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朱蘇進与其他一些部隊作家不同,他的創作中有著強烈的個人化傾向:自中篇小說《第三只眼》以來,他很少再寫作那類正統的主旋律題材(即偏重于表現主流意識形態規定中的理想主義与英雄主義)的小說,而是努力在軍事題材中投入個人獨特的感受与情緒。概括地說,他開拓出了一种在意識形態性极強的軍旅題材中深入探詢個性心理空間的創作傾向。 發表于1989年的中篇小說《絕望中誕生》[6] 最能体現上述這种創作傾向,它沒有特別复雜的故事,基本的情節線索就是對一個軍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但其中蘊藏著震撼人心的力度,尤其是在對人物的個性刻畫中呈現出神奇而迷人的色彩。主人公孟中天是一個怀有异秉的天才人物,正如作品里所描繪的:“他具有一般人罕見的狂熱欲望和极其冷靜的智慧。越是絕望的事,越使他興奮不已。他會像求生者那樣執著地醞釀狠狠一擊,會像餓獸撕扯肉骨那樣撕扯疑難。是的,他有雙倍的野性和雙倍的智慧。他絕不肯容忍失敗……”他在專業領域內的才能令人瞠目,小說對此特別加以反复的強調,如他在接受軍區司令員宋雨考驗時表現出的堪稱卓越的測地才能与軍事素質;又如小說開頭設置的那個謎樣的懸念,他在几無任何工具的絕境中,完全憑借超常的思維与觀察力測出他在地球上的立足點。這种才能与作為絕不會讓人滿足于一般功利性的目的,孟中天產生了超乎其上的、与他那超人般的天資心智性格相匹配的個人野心,因此他在地圖上精确標出自己的立足點之后,繼而寫下這樣一句話:“一切發現与猜想均在此開始。”正是這种几乎凌駕于万物之上的自信,及敢于向一切挑戰的激情,使孟中天注定不能滿足于只做個平庸的專業技術員,而是一俟有了机會即廁身于政治斗爭的權力場中,以使他那滿溢于生命中的才能獲得更廣大、也更具實際性的施展之地。他被不怀好意的宋雨看中,調往軍區當机要秘書,隨后他平步青云,將要成就一番叱吒風云的政治事業。只可惜他身在文革,盡管風光一時,但那些政治作為卻很快就灰飛煙滅了,他淪為階下囚,只能在絕境中期待著再一次的崛起。 作品正面描寫的內容,即從這里開始:若干年后,敘述者偶然勘破了孟中天從前測量自己立足點的那种奇跡般的方法,其后他們兩人得以相識,仍在監禁之中的孟中天遂向敘述者公開了他在這孤身獨處的八年間的生活內容。原來他在對自身命運感到絕望之后,重又激發起了對地質學的研究熱情,他以曠世稀有的靈感火花照亮了地球构造學中的許多千古之謎,以瘋狂的想象和不可思議的假設提出了一种“完美”得無可挑剔的地球運動理論,理論的核心動力所在,恰恰竿是孟中天人生遭遇中的絕望与向絕望挑戰的強大意志。我們身處其間的地球,經過他的描述成了一個強大意志的生命体,它在遠古浩渺無邊的時間盡頭,也歷經了絕望中誕生的痛苦時刻,以巨大而神秘的奇跡力量逐漸形成了今日的地貌……對于這項科學理論的漫長陳述,在整個作品中占到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但這种違背寫作常規的做法并不讓人覺得不适,反倒造就出了全篇中最激動人心的段落:面對地球表面謎樣的形態,孟中天的理論像是撕開了它的全部帷幕,暴露出它那种种被長久禁錮的欲望,以及那令人感到恐怖的力度,由此展現出的,是中國當代文學中所少有的那种包容天地万物在內而又富有無窮神秘色彩的恢宏境界,僅此一點而言,《絕望中誕生》也可算是創造出了絕無僅有的獨特意境。但在作品中,這段理論陳述主要還是作為情節构造因素出現的,孟中天的個人欲望在地學研究中得以滿足,他雖然被剝奪了行動的自由,但卻在方寸之間獲得窮盡宇宙的目力,他是以他的思想征服了他所身處其中的整個世界。