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別笑,這是大清正史

第五章:大凌河的民主選舉 (9)爹多了不愁 文 / 霧滿攔江

    (9)爹多了不愁

    吳三桂衝出城來,將二十名家將分為三部分,一名悍勇的家將和他自己居中,九人居左,九人居右,齊齊的吶喊一聲,向著幾萬名清兵衝了過去。

    清兵大詫,搞什麼搞?怎麼城裡才出來這麼幾個人?打?還是不打?猶豫之間,吳三桂已經衝到,看他滿臉憤青的模樣,清兵不敢招惹,急忙讓開。

    吳三桂衝入清兵堆中。

    這時候一名清將手執紅旗,迎著他衝了過來,吳三桂迅速引弓搭箭,叫一聲,著,一箭正中咽喉,射得那員清將四仰八叉,倒跌下馬去。吳三桂疾衝而至,跳下馬去割人家的腦袋。不曾想那清將異常的勇猛,雖然咽喉中箭,卻猶自不肯死去,眼見得吳三桂舉刀,卻被他手疾眼快,騰的躍起,手中短刃一揮,噗哧一聲,吳三桂的鼻樑就塌陷了下去,鮮血長流。

    這下子吳三桂火大了,罵一聲娘,一腳踹過去,復一刀,剁下那清將的腦袋,順手扯過紅旗,往自己的臉部正中一纏,算是繃帶,止住鼻子上長流的鮮血,飛身上馬,吶喊著衝殺過去,與吳襄會合。

    吳襄呆呆的望著這個臉纏紅旗的怪人,問道:閣下何許人也?來此何事?

    吳三桂懶得跟他多說,大喊一聲,跟我來,數百名被困的明軍都跟在他後面,瘋了一樣的狂吼亂叫,向外猛衝。這情景祖大壽在城樓上看得明白,急忙命令明軍擂鼓。霎時間樓樓上金鼓之聲大作,城上城下,陣裡陣外,喊殺聲響成一片,似有千軍萬馬奔騰而來的架式,驚得清兵神經高度緊張,忽東忽西,伸長了脖子四下裡亂看。

    人在戰場,無不是疑神疑鬼,眼見得吳三桂敢以二十人衝陣救人,明擺著,這必然是誘敵之計,否則的話,天底下哪有這麼傻的人?所以清兵不敢用力堵截,把全部心思都放在防止明軍大隊人馬突然殺至上來。

    更何況吳三桂來勢兇猛,銳不可當,身後的數百名明兵又都是拼了老命,可憐的清兵哪裡敢惹他們?眼睜睜的看著這些人突圍而出,卻是連追也不敢追。

    吳三桂疾馳城下,祖大壽親自帶著人馬出迎,看到吳三桂滿臉是血,不由得稱讚道:果然是我的外甥啊,要得,要得,硬是要得。

    吳三桂撲通一聲跪在地下,這時候想起剛才的生死一線,心裡戰慄,忍不住放聲嚎淘。

    祖大壽趕緊拿手拍著吳三桂的後背:好了好了,孩子你別哭了,我馬上寫奏表,你不用發愁富貴的事情。

    吳三桂問了句:真的?

    祖大壽:當然是真的。

    吳三桂這才不哭了。

    這時候吳襄走過來,對祖大壽說:幸虧了我這個兒子啊,要不是他捨命相救,你妹妹就得守寡了。

    瞎說,祖大壽道:難道我妹妹還不會改嫁嗎?

    一行人施施然回城,祖大壽馬上打報告,給吳三桂請功。最先接到報告的,是關寧援兵太監高起潛,他看了報告,當場一拍桌子,曰:吳三桂真不愧是我的兒子啊!

    吳三桂怎麼又成了這個太監的兒子?

    原來,吳襄這人,打仗是有名的長跑健將,但為人卻是老道,堪稱官場上最成熟的老油條,他知道兒子吳三桂要想混出個名堂來,單只是自己這一個爹,那萬萬不夠用的。所以一旦見到有勢力的人,就立即拉著吳三桂過去,讓吳三桂管人家叫爹。

    所以吳三桂的爹,也就比較多。

    太監高起潛,只是吳三桂的爹之一。

    但光靠爹不行,還得自己有出息。

    吳三桂的名望與地位,可以說就是靠此次闖圍救父打出來的,這一行動正印合了中國人心理期待,忠孝之名,得以遠揚,勇而敢戰,名動公卿,這時候吳三桂未來的前程,已經不再有什麼懸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