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晉時歸

第三卷 天下歸心 216輸掉的光輝帝國(1) 文 / 水的龍翔

    公元358年5月,新的大漢王朝在北方的大地上崛起,結束了北方長期混亂的局面,在漢朝皇帝唐一明的治理下,境內各族百姓和睦相處,相互通婚,使得長期分裂和敵對的許多民族第一次得到融合,他們也都有了一個新的稱呼——漢人!

    六月初一,漢朝都城洛陽的皇宮內,早朝如期舉行。

    「陛下,一個月來,國內局勢基本趨於穩定,自大分裂以來,北方第一次得到統一,遠離了戰亂,遠離的戰火,百姓都其樂融融,交相稱讚陛下雄才大略。」丞相王猛站在百官之首,朗聲說道。

    唐一明端坐在龍椅上,頭戴龍冠,身穿皇袍,顯得極其威嚴。他聽了以後,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幾十年了,百姓飽受戰火之苦,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在這幾十年中喪生,如今北方一統,天下稍微安定了一些,但是大家不要就此懈怠了。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何況我們現在還沒有真正的一統天下,各位大臣們都應當盡心盡力,共同繁榮我朝,朕相信,幾年後,我朝必然能夠平滅南方的晉朝。」

    兵部尚書謝艾道:「陛下,如今北方雖然完全統一,但是民心還不夠穩定,塞外廣袤的草原上還有著柔然、匈奴兩大民族。自從陛下將鮮卑人全部遷往長城一帶,柔然便在廣袤的草原上蠢蠢欲動,而匈奴人又在西域北方若隱若現,似有攻擊我朝之意。臣以為,陛下可招募民夫,修繕殘破的長城,以防止柔然南下入侵。」

    侍中魏舉道:「陛下,臣以為此法可行。如今我朝剛剛結束戰事,士兵疲憊,北方還沒有得到恢復,我朝應當固守一兩年,然後等到北方安定之時,便可大舉北上,消滅柔然。」

    「修長城?那不是要我和秦始皇一樣了嗎?不行不行,這絕對不行。」唐一明的心中緩緩想道。

    他目視群臣,看到站在大殿最末尾的慕容恪,便問道:「慕容先生,你有什麼意見?」

    慕容恪自從跟隨唐一明來到洛陽後,便終日伴隨其左右,每日上朝的時候唐一明也讓他在大殿上聽著,雖然沒有給與他任何官職,對他卻勝似自己的臣子一般。在慕容氏的處理上,唐一明也遵照了慕容恪的意見,將所有的慕容氏全部降為了庶民,安置在洛陽城中,賞賜給他們田畝,讓他們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

    群臣突然全部向後看去,目光中有的充滿了敵意,有的充滿了疑惑,有的充滿的妒忌。

    慕容恪能夠感受到那諸多的目光,他神情自若,十分的鎮定,向邊上走了兩步,出班拜道:「啟稟陛下,在下不過是一介布衣,陛下讓在下在此聆聽國家大事,已經是對在下最大的榮寵了。在下又怎麼敢妄論國事呢?」

    「此言差矣,如今慕容先生已經是漢朝境內的人,漢朝的興衰榮辱,自然和慕容先生有關。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對於慕容先生這樣大才的人來說,自然更是有著莫大的關係。」王猛反駁道。

    唐一明聽了便呵呵地笑了起來,並且說道:「慕容先生,丞相說的句句有理,朕懇請慕容先生一言!」

    慕容恪急忙道:「陛下……在下以為,修建長城勞民傷財,費時費力,在此時是最不可取的辦法。塞外雖然有著廣袤的草原,但是柔然未必就敢犯邊,如今北方一統,漢朝也日益強大,在面對強大的敵人的時候,柔然必須要考慮考慮後果。不過,在下以為,與其被動挨打,不如主動出擊。如今陛下已經將塞外的遊牧民族全部遷徙到了冀州、幽州、并州和中原一帶,這給與了柔然極大的發展空間,但是柔然現在還不夠強大,如果此時進攻的話,只需幾萬兵馬,便可一舉而平定。」

    「哈哈哈!說的好,朕也正是這個意見。丞相,你以為如何?」唐一明問道。

    王猛回答道:「啟稟陛下,臣和慕容先生意見一致。現在陛下一統北方,雖然民心尚未真正的穩定,但是誰也不會再願意去經受戰亂之苦。臣以為,駐守幽州一帶的苻堅、呂光、趙乾、金勇便可領著勝利之師四路齊進,北擊柔然,必然能夠取得莫大的勝利。」

    「嗯,那就照丞相的意思,讓苻堅、呂光、趙乾、金勇四人各帶兵馬兩萬,北擊柔然。另外,命令在西域的劉三所部,出兵攻打匈奴,只要消滅了這兩個勢力,我們大漢才能真正的永絕邊患。魏舉,草擬聖旨吧!」唐一明道。

