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的覺醒

第十四章 亢龍有悔 尾明聲 明日帝國 文 / 綠影藍刀

    柔不監國,慈不掌兵。

    --古諺

    1589年12月9日,京師北郊,帝國秘密監獄。

    條石砌成的堅實牢牆後響起一陣鉸鏈和齒輪摩擦的吱嘎聲,半寸厚的鐵門沿著滑軌慢慢向外分開。兩名獄卒從門口走出來恭敬地朝來訪的貴客彎腰行禮,接著扳動牆上的機關開啟第二道幾乎同樣厚度的鐵門。

    門後是一個一丈餘闊兩丈深的石室,中間橫隔著一道生鐵柵欄。牢房裡貼牆擺著一張木床和一套桌椅,被褥用具雖然式樣簡樸,卻乾淨整潔得有些難以置信。除了這有限幾樣傢俱之外,剩下的就只有一沓又一沓堆滿房間的書籍。一位身穿囚衣的白髮老者坐在桌前,就著油燈翻閱一本大開本的線裝書,右手提著硃筆不時在紙上圈點寫畫。

    「李贄」一名獄卒高喊一聲,伸手用刀柄敲了敲鐵柵。然而來訪者抬手擺了擺,示意獄卒將牢門打開,接著他放下紫綢斗篷的兜帽,朝老者和氣地笑了笑。

    「卓吾先生。」

    李贄放下書,把頭緩慢轉向牢門。「忠武王大人,我們好久不見了。」

    「是啊,」蕭弈天一側身走進房來,在侍從擺好的折椅上端端坐下,既像是對李贄也是對獄卒們問道:「先生在這裡過得可好,每日飯食供給如何?」

    「稟奏大人,」一名候在門口垂手侍立的獄卒立刻恭敬地答道:「先生早晚三餐按時給食,每日常供米面一升、時鮮蔬果半斤,按月另有例錢一千五百文。」

    蕭弈天先瞥一眼李贄的表情,接著略抬高聲音叱道:「我早吩咐過,卓吾先生是高才飽學的文士,不可等閒輕慢對待。每月撥與伙費九百文、例錢千五百文,你們怎敢擅自剋扣?」

    「這不關他們的事。」李贄輕聲開口說道:「老夫今年六十有三,早已無緣口腹之慾,每頓只要輕食簡餐便可。省下的銀錢連同月例都托幾位差人代買書籍紙墨,這兩年多下來倒也攢下了不少。」

    「是是,先生但有所需,我們一概盡力滿足。」那獄卒忙不堪點頭答道。

    「如此甚好,你們暫且退下吧。」蕭弈天傾身向前,從桌上拿起一卷手稿翻了翻。「先生的文字還是一如既往地犀利啊。」

    「我還得多謝大人您,給了老夫一個遠離凡世安心著書的機會。」李贄平心靜氣地悠悠答道:「禁錮在這三重鐵牆之內,**的限制反倒令靈魂的神遊更為自由無拘。這幾卷手稿是集我多年心血之所成,只要它能刊行留傳於世,我這一生便再無憾矣。」

    「何為lun理,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蕭弈天邊翻邊隨口念著,不由稱讚起來。「妙啊,單這一句,那些理學衛道士們可要把先生恨得緊了。」

    「天理無外乎人欲。那些衛道士們,嘴上說的是仁義道德,實則心存高官志在巨富,讀書是為了求高第,居官是為了求尊顯,無一厘為人謀者。」李贄花白長鬚覆蓋下的嘴角露出一絲鄙夷的神色,「只有擯棄了程朱理學的糟粕思想,打破孔孟之道對人心的桎梏,才能絕假還真振聾發聵。」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可是站在同一邊的。」蕭弈天放下書稿,鄭重地盯著李贄的雙眼慢慢說道。「可是,卓吾先生,您既然也同意天下百業無貴賤之分,耕戰農商皆立國之本,那麼為何又要抨擊內閣和議政院的新政呢?」

