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6年2月25日,交戰各方都派代表出席了蘇黎世和會。法國是外交大臣瓦列夫斯基和駐奧大使包昆內;英國外交大臣克拉倫敦和駐法大使考利;奧地利是首相兼外交大臣鮑爾和駐法大使赫布奈爾;撒丁的代表是首相加富爾和駐法公使維拉馬林那;土耳其代表是阿里帕夏;普魯士由於是1841年《海峽公約》簽字國,也在稍後派遣首相曼陀菲爾參加會議;俄國代表是奧爾洛夫及駐英大使布龍諾夫。
奧爾洛夫此人老奸巨滑,他深知英國有個致命弱點,它沒有法國合夥,在歐洲舞台上無法與俄國抗衡。和會幾乎變成了奧爾洛夫的個人表演:凡是英國和法國意見一致,俄國就讓步;凡是英法兩國意見不合之處,俄國就強硬起來,拒絕英國的要求;對於奧地利在和會上的態度和立場,奧爾洛夫也毫不留情的利用。
無疑,奧地利如今不再是俄國的盟友,神聖同盟雖然沒有完全破裂,也已經名存實亡。
前奧地利首相梅特涅的兒子理查德親王也參加了這次和會。在外交大臣鮑爾力所不逮之處,理查德作為繼承了父親的外交路線的強硬派,頂住不少俄國和法國方面的壓力。
臨行前,奧地利皇帝、皇后特別召見了參加和會的代表們。
皇帝弗蘭茨無非就是老話套話,勉勵一番。皇后伊麗莎白第一次面對朝臣發表自己的意見,可謂是極為罕見的。
「先生們,」在弗蘭茨的辦公室內,皇帝夫妻並肩而立,面前是三位將要出發前往蘇黎世的大臣,皇后伊麗莎白以細嫩溫柔的聲音,慢而清晰的說道:「這次的蘇黎世和會,本身就代表了對奧地利有利的局面,能夠說服英國贊同不在巴黎舉行和會,就是奧地利的勝利。諸位,想必你們也已經瞭解,如果這次奧地利沒有堅持和會地點必須更改,那麼,這就是在明確的告訴英國、告訴歐洲、告訴整個世界,失去了神聖羅馬帝國的榮耀的奧地利,如今已經到了連當年被羅馬騎兵的鐵蹄踩在腳下蹂躪的高盧人都不敢違抗的地步--先生們,我想無論是奧地利皇帝,還是奧地利的人民,都不會甘於將國家的尊嚴丟在高盧人的高跟鞋下面的吧?」
這話說的很是逼仄,弗蘭茨也不禁凜然。
「先生們,雖然之前費迪南德親王曾經親自前往聖彼得堡,拜會了沙皇陛下,表達了皇帝陛下的友好情誼,也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是,要知道,如今的法國,絕對是想要用盡一切方法破壞神聖同盟。」伊麗莎白盯著鮑爾看了許久,才繼續道:「確實,就如首相大人所說的,如今的奧地利不適合再依靠俄國,但是,在這次戰爭中,奧地利既脫離了俄國,又沒能順利獲得英國的支持,那麼奧地利實在是走了非常危險的一步。我知道,首相閣下對皇帝沒有發佈進攻俄國的命令很有意見,可是,派兵參戰除了會使得軍費暴增之外,還會使得奧地利親手破壞掉神聖同盟。首相大人,這種判斷錯誤,希望你以後不要再次犯了。」
皇帝弗蘭茨嚴肅的抿著嘴,一言不發。
伊麗莎白也不看丈夫,又道:「先生們,這次和談,一定要讓俄國盡可能的不要被懲罰的太過,而且,要明確的告訴俄國人,奧地利帝國仍然是它的盟友;對於撒丁,我想他們參戰,是為了取得法國的支持,和會上也許會提出倫巴第和威尼斯的歸屬問題,對此,皇帝陛下和我已經決定,將倫巴第地區抵押給法蘭西銀行,並且法蘭西銀行也已經收下了這份抵押物,所以我想,撒丁的企圖將不會得到拿破侖三世的支持。」
鮑爾、赫布奈爾和理查德都對這個消息表現出了驚訝。
「陛下!這種大事為什麼臣事先未能知曉?」鮑爾首先忍不住,向皇帝發問。
「這是基於穩妥的考慮,當時決定的時候並沒有想到會成功。」
