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別笑,這是大清正史

第五章:大凌河的民主選舉 (14)白投了一次降 文 / 霧滿攔江

    (14)白投了一次降

    張春被關在小黑屋子裡,進入了絕食狀態。

    生不食奴酋之食,張春要餓死自己,守護士大夫之清節。

    眨眼工夫他就餓了三天三夜。

    到了第三天,忽然嗅到酒肉的飄香,就見門一開,皇太極樂呵呵的進來了:老張,朕陪你喝一杯?

    當時張春的眼淚就下來了。

    說起張春這個人,實際上他是大明官場上的失敗者,雖然他個人的能力不是太足,但秉性卻是非常正直的。但正因為他正直,所以才會不容於大明官場的潛規則,處處遭到排擠。大明朝是把最倒霉的官員才會發配到遼東來的,稍微有點恃仗的官員,根本不沾手這活,只負責站一邊破口大罵。

    總之,大明朝的官場規則就是,幹得多,錯得多,不幹活的青雲直上。再就是一個人幹活,兩個人站一邊看,三個人扯後腿搗蛋,而張春,就是這個幹活的倒霉蛋。

    人心都是肉長的。

    張春辛苦辛苦幹活,前線督軍,冒生命危險和士兵們一起衝殺,可落得到的評價卻是一個又一個差評,要說他心裡對祟禎皇帝沒有怨氣,那是不可能的。

    那般的盡心盡力,祟禎只當他豬狗不如。

    他破口大罵皇太極,皇太極卻仍然這樣對他熱情如火。換了祟禎皇帝,他罵一句試試?只怕他滿門老幼,都得被拖到刑場上去千刀萬剮。

    思前想後,張春不由得大放悲聲,情不由已的拜倒在皇太極的腳下:陛下,老臣願為你效忠。

    皇太極大喜:美發師,進來,給張愛卿剃條豬尾巴辨子出來。

    張春嚇了一大跳:不不不,陛下,我投降是投降了,但陛下不能讓我剃髮。

    為啥呀?皇太極笑咪咪的問。

    因為,張春解釋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以亂來的。

    瞎說,一定要剃,皇太極揪住張春。

    不行,堅決不能剃。張春拼全力掙扎,寧死不從。

    皇太極氣壞了:你說你這個人,降你都投了,怎麼在這點小事上唧唧歪歪?

    投降雖然是變節,但自古賢臣擇明主,這我心裡還是能夠接受的。張春解釋道:但是剃條豬尾巴出來,那是從番俗,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夏之亡也……

    胡扯,皇太極生氣了:豬尾巴辨子怎麼是番俗呢?明明是咱們大中國的良序公俗。

    張春氣道:陛下別胡攪了,這明明是番俗嗎。

    明明不是。

    明明是。

    雙方越吵越激烈,吵著吵著,皇太極真的發火了:來人啊,把這個不肯遵守我中華良序公俗的老頑固,拖到喇嘛廟裡關禁閉,讓給他朕認真反省,什麼時候他想通了,什麼時候就放他出來。

    倒霉的張春,白白的投了一次降,又被關進了喇嘛廟裡。

    此後他就住在喇嘛廟裡,早晚一炷香,晨昏三叩首,吃齋禮佛,閒敲木魚,老死於廟中,到死也沒有剃髮。

    士大夫,有他們自己的道德底線。

    任何時候,這條底線也不容踏破。

    這就是大明王朝最寶貴的人力資源,然而攤上一個反社會人格的祟禎皇帝,生生的以殘酷的絞殺之手段,替滿清王朝掃平了這道由人心構築而成的國之屏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