這一方面更加深了對孟中天精神世界的描繪,同時也由此而明确提出了“絕望中誕生”這個精神性的价值理念。毫無疑問,后者是朱蘇進探詢孟中天深層個性心理最動人心魄的收獲:像孟中天這樣的人,其欲望与才華都是超群的,以至于他們往往不能容身于平庸的現實環境,那將導致他們与現實發生毀滅性的沖突,終于落入絕境,但這种看似窮途末路的极地卻又不會使他們走向精神幻滅,反倒愈加能夠使他們的生命力与創造性得到惊人的迸發(雖然可能多半是在別一方面),因而他們在這种非常狀態下更能產生出平常所不能見的作為。 這种個性化的价值理念一方面展現出了作者那殊异于常人的精神向度,他顯然不能信任日常生存狀態下的,或說是公共生活空間的人性質量,而是必須向個体生存最尖銳的所在去尋覓生命的偉力;另外也必須看到,所謂“絕望中誕生”的境遇在某种程度上与軍事文學固有的精神光彩仍有溝通。軍事文學的主要魅力之源就在于其中必不可少的那种兩极對立狀態,人物無論處身任何一方,都必得遭遇生死胜敗的殘酷選擇,這也正是那种難以個人力量去戰胜的、由政治所制約形成的絕境,人的精神性的力度唯有在与這必然的境遇相沖突中才能夠真正穿透閃現出來。然而和平時期的軍事文學中逐漸缺少了這种悲劇的必然因素,在向日常性平淡敘事的轉化中明顯喪失了原有的精神光彩,而《絕望中誕生》則非常精彩地把那种意識形態性的兩极對立狀態轉變成為個体生命層次上欲望与目的的對立,把硝煙彌漫的戰場轉換成人內心深處的痛苦掙扎,這就使得作品既釋放出了軍事文學長久以來固有的那种強大生命能量,同時也使對這种內心狀況的敘寫超越了純粹政治性的層面,它飽含著對人性及人的處境的深切關怀,所提供的是植根于個人精神世界但卻又具有普遍意義的生命感悟。 《絕望中誕生》的結尾是官复原職的宋雨再次征調孟中天去他身邊工作,孟中天便立即放棄了地學研究,而以巨大的熱情准備再次投入權力場中,他那种瘋狂而又冷酷的政治野心令敘述者感到了無以言說的惊愕与惋惜……事實上,這部小說以此來收束,并不足以為奇,因為孟中天的那种壯麗迷人的精神力度始終是与個人欲望緊緊纏鎖在一起的,而且在這位天才身上還被刻畫出了魔鬼般丑陋的另一面,他有著种种惡劣的事跡与殘忍的本性,這又無一不与他在塵世中的欲望方式密切相關。很顯然,這些內容是与前面所述及的孟中天那种超越凡俗的創造力相違逆的,可能也會是小說中最令讀者感到困惑的部分,但這正是作品中現實投影最深重的地方,朱蘇進寫出一個如此复雜矛盾的人物,其實這也應該是他本人對現實的迷惘感受在作品里的投射[7]. 注釋: [1]引自戴錦華《奇遇与突圍--90年代女性寫作》,《文學評論》 1996年第5期。 [2]《女人組詩》收入瞿永明詩集《女人》,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3]《黑夜的意識》,初刊于1986年11月15日安徽《詩歌報》。 [4]李振聲《季節輪換》,學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19頁。 [5]《少女小漁》,在大陸初刊于《台港文學選刊》1995年第9期。 [6]《絕望中誕生》,初刊于《鐘山》1989年第3期。 [7] 本節論述內容可參閱陳思和等對話《朱蘇進:欲望的升華与世 俗的羈絆之間能否超越?》,收入《理解九十年代》,人民文 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219頁。 ------------------ 轉自宇慧文學世界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