「首相大人,很顯然,這是一個絕妙的舉措。」理查德顯然很快領會了伊麗莎白的意圖:「將倫巴第丟給貪婪的法國人,這樣拿破侖三世就無法對我國的上意大利省份指手畫腳。」
「……我承認這是一招好棋……但是,陛下此舉太冒險了。」鮑爾說。
「有什麼冒險呢?」弗蘭茨微慍:「此事派遣絕對可靠的人去辦理,無論他使用了什麼方法,只要能達到目的就好。如今奧地利可以避免被其他國家指責意大利問題,就處在比較有利的局面。」
伊麗莎白看君臣幾個來回了幾句,覺得好笑,「先生們,還有一個問題:多瑙兩公國我們是要還是不要?」
「臣的意見是:要!」鮑爾堅定的說。
「你們的意見呢?」皇后看向其他兩人。
「我同意首相的意見。」赫布奈爾謹慎的說。
「我倒是覺得,能要就要,不能要就擺出高姿態,立即放手。」理查德說。
伊麗莎白讚許的看著理查德:「便是這樣,能要就要,不能要,立即便可以提出來奧地利將會從多瑙兩公國撤軍。希望各位能夠審時度勢,好好利用以上對於奧地利有利的局勢。」
此時的伊麗莎白皇后已經接近臨盆,行動極為不便。說了這麼長一番話,又是站立著的,體力不支,神情疲憊之極。遣散大臣們之後,弗蘭茨連忙扶著茜茜去休息室躺下。
弗蘭茨這也是第一次見伊麗莎白嚴肅認真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這些話由自己說出來似乎更合適--但是,不得不承認,由年輕的皇后口中說出,更會給與會的三名代表以深刻印象。弗蘭茨一直都有種感覺,自己的意見並不太會被群臣重視,雖然所有的命令最後都要由他來簽署。很多情況下,弗蘭茨不得不簽署了他也覺得不是很妥當的命令,尤其是針對叛亂和民主自由運動的鎮壓的命令。這是強大的保守派一定會堅持要皇帝妥協的方面。
弗蘭茨……實際上,算是個很心軟的君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幼受到母親嚴格的教育,習慣服從,習慣妥協;然而又遺傳到父親家族的那種優柔、中庸,覺得至少對人命不能過於草率。身為君主並不是他的職業首選,本來按照繼承順位應該是他的父親成為奧地利的君王,而他,仍然可以優哉游哉做他的王子……然而,強勢的母親一手將他推向王座,一手將皇冠戴在他頭上,他不能拒絕,只得努力學習做一名帝王。
這時候的茜茜,表現出來的柔弱和精明集於一身的新鮮特質,令他又是迷惑又是驚喜。他不喜歡海蘭妮,是因為海蘭妮非常有可能會發展成為另一個索菲,所以他把眼光投向了海蘭妮身邊嬌小明快的茜茜,這是最大限度能表示自己態度的選擇;而事實證明,他喜歡茜茜,也並不僅僅因為這會使得母親不快。他是真的喜歡茜茜,寵她,愛她,盡一切可能滿足她的要求。
也好在,弗蘭茨實在是個沒有什麼野心的君主,伊麗莎白深知這一點,這也是她有把握站到前台的原因之一。
索菲太后病情反覆發作,佐伯格太醫被皇帝、皇后分別斥責了數次,又命人延訪名醫,最終將太后的病情穩定下來。生命沒有危險了,傷口也癒合良好,只是索菲太后的身體受到極大損害,健康狀態變得很差。幾個醫生會診,都說太后性命無憂,只是須得靜養,不宜操勞。
索菲一生要強,此時卻被醫生宣佈今後只能在床上度過,怎不鬱悶之極。只耐得幾天,便撐著下床,叫過埃斯特拉齊夫人,詢問這段時間以來宮內外大小事情。
伊麗莎白身體日益笨重,又古怪的開始胃泛酸,什麼都吃不下,索菲太后便重新掌管起皇宮來。
這個權力交接過渡倒是非常巧妙的,簡直天造地設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