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三國當保鏢

龍騰世紀 第669章、趙雲白馬貫西北,孫策單騎定江東 文 / 深幻

    第669章、趙雲白馬貫西北,孫策單騎定江東

    涼州,更西、更北,極蠻夷荒涼之地……

    趙雲和諸葛亮到這兒也有一段時間了,他們是在新年過後也就是大元二年初才隨著龐德的軍隊一起離開洛陽返回涼州的,而後又在那裡分離,兩個人獨自(當然不可能是真的獨自,還帶著一支軍隊,一路漫漫來到了這相對於中原關中而言已經是屬於極西極北之地了。h請記住我d五月中文看-打)

    而在這一段時間裡,兩人經過了一番合計,也並沒有急著就開始凌巴所說的要「驅逐胡人」的事情,而是在這裡先進行了一番實地考察。

    雖然從龐德還有馬超那裡都得知了不少有關於西涼、并州以及更西北這一大片區域的一些風土人情、基本概況,也並不是不相信他們,但趙雲和諸葛亮顯然都是實幹派,正如凌巴所說的那樣,事情的進展並不用急,但一定要穩,要有保障,畢竟和歷史上比起來,現在天下的格局已經是有了相當一部分的變化了,而這變化顯然也大部分是朝著於凌巴這方、朝廷這方有利的方向發展的。

    所以他們現在也並不急著開始,而是首先在各處實地考察了一番,確定了一些重要地點,這時候才開始考慮真正的行軍問題。

    既然是讓趙雲、諸葛亮掃蕩西北胡人,凌巴也不可能讓他們單獨兩個人就這麼去,還特意從十萬大軍和新收編的并州軍中各抽調出了一部分,當然也有火影衛的一些精英穿插到其中去,然後就讓趙雲、諸葛亮領著這支雜牌部隊。

    雖說是雜牌,但是其中人員混雜,也很不好弄,但這無疑也是要更加考驗兩人的能力的。

    趙雲就不用說了,在童淵門下的時候,就表現出了對於軍事兵法濃厚的興趣,在凌巴這兒的那段時間更是狠補了一番有關於孫兵法的知識,對他來說,凌巴這個孫兵法這樣的兵法奇書的「作者」,簡直就是一本活的兵法,所以也經常就跟在凌巴身邊,而凌巴自然也不會吝嗇,而且憑藉著自己超越時代的見識,不止對天下某些軍隊進行了點評,還對趙雲進行了好一番的「游擊戰爭」的灌輸,不過在這個時代裡,貌似大漢朝廷應該屬於「被游擊」的對象,看來他這番灌輸卻是無用武之地了。

    而諸葛亮出自名士還是帝師的「水鏡先生」司馬徽門下,天生又聰慧過人,有著凌巴一直以來的熏陶引導,相信發展下去說不定會比歷史上原本那個還要出色,當然他還是缺少經驗和實踐,而現在無疑就是最適合的檢驗的機會,檢驗他的所學所得,更是檢驗他此時真正的能力,相信諸葛亮也是躍躍**試的。

    相比較起來,趙雲這個組合還實在是很年輕化的,兩個人都不過是十幾歲的少年人而已,但相信很快就不會有人懷疑他們能夠做到這一切,正如凌巴自始就相信他們一樣。

    也就像是此時的大草原雖說是荒涼之地,但畢竟不是真的廖無人煙,有水源、綠洲之處就有人口,同樣反證有人的地方,自然也就有這樣的草原,而這個時候在這一片草原之上,卻是剛發生過戰爭過後的一種淒慘模樣,遍地到處都是可見的飛逸四濺的鮮血,以及各種殘骸,人的、馬的,當然還有兵器、鎧甲的。

    而此時戰爭過境之後,明顯勝負已分,一方取得優勢的,是兩名漢家少年郎領軍,正是如今的趙雲和諸葛亮,只是雖然離開才沒多久,但逐漸適應塞外氣氛的兩人,此時卻也與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很明顯表現在氣質上,有著一種不同於尋常更超越了年齡的感覺,有些說不清楚,但卻是經歷了好一番戰爭才有的。

