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的覺醒

作品相關 [原創]現實時空中的明代稅收 文 / 綠影藍刀

    這篇文章是《帝國的覺醒》構思階段寫的參考資料,數據大多引自黃仁宇大大的論著《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曾經在鐵血歷史區貼出。現在略加補充修改,以作為本文的背景史實。

    ***

    由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和節儉為上的保守思想

    明代的社會經濟始終沒有擺脫以傳統農業為基調的局面

    在國家財政稅收上則表現為農業稅的主體地位

    驅逐了蒙古入侵者後,久經戰亂的中國百廢待興

    在戰前的宋朝,國家財政收入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6000萬貫

    這樣的財政收入在中國王朝史上也應該是登峰造極了

    即使這其中含有通貨膨脹因素

    考慮到宋朝每年多達3500英噸的銅產量和5000英噸的鐵產量

    這樣的財政收入相對於如此巨大的生產總值完全可以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的財政結算單位全部以貫來進行

    換言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數目化管理」的雛形

    而到了明代,多年的戰亂加之政府管理不慎導致的寶鈔信用破產

    財政結算的方式反較之宋代大為落後

    明代前期對金銀嚴格管制,禁止民間流通

    稅收也以徵收實物為主

    當時田稅的結算單位是石,

    這是古代通用的穀物計量單位,明代一石約相當於今天的107.4市斤

    無論白米和小麥,一律以此結算並在統計時進行簡單相加

    田稅的交納單位是畝,1畝=240平方步=6000平方尺

    朱元璋曾經試圖因地制宜地詳細劃分每畝田地的稅額

    但是縱觀帝國上下,平均畝產從西北的不到半石到江南的超過4石,差距多達8倍

    在無法精確管理的古代,模糊才是最好的原則

    幾乎在明朝建國初始,帝國的田稅制度就差不多穩定了下來

    通過低稅收低開支的無為而治,令飽經戰亂之苦的人民得以休養生息

    在財政收入最高的永樂年間,帝國田稅基本保持在3200-3300萬石

    可是鑒於永樂皇帝大規模遠征蒙古,七下西洋,大修北京城這樣的宏偉工程

    我們有理由相信大部分開支,以極低的代價作為額外徭役轉嫁到了稅戶身上

    成為了一筆不可考的隱性稅收

    永樂年間的重稅使得民間不堪負荷

    於是有了安南的背叛和江南富戶拒絕繳稅的事件

    為了平息民間的怨氣,後來的皇帝輕微的調整了稅額

    使之長期維持在2500-3000萬石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明帝國超過10億石的糧食總產量

    國家平均稅率只有不到三十分之一

    而歐洲同期僅教會的「什一稅」就是這個數目的三倍!

    17世紀日本德川幕府的重稅更高達逢二抽一!

    然而,徵收實糧不僅對官方而言是一項浩大的工程

    對民間,它更是及其沉重的負擔

    把糧草從主要產地江南運送到北京,成本往往數倍於糧食本身

    而這些耗損都必須由稅戶自己承擔

    因此,官方允許把田稅的部分或者全部,以折價成銀兩或其他實物的方式繳納

    以雲南為例,用貝殼或水銀繳納都是允許的

    考慮到白米和小麥的市價不同,各地運費也有差別

    一石的折價最少0.27兩,最多1.8-1.9兩

    田稅除部分交到國庫太倉府外,相當部分留在各地官府供地方財政使用

    在會計帳簿上也仍然採用石予以結算

    除了田稅外,還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各種稅名

    桑茶畜牧等也需要繳納各種農業稅

    而田稅之外最重要的稅收則是鹽稅

    鹽稅源於官方的食鹽專賣,結稅單位是人

    因此往往也可作為估計人口的依據之一

    通常鹽稅收入相當於明朝田稅的10%左右

    除以上收入外,明朝還可以通過種種合法抑或非法的途徑獲得幾乎與鹽稅相當的收入

    這不僅包括對手工業者的稅收,還包括買賣官位等等

    在西元1570-1580年間

    明財政收入如下:

    田稅及其他農業稅:折銀2500萬兩

    鹽稅:200萬兩

    其他收入:3xx萬兩——

    合計:30xx萬兩

    ***

    相比之下,直到清康熙治下的最後十年(西元1712-1722年)

    完全使用白銀結算的滿清財政收入才重新恢復到140年前明神宗萬曆年間的水平

    同一時代,大陸彼端的英國,1714年財政收入為1000萬英鎊

    以當時幣值,一鎊價值4盎司白銀,約合中國舊制3兩

    因此恰好也是3000萬兩

    考慮到兩國人口上的巨大差異,稅收輕重不辯自明

    而擁有10萬人口的典型商業國威尼斯,16世紀財政收入合黃金27萬兩

    人均稅收相當於明朝中後期的150倍

    (以16世紀中期中國金銀比價1:11計)

    ***

    常有人認為,明萬曆初年,財政收入為320-330萬兩

    後期崇禎通過徵收「遼餉」和「剿餉」瘋狂壓搾,歲入一度達到2100萬兩

    這大概是因為明代稅收使用錢糧雙制,而結算單位也不相同

    考據者只考慮了帳簿上現金收入的緣故

    實際上,萬曆年間,太倉府每年現金收支都在銀800萬兩以上

    太師張居正死後,北京糧倉中存糧可支用十載

    太倉府與內庫存銀1000萬兩

    這筆財政贏餘成為了後來「萬曆三大征」的有力保障

    如果明朝稅收僅300餘萬

    難道張居正可以將十年中財政收入總數的三分之一省下來存庫備用?

    儘管如此,由於明代最後70年(萬曆-崇禎)中

    有多達1億兩白銀通過貿易流入中國

    使物價上漲了40%(實際上是白銀貶值了30%)

    考慮到這個因素,以及明末人口應該達到1.5億左右(由鹽稅增加所知)

    兩項徵稅大體應在700-900萬兩左右

    平均每人每年不到50文錢

    (銅並沒有貶值)

    這明顯不是所謂的飲鳩止渴

    ***

    那麼,明朝的經濟是如何崩潰的呢?

    客觀上的原因是明朝中期開始的亞冰河期

    當時氣候的急劇下降使北方的農業基礎漸漸崩壞,北方邊疆的屯田制度也無法有效實行,陝西山西的流民更鋌而走險以致爆發李自成等起義

    制度上的原因則是由於大部分的稅收都攤到了貧民身上,造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地主不但偷逃田稅,索取的地租更高出國家稅收數倍。隨著土地兼併的進行,自由民愈少佃戶愈多,人民的負擔也就愈重。

    另外,明朝並沒有完善的財政部門,各地應繳稅額百年不變,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不良後果。崇禎末年美洲和日本白銀流入量減少也是引起經濟動盪的原因之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