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
一、教育与生活 活的鄉村教育要用活的環境;不用死的書本。他要運用環境里的活勢力,去發展學生的活本領 征服自然改造社會的活本領。他其實要叫學生在征服自然改造社會上去運用環境的活勢力,以培植他自己的活本領。活的鄉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長五谷。他要教農民自立、自治、自衛。 《中國鄉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926年12月 1928年4月《中國教育改造》 《陶行知文集》第155頁 我們真正指南針只是實際生活。實際生活向我們供給無窮的問題,要求不斷解決。我們朝著實際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 《實際生活是我們的指南針》1927年5月15日 1929年7月《行知書信》 《陶行知文集》第170頁 三百六十行雖然不可跟學堂學,但學堂實在應當跟著三百六十行學才好。我們這藝友制,便是要跟三百六十行學點乖,好去培植些真人才。 《藝友制師范教育答客問》1928年1月8日 1928年1月31日《鄉教叢訊》2卷2期 《陶行知文集》第222頁 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則之下,人欲是有地位的,我們不主張以天理來壓迫人欲的。……我們這里主張生活即教育,就是要用教育力量,來達民之情,遂民之欲,把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 《生活即教育》 1936年3月31日《鄉教叢訊》3卷4期 《陶行知文集》第246頁 中國從前有一個很不好的觀點,就是看不起小孩子。把小孩子看成小大人,以為大人能做的事小孩子也能做,所以五六歲的小孩,就教他讀《大學》、《中墉》。換句話說:就是小孩子沒地位。我們主張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從成人的殘酷里把儿童解放出來。 《生活即教育》 1929年3月31日《鄉教叢訊》3卷4期 《陶行知文集》第247頁 生活教育是運用生活的力量來改造生活,他要運用有目的有計划的生活來改造無目的無計划的生活。 《曉庄三歲敬告同志書》 1930年3月《鄉村教師》第7期 《陶行知文集》第256頁 生活教育的要求是:整個的生活要有整個的教育。每個活動都要有目標,有計划,有方法,有工具,有指導,有考核。知識与品行分不開;思想与行為分不開;課內与課外分不開;做人做事与讀書分不開。 《曉庄三歲敬告同志書》 1930年3月《鄉村教師》第7期 《陶行知文集》第257頁 依照生活教育的五大目標說來:康健的生活即是康健的教育;勞動的生活即是勞動的教育;科學的生活即是科學的教育;藝術的生活即是藝術的教育;改造社會的生活即是改造社會的教育。 《曉庄三歲敬告同志書》 1930年3月《鄉村教育》第7期 《陶行知文集》第256頁 真教育是在大自然与大社會里辦。不能常到大自然里去還能算是生活教育嗎? 《給和中同志一封信》1932年5月30日 陶行知手稿 《陶行知文集》第340頁 什么叫做工學團?工是工作;學是科學;團是團体。說得清楚些是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說得更清楚些是以大眾的工作養活大眾的生命;以大眾的科學明了大眾的生命;以大眾的團体的力量保護大眾的生命。工學團是一個小工場,一個小學校,一個小社會。在這里面是包含著生產的意義,長進的意義,平等互助自衛衛人的意義,它是將工場,學校,社會打成一片,產生一個富有生活力的新細胞。 《普及什么教育》1934年2月 1934年2月《生活教育》1卷1期 《陶行知文集》第362頁 工學團的定義是做工,科學,團結三种生活打成一片,它的宗旨是“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說得詳細些,它是:用從人的工作養活眾人的生命;用眾人的科學明了眾人的生命;用眾人的團結力量保證眾人的生命。 《寶山縣觀瀾義務教育急成方案》 1934年《普及教育》 《陶行知文集》第397頁 生活決定教育。教育要通過自覺的生活才能踏進更高的境界,通過自覺的集体生活的教育更能發揮偉大的力量以從事于集体之創造。 《生活教育運動十三周年紀念告同志》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論文選集》 《陶行知文集》第698頁 除我們自己的力量有限外,生活教育之被人忽視還有下述之原因:一、過生活而忽視教育的人必然忽視生活教育。二、受教育或施教而忽視生活的人亦必然忽視生活教育。三、忽視民眾生活而又忽視民眾教育的人固然不要生活教育,而高談革命理論而無革命實踐的象牙塔里的“革命家”,也無由知道生活教育之寶貴。 談生活教育《答复一位朋友的信》1939年12月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論文選集》 《陶行知文集》第694頁 真正的生活教育自古以來一直存在到今天,即發展到今天,而且還要一直存在下去,發展下去,而達到最高的生活即最高的教育。為著最高的目的而忘了發展的過程,和為了發展的過程而忘了最高的目的,都是錯誤的。 《答复一位朋友的信》1939年12月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論文選集》 《陶行知文集》第692頁 從定義上說: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与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答复一位朋友的信》1939年12月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論文選集》 《陶行知文集》第694頁 (生活教育)社的宗旨是要“探討最合理最有效之新教育原理与方法,促進自覺性之啟發,創造力之培養,教育之普及,及生活之提高”。 