    「看來您還沒弄明白,首相大人。」李贄答道:「民為國之本、君之本、吏之本。社者安民、稷者養民。民得安養,而後君臣之責始盡。可是您的新政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一個民族,一個帝國,一個領袖--窮天下萬民之力以奉一人之志……」

    「這難道不對嗎?」蕭弈天立刻打斷了他的話,「你我都熟知華夏的歷史,明白分則必亂合而有治。哪怕國家再大人口再多,如果不能凝聚在統一的意志之下,那麼始終逃不出任人宰割的命運。卓吾先生,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趙宋王朝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等到山河破碎國祚傾圮,連帝國屬民最基本的生存權利都無法保證的時候,又談什麼安民談什麼養民?」

    出乎他意料的是,李贄爽快地點了點頭。「不錯,確實如此。可容老夫問一句,生存權得到保證之後,又該怎麼樣呢?」他頓了頓,卻並沒有等待蕭弈天的回答,而是繼續說道:「今日之帝國是雄踞七海五洲的超級強權,不是偏安半壁的羸弱宋室。您早已征服了韃靼和女真諸部落,平定了陝豫川遼的叛亂,現在不再是只談生存的時候,該讓帝國的臣民擁有更多的東西了。」

    「他們已經擁有更多的了」蕭弈天答道:「勝利征服土地財富正是你所謂的一人之志讓帝國的領土和人口都達到了歷史的巔峰,當夕陽從北京的地平線外消失的時候,嶄新的旭日正從西京的海岸線上升起,永遠照耀著我們偉大的日不落帝國黃金、白銀、寶石、珠玉……數以千萬計的財富沿著血管般縱橫交錯的航道輸送到帝國的腹地,正是這源源不斷湧入的血液帶來了並且維持著中華世界的昌盛繁榮」

    李贄笑了笑,雪白的鬍鬚一陣顫抖。「什麼是中華?」

    「你說什麼?」

    「什麼是中華?」李贄加重語氣重複了一遍。

    「這還用說嗎?中央之國,華采之民,這就是中華。」蕭弈天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如果說得更進一步,卓吾先生,中華就是文明,就是富足、優雅、廣博和尊貴。它是一個夢想,一個願景,一盞在萬古長夜中照亮蠻荒世界的明燈它,是我們為之戰鬥的理念。」

    「數十萬人失去了他們賴以耕種的土地,這就是您說的富足?」李贄反問道,「用軍刀和長矛逼迫他們跋涉千里開墾邊疆,這就是您說的廣博?為了征服遙遠的野蠻世界,成千上萬的中國人倒在了異國戰場上。您把這稱之為優雅還是尊貴?」

    帝國首相臉頰上的肌肉緊緊繃了起來,但顯然還完美地抑制著聲音中的不悅。「卓吾先生,這些人都是帝國的臣民,他們的付出、傷痛乃至犧牲都是為了更為遠大更為崇高的目的。是為了帝國的偉大榮耀,為了中華文明的永恆盛世不僅是他們,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恪盡職守,各安本分,就像是--」

    「就像是國家機器當中微不足道的一枚零件,或者說……棋子。」

    相沉默了片刻,然後點點頭。

    「可這究竟又是為了什麼?帝國?」老人嗤嗤地笑了起來,「大人,您心目中的帝國究竟是什麼?是橫跨七海五洲的萬里疆土?是戰無不勝的百萬大軍?是兩京諸司的六萬官吏?是議政院?文淵閣?天相殿?還是奉天承運的大明天子?或者說,是一萬萬五千萬同血同文同種的,黎民百姓?」

    「應該是……一個復合體。」首相一面思索著,一面謹慎地選擇著言詞。「最下面一層是山河社稷,它是一切財富和力量的源泉,是帝國存在的物質基礎;在社稷之上受其供養的是國民百姓,他們是帝國文化和精神的載體,是令中華之所以為中華的靈魂;而最上一層是皇帝、內閣和文武官員共同構成的國體,他們是帝國的心臟和大腦,維持和維護著它的良好運轉。」