    「臣,遵旨!」魏舉答道。

    「對了,朕還有一事要和諸位提一提。如今大漢朝內有才之人極為少,朕想開科舉,選拔人才,不問出身門第,都可以來參加科舉,分為武舉和文舉,並將科舉定位國策,每三年舉行一次,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科舉?」眾臣都是一臉的茫然。

    於是,唐一明便將科舉制度詳細地和眾位大臣說明了一番,眾人聽後,都立刻明白了過來,紛紛高聲呼道:「陛下聖明!」

    唐一明擺擺手,對丞相王猛說道:「文舉的事就交給你去做了,三年大考一次,由朝廷出題,將考題秘密地頒發到地方,張貼皇榜,公開選拔人才。今年是第一年,科舉制度可以放寬一些,按照百分制,凡是考試在八十五分以上的,便可以全部選拔出來,召集到京師裡來,然後再由朕親自出題,從中選拔出優秀的人才來。」

    「臣遵旨,必定會將此事辦好。」王猛答道。

    唐一明呵呵笑道:「嗯,武舉的事情就交給兵部尚書來做,選拔命各州郡選拔精壯男子,先行考校一番武藝,然後再選拔入京,由你親自選拔,之後朕再從中選拔出來一些人才,充塞各軍之中。」

    謝艾答道:「臣遵旨!」

    「好了,那就退朝吧。」唐一明站了起來,高聲說道。

    一個月後,漢朝的大軍出了塞外,分兵四路,直取柔然,劉三的西域軍團則出兵五萬攻打匈奴,正式開始了掃滅蠻夷的大戰。與此同時,科舉制度也在悄然聲中進行。

    八月,唐一明命令黃大帶兵屯駐宛城,讓謝艾屯駐關中,又給駐守淮北的李國柱派去了三萬援軍,同時在渤海灣建立了三座海軍基地,將廉丹、郭諾調到海軍基地,負責訓練海軍事宜。另一方面,漢朝的第一次人口普查經過兩個月的調查,終於告一段落。

    皇宮內,當唐一明手持著戶部尚書所上奏的人口普查的結果時,用力地搖了搖頭,淡淡地說道:「才七百萬人口,比起後來的十三億人口來說,連個零頭都不夠!哎,真少的可憐,看來必須鼓勵多生多育了,三年普查一次,等三年後,再看看情況。」

    但是轉念一想,在這個時代,中國人口總數能有三千萬就不錯了,何況北方連年征戰,百姓大部分都流入了南方的晉朝,使得北方十室九空,他也就舒心了一些。

    十月,漢朝的第一次科舉在全國各地如期舉行,經過層層選拔,在十一月初的時候,文舉、武舉都有了結果,一批新的人才走上了仕途,彌補了漢朝人才不足的情況,使得朝廷內部的官員漸漸地多了起來,也使得辦事效率高了。

    與此同時,漢軍在征戰中連連獲勝,迫使匈奴、柔然投降,唐一明下令將兩族百姓全部遷徙到了一起,在塞外選擇水土良好的地方建造城市,打散了其純遊牧的方式,使得他們向著半耕半牧的生活方式傾斜,正式解決了北方的邊患問題。

    時光猶如白駒過隙,轉眼間便渡過了兩年。兩年的時間內,漢朝無論在工業、商業、農業上,都有著很大程度的發展,使得國民都日益穩定,原本蕭條的景象,一去不返,形成了以長安、洛陽、廣固、鄴城、薊城、遼東、宛城、汝南、淮北、陳郡、武威、高昌、龜茲等為首的繁華都市,其中又以洛陽一帶最為繁榮。

    在軍事上,唐一明也有了很大的改革,施行了兵役制度,士兵參軍滿十年便可以退役,不願意退役的可以繼續留在軍隊之中,他自從北方大勝之後,全國兵力保持在五十萬人,一直沒有繼續擴軍,而是加強了這五十萬軍隊的訓練,並且將二十萬軍隊改編成為了海軍,一心再為吞併南方的晉朝而努力。

    晉穆帝生平六年(360年)七月初一,建康。

    丞相府中,晉朝丞相謝安連日來都接到了從邊關寫來的急報,他看到了以後,心中也頗為沉重。

    大將軍桓沖坐在謝安身邊,他也看了一遍急報,當他放下急報的時候,便開口說道:「丞相,漢軍不斷的向邊鎮上增兵,看來是想正式攻打我軍了。」

    謝安點了點頭,笑著說道:「不錯,漢朝統一了北方,使得北方大地上遠離了戰爭,我軍和漢軍遲早會有一場大戰,早在幾年前本府就已經猜測到了,這幾年裡,本府積極準備大戰的來臨,訓練士兵,為的就是這場戰鬥。」

