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回到三國當保鏢

龍騰世紀 第390章、宛城,群英聚(二) 文 / 深幻

    中平三年春,南方的風顯得特別的柔和,萬條垂下綠絲絛,萬物復甦、鳥語花香,三春裡的陽光也是那麼地令人慵懶,但在戰火逐漸蔓延的南方,卻無人有心情去欣賞這般美麗春色。

    宛城,位於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一帶,位於白河(古稱?水)北岸,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國日益強大起來,先後向北吞併了漢水流域諸國,呂、申兩國也被楚文王所滅,楚國佔據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後,便在這裡建置宛邑,作為問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後,宛由地域名,演變成為「宛城」、「宛縣」、「宛州」、「上宛縣」等,時至今天,「南陽市」和「宛城區」均以「宛」為其約定俗成的簡稱。

    三國歷史上著名的宛城之戰便是發生在此地,而如今,也是在這裡,即將拉開一場朝廷軍與黃巾賊對戰的正式序幕。

    是役,朝廷軍打的有多重目的,不只是為了避免將來可能再次發生的持續膠著戰鬥,暫時平息此時已經有點兒不是那麼穩定的軍心,還有直接遏制住黃巾賊的首波進攻浪潮,為己軍在將來的戰場上多爭取幾分主動權的重要目的。

    而且據宛城而守,對於荊州固守、以及整個剿賊達局面,都還有著其他諸多的好處,至於在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除三大中郎將外、此次朝廷剿賊大軍最大同時也是如今荊州最大的軍隊頭目、先鋒將軍曹孟德親自趕到前線戰場,臨場指揮,還要與眾將士共勉,朝廷大軍中的士氣自然深受鼓舞,原本低潮的士氣,似乎就在這種情形下顯得有了回升的趨勢,這也是曹操想要的效果,而且他現在畢竟還不是後來那個亂世梟雄,就算有著梟雄的潛質,但畢竟還沒有成長到那個階段去,所以從心裡面,他也有幾分真心地想要親赴戰場與士兵們共進退,擊退敵人、建功立業。

    而曹操等人的到來,也是令得在劉表任下以來首次接到如此重要守城任務的、而對於來勢洶洶的數十萬黃巾大軍卻不免有些惶惶的霍峻等人喜出望外。

    他們倒不是想要推卸責任,只是畢竟年輕資歷淺,而且獨立面對這種情況還是首次,就算是從前在劉表手下的時候,霍峻雖任中郎將,但真正打過的幾次戰役,莫不是有著蒯越等人策劃,只需要具體去執行,而且面對的也不過是江表附近的一些水賊,或者是其他蟊賊一般的人物,算起來根本不值一提,就算是有稍微大的戰役,不是發生在江夏(水賊最為「昌盛」)那處,霍峻根本夠不著,就是多以劉表一向頗為倚重的文聘為將,而霍峻或者為輔,或者根本用不上,所以有這種情緒也是正常。

    而且誰都知道雖說此次面對的黃巾賊同樣分屬此列烏合之眾,但其本質卻也有所不同,大多數的黃巾賊不足為慮,他們也就是拿起農具就當做武器的饑民之流,可黃巾賊眾還是有著少數精銳,或許與黃巾賊的龐大數目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但這九牛一毛的數量,也幾可與此時鎮守宛城的將士的數目相比了,而黃巾賊前有一大群飢腸轆轆的饑民人流開路(這也是他們慣用的伎倆,更是因此才會被以前受到太平道影響頗深、甚至曾經也是這其中一員的平民百姓們的怨言),後面還有黃巾賊的正牌軍隊,甚至據說此次張角還特意出動了黃巾賊眾最為精銳的「黃巾力士」,似乎是誓要將這塊難咬的骨頭荊州一舉拿下。

    面對這種情況,早就擬定好戰爭計劃、做好了充足準備的曹操等人自然是不懼,還能夠在城樓上看著已經開到城下稀稀拉拉、果然是見面即如聞名一般看起來不堪一擊的黃巾賊眾指點江山、談笑自若。

    曹操、郭嘉、荀?、蒯越、馬良、夏侯淵、文聘一眾人等,皆是人中龍鳳、當時豪傑,此時個個氣勢不凡,光光是並排站在那城牆之上,似乎也是為守城軍這邊平添了幾分氣勢,而令對方賊眾望而失色。

    有詩為證:中平三年春,群英聚宛城,日月齊暉映,萬物失光色;黃巾烏合眾,螢火爭?輝,一曲荊州表,為得天使聽……

    「稟告將軍,」宛城城守、中郎將霍峻上前一步,低首抱拳對曹操道:「宛城城下,黃巾賊眾以黃巾賊首張曼成、張牛角、周倉、趙弘、韓忠為首,五大渠帥各領賊眾十萬,組成五十萬大軍,已經兵臨城下;而我守城大軍也已經集結完畢,各就各位、隨時準備進入戰備……」

    曹操不由點了點頭,劉表治下荊州,可以說還是很不錯的,不僅民生得到了一段時間很好的發展,就連文臣武將也有不少都是可用之才,不得不說,劉表雖然是人無完人,但就治理一郡來說,作為荊州牧他算是成功的,也無愧於其「八駿」之名,只是要說到任用人才上,不知應該說是受到了荊州本地世家力量的掣肘,還是說劉表本人就不會用人才,以至於像是霍峻這樣有不錯軍事才幹之人,空有郎將職位,卻一直無所建樹,和劉表在荊州的軍事上一般碌碌無為,若非如此,荊州水賊也不至於至今仍然頗為猖獗,而如今已成氣候,就算是以曹操,也一時無法空出手來去收拾他們,但此時心中已經打定主意,若是此次大戰之後還有機會,定要驅逐荊州水賊殆盡,還荊州百姓一個平安渡口和水域。

    這霍峻倒是一個值得培養的不錯的人才,曹操心中一瞬間閃過惜才之心,但轉瞬即逝,不說霍峻還是荊州手下,自己不能夠這麼明目張膽挖牆腳,現在可還是有強敵在側,也沒辦法去考慮這麼些事情。

    再看那黃巾賊,五大渠帥,實際上是以張曼成為首,張曼成乃是黃巾賊眾為數不多的良將,此賊也是出身良家,且家世不俗,奈何做賊,不過其才能也是得到了施展的機會,成為黃巾賊眾除三大將軍張角三兄弟之外可以說是權勢最大、威望最高一人;而副帥張牛角同樣也是張角頗為倚重的一員大將,其收了一個義子正是如今成為了曹操俘虜的張燕,本名褚燕,此次出征,也是他主動要求要為其子戴罪立功,當然更多的還是為了要救回義子,父子感情深厚可想而知,不過越是想到此,曹操嘴角笑容便是越發濃烈;除此二人之外,其餘主將倒是不足為慮,不管是趙弘還是韓忠,都不過投機上位的鼠輩,周倉更是有勇而無謀,對於曹操這邊擁有著「雙子謀星」,還有諸如蒯越此般人物的強大陣容,實在是不足為慮。

    不過萬事小心為上,此時宛城群英聚,已是注定流入史冊,且等著看這一眾英才如何各盡所長,發揮優勢,如何退敵於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