    也是,這畢竟也不是他們這些日以來遇到的第一次遭遇戰了,話說從離開涼州境,逐漸進入了這些胡人逐水遊牧而居的地盤裡,各種摩擦和矛盾就不斷。

    對於這些胡人來說,漢人並不是難得一見,但卻難得在這草原裡一見,而這麼多年以來因為大漢邊防多多少少的有所放鬆,使得這些本來被壓制的夷族有了喘息之機,而中原大地上的亂象漸生,自然也令這些本來就野心勃勃、覬覦中原豐富資源土地和人口的少數民族蠢蠢**動起來,這種時候趙雲這一支部隊的出現,無疑也將成為他們挺進中原的試刀石;相反趙雲他們要做的,自然也就是敲打敲打他們,讓他們知道,即便是內亂中的大漢,仍然不是好惹的,至少也不是他們惹得起的。u諾綠色∷小說免費打

    當然,如果僅僅是為了震懾這些人,他們也沒有必要深入到這裡來,實際上當初凌巴派趙雲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作為先頭部隊先深入敵境探查一下草原上的情況,雖說這種事情很多年以前大漢就有人做過了,但時過境遷,世界和社會總是在變化的,尤其是逐水草而居的這些個遊牧民族了。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夠百戰不殆,對於這些夷族,漢人知道的實在是太少了,尤其是他們要做的是擊敗他們,那麼自然要找出他們的弱點來,針對性才能夠取得最好效果,畢竟當初漢武帝時候霍去病一支孤軍深入到匈奴王庭那樣的戰鬥其中也有著運氣成分難得一遇,並不是可以依賴的。

    而趙雲和諸葛亮肩負的使命中,敲打胡人不過只能算是「順帶」,真正讓凌巴值得注意的,還是探查敵情,就像是益州就因為張松的一張地圖,所以讓曹操大大降低了攻堅下來的難度,而大漢想要真正做到打擊這些胡人,讓他們再難以喘息,至少數百年之內都無力再反抗中原,也必須要做到掌握他們的情況。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是遭遇到了,那麼不可避免,除非是完全沒有抵抗和戰鬥力的部落,否則必定是一場大仗、硬仗,甚至死戰,正如方纔那一仗,若非是趙雲的武力和統軍,配合上諸葛亮的排兵佈陣、謀略對策,手下這支軍隊雖然也能夠電腦訪問打敗敵人,但也必定會損失慘重,當然隨著幾場戰役下來,這些經過了沙場配合的雜牌兵們和之前卻也截然不同了,配合越來越好,也越來越純熟,傷亡自然也是逐漸減少,當然他們也是不斷加緊時間記錄下一路過來所遇到的各處危險和勢力劃分,這些都是十分寶貴的資料。

    此時的趙雲,意氣風發,橫槍立馬、氣貫長虹,一聲「放下兵器,降者不殺」傳出老遠,伴隨著胯下高俊白馬一聲嘶鳴,而下面的將士們也跟著傳達著他們將軍的這句話這個意向。

    在這樣此起彼伏的招降吶喊中,早就已經失去了反抗意識的那個胡人中等部落的失敗殘軍們,最後都只能夠乖乖的放下了武器,然後舉手投降。

    當然投降是投降,趙雲卻也沒打算將他們作為俘虜,放過他們也是無奈,只是這個時候諸葛亮卻來到他身邊,笑得分外詭異,讓他也不禁打了一個冷戰:好像這小跟著賈詡和郭嘉一塊一段時間後,明著幫助,也是在學習,從賈詡那深不可測的狐狸那兒貌似可是學到了不少東西啊,難道他是想要……

    看著面前的那些投降者們,不知道為什麼,此時的趙雲覺得他們是那麼的可憐——很顯然,他們是被諸葛亮盯上了

    花開兩朵,話分兩頭,幾乎與此同時,也就沒過多久,在於這天下最北正對應的最南邊,正在上演另一齣好戲。

    夜,夜裡的柴桑,一片詭異撩人的寂靜。

    這樣的夜晚實在不適合出行,可偏偏此時在這柴桑主城高大城池的外面,卻隨著風吹草動現出了一支潛伏已久的隊伍。

    不過今晚的月色暗淡,在夜色當中,這支隊伍的行藏也很好地被掩飾住了,至少在城牆之上那些本來就不嚴密的防守人員們,就根本沒有絲毫的察覺。

    在潛伏的隊伍正前方,有一個身影,儘管努力的趴下了,卻也自有一種好似沖天的霸氣和傲氣充盈著,讓人根本無法忽視他身影的存在。

    「少將軍,裡面的兄弟已經準備好了,只等信號一起,就可以裡應外合,咱們直接殺進去了……」旁邊一個聲音傳來,是通令兵,而他此時,正是在向這支隊伍的領頭人,也是他口中的「少將軍」通報。