    「那以丞相之見,漢軍會選擇從哪裡做為主攻點呢?」桓沖問道。

    謝安道:「巴蜀有山川阻隔,路途難走,荊襄一帶地處我朝中部,一旦遭到攻擊,勢必會得到西南和東南的支援,攻打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我料漢軍一定會先強渡淮河,再直接進攻建康,進攻的重點會放在東南!」

    「嗯,丞相分析的很有道理。如今我朝有馬步軍二十五萬,水軍十五萬,是否將三十萬兵馬全部壓在東南,與漢軍決一死戰呢?」桓沖問道。

    謝安道:「必須如此,如果京畿不保,本府又如何能對得起陛下的信任?」

    「我聽說漢軍這兩年沒有擴軍,軍隊數量一直保持在五十萬左右,看來我軍和漢軍應該有一拼。加上丞相多年來秘密打造的大炮,說不定還能打勝這一仗呢?」桓沖道。

    謝安笑道:「也不能如此說,漢軍的實力實在太過強悍了,不能掉以輕心。這幾年來,漢軍的水軍一直徘徊在淮河之中,耀武揚威,佔領了淮河一帶的水域,致使壽春成為了一座危城。桓老弟,你把大軍駐守在了合肥一帶,避免了向漢軍展示我軍實力的機會,如果漢軍強渡了淮河,那麼壽春就讓漢軍佔領,我軍避重就輕,在合肥與漢軍決戰,就算敗了,我軍背後有水軍在長江裡,也可以掩護我軍撤退,以防萬一。桓老弟,你這就去合肥駐守,我料漢軍不出十日必然發兵攻打壽春,十日內,我必定會率領大軍親自到合肥!」

    「嗯,丞相保重!」桓沖道。

    ###############################

    淮河以北的大地上,一座堅固的城池矗立而起,這裡是李國柱花了兩年心血一點一點擴大並且建造的,唐一明命令為淮北城。在淮河岸邊,還有一座海軍基地,三萬海軍全部停靠在這裡,每天都會有巡邏的船隻在淮河中經過,將這一帶的水域完全給控制住了。

    淮北城中,漢朝的皇帝唐一明秘密到訪,坐在城中的太守府中。在他的面前,坐著諸位將軍,黃大、謝艾、苻堅、呂光、劉三、廉丹、李國柱、趙乾、傅彥、宇文通等人全部在座,可謂是熱鬧非凡。

    「各個部隊都已經調集完畢了嗎?」唐一明掃視了一圈諸位將軍之後,便問道。

    謝艾率先回答道:「啟稟陛下,各個軍團都已經按照陛下的吩咐,秘密進入了指定地點,只要陛下一聲令下,所有的軍隊都會發起總攻!」

    「嗯,很好。這是咱們最為關鍵的一戰,多年來,咱們為了這一場戰鬥準備了不知道有多少時間了,此戰只需勝利,不許失敗!」唐一明高聲叫道。

    「諾!」

    「從偵察兵送回來的情報來看,晉軍把長江兩岸做為了重要的佈防地點,他們的水軍在長江內來回穿梭,又在長江口岸打造了鐵鎖,橫江攔截,致使我海軍無法進入長江內部,加上是逆流而上,更是不利於作戰。如此一來,我們只能渡過淮河,沿著淝水南下,進入巢湖,然後進入長江。不過,以謝安的智謀,加上桓沖的武勇,必然會在合肥一帶設防,那我們兩軍也就只能在此決戰了。」唐一明道。

    「陛下,臣以為,可派遣海軍從大海南下,騷擾晉朝沿海郡縣。這兩年來,陛下既然大力發展海軍,就必然會使得海軍能派上用場。晉軍與我軍決戰,其水陸兩軍都會全部放在長江兩岸。沿海以及國內空虛,如果有十萬海軍南下,在揚州一帶登陸,從背後騷擾晉軍,必然能使得晉朝內部混亂!」廉丹道。

    「哈哈哈,你說的不錯,兩年來,朕讓你們秘密訓練這些海軍,為的就是這個。南船北馬,朕要打破這個地域的束縛。你現在是海軍的統帥,二十萬海軍盡皆在你手中,除去三萬在淮河中的海軍之外,朕準備讓你帶著十七萬海軍南下,就在你說的地方登陸,從背後殺向建康。不過,這次不能搶佔城池,大凡所攻佔的城池,都不要佔領,直逼建康。廉丹,你剋日啟程,率領大軍南下,朕在淝水一帶拖住謝安、桓沖,讓他們不能回去,只要攻克了建康,也就等於晉朝滅亡了。」唐一明道。

    謝艾道:「陛下聖明,只怕謝安做夢都不會想到,我們會這樣來對付他。」

    「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謝安這個傢伙,足智多謀。柳震,你和廉丹一起作戰多時,海面上的事情,你也必然知道不少,這次就由你和廉丹一起去!」

