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四節 汲取民間營養的文人創作:


           《划手周鹿之歌》

  唐湜在1958年被划為右派以后,在顛沛困憊之中寫了為數不少的長詩,主要有一組從民間文學中汲取營養而創作的“南方風土故事詩”与一組歷史敘事詩。《划手周鹿之歌》17就是以其家鄉溫州廣為流傳的民間傳說為素材而創作的一首“南方風土故事詩”,与當時一般的以主流話語為原則來改編民間文學的作品不同,唐湜的作品“是艱難生涯里釀出來的一點蜜”,他是把自己的非常個人化的想象与感受融入了對民間傳說的改寫之中,他自述“想把南方海濱風土的描繪,民間生活的抒寫,拿浪漫主義的幻想色調融合起來”18,事實上除此之外,他還把自己在逆境中倍受壓抑的激情注入了詩歌之中。
  民間傳說給這首長詩提供了一個神秘奇幻的敘事框架与牧歌式的抒情氛圍。在傳說中周鹿是南方水車的發明者,又是砍伐森林、划木排的能手,“他是個美少年,過著漂泊的生活,可几個少女都迷上了他,為他發著傻;他的愛情導致了死亡,更是個感人的傳說。”他在后來成了“水手們眼里的海神”与陸地上“年輕人的愛神,有點儿原始意味的愛神”. “為了貫串這故事的悲劇主題,”作者“挑了他的單純的愛与為了愛的悲劇的死來描繪”. 基本的情節寫划手周鹿与鄉紳的養女小孤女產生愛情,周鹿在去遠方伐木時,鄉紳把小孤女許配給一個官少爺,小孤女在幽憤之中病倒,靈魂化為一只小翠鳥去遠方尋找周鹿,周鹿回來后与小孤女在祭神的龍舟里沉入海底。長詩的优秀之處在于,在敘述故事時它能夠把牧歌的質朴單純与傳說的神秘奇幻几近完美地結合起來,從而創造出一种深沉而又透明的詩歌風格。作者說:“為了凸出這單純的浮雕式的悲劇,我拿單純的動物象征來勾描這一對愛人:拿波濤上的馬來象征周鹿的男性美,男性雄健的性格;拿江上飛游的小翠鳥儿來象征小孤女的女性美,女性靈巧、柔和的性格。我覺得這樣可以恢复一些民間牧歌与牧歌人物的質朴、單純的本色。”19在他的筆下,周鹿“象一匹打水波里誕生的馬,……在水波上沐浴著早晨的陽光,在水波上沐浴著一春的芬芳!”小孤女則“從小竿象翠鳥一樣靈巧……那么單純,就如一片光洁的月色,又那么清醒,就如一顆草葉上閃爍的珍珠”,都是類似牧歌中的單純的人物;他們剛剛產生的愛情也是象清水一樣純洁到近于透明的地步的牧歌式的愛情,可是當這种愛情遇到波折与阻撓時,故事就帶上了神秘的色彩。這种神秘色彩是中國文學尤其當代文學中很少見到的境界,值得佩服的還不是“幻化”的情節,而是作者的描述強烈地傳達出那种神秘的氛圍,這种氛圍主要是通過對人物心理的渲染傳達出來的,如小孤女在幽憤之中化為一只小翠鳥去尋找自己的在遠方的愛人時,詩中有一長段對她在空中飛行時的恍惚心態的描繪,她仿佛看到了周鹿在砍樹的情景,听到了樹木倒地是的呻吟,聞到了倒地后的樹木的芳香……這种恍惚的很難傳達的心理在作者筆下表達的很為出色,甚至詩歌的韻律也帶上了跳躍与迷离恍惚的色彩。再看詩中對周鹿与小孤女赴死的描繪,在作者的筆下,死亡被描繪得神秘莫測、迷离恍惚、恐怖而又美麗,“愛”与“死”這种傳統的浪漫主義的主題,在他的筆下得到了頗具中國的地方色彩的處理,在伴隨著祭神的喧鬧的鼓聲中,周鹿与他的愛人乘著美麗的龍舟沉入深深的海底,在一片熱鬧而美麗的景象中迎接死亡:
  他們的眼光默默相往著,/ 凝合成了一片無聲的合唱!// 呵,不能讓人間的婚禮把我們結合在一起,/ 那就叫水底的音樂把我們的靈魂凝合為一;//叫水波來完成我們愛的旅程,/ 叫水波來完成我們青春的航行!// 也叫水波來完成我們愛的抗議,/ 叫水波來歌唱我們青春的胜利!//……喝呵,喝下這一杯醉人的酒,/ 叫我們的心靈呵更加清醒!//喝呵,喝下這一杯噴香的酒,/ 叫我們開始又一次生命的旅行;//去向一個新的歡樂的幻想,/ 去向那個水底下藍色的家鄉!“
  唐湜自述,他要在這首詩中追求一种“彩畫”般的效果:“一個故事在民間流傳著,就象珍珠含在珍珠貝里,時間會給抹上一層層奇幻的光彩;我們把蒙上的灰塵拂去,就會耀出一片奪目的光華。詩人馮至的《幃幔》与《吹簫人》給了我一些啟發,我更想學習詩人里爾克抒寫東方傳說的精神,寫出一些彩畫似的抒情風土詩篇,這一個故事就是個開始。”20就這首詩而言,這种彩畫的效果是通過地方頗具特色的意象表現出來的,南方海濱的“水”的特點浸潤了這首長詩,水的意象与長詩要表現的各种情緒融合得親密無間。從我們上舉各例中可以看出,長詩中不論是“純洁安靜”的牧歌情調還是“神秘奇幻”的想象境界,其表現都离不開對“水”這一意象的各個方面--或平靜透明、或幽深虛幻--的發掘,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水”的狂暴激烈也与作者的激情緊緊地融合在一起,從而為詩的牧歌情調增加了一种激情奮發的抒情風格。我們看周鹿与小孤女在赴死時的景象--狂暴的大海、熱烈的鼓點与主人公心中的沸騰的激情融匯在一起(詩歌的節奏在這里也類似于波浪与鼓點的聲音),只有這樣的熱烈的气氛才能表現出那种為愛而死的庄嚴境界:
