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關于翻譯(下)




  洛文  但我在那《為翻譯辯護》中,所希望于批評家的,實在有三點:一,指出坏的;二,獎勵好的;三,倘沒有,則較好的也可以。而穆木天先生所實做的是第一句。以后呢,可能有別的批評家來做其次的文章,想起來真是一個大疑問。
  所以我要再來補充几句:倘連較好的也沒有,則指出坏的譯本之后,并且指明其中的那些地方還可以于讀者有益處。
  此后的譯作界,恐怕是還要退步下去的。姑不論民窮財盡,即看地面和人口,四省是給日本拿去了,一大塊在水淹,一大塊在旱,一大塊在打仗,只要略略一想,就知道讀者是減少了許許多了。因為銷路的少,出版界就要更投机,欺騙,而拿筆的人也因此只好更投机,欺騙。即有不愿意欺騙的人,為生計所壓迫,也總不免比較的粗制濫造,增出些先前所沒有的缺點來。走過租界的住宅區鄰近的馬路,三間門面的水果店,晶瑩的玻璃窗里是鮮紅的苹果,通黃的香蕉,還有不知名的熱帶的果物。但略站一下就知道:這地方,中國人是很少進去的,買不起。我們大抵只好到同胞擺的水果攤上去,化几文錢買一個爛苹果。
  苹果一爛,比別的水果更不好吃,但是也有人買的,不過我們另外還有一种相反的脾气:首飾要“足赤”,人物要“完人”。一有缺點,有時就全部都不要了。愛人身上生几個瘡,固然不至于就請律師离婚,但對于作者,作品,譯品,卻總歸比較的嚴緊,蕭伯納坐了大船〔2〕,不好;巴比塞〔3〕不算第一個作家,也不好;譯者是“大學教授,下職官員”〔4〕,更不好。好的又不出來,怎么辦呢?我想,還是請批評家用吃爛苹果的方法,來救一救急罷。
  我們先前的批評法,是說,這苹果有爛疤了,要不得,一下子拋掉。然而買者的金錢有限,豈不是大冤枉,而況此后還要窮下去。所以,此后似乎最好還是添几句,倘不是穿心爛,就說:這苹果有著爛疤了,然而這几處沒有爛,還可以吃得。這么一辦,譯品的好坏是明白了,而讀者的損失也可以小一點。
  但這一類的批評,在中國還不大有,即以《自由談》所登的批評為例,對于《二十世紀之歐洲文學》,就是專指爛疤的;記得先前有一篇批評鄒韜奮〔5〕先生所編的《高爾基》的短文,除掉指出几個缺點之外,也沒有別的話。前者我沒有看過,說不出另外可有什么可取的地方,但后者卻曾經翻過一遍,覺得除批評者所指摘的缺點之外,另有許多記載作者的勇敢的奮斗,胥吏的卑劣的陰謀,是很有益于青年作家的,但也因為有了爛疤,就被拋在筐子外面了。
  所以,我又希望刻苦的批評家來做剜爛苹果的工作,這正如“拾荒”一樣,是很辛苦的,但也必要,而且大家有益的。
  九月十一日。
       
  〔1〕 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三年九月十四日《申報·自由談》。〔2〕 蕭伯納于一九三三年乘英國皇后號輪船周游世界,二月十七日途經上海。
  〔3〕 巴比塞(H.Barbusse,1873—1935) 法國作家。著有長篇小說《火線》、《光明》及《斯大林傳》等。
  〔4〕 “大學教授,下職官員” 這是邵洵美在《十日談》雜志第二期(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日)發表的《文人無行》一文中的話:“大學教授,下職官員,當局欠薪,家有儿女老少,于是在公余之暇,只得把平時借以消遣的外國小說,譯一兩篇來換些稿費……。”〔5〕 鄒韜奮(1895—1944) 原名恩潤,江西余江人,政論家、出版家。曾主編《生活》周刊,創辦生活書店,著有《萍蹤寄語》等書。《高爾基》(原書名《革命文豪高爾基》)是他根据美國康恩所著的《高爾基和他的俄國》一書編譯而成,一九三三年七月上海生活書店出版。這里所談的批評,是指林翼之的《讀〈高爾基〉》一文,發表于一九三三年七月十七日《申報·自由談》。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