    「陛下放心,臣一定和廉將軍攻克建康。」

    「嗯,眾將聽令,明日拂曉開始進攻晉軍!」

    「諾!」

    七月十六,這天的天氣格外的燥熱,燥熱的天氣裡容易讓人的脾氣也隨之暴躁起來。淮河南岸的晉軍士兵一隊隊人在河岸線上巡防,突然看見了河面上駛來了漢軍的戰船,他們的神情變得十分緊張。對於這種挑釁,晉軍的士兵早已經習以為常,自從漢軍在淮河以北建造了城市,駐防那裡之後,漢軍的戰船幾乎每隔幾天都會如此近距離地靠近晉軍的防線,往來行走一番之後,便回去了。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因為上面下了命令,只要看見漢軍的戰船就敲響警鈴,通知離河岸二十里遠的營地。晉軍們都很清楚,他們要打仗了,要和北方強大的漢軍打仗了。一個晉兵看見了漢軍戰船之後,便急忙跑到了一座譙樓上,奮力地敲響了譙樓上的警鐘。

    當第一聲警鐘被敲響之後,便見從河岸的戰船上猶如迫擊炮似的炮彈紛紛向著沿岸的晉兵轟炸了過去。一輪猛烈的轟炸聲後,淮河南岸的譙樓便成了一堆廢墟,那些巡防的晉兵也化成了炮灰。

    當戰船不斷靠近之後,河面上顯現出來了越來越多的船隻,大大小小的船隻成群結隊的從北岸駛向了南岸。靠岸後,船上的漢兵便從下了船,上了岸,迅速地向陸地遠處集結,並且在那裡展開巡查,在確定沒有任何晉兵和危險後,便立下了營寨,漢軍的登陸之戰就這樣簡單地完成了。

    離河岸不遠的晉軍守河營寨的士兵們,他們聽到了隆隆的炮聲,不進反退,當即拔營起寨,迅速退回了壽春。

    壽春城裡,謝尚看到退回來的士兵,臉上浮起了一絲淡淡的笑容,自言自語地說道:「果然不出丞相所料,漢軍果然在這裡登岸了。」

    他十分的自信,因為他有自信的資本。如果放在幾年之前,他或許還會懼怕漢軍,但是現在,當他的軍隊裝備上了和漢軍所擁有的同等武器時,他一點都不害怕了。他叫來了十名參將,讓他們各自帶著部隊守好城池,並且將大炮從武器庫中推出來,架在城樓上,一旦看見有漢軍的身影,便可以開炮轟擊。

    吩咐完畢之後,他剛要回太守府,便見一個斥候匆忙跑了過來。

    「什麼事情?如此慌張?」謝尚十分平靜地問道。

    斥候道:「將軍,漢軍攻佔了淮陰、盱眙兩地,另外一支漢軍從汝南出兵,沿淮河東進,直逼壽春而來。」

    「哦?三路齊進啊?何人率領軍隊從汝南出兵,來了多少兵馬?」謝尚問道。

    「領兵之人乃是王猛,兵馬約有五萬人,大張旗鼓,聲勢浩大。」斥候答道。

    謝尚呵呵笑道:「來的正好,看來漢軍把全國的兵力全部壓在了這裡,很好很好。如此一來,我軍和漢軍就有的一戰了。好了,繼續打探。」

    「諾!」

    謝尚回到府中,急忙在戰報上寫道:「漢軍左路軍由王猛率領,沿河東進,右路軍已經攻克淮陰、盱眙兩地,中軍已經佔領下蔡,請丞相示下!」

    寫完之後,謝尚便派人帶著那個戰報急忙馳往合肥。

    合肥城中,謝安、桓沖接到謝尚的戰報後,不禁同時感慨道:「漢軍進軍神速,真是一支勁旅啊!」

    兩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只聽謝安說道:「桓老弟,我看,是時候和漢軍開戰了。」

    「嗯,壽春城防堅固,可以阻滯漢軍的前行,我現在就從合肥帶大軍支援,丞相坐鎮合肥即可!」桓沖道。

    謝安呵呵笑道:「桓老弟,你莫不是以為我是貪生怕死之輩嗎?」

    「丞相,我怎麼會是這個意思呢?丞相智謀超群,晉朝無出其右者,征戰沙場的事情,就交給我這樣的武夫來辦就好了,丞相運籌帷幄即可,不必親臨戰場。」桓沖道。

    謝安道:「非也,戰場上的變化十分微妙,我若不親自指揮,心中總是憂慮。我們以十五萬馬步軍抵擋漢軍四十萬大軍,在兵力上十分的懸殊,我必須親臨戰場才行。」

    桓沖道:「那好吧,那我們現在就走,支援壽春,與漢軍在壽春展開決戰。」小說網(|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