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別笑,這是大清正史

第五章:大凌河的民主選舉 (10)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文 / 霧滿攔江

    (10)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當吳三桂暫露頭角的時候,皇太極正在宮裡,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亂轉。

    祖大壽,祖大壽,朕要得到祖大壽。皇太極說:諸位愛卿,你們有沒有辦法,幫朕把祖大壽給弄來?

    美人計?苦肉計?瞞天過海?借刀殺人?三十六計一計的琢磨過來,好像都不太管用。

    大家正在發愁,這時候有外調人員回來報告:報告,已經調查清楚了,祖大壽的老家,就在永平三十里村,他的親戚朋友都住在那裡。

    好好好,皇太極急忙下令:出動一支別動隊,把祖大壽的親戚朋友給朕逮來,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

    沒多久,敵後武工隊回來了:報告首長,祖大壽的兩個兒子被我們逮來了。

    好,皇太極大喜:快請,快請,來人吶,筆墨侍候。

    祖大壽的兩個小兒子被帶進皇宮,皇太極和藹的與小朋友交談:小朋友,幾歲了?小朋友回答:六歲了。皇太極樂了:哦,六歲了,會說話了嗎?

    讓祖大壽的兒子給父親寫封信,皇太極自己也寫,這個皇太極特別愛寫信,他不僅給祖大壽寫信,還時不時,給大明流寇李自成寫上幾封信,也不管有沒有回音,但是他知道,這些信件都會影響到對方的思維,讓事情向有利於他自己的方向轉化。

    這時候祖大壽正和副將何可剛,忙著修築大凌河軍事防線。以寧遠、錦州和大凌河三點為一線,構築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壁壘,讓清兵無法對大明天下形成威脅。

    對這件事情,皇太極持明確反對態度。

    為了表明自己堅決不肯妥協的態度,皇太極親自統領八旗及蒙古聯軍,總計八萬人馬,浩浩蕩盪開到大凌河,紮營四十五座,周圍綿延五十里,環城挖掘壕溝四道,其中一道寬深各丈餘,一道寬五尺,深七尺五寸。此外還在壕溝邊修築丈餘高牆,把大凌河圍困得水洩不通。

    這場戰爭,可把工程兵累慘了。

    皇太極說:咱們不硬來,硬來太野蠻,不文明,容易傷害到我們士兵,生命是寶貴的,大家要珍愛生命,加強基本建設投資,總之,就是要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然後他又坐下來給祖大壽寫信:祖大壽,回來吧,放棄與人民為敵的反動立場,回到人民的懷抱中來吧,祖國人民期待著你……

    不停的收到皇太極的怪信,讓祖大壽心裡那個鬱悶啊,有一種想要大哭一場的強烈衝動。

    此時的大凌河,城中軍民三萬人,百姓和軍隊一半對一半,一萬五千的商人,一萬五千的明軍。皇太極在城南山岡上修築了高樓,每天坐在上面往城裡看,一邊看一邊嘟囔:明善射精兵,盡在此城。

    大明的精銳戰士,真的差不多都在這裡了,如果拿下祖大壽,那大明王朝,是不是應該完蛋了呢?

    皇太極對此充滿了幻想。

    這時候有偵察員跑來報告:報告首長,明軍的援兵來了。

    來的是啥人呀?皇太極剔著牙問。

    來的是長跑健將吳襄,還有張春等人,帶了四萬多人馬。偵察員報告道。

    那朕就奇怪了,皇太極皺眉道:朕這裡有八萬人馬,城裡邊的祖大壽,只不過一萬五千人馬,這吳襄連兵帶將,剛剛不過四萬,你說他們怎麼就敢來呢?

    可能是想碰碰運氣吧?

    打仗這事,靠的是實力,講的是硬碰硬,這事哪有運氣好碰?

    皇太極生氣了,站了起來:與朕把這些明軍趕回去,別讓他們添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