  呵,我們的周鹿拿他的生命的畫筆 /要給我們畫出最濃艷的一筆!//他的最后最濃烈的一筆,/ 他的最后最壯烈的一擊!//……呵海洋,我生命的故鄉,/ 我要奔向你無比遼闊的胸怀!//你給我的童年孕育過金色的想象,/ 你歡樂的水渦也叫我舒展過自己的臂膀;//……這忽而,我可要在你的胸怀上/ 唱出我最后的一支歌,歡樂之歌;//我要唱出我青春的怀戀,/ 拿我的愛,我的生命!//我要唱出最初一次燃燒的戀情,/ 拿我的愛,我的生命!// 我要唱出最后一次燃燒的搏斗,/ 拿我的愛,我的生命!//…… 風忽忽地在海上飛奔,/ 轟雷追著閃電,岸然向海上轟來;//瘋狂的風暴,深沉強大的奔流,/合成一片山巒樣突兀的九級浪;//白鯨似的巨浪一個個涌來,/ 怒吼著,張開大口吞下了龍舟……
  在這里,詩人的激情与周鹿的激情合而為一噴發出來,唱出了這首詩歌中最高昂的樂章。作為一曲對青春与愛情的頌歌,長詩并沒有因為主人公的命運的不幸而沉入一种悲觀的氛圍,而是象莎士比亞的《羅密歐与朱麗葉》一樣充滿著青春的純洁、激情与生命力,彩畫般的意象与生命力的噴發形成了一幅幻美的圖畫:“……他伴著他的新娘,/ 從容地奔向那藍色的甜蜜的故鄉;//……叫他的龍舟箭似的穿過激流,/ 射向閃亮的鑲著珠貝的宮闕; // 他還在海底擂著他的大鼓,/ 發出那戰斗的生命的歡呼;//化入一片無邊的洶涌濤聲,/ 化入一片無涯的海洋樂章!//化入一片珍珠貝似的波浪,/ 化入一片紅珊瑚樣歡笑的音樂”. 考慮到作者在創作這首長詩時正處于遭受嚴重的不公平而顛沛流离的時期,這种感情就顯得更為難能可貴。我們不妨設想,作者把自己的倍受壓抑的激情融入了詩中,所以才會寫出這樣激情飽滿的詩篇,雖然這樣的情況在許多詩人身上都會出現,但唐湜的优秀之處在于他的激情整体上有一种純洁、健溝的因素在里面,而沒有陷入陰沉獰厲的瘋狂境界,其中的原因何在,非常值得思索。也許除了作者一貫的對“美”的執著追求而外,置身于底層之后,他更能体會到中國民間那种活潑潑的生命气象,從而在民間文學的營養中找到了一种健朗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注釋:]] 1 參見孟悅《〈白毛女〉演變的啟示》,收入王曉明主編《二十世
  紀中國文學史論》(第3卷),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引文見
  該書第191頁。 2 引自《淚瀑》,唐湜著,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頁。 3 黃鐵、楊知勇、劉綺、公劉的《阿詩瑪》整理本首發于1954年《
  云南日報》副刊《文藝生活》第3、4、5期(1月30日、2月6日、
  2月13日)上,隨即由《人民文學》(1954年5月號)等雜志予以
  轉載。后分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1954年7月)、中國青年出版社
  (1954年12月)、人民文學出版社(1955年3月)、中國少年儿童
  出版社(1956年10月)分別出版。1960年云南人民出版社、人民
  文學出版社再版修訂本(李廣田執筆)時署名為"云南人民文藝工
  作團圭山工作組搜集整理,中國作家協會云南分會重新整理"。
  1980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又出版了黃鐵等人的第二次整理本。本節
  依据50年代較有代表性的1954年5月號《人民文學》雜志轉載本与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5年3月版本論述,同時參考1960年云南人民文
  學出版社再版修訂本及1980年上海文藝出版社《中國民間長詩選》
  所收原整理者第二次修訂本。 4 《〈阿詩瑪〉第二次整理本序言》,引文見《中國當代文學研究
  資料·阿詩瑪專集》(內部參考資料),廣西師范學院中文系編,
  1979年10月出版,第19頁。 5 同上21頁。 6 同上22頁。 7 孫劍冰《〈阿詩瑪〉試論》,引自同注4書第146頁。 8 同上116頁。 9 同4第27頁。
  10 据人民文學出版社1955年版。1954年《人民文學》雜志轉載本無
  此兩情節。由于受到批評,196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修訂本、
  1980年原整理者第二次修訂本均刪去了這兩個情節,并進行了新
  的修改。
  11 同4第24頁。
  12 參閱同注4第25頁。
  13 同上。
  14 應為撒尼人,因為一般的看法是撒尼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
  15 楊知勇《撒尼族敘事詩〈阿詩瑪〉整理經過》,載《西南文藝》
  1954年第5期。
  16 初發于1979年《人民文學》第4、5期,本教材依据《老舍文集》
  第7卷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
  17 初刊于作者詩集《淚瀑》,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本教材依
  据該版本。
  18 以上引自上書第2頁。
  19 引自上書第44頁、46頁。
  20 引自上書第44頁。

  ------------------
  轉自宇慧文學世界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