時間倒是來了不少的中下等的人才,幫助呂布軍團處理民生政務。

    至於前些日子立有戰功的趙雲,夏侯蘭等人,呂布則是賞賜財物,暫時封為高順的裨將。雖然別人不知道趙雲的能耐,當他只不過是一員武力出眾的武將,但是在呂布的心目中趙雲卻是佔得一席之地,對於他的將來來說也有極大的份量,但他也絕不會因為是趙雲,就一味的推崇備至,在他看來沒有一個人一出生就能打戰的,趙雲雖勇,但還很需要一個學習的時間來進行過渡。而讓趙雲等人跟在有豐富戰場經驗且統兵有道的高順身邊,對他的成才絕對是有好處的,為此知道呂布心意的高順也是對趙雲傾囊相授。

    這便是義兄,一個只要選擇了邊一定會用盡全力的人,呂布為自己能找到如此一個好兄弟從心底感激,身上的責任卻也是越大。

    因為呂布需要更多能夠獨擋一面的人才,高順算一個,田豐也算一個,但實在是太少了。

    總計一下,呂布如今不算遼東太守魏攸,遼西太守公孫越外,手下有武名之人有顏良,文丑,典韋,高順,麴義,趙雲,魏續,侯成,夏侯蘭,田豫,張南,焦觸,蔣義渠,嚴綱,呂忠,田楷,徐邈等人,智謀之士則有田豐,戲志才,關靖,公孫義,田疇,審配,逢紀,郭圖,陳琳,季雍,李孚,田予等,也算是小有儲備。

    因為日後還是避免不了與韓馥有冀州之爭,故而呂布積極在這段時間補充一切所需力量。

    而在呂布準備,休養生息的一年內,各地的諸侯出人意料的安靜下來,雖然外面看起來很是平靜,可是內部的爭鬥卻也慢慢的浮現出來。

    比如說徐州的陶謙與部下劉備的關係開始出現裂痕,不得不說,劉備現在雖然根本沒有機會去洛陽討個什麼「皇叔」的稱謂來,但是他那與眾不同的親和力及自身的才學為他在徐州的立足提供有力的基礎。

    相比之下,陶謙在徐州久居高位,起初也能禮賢下士,出訪民情。可是隨著地盤的不斷擴大,尤其是得到了壽春後,陶謙漸漸的就開始多在下邳小沛活動。

    至於劉備因為有關羽張飛的幫助,練兵之事全全叫給他二人,政務之事就交給孫乾與簡雍,可以說是最輕鬆的人。

    這一輕鬆,劉備就有大量的時間去訪問名士,比如說張昭,比如說王朗,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備才開始被陶謙忌諱。

    徐州名士張昭有大賢之名,陶謙多次想招其為己所用卻一直被張昭推辭,就連他那同樣有賢明的兄長張紘更是遠遁江東,這令陶謙很是不舒服。

    因為那張昭不願為陶謙所用,多次拒絕出仕,現在倒好,你劉備一說就願意,這把陶謙至於何地。

    儘管如此,陶謙是既是忌憚劉備,卻也離不開劉備。徐州四面環敵,新得的壽春乃是四戰之地,陶謙手下將領只怕無一人能擔防守重責,唯有劉備的二弟關羽有此能力,還好,能讓劉備兄弟分離,總是好事。

    於是,陶謙又派了趙昱為壽春太守,孫觀及其兄長孫康為騎都尉,關羽為羽騎千郎將,兵八萬共守之。為了牽制關羽,除了安置趙昱等人以外,在地勢險要的則是交給了應劭,心腹大將臧霸、吳敦尹禮為輔,兵三萬駐守,而劉備本人則滯留在下邳城,與張飛為伴。

    這日,劉備還是與往常那樣在家中小息,與眾人暢述才學。突然有下人來報,徐州別駕從事麋竺來訪。那麋竺「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鉅億」,為徐州一大豪強。劉備不厭其商人的身份,刻意與其交好。

    麋竺身為別駕從事,卻如同外交官一樣,多是安排使者之事,有名卻無實權,因而對陶謙還是有幾分抱怨的。恰好在劉備的禮賢下士之下,麋竺也就對其多加照顧,如同此次北海的孔融與其部下來到下邳,麋竺也是在第一時間內親自來通知了劉備。