    「令中華之所以為中華。」李贄把這話重複了一遍,然後歎了口氣,「四千年來,多少興衰榮辱?再偉大的帝國,也免不了總被雨打風吹去。江山可以失而復得,國體可以改朝換代,甚至就算是經歷過韃虜滅國的慘痛,中華文明仍然屹立不倒。但是,如果沒有了人民,沒有了中華道統,中國還能稱其為中國嗎?」

    「你認為……我所做的一切……不利於這一點?」

    「或許有利,或許不利。但你我都無法否認一點。」李贄緊盯著首相的雙眼,言辭尖厲地說道,「你固然年輕有為,有的是理想、漏*點和活力,願意為帝國付出和犧牲一切。就像歷史上那些偉大的君王和領袖們,他們征服了所有的敵人,建立了強盛的帝國。但再強大的領袖也戰勝不了時間的永恆,他們和最卑微的庶民一樣也會衰老、昏聵乃至死亡。帝國的命運注定落到那些平庸無能的繼承人手中,他們沒有前人的睿智和洞察,卻接過了同樣危險的權力之鞭。」

    相的喉頭微微動了動,卻沒有發出聲音。而李贄繼續說道:「始皇滅六國而一統天下,武功之盛冠絕古今,可他的帝國卻也不免二世即亡。那麼,大人您呢?」

    「不,」蕭弈天艱難地搖了搖頭,緩慢而凝重地說道,「這個帝國,是我傾注心血的傑作。如果它失敗了,就意味著我所做的一切全都毫無意義。」還有我為之付出的一切。一個聲音如惡魔般在耳旁輕語,令他不由咬緊了下唇。已經回不了頭了。

    「您心裡清楚,帝國正沿著軍政合一的道路日行漸遠。」李贄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嘴角玩味著莫測的神秘。可您並不確定這是喜是憂,他把後面一句話留在了喉嚨裡,卻明明白白地寫在了臉上。否則您就不會屈尊來此拜訪我了。

    蕭弈天的目光在李贄的臉上來回打著轉,神色間帶著幾分猶疑不定。「卓吾先生,你是當今帝國首屈一指的新儒學大師,在民間的影響力相當可觀,貴徒吳若秋又官居禮部侍郎兼內閣議政大學士。早在五年以前,我就希望先生能與我等攜同為新政施行而努力。雖說……過去的事我們就不用再提了。卓吾先生,時至今日我仍然希望你能為帝國……做些什麼。」

    「以囚徒的身份?」

    「不,不,當然不。」蕭弈天立刻露出熱切的微笑。「只要先生願意,您現在就可以出獄回京。除此之外,我還將奏請陛下封先生為太子太傅,位及一品。」他伸手輕輕拍了拍桌上的書稿,又抬眼瞥了瞥李贄。「至於先生的這些作品,我會令人將它們刊印行世,讓先生的思想廣為流傳於天下。」

    李贄不由啞然失笑,「您錯了大人。這些旦上了官家的印本,那也就半點兒價值都沒了。世人所知的李贄是離經叛道桀驁不羈的狂生,不是蹲了幾年牢房就向朝廷投誠獻媚的軟骨頭。」

    相皺了皺眉頭,「那先生的意思是?」

    李贄抬起左手輕輕撫摸著攤在桌上的一卷卷手稿,愛惜的神情中隱有幾分不捨。「若再有十天半月,這最後半卷就能完成了……罷了,天道滿損盈虧,或許缺憾比完美更能留存。」他把手放回膝上,平靜如水地朝著首相說道:「是時候了。」

    蕭弈天初時有些不解,但很快明白了過來,一道神情複雜的光芒從他微瞇的眼中一閃而過。「卓吾先生,您不能--這會是帝國無可挽回的文化損失」

    李贄搖搖頭,「倘若我歸順了朝廷,或是被當作老朽無用之人還歸市井,又或者在這裡慢慢死去被人遺忘--那,才是帝國真正的損失。可是,如果我以反抗者的身份壯烈殉道,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大人,如果你看重的是我的思想而非這具區區皮囊,就請成全老夫玉碎之願。」