    只見「少將軍」臉上看起來年紀似乎並不算大,然而眉眼間卻似乎有著無窮的煞氣在湧動,這樣強勢的壓迫,讓眼前的傳令兵即便是低著頭沒有直視他,都彷彿能夠感受得到。

    要準確的形容,這「少將軍」就是少年英氣,但除了臉上英挺的男人陽剛之氣中略微帶著點兒青澀之外,整個人夾帶著地,就是一種完全超越了實際年齡的霸道和崢嶸。

    此人,正是如今在自從孫堅死後承繼孫家、而此時江東開始擴張大計的孫堅長,「小霸王」孫策孫伯符。

    聽到了傳令兵的話,他只是淡淡「嗯」了一聲,然後還不等他做什麼動作,突然抬起頭來,目光一凝,口中叫了一聲:「來了」

    頓時在他身周,圍攏起來的那些個士兵們都齊齊抬起頭看過去,卻是發現原來是前方不遠柴桑城城頭之上,不知怎麼飄出了一條巨大的白綾,雖然是在暗夜,但那色彩卻很明顯,而孫策武力值高,近期又有新的突破,有了一個更大的跨步提升,自然更上一層樓,隨著目力也跟著變得更恐怖,即便是隔著這樣的距離,也能夠看得分明,嘴角咧開,露出一抹冷酷的笑容,然後就見他揮一揮手,頓時身周眾將士都得到了信號一般,一個個開始低調卻又盡量保持速度向前移動起來。

    城頭上還有著暗淡的火光,映照出上方零星巡視的士兵,此時在孫策眼中卻是視若無物,一聲「放箭」的喝令,頓時就有幾個跑在最前面的軍中神射手衝著城頭上守兵連連發射,數箭之下,雖然落空不少,但也有命中的,而這自然也引起了敵人警惕,「敵襲」、「敵襲」的警報開始在城投響起,繼而傳遍整座城樓,不多會兒便有敵軍守將接到傳令來到城頭,而此時孫策等人見此也乾脆不再隱藏,速度全力爆發之下驟然加快,距離城牆立刻拉近了不少。

    「是孫家「小霸王」」那城頭守將卻也有些眼色,居然認出了如今在江東一帶風頭正盛的孫策,可他還來不及招呼著所有將士上城樓防禦,就聽到了來自於下方城門處的警報:「快、快,有人奪城、有人奪城……」

    卻原來是此刻,在城門處,孫策軍早有潛伏在柴桑城中的細作幫忙打開城門。

    而孫策見此,眼中一抹精光閃過,口中隨即高喊一聲:「城門已開衝啊,我三千弟兵,無所畏懼,前途勇往,兒郎們隨本將軍一同殺進柴桑城,鑄就我等榮光」

    「殺」孫策話音剛落,就有弟兵迫不及待高呼一聲,然後好似瘟疫傳染一般的恐怖速度這股浪潮就在整支軍隊中傳播開去,每個弟兵都顯得急不可耐。

    不過孫策永遠是衝在最前面的那一個,他的速度總是那麼快,他的衝擊總是那麼霸道,好似前面什麼東西都不足以阻擋住他前進的步伐。

    眼看著在城內接應的細作就要將城門大開,敵軍守將卻理智地選擇了放著城外氣勢洶洶衝過來的孫家軍不管,而只是一心對付著那些細作。

    細作數目本來就不多,作戰能力也算不得強,自然很快就被絞殺殆盡,而這個時候孫策軍距離城門口卻還有好一段距離。

    彷彿是故意挑釁一般,那城門守將就在這時候衝著驅馬急急趕來的孫策挑了挑眉,還故意揚了揚手中的兵器,那上面還沾染著孫家細作的鮮血,反射著火把刺目的火光讓孫策眼睛都似乎為之刺痛,不由感覺大為光火。

    而這傢伙還猶自不知,自己已經是觸怒了對方,或許在他看來就算那樣也沒有什麼吧,實際上這個時候孫策在江東這一塊兒早就已經闖下了不小的名聲,和他的武力相匹配的當然還有他暴躁十足的脾氣,可在他想來,現在這個時候,孫策怎麼可能還進得來?既然進不來,那根本就不用擔心對方在城外可以造成的威脅,總共也就那麼三千左右的人,就算這只是先頭部隊,柴桑城這邊同樣也有援軍,頂多就鬥個兩敗俱傷,反正是絕對不會讓對方進攻柴桑得逞的。

