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段王爺的江湖

第1卷 第115章灩預驚波(3) 文 / 一玄

    第115章灩預驚波(3)

    段郎:「你對我還抱有幻想嗎?難道你不明白我們之間是不可能的?我和你的歲數相差了1000多歲,我對你來說可以說是古人了。難道你不覺得對古人的一種感情是很浪費你的寶貴青春的嗎?」

    岳靈珊:「我不覺得會浪費我的青春,相反,我倒是覺得能和與我相差1000歲的古人相處,那是我的榮幸和幸福……」

    段郎:「表面看起來我們之間似乎沒有什麼差別,其實,現在流行說10年就是一個代溝,咱們之間永遠無法彌合的代溝必定會導致悲劇……所以,你不要把自己推向深淵!」

    岳靈珊:「不會的。我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所以,請你不要勸我放棄什麼!」

    段郎覺得這個固執的丫頭真的很難纏……忍不住就多看了幾眼……岳靈珊的美艷,叫已經應該有1000多歲的段郎怦然心動,居然差點沒有把持著自己的心裡的寧靜。段郎強忍了下去,做了一下深呼吸,調整了自己的情緒之後說道:「靈珊,你回船艙裡休息,我不止是出來透透氣,更是體會一下白帝彩雲的意境。」

    岳靈珊道:「我那大師兄,什麼時候也能像你一樣喜歡詩情畫意就好了。可我大師兄總是那麼放蕩,除了喝酒打架,別的什麼都不在乎……他就是那樣一個大大咧咧的人……」

    就這樣彼此隨便聊天,二人在外面逗留了一會,就進入了船艙裡了。段郎覺得自己面對外面世界的誘惑,沒有做到毫不動搖,不免反躬自省,證明是自己的修煉不夠,思想改造不夠,抗拒誘惑的毅力不夠。為了進一步修持定力,段郎拿出了清秋蝶為他準備的《大悲心咒》來讀——那經文全是梵文所寫,段郎讀得一知半解。

    但越是不知不解的經文,越是能夠令人感覺到精深博大而專注其中去體會經文所表達出的奧秘。

    念了幾段,段郎感到很疲憊,在船上讀經文,本來就是很累人的事情,不但段郎疲倦了,連帶周圍的人都恍兮惚兮的要進入夢鄉……原來,《大悲心咒》的功能之一是能益智安神,清秋蝶似乎早就掌握了其用途,所以,才把此書放在段郎的行囊裡。

    可是,段郎還是忽略了時間已經過了好幾百年。精通梵文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就像是複製粘貼文件一樣簡單——在段郎看來是高深莫測的《大悲心咒》,在某個角落裡的一位小姐卻聽得很可笑:「哥哥是在學佛法,還是在學梵文?」

    段郎道:「既是學佛法,也是調養心情。其實,我不怎麼懂這經文的意思——也就是說,我根本就不知所云!」

    小姐道:「既然你不知所云,為什麼還要這樣專注地去讀呢?」

    段郎道:「讀經書,就是要把自己的心專注在經文裡去。做到心齋的境界——所謂無色無慾。心達一境,則無慾矣。」

    小姐道:「哦,典型的讀書不求甚解?!」

    段郎道:「是的。讀書就是讀書,不要賦予了讀書太多的承載!就好比吃飯就是吃飯的道理一樣,吃飯當然首先是為了吃飯,然後才是為了吃飯的其他意義——什麼營養啦、美味啦……」

    小姐道:「哦,照您這樣的觀念,人活著的意義就是首先要活著,然後才是有別的什麼意義,對嗎?」

    段郎道:「對,看來姑娘很有慧根。能請教一下你的芳名嗎?」

    小姐道:「什麼叫芳名?不就是問我的名字嗎?在公眾場合下,打聽女士的姓名、年齡等,都是嚴重違背現代交際禮儀的不文明的行為!」

    段郎:「既然如此,那我就只好不問了。」

    「相逢何必曾相識。多浪漫的偶遇呀!本小姐姓何,名字就叫何碧香——就是何必曾相識的意思!」那女子說罷,沖段郎淺淺地一笑,然後很優雅地轉過身,留給段郎看的是那一頭瀑布般明亮的秀髮,映照得段郎的眼睛發澀。

    段郎:「呵呵,相逢何必曾相識?好意境,好詩句!不過,姑娘不說,我也看得出你很可愛!」

    何碧香的確是美麗芬芳的女性,有了她,整個船艙裡充滿著青春和活力。岳靈珊好不容易在段郎心裡投下的漣漪,被何碧香三言兩語就破壞殆盡了。

    在何碧香的鶯聲燕語的籠罩下,遊船來到了巫山下面——遠看巫山神女峰,聽著導遊解說神女峰的傳說,朗誦著著名的詩句:「朝為行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導遊說的是基本標準的普通話,但在讀詩的時候,卻讀得很彆扭——原因是這詩歌讀起來彆扭吧。

    船艙內一個小男孩聽了,似懂非懂地問他父親:「爸爸爸爸,導遊阿姨剛才讀的是什麼詩歌嘛?!」

    那位父親回答:「這是古詩。」

    「什麼叫古詩啊?」

    「古詩就是古人寫的詩。」

    「哦,那現代人寫的詩就是現代詩,外國人寫的就是外國詩了?」

    「那是當然。情人寫的叫愛情詩,軍人寫的叫軍旅詩……」

    「爸爸爸爸,古詩只要四個字一句就可以了嗎?」

    ?「不是,古詩也有三字的、四字的、五字和七字的。好像越是古老的詩就越少字吧?」

    「哦,是不是因為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才這樣的啊?有沒有兩個字一句的呢?」

    「孩子,好像有一首,全詩八個字『砍竹,削竹,飛走,逐兔。』把狩獵野兔的全過程記載下來了。」

    「古人好吝嗇哦,也不捨得多寫點文字。」

    「你也不動腦筋,想想那些古人真不簡單耶,那時候沒有電腦,也沒有速寫筆。依靠雕刻刀和毛筆之類的東西在竹片上寫作古詩……現代人,因為有了電腦,要想成為作家,只需要在鍵盤上敲擊幾下就ok了」

    兒子似乎真的明白了,點了點頭道:「古人好笨,買台電腦不就把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嗎?哦,老師說,詩歌是要押韻的,我看這位古人貌似真的不會寫詩歌吧?莫名其妙地寫什麼古詩啊,一點也不押押韻!」

    父親說:「這首詩歌好像還不是最差的吧?據說是個大文豪寫的耶……」

    兒子道:「這幾句詩歌寫得真沒水平——『朝為行雲,暮為行雨。』這兩句就不通順嘛……什麼叫行雲和行雨?鬱悶……還有後頭兩句,什麼叫『朝朝暮暮,陽台之下。』更是不通之極。陽台之下是什麼?空洞!枯燥!!沒意思!!!何況古人寫的這詩歌還一點兒都不押韻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