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這天,廖錚打開自己的電子信箱,看到一封發自“東南大學生物系生態研究所”的來信。信中稱,在云南高黎貢山區騰沖縣境內新發生的里氏六點五級地震中,一個与世隔絕的地下熔洞群被暴露出來。現在,該生態研究所要組織有關考查,請大名鼎鼎的探險家廖錚女士一同參加。信的結尾著名:許洪峰。 廖錚專有一個電子信箱收集讀者提供的考察線索。不過,盡管她十年來一直在專欄中堅持科學原則,不搞玄虛。但信箱里的大部分來信講的仍然只是“某市上空出現飛碟”,或“某湖里出現怪獸”等等。這些信廖錚看得多了,也不想為此花什么精力。相比之下,眼前這封出自專業科學工作者的來信倒提供了最有實際意義的探險考查項目。廖錚一向認為,科學家是這個世界上真正的職業探險家,只是他們的工作缺乏戲劇性,所以少有人來寫。廖錚一向將專業科學家當作老師對待。 但廖錚畢竟不是專業科學家。她立刻寫了回信,問對方,這個熔洞有什么特別之處,能夠吸引普通讀者的興趣? 看來這個許洪峰經常上网,兩個小時以后她就收到對方的回信,告訴她,据地質工作者推斷,這個地下熔洞在六千万年前的一次地質運動中与世隔絕,當時很多种原始物种也被一起封閉起來。它們不僅生存下來,而且在漫長的年月里獨自演化,成為一個獨立的生物圈(注一)。信的結尾稱,你完全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外星生命世界。而且我們誰都不知道此次考查會遇到什么新奇物种。 之后的一天里,廖錚又在网上与許洪峰聯系了几回。這位許洪峰看樣子隨身帶著一台筆記本電腦。每封信的落款都注明了不同的地方,總得來說距离与騰沖縣越來越近。 “等我,一定去!” 廖錚發出這最后的信件,然后便開始整理行裝。此時她已經是公眾心目的“腕級”人物,“廖錚探索”也已是雜志社的招牌。所以雜志社的上司們對她的選題都不再干預。而且,在乘坐什么樣的交通工具這個問題上,她也有了只考慮速度、不用考慮价格的權力。 一路上,廖錚從手提電腦的資料庫里突擊了解著騰沖當地的地理人文資料。在長途車駛入騰沖縣境時,她看到一幅橫在公路上方的巨大標語牌。牌子上除了有“歡迎您來到騰沖”這樣的通用內容外,還有一行小字:“溫泉旅游,其樂悠悠”。在廖錚眼里,騰沖的特色立刻從概念變成了現實:這里滿布死火山,到處都有溫泉的蹤影。 來到縣科協,接待她的一個二十出頭的工作人員一听是廖錚,立刻回頭從柜子里拿出一本《神秘世界》請她簽名。廖錚知道,至少在這里,接下來的事她會辦得很順利。 縣科協的規模很小,与另外一個局級單位合用一幢辦公樓。樓內屬于科協的地盤已經成了一個忙碌的“前線基地”:不時有操外地口音的人進進出出,有的還提著叫不上名字的儀器。除了許洪峰所在的生態學考察組外,還有兩只地質勘探隊已經在這里住了一段時間。其中一只作純地質學方面的考察,另一只進行礦藏分析。廖錚知道,一個偏遠小縣的科協沒有足夠的人員、器材和經費作比較深入的科學考察。一旦發現很有价值的考察對象后,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為來自遠方大型科研院所的考察隊提供后勤保障。 經接待人員介紹,她很快在二樓一間屋子里找到了許洪峰。見到她后,許洪峰赶緊走到門口与她握手。 “您來得真快。我們的儀器設備今天才運到,還沒來得及進洞。” 很久以前有個老輩人告訴廖錚,在人的臉上,眼角的魚尾紋最不會說謊。一個人年齡多大,看魚尾紋的深淺就行。從那以后,廖錚便開始積累觀察魚尾紋的經驗。現在這個經驗告訴她,這位許洪峰大概二十五六歲,小她半代人的樣子。他的個子与廖錚相仿,但如果是同樣的身高,男性總顯得比女性矮一些。許洪峰說一口夾雜福建語音的普通話。在外地人听來,福建話与廣東話同屬最難懂的方言之列。除此之外,許洪峰穿得很講究,仿佛是來度假。這讓廖錚也感到意外。 許洪峰沒將她讓進屋,而是帶著她來到科協的接待室,關上門,避開走廊里忙碌的人群。 “今天見到你真高興。小時候我特別愛看衛斯理的冒險故事。沒想到大陸真的出了象您這樣衛斯理式的冒險家。” “我和衛斯理可不一樣。”