    然而他卻忽略了,這個世界有一種人,是絕對不能夠以常理來考慮的,被激怒之下的孫策全力爆發,根本就已經達到了非人的範疇,更何況他並不是自己跑著來,而是靠著胯下寶馬,而那匹馬竟也通靈了一般,知曉了主人心意,竟然速度再度提升,然後在城門守將和周圍那些守軍目瞪口呆中,在還未完全閉合的城門縫隙穿入進去。

    「快、快阻止他,快殺了他」城門守將瘋了一般嘶吼起來,但堂堂江東「小霸王」又怎麼事手底下這些普通士兵可以阻攔的?別說阻攔了,根本就都非一合之敵,眼看著孫策將周圍士兵斬殺殆盡,一口古錠刀,彷彿吸飽了血一般,渾身都沐浴在了一片染血的紅色中,更在黑夜裡泛出詭異的精芒。

    而孫策這個時候卻沒有理會還在源源不斷趕來阻攔的敵軍,實際上他們大多數人此時已經膽寒退怯,皆因為孫策身前倒下的無數屍首,而孫策此時卻轉身,提氣鼓勁,拼盡了全力的一刀。

    可崩

    一聲十分尖銳的脆響,在黑夜中顯得刺耳而嘹亮,而那扇巨大厚實的城門,居然就被他這一刀,砍出了一個巨大的口,外面陰暗的光線都投注進來,讓裡面的柴桑守軍們感覺眼睛刺得難受,實際上更多是心理作用,此時對面前這尊魔神一般矗立的恐怖存在,他們簡直生不起一點兒反抗的。

    而外面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的孫策手底下三千弟兵,在這個時候哪裡還不知道該怎麼做?既然已經開了一道口,自然是讓其開得更大,以孫策手下幾大將領,韓當、程普、黃蓋、祖茂等人為首,紛紛施展渾身解數,將破敗的城門轟散,然後呼擁著潮水般擠進了城來。

    「殺」

    兩軍相遇,儘管有著孫策阻礙在中間,但一方是士氣如虹,尤其是孫策在柴桑守軍眼中可怕的表現,在孫家軍眼中無疑是最激勵人心的;而柴桑守軍也因為是保衛家園而戰,所以此時也被激起了血性,就是那個明知不敵的守將也扛起了手中的鋼槍,啊啊叫著衝上前去,雖然隨即就被孫策一刀切,然而這反而讓後面的士兵們更加的五月中文。

    看到這一切,孫策雖然皺眉,但旋即舒展開,在黑暗中,周圍一片死戰廝殺和血海肉河,喊殺聲成一片,屍體堆積如山、血流成河,然而此時好像於他而言已經完全沒有影響了,他看著手中那口古錠刀,口中默默道:「父親,總有一日,兒將會為你報仇,並叫那廝十倍百倍償還。還望吾父在天之靈庇佑吾與這三千弟兵,橫貫長江,平定江東……」

    大半個時辰之後,柴桑之戰終告結束,柴桑落入孫家孫策手中。

    之後僅僅十日內,孫策領這三千江東弟兵先後下柴桑、壽春等幾大州縣,沿途莫不聞風喪膽,莫有敢阻者,甚至到最後因畏懼其殘酷手段和凜冽軍威,出現了不少直接開城獻降者。

    而後更是一路繼續高奏凱歌,孫策在平定江東的過程,幾乎是一帆而風順,而在此過程中,他的勢力不斷成長,手下兵員擴充,更不斷有將領來投,這其中佼佼者,便要數那東來太史慈與錦帆賊甘寧了,再配合其父原本的四員家將韓當、祖茂、黃蓋、程普等四人,以及如呂蒙這樣的智將,還有謀士魯肅以及以張昭為首的江東世家來投。

    江東孫策的勢力就這樣滾雪球一般不斷增大,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容人忽視的不小的勢力……

    回到三國當保鏢第669章、趙雲白馬貫西北,孫策單騎定江東(正文)

    百"諾綠色∷小說"在線免費

    推薦一本好看的新作《狗神》,穩定更新,質量還不錯。鬧書荒的朋友可以看一下,呵呵。歡迎收藏訂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