    蕭弈天沉默了良久,接著,他站起身來滿懷敬意地朝老人鞠了一躬。「一切當如先生所願。錦衣衛會把事情安排妥當,您的手稿將被送往南方,找一家可靠的書坊刻版刊印。」

    「您可得挑個不怕事的人。此書一旦付梓,少不得被人指責異端邪說蠱惑人心,甚至還會被官府禁毀查抄。」李贄不假思索地回答,顯然心中早有打算。他輕描淡寫又半開玩笑似的語氣好像是在談論昨日的天氣一般。「既然如此,索性題名就叫《焚書》吧。」

    「先生自己取義成仁,卻讓我和朝廷來背這個黑鍋嗎?」蕭弈天似笑非笑地反問道。

    李贄只是微微一笑,「卓吾子謝大人成全。」

    「卓吾先生,」當這次會面結束,蕭弈天轉身走出牢門的時候,他突然停住了腳步,「先生以死為諫,這麼做……值得嗎?」

    回答他的,只有囚室中油燈幾不可聞的辟啪聲。

    帝國首相端坐在天相殿議事廳中央的高座之上,如漆深眸睥睨著階下眾生。六位內閣大學士分左右列坐在他的下首,他們頭戴織金官帽,身穿玉帶紅袍,神態各異地熱切討論著手中的案卷。首相的目光最終停留在了禮部侍郎吳若秋的身上,他在左臂位置紮了一條素白的麻巾,襯在朱紅官袍上顯得分外刺眼。這不是他第一天如此打扮了。十多天前,刑部司獄奏報了李贄的死訊。據說在獄卒為他剃鬚修面的時候,李贄趁其不備奪過剃刀,當場自刎身亡。從那時開始,儘管彼此政見不同,吳若秋仍執意奉弟子禮為先師戴孝。

    是個重感情的人,然而……太缺少政治智慧了。首相在心中歎了口氣,略仰起頭望向大殿的對面。在議事廳的東、南、西三面各設有三列席位,加起來足以容納百人以上,可墊著紅錦棉墊的花梨木長椅上幾乎看不到幾個空位。按照議事廳的規定,所有的議員無論高低貴賤都穿戴著象徵身份的烏紗忠靖冠和墨緞盤領袍,然而從他們的神情舉止乃至一言一行當中都透露出了令首相倍感興趣的信息。

    蕭弈天首先留意觀察的是坐在大廳左首的三十多位議員,他們大多挺直腰板正襟危坐,舉手投足間帶著幹練果斷的英氣。他們在表決的時候總是表現出驚人的一致,往往只是簡單交換幾個眼神和短語便能達成統一意見。至於他們的來歷,蕭弈天知道,議政院**有二十八位議員來自軍界,而帝國幾大財團的四位代表也和這個龐大集團保持著最為密切的聯繫。

    在軍人和財團代表對面的席位上則是另一幅光景。這裡的議員們大多心寬體胖,手指上戴著顯眼的金銀玉飾,黑色的外袍下時常露出寶藍色的袖口。然而,儘管他們的人數和對面幾乎相等,說到默契卻大為不如。這些商人和工坊主們喜歡交頭接耳,熱衷於討價還價,最關心的議題是貿易和稅收。

    大廳南席的組成則更為複雜,他們當中包括四位下級京官、八位吏卒、八位鄉紳和十六位書生文士。首相發現他們在多數時候寧願謹慎地各自抱團竊竊私語,只在迫不得已時才會勉強進行相互交流。顯然他們還是明白,若不這麼做的話,根本無法在人數上與左右兩席抗衡。

    除此之外,議政院還各有六位議員分別來自宗族耆老和尋常百姓。為了提高他們的參政積極性,帝國議政院按每日兩百文的標準給予誤工補貼和往來路費。但從今天的情況來看,這些平民議員雖然全體到場,卻只是拘謹低調地零散分坐在各處角落裡。當其他議員站起身來慷慨陳詞的時候,他們更多的是毫無主見地低聲附和。