《生活教育運動十三周年紀念告同志》1940年3月15日 1943年4月《行知教育論文選集》 《陶行知文集》第696頁 民主教育應該是整個生活的教室。他應該要工以養生;學以明生;團以保生。他應該是健康、科學、藝術、勞動与心織成之和諧的生活,即和諧的教育。 《民主教育》 1945年11月《民主教育》1期 《陶行知文集》第793頁 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我們一提及教育便含了改造的意義。教育好比是火,火到的地方,必使這地方感受他的熱,熱到极點,便要起火。“一星之火,可以燎原”,教育有這樣的力量。教育又好比是冰,冰到的地方,必使這個地方感受他的冷,冷到极點,便要結冰。教育有力量或使人冷到心頭冰到魄。或是變熱,或是變冷,都是變化。變化到极點,不是起火便是結冰。所以教育教人化人,化人者也為人所化。教育總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助改造。 《地方教育与鄉村改造》 1929年2月《地方教育》第1期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128頁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說:“生活即教育”。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的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因此,我們又可以說:“社會即學校”。在這個理論指導之下,我們承認: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生活教育》1934年2月 原載1934年2月16日《生活教育》第1卷第1期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33頁 生活教育与生俱來,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在社會的偉大學校里,人人可以做我們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們的同學,人人可以做我們的學生。隨手抓來都是活書,都是學問,都是本領。 《生活教育》 原載1934年2月16日《生活教育》第1卷第1期 《陶行知論師范教育》第70頁 學問之道無他,改造環境而已。不能把坏的環境變好,好的環境變得更好,即讀百万卷書有何益處? 《駁特定學區議》1925年12月 1925年12月《新教育評論》1卷3期 《陶行知文集》第87頁 我們的集体生活首重健康。創造健康之堡壘,目的在与疾病作戰。善戰者不戰而退敵人之師,故一分預防胜于十個醫生。 《育才二周歲前夜》1941年6月 1951年4月《育才學校》 《陶行知文集》第708頁 建立起健康之堡壘。這身体不屬于自己,我們的生活是為整個民族乃至全人類所有,我們要以衛生教育与環境衛生來代替醫生,造成健康的堡壘,使得一點一滴的生活力和創造力都不致浪費。尤其是每一個人自己要愛惜他的身体。 《從五周年看五十周年》1944年6月 1951年5月《育才學校》 《陶行知文集》第743頁 現在國內各界對于教育的關系,教育界對于國家的需要,都缺少充分的了解。不但如此,即教育界本身,也是隔閡很深,并無充分聯絡的机會。往往大學不如中學,中學不知小學,小不知蒙養園,倒轉來,亦复如是,而在教育界服務的人,辦學的不知教學;教此一科的不知彼一科的;甚至同在一地,同教一科的人亦复不相聞問。這种悶起頭來各干各的情形确有聯絡之必要。 《新教育評論之使命》1925年12月 1925年12月《新教育評論》1卷1期 《陶行知文集》第75頁 二、學校与社會 學校即社會,就好象把一只活潑的小鳥從天空里捉來關在籠里一樣。它要以一個小的學校去把社會所有的一切東西都吸收進來,所以容易弄假。社會即學校則不然,它是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學校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里去。 《生活即教育》 1929年3月31日《鄉教叢訊》3卷4期 《陶行知文集》第245頁 我們承認“社會即學校”,這种學校是以青天為頂,大地為底,二十八宿為圍牆,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同學都是學生,不運用社會的力量,便是無能的教育;不了解社會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倘若我們認定社會就是一個偉大無比的學校,就會自然而然地去運用社會的力量,以應濟社會的需求。 《教育的新生》 原載1934年10月《新生》第1卷第36期 《陶行知論師范教育》第17頁 生活即教育的理論一來,他立刻要求拆牆,拆去學校与社會中間之圍牆使我們可以達到親民親物的境界。不但如此,他要求把整個的社會或整個的鄉村當作學校。 《曉庄三歲敬告同志書》 1930年3月《鄉村教師》第7期 《陶行知文集》第257頁 為著要有過意義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力是必然的沖出校門,沖開城門,沖開國門,沖開無論什么自私自利的人所造的鐵門。所以,整個中國和整個世界,才是我們真正的學校咧。 《生活教育之特質》 1936年3月16日《生活教育》3卷2期 《陶行知文集》第530頁 傳統的學校是一個鮑魚罐頭公司,學生好比是一個一個的罐頭。先生好比是裝罐工人。偽知識便是裝在罐砂里的臭魚,沒有煮熟,沒有消毒,令人看了好看,吃了惡心瀉肚送老命。何能怪人連罐頭一起摔掉呀!