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在苦難中生長

作者:佚名

  安徽歙縣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不僅名胜古跡、 文化遺產极為丰富,而且山環水繞,風景秀麗。歙縣城西有個黃潭源村, 离城7里。村后有一條丰樂河,發源于黃山,在村東南不遠的地方,与北河、東河匯合而成練江,像一條白練向東南方向蜿蜒流去, 越過漁梁石壩,四輪灣險灘, 在浦口与屯溪方向流來的漸江合在一起,成為新安江。村前是亭亭玉立的玉屏峰, 村的四周是層層疊疊的群山,黃山就在北面的白云深處,遇到晴朗的天气, 也能看到它雄偉的奇峰。 黃潭源村處在徽州岩寺小盆地的中間,這片地方,不僅自然環境优美,山青水秀,而且文化發達, 是清朝"連科三殿撰(狀元)""十里四翰林"的中心。
  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1 8 9 1 年1 0 月1 8 日就誕生在這個山清水秀的黃潭源村. 他家祖祖輩輩都是自食其力的勞動人民, 很早就由浙江紹興陶家堰遷入皖南徽州地區, 几經遷移, 最后才到黃潭源村定居下來. 黃潭源村歷來是個佃戶村, 大片土地都歸外村地主、富農所有;本村佃戶除租种外村地主、富農的田地外, 只能在低洼、貧瘠的田邊地角開點零星荒地生活。
  陶家本來就貧寒,祖父又不幸早亡,祖母雖能勤儉持家, 仍難獲得溫飽。后來,又不幸遭火災,陶家的三間草屋被燒成灰燼, 幸得鄰居葉家騰出兩間房子,借給他家暫時居住。為了謀生, 陶行知的父親陶位朝十多歲時就去休宁万安亨達官醬園坊學生意。 由于他勤學苦練,很快就學會了記賬和打算盤,深得店主歡心, 學徒滿師后就升任外賬房。對門曹家豆腐店的老板娘看中了陶位朝, 將三女曹翠仂許配給他,結婚后住在万安漲山舖,生了個女儿,取名寶珠。后來,醬園坊倒閉,陶父失業,又加上愛女寶珠生病,被巫師耽誤死了,在万安難以生活下去,只好和曹翠仂一起回歙縣黃潭源村務農。曹翠仂雖是文盲,卻是一個手勤腳快的農村婦女,除操持家務、協助丈夫种田、幫人縫補、代人做布鞋外, 她還接過祖傳的剃頭刀,為孩子和丈夫理發。就這樣終日操勞,處處節儉, 才能勉強維持全家最低生活。陶行知就出生在這貧窮家庭最困難時期,生長在清朝未年列強瓜分中國,農村經濟衰敗,農民生活非常艱苦的社會環境中。
  陶父回到黃潭源村,体弱多病,不敢多佃水田,加上旱地少,生活十分困難, 時常肩挑貨郎擔,四處販賣醬油。 陶行知就出生在這貧窮家庭的最困難時期,生長在清朝末年世界列強瓜分中國、農村經濟衰敗農民生活非常的社會環境中。
  陶行知4歲的時候,媽媽又生了妹妹美珠,他就開始幫助媽媽做事。媽媽做鞋底, 他幫助理碎布破片,穿針引線;媽媽洗衣服,他跟到小溪邊,幫助拿皂角、遞棒槌。 快到晌午的時候,媽媽從灶膛里陶出一個烤熟了的山薯給他吃,他不肯一個人吃, 總是把一個小山薯分成兩半,把一半給媽媽,媽媽不肯吃硬塞到媽媽的嘴里。到了5歲的時候, 陶行知更懂得体貼媽媽,幫助媽媽做更多的事了,如帶妹妹啦、喂雞啦、摘菜啦等,他都主動幫著做。 有一次媽媽在家做鞋,見陶行知哭喪著臉回家,忙問:"孩子,怎么呢?"
  "黃奶奶家的翠蘭死了,她家無錢求醫,在廟里求了個仙方,翠蘭喝了香灰水就死了,好慘啊!"陶行知說著,不禁流下了同情的淚水。母親見儿子如此傷心,就把他拉到身邊坐下,輕撫著儿子的頭說:"別傷心了, 人死不能复活。"媽媽的手在儿子的頭上顫抖著,往事触動了她,眼淚也不由得流了下來。 "媽媽……"
  陶母泣不成聲地說:"你姐姐寶珠也是這樣死的,窮人的命好苦啊!"陶行知第一次听說自己有個叫寶珠的姐姐,他緊緊偎依在媽媽的怀里, 听媽媽敘說姐姐生病請不到醫生、被巫婆裝神弄鬼治死的情況。媽媽說著說著, 一串串傷心的淚水流到了儿子的臉上,給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陶行知就是從這樣苦難的環境里,走向崇一學堂、走向金陵大學、 走向為國為民的偉大教育事業之中。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