    「諸位議員請安靜」議政院典儀官拿起一個小巧精緻的鎏金銅錘敲了敲桌上的金鐘。「現在我們對干涉安南內戰的提案進行表決。」他頓了一頓,又補充說道,「這份提案的內容包括派遣戰艦封鎖偽黎政權的港口、炮擊他們的城市、擊沉他們的船隻、阻止他們的軍隊渡過紅河。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包括動員不超過兩萬名陸軍直接進攻--當然,前提是能與安南統治者、都統使莫茂洽達成一份適當的協議。現在,表決開始」

    左席上立刻有三十多隻手臂毫不遲疑地高舉起來,接著是幾名坐在中席的官吏和鄉紳,甚至還有一兩個商人加入他們的行列。然而,絕大多數右席議員都沒有行動。看著他們無動於衷的神態,幾個平民議員也暗自放下了幾欲抬起的手臂。

    典儀官點了點舉手的人數並記錄在案。接著他轉過身,特地先朝帝國首相鞠了一躬然後開口說道。「大人,四十七人讚成、六十一人反對。干涉安南的提案未獲通過。」

    蕭弈天未置可否地揚了揚下巴,對於這份被否決的提案顯然並不真正關心。他突然站起身來。這個出乎意料的動作使得人們吃了一驚議事廳大門口的兩名衛兵將手中的權杖往地上重重一頓,接著典儀官高聲道:「全體肅靜有請首相大人訓話」

    帝國首相的目光在議事廳中慢慢掃視了一周。「諸位,有件事情要提前向你們宣佈。」他沉默了片刻,直到投向自己的上百對目光都透出緊張的疑惑,這才平靜地繼續說道。「我,帝國忠武王、內閣首相、太師蕭弈天,將辭去一切職務掛冠留印乞骨還鄉。」

    完,他在這寂靜到令人窒息的驚恐中轉身離去。在推開那扇包金雕花木門的時候,蕭弈天聽到身後的議事廳如油鍋一般沸騰起來。

    數月後,天津外港。

    一艘大福船靜靜地停泊在木製碼頭的盡頭,儘管它的橡木船殼剛上過新漆,從甲板女牆上的炮門和船帆上早已褪色卻仍然依稀可辨的海龍圖案來看,這是一艘從帝國水師退役的老舊戰艦。過去幾天以來,碼頭工人們用裝著糧食、淡水、醃菜和燒酒的木桶佔據了底艙的大部分空間,剩下的部分也塞滿了雞籠和豆芽缸。現在,遠航的物資已經備齊,水手也都各自就位,需要的只是船長一聲令下而已。

    李華梅扶著陡峭的舷梯登上艉樓,她揭開斗篷的兜帽,任由清冽的海風牽動自己柔順的如緞黑髮。不遠處,蕭弈天站在船舷邊上,微微昂首眺望著雲蒸霞蔚的海面,他的身姿在初升的朝陽下刻出輪廓分明的剪影。

    「真的就這麼離開嗎,殿下?」話一出口,她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愚蠢。

    「沒有什麼殿下了。」他答非所問地說道,「沒有忠武王,也沒有首相、太師,只有退役的軍人蕭弈天而已。我在中土的使命已經完結,現在是時候返回故鄉了。倒是你……華梅,你出身朝鮮世家,又是大明的郡主,是出任朝鮮外籍兵團司令的最佳人選。何況,論能力、論經驗、論名望,一切都再合適不過了。」

    「可我終究是個外人。」李華梅微笑著拂了拂額前的秀髮,「而且,沒有了王,也就再沒有颯?。現在的我,也沒有理由留在這個國家。就讓我和你一起離開吧。西洋,你的家鄉。」

    「那可是個比俄羅斯更遙遠的地方……另一個國度、另一個世界……」

    「哪怕天涯海角。」

    「大人,全都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出海。」陳應龍的聲音從後面傳來。「請下令吧。」

    蕭弈天迎著朝陽,深深吸了一口帶著濃濃海腥味的晨風。海面的霧氣早已散盡,天空清新得好像官窯新制的琉璃。

    「升帆」

    bk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