可是這個罐頭公司是個老店,挂的是歷代圣賢親筆所寫的招牌。 《古廟敲鐘錄》1933年 《陶行知文集》第348頁 三、知与行 陽明先生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以為不對。應該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行是知之始》1927年6月3日 1951年7月《教學做合一討論集》 《陶行知文集》第182頁 真知識是思想与行為結合而產生的知識;真知識是安根在經驗里的。從經驗里發芽長葉開花結實的是真知灼見。 《湘湖教學做討論會記》1927年 1951年7月《教學做合一討論集》 《陶行知文集》第219頁 我們必須有從自己經驗里發生出來的知識做根,然后別人的相類的經驗才能接得上去。倘使自己對于某事毫無經驗,我們決不能了解或運用別人關于此事之經驗。 《答朱端琰之問》1927年 1951年7月《教學做合一討論集》 《陶行知文集》第226頁 我們必須以個人的經驗來吸收人類全体的經驗。孔子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复也。”荀子說:“以一知万。”無論他是一隅三反,或是以一知万,那個“一”必定是安根在自己的經驗里。自己經驗里的“一”是一切知識的起點。 《答朱端琰之問》1927年 1951年7月《教學做合一討論集》 《陶行知文集》第227頁 行動是思想的母親,科學是從把戲中玩出來的。 行動生困難;困難生疑問;疑問生假設;假設生試驗;試驗生斷語;斷語又生了行動,如此演進于無窮。 《思想的母校》1931年11月 1932年《齋夫自由談》 《陶行知文集》第319頁 我們所提出的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儿子,創造是孫子。有行動之勇敢,才能真知的收獲。 《教育的新生》1934年10月 1934年10月《新生周刊》1卷36期 《陶行知文集》第409頁 四、讀書与用書 我們應當明白,書只是一种工具,和鋸子、鋤頭是一樣的性質,都是給人用的。我們与其說“讀書”,不如說“用書”。書里有真知識和偽知識,讀它一輩子,不能辯別他的真偽;可是用它一下,書的本來面目便顯了出來,真的便用得出去,偽的便用不出去。 《“偽知識”階級》1927年 1928年4月《中國教育改造》 《陶行知文集》第199頁 現在一般學校里所注重的知識,只是聞知,几乎以聞知概括一切知識。親知是几乎完全被揮于門外。說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過是些從聞知里推想出來的罷了。 《行是知之始》1927年6月3日 1951年7月《教學做合一討論集》 《陶行知文集》第182頁 只知道吃飯,不成飯桶了嗎?只知道讀書,不成為有腳可以走路的活書架子了嗎?我們為避免隨入偽知識階級的詭計起見,主張用書不主張讀書。 《“偽知識”階級》1927 1928年4月《中國教育改造》 《陶行知文集》第200頁 書是三百六十行的公物,不是讀書人所能据為私有的。 《“偽知識”階級》 1928年4月《中國教育改造》 《陶行知文集》第200頁 書呆子就是讀書沒有目的人。我平時盡力勸人不要做書呆子。書是一种工具,只能用,不可讀。 《湘湖教學做討論會記》1927年 1951年7月《教學做合一討論集》 《陶行知文集》第218頁 中國的教員、學生實在太迷信書本了。他們以為書本可以耕田、織布、治國、平天下;他們以為要想耕田、織布、治國、平天下只要讀讀書就會了。書本是個重要的工具,但書本以外的工具還多著呢。 《答朱端琰之問》 1951年7月《教學做合一討論集》 《陶行知文集》第225頁 從前的書本教育,就是以書本為教育,學生只是讀書,教師只是教書。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則之下,書是有地位的,過什么生活就用什么書,書不過是一种工具罷了。書是不可死讀的,但是不能不知用。從前有許多象這樣的東西,非推翻不可的,否則不能實現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 1929年3月31日《鄉教叢訊》3卷4期 《陶行知文集》第247頁 遇到一本書我們必須問:你能幫助我把這件事做得好些嗎?你能幫助我過一過更丰富的生活嗎?我們用書,有時要讀,有時要講,有時要听,有時要看;但是讀、講、听看都是有一貫的目的,這目的便是它們對于“用”的貢獻。 《教學做合一下之教科書》 1931年10月《中華教育界》19卷4期 《陶行知文集》第294頁 生活教育与教學做合一之總要求。我們要活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真的書;不要假的書;要動的書,不要死的書;要用的書,不要讀的書。總起來說,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 《教學做合一之下教科書》 1931年10月《中華教育界》19卷4期 《陶行知文集》第298頁 舊時代之學生之生長的過程有三個階段: 一是讀死書; 二是死讀書; 三是讀書死。 新時代之學生也离不了書,所不同的,他是:用活書,活用書,用書活。 《新舊時代之學生》1931年11月 1932年《齋夫自由談》 《陶行知文集》第323頁 書是一种工具,只可看,只可用,看也是為著用,為著解決問題,斷不可以呆讀。認清這一點,書是最好的東西,有好書,我們就受用無窮了。正是:用書如用刀,不書自須磨,呆磨不切菜,何以見婆婆。 《說書》1939年1月 1939年1月14日香港《立報》 《陶行知文集》第656頁 讀書好 讀書好,讀書好,農人讀書收成好。 讀書好,讀書好,工人讀書手藝好。 讀書好,讀書好,商人讀書生意好。 讀書好,讀書好,軍人讀書把國保。 少年不讀書,一世苦到老! 《平民千字課》 《陶行知全集》第6卷第43頁 |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