    「孔融來訪,不知是何事啊?」這是劉備問的麋竺。

    麋竺笑道:「我是今日接到通關文牘才知道孔融要來,卻是為了什麼事,我就真的不得而知了。」

    劉備想想也是,只是剛才與麋竺講話,不好直接轉與他人,故而先行問了麋竺。

    無形之中,麋竺卻是心中感好,對劉備更是親近。

    問了麋竺不得而知,自然是要問自己真正的軍師了。張昭最擅內政,卻也是智高之士,被劉備視為智囊,這不解之事,自然是要詢問一下張昭的。

    張昭聽後,笑道:「玄德,怕是又要起戰端了。」

    劉備細細的一琢磨,對啊,這孔融是北海太守,就算要來拜訪陶謙也應該是手下的人,自己親自來,這根本沒有什麼道理啊,莫非……

    看到劉備若有所悟的樣子,張昭輕輕一按劉備的手道:「猛虎入林,蛟龍潛淵方能一展鴻圖啊。」

    其實在這裡的,皆是劉備的親信,張昭也不怕說破。

    劉備也是知道陶謙對自己越來越忌憚,聽了張昭的話後,他決定立刻去見陶謙與孔融。

    張昭急忙拉住劉備道:「莫急,陶刺史手下無人,必是玄德之職,若是現在就去,只怕會拖累了麋從事。」

    劉備一想,的確現在去是不妥。

    到時候只怕陶謙會猜忌麋竺,白白讓自己失去一條線。

    劉備一想通,急忙對麋竺道罪。

    麋竺連聲不敢。

    第二日,劉備耐心的等著。直到陶謙召集文武一同到其府商議大事,劉備方才動身。

    「陶公,袁紹,小人也!」孔融恨恨的說起他為何而來。原來自從袁紹被呂布戰敗於南皮後,手下人才大都歸順於呂家,唯有廖廖數人,比如說淳於瓊等人,兵不千人,可以說是狼狽到了極點。幸好有北海太守孔融與袁家歷來交好,又很是敬佩袁紹當初起兵打董卓之義舉,所以熱心的接納了袁紹。起初袁紹還很是安分,霉頭不過飲酒作樂,直到聞聽大敵呂布戰敗在鄴城,當時袁紹真的是欣喜若狂,想他袁紹「四世三公」之後,居然會敗得毫無尊嚴,家人被俘,部下摒棄。雖然不久家人就被韓馥送回卻只得幼子,可這真的讓向來眼高於頂的袁紹所不能忍受。趁此大好機會,袁紹立刻向孔融請命,借了三萬軍,響應韓馥攻打南皮。

    不能說孔融傻,只能說孔融沒有野心,這三萬人馬就這樣交給了袁紹,讓他掌握在手中。

    人真的只有經過了挫折,才能有所成長。這次,袁紹沒有被仇恨所遮目,在得不到平原高覽的援助,連日攻城不果的情況下,明智的選擇了保存實力,因為袁紹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勢力差距。

    袁紹留著手,孔融也不願為他人做嫁衣,拖了一陣後,各自回軍,這也是南皮高順不到三萬人卻能對抗他們二十萬而不落下風的一個原因。

    等袁紹回到北海後,因為掌握了兵權,就開始對孔融漸漸心生忌憚,不久前袁紹更想尋個理由誅殺孔融。

    幸好孔融有心腹相助才能安全逃出北海,而孔融此次來,不奢求能再主北海,只是希望能夠打敗袁紹,為其家人報仇。

    聽了孔融的後,如果說陶謙對北海一點**也沒的話,那就是惺惺作態了。在得到關羽,張飛,臧霸等一干悍將,又坐地下邳,壽春,小沛,實力之強,就算是在濮陽的曹操,宛城的張遼,汝南的袁術也不敢輕易招惹陶謙。自己年紀逐漸大起來,雖然身體還算硬朗,可是兩個兒子的才能卻遠遠比不上劉備,這叫自己如何能放心呢。

    不如現在把劉備調去北海,卻只給少許人馬,讓他跟袁紹戰個兩敗俱傷,能奪下北海最好,奪不上就治劉備一個罪名。想到這裡,陶謙道:「玄德,文舉與我相交甚厚。今日被袁紹所欺,望玄德能夠出戰北海,擊敗袁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