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三節 美好理想的憧憬:《哦,香雪》


  与張賢亮的《邢老漢和狗的故事》的質朴、傳統的敘事風格迥异,鐵凝的《哦,香雪》6 則是一篇抒情意味濃厚的短篇小說,作品題目的感歎語調也提示和透露了這一點。《哦,香雪》是鐵凝的成名作,和大部分青年作家一樣,鐵凝也在這篇作品里傾注了相當多的抒情成分,作家特有的女性的細膩、敏感也突出了作品的抒情風格;但更重要的是時代思潮的影響,70年代末興起的個性解放和主情主義思潮,使這一時期的小說出現了一种抒情化的傾向。也就是說,這种抒情傾向是人道主義文學思潮在一個短篇小說中的感應,又是《哦,香雪》所敏銳感應時代精神的形式化体現。
  小說以一個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庄為敘述和抒情背景,通過對香雪等一群鄉村少女的心理活動的生動描摹,敘寫了每天只停一分鐘的火車給一向宁靜的山村生活帶來的波瀾,并由此抒發了优美而內涵丰富的情感。小說的情節十分簡單,而相對較多的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使作品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閉塞的台儿溝因為火車的經過而沒有了過去的宁靜,也扰亂了少女們的心,一方面是因為少女們天生的好奇心理,一方面是封閉的山寨對山外世界、對文明社會的向往之情,使她們每次都以极其隆重的方式──像過節一樣梳妝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鐘的火車的到來。她們對山外的東西充滿了好奇:一個發卡、一塊手表、一只人造革的書包、一個帶磁鐵的塑料泡沫鉛筆盒……都會帶給她們熱烈的話題和美妙的遐想;在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還融入了少女對未來生活個人夢想。鐵凝曾經說過,世上最純洁、美麗的情感就是少女的夢想。盡管它幼稚、縹緲,甚至可笑,盡管它也許是人性中最為軟弱的一部分,但同時也是最可寶貴的一种情感,作為美的對象,它可以洗滌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為這些東西的反襯和對照。小說中香雪那洁如水晶的目光,那洁淨得仿佛一分鐘前才誕生的面孔,少女們那飄蕩在山谷里的天真爛漫的笑聲,還有少女鳳嬌對乘務員“北京話”的那种無私無邪的情感,都是少女世界的特有的美麗風景。小說重點寫了少女香雪的一段小小的歷險經歷:她在那停車一分鐘的間隙里,毅然踏進了火車,用積攢的四十個雞蛋,換來了一個向往已久的帶磁鐵的泡沫塑料鉛筆盒。為此,她甘愿被父母責怪,而且一個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這對一個平時說話不多,膽子又小的山村少女來說,需要极大的勇气。作者還有意交代了香雪這一舉動的心理動力,那就是對山外文明的向往,對改變山村封閉落后、擺脫貧窮的迫切心情,還有山里姑娘的自愛自尊。
  作者選取了一個類似于全知全能的敘述視角,把敘述者确立在城市人的位置上,但又具有敏感的心靈和寬厚的胸怀,對那個封閉的小山村,對那一群普普通通的山里少女投來同情、關愛的一瞥,在看似稚嫩可笑的心理律動中發掘時代思潮的波瀾。反映在小說的敘述結构上,作者并沒有以情節線索來安排敘述,而是根据情感抒發的內在邏輯,把一些情節片段加以組接。她极力在“一分鐘”里開掘,細致入微地描寫了香雪們對新生活的純真、熱切的向往和追求;將一些每天一分鐘里發生的事件以特定的方式加以精心的選擇、排列和敘述,最后以香雪換鉛筆盒的“冒險”為終結,尤其對香雪夜歸的情景做了濃墨重彩的渲染,使情感的抒發達到高潮,就如一支优美動人的小夜曲。
  小說的情感基調是清新、婉麗、优美、純淨的,但并不意味著纖弱、單薄竿淺顯,相反它寄予了作者對時代現實的嚴峻思考:那純朴、淡遠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賞和贊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貧窮和閉塞聯系在一起,在時代列車的呼嘯聲中,這种純朴迷人的美還能保留多久呢?香雪和她的伙伴們,連同整個台儿溝,在走向新時代的路途中,將會經歷怎樣的變故呢?80年代是一個對“現代化”充滿神秘与迷信的時代,一种新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現代化必然代表進步、文明和美好;反之,就是落后、封建和野蠻--,但敏銳的作家鐵凝卻從現代化(火車的象征)進入以前的人性淳朴的民間社會作出美輪美奐的贊美,這种深遠的意蘊,將會超越時空而發生永恒的魅力。

  ------------------
  轉自宇慧文學世界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