象這种把她和衛斯理相比的話,廖錚已經听得很多了。甚至有人干脆稱她為“女衛斯理”、“大陸衛斯理”。對此她只有一笑置之。 “衛斯理有數不清的錢供他探險,不需為生計犯愁。我可不行,這只是我的飯碗,細說起來一點都不浪漫。” “廖錚女士,我一直很欣賞您的實踐,依我看,您主持的‘廖錚探險’是將科研机制与市場机制結合起來的最好實例。” 兩人雖未見過面,但在网上也通過信,本應有熟人的感覺。可許洪峰的舉止作派讓廖錚有了些距离感。許洪峰邊說邊作著手勢,口气也象是主持科技工作的官方決策人。不過畢竟對方是在夸自己,而且夸到了點子上。 “請問,是您親自負責這次考察嗎?” 看到許洪峰的年齡和舉止,廖錚感到有必要問一下。果然,許洪峰“啊”了一下,才作出回答。 “這次考察活動的負責人是我的研究生導師李万云老師,參加考察的還有李老師帶的另一位研究生孫曉莉女士。李万云老師是國內著名的生態學家。”說著,許洪峰指了指廖錚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您可以上网,到中科院編錄的國家特殊貢獻獎勵基金授予人名單上找到她的名字,并看到她的有關研究成果。” “生-態-學(注二)?”廖錚一字一頓地問。從一開始在許洪峰的信里讀到這個詞,她就感到一些陌生。自從她開始主持“廖錚探險”以來,陳浩沒少幫助她在數千門學科組成的迷宮里“探險”,但廖錚對生態學這個詞還是有些不熟悉。 “是,生態學,從傳統生物學中分离出的一部分,它研究……” 正在這時,一陣手机鈴聲響起。許洪峰從口袋里掏出手机,站到窗前,用福建方言講了起來。騰沖雖然地處山區,但已經与著名的銥星系統連接,廖錚一進科協的院子就看到樓頂上的衛星接收天線。不過看許洪峰打手机的樣子,不象是一位科學工作者,倒象是一個業務員。 收了線,許洪峰也忘了他剛才的解釋工作。 “這樣吧,我帶您見見李万云教授。” “好,不過請你別這么客气。” 廖錚隨許洪峰上了三樓。一听到許洪峰對自己職權的解釋,廖錚就感到有必要快些見到這位李万云教授。她覺得許洪峰象是個愛自作主張的人。當然,她廖錚自己也是這樣的人,不過她現在有自作主張的條件,而許洪峰說的話是不是能兌現還不一定。 從三樓的一間大會議室的門縫里,傳出熱鬧的交談聲。許洪峰打開門,領廖錚在牆邊的沙發上坐下。會議室中間的會議桌上,擺著一幅圖紙,兩男一女三位中年科學工作者正圍著圖紙商量著什么。他們的聲音很大,也很專注,絲毫沒注意到剛進來的兩個人。 “按你們的測算,熔洞封閉的絕對年齡(注三)有多少。”居中的那位身材瘦小的中年女子問。 “六千六百五十万年,正負不超過三十万年。”一個魁梧的北方大漢回答。 “用什么方法測定?孢粉測量(注四)還是同位素測量(注五)?” “同位素測量。” “孢粉測量准确性更高一些。” “我不這樣認為,而且我們也不習慣用孢粉測量。”雙方在平和的气氛中交換著不同意見。 一旁,許洪峰小聲對廖錚介紹。 “中間那位就是李老師,和她說話的是地質隊的彭凱,旁邊那位是地探隊的劉茂琪。地質隊先下過熔洞,我們和地探隊都沒有進去過,所以請他們給介紹情況。” 圍在桌邊的三個人還在討論著。 “對你們的考察來說,地質年代非常重要嗎?”彭凱問。 “非常重要,”李万云很肯定地說:“熔洞是從封閉以后才走上進化岔路的。我們要知道封閉前這里能被圈住什么物种。還有,”李万云指了指地圖。“你們沒有找到另外的出口?古代地質變動留下的出口?” “至少超聲探測顯示,肯定沒有另外的出口。您為什么堅持會有另外的出口?” 李万云咬了咬嘴唇。“這只是一個推測。如果熔洞內氧气含量是你們測定的那個數值,那么六千万年一定有孔洞向熔洞內輸送氧气。個別原生生物可以不需要氧气,但動物不行。如果沒有氧气輸送渠道,用不了六千万年時間,它們早就把氧气消耗光了。” “如果真應該有氧气輸送渠道的話,八成是孔隙結构,岩層里不會有大型孔洞結构通向外面。” 人總是不愿呆在一個使自己看上去很蠢的地方。所以廖錚干這份工作需要很大的勇气,來克服自尊上的不适。十年來她象個認真的小學生,拿著筆記本什么的在一位又一位職業科學家面前听他們講解陌生的名詞和理論,然后努力消化,把它們變成普通讀者能懂的語言。此時她豎起耳朵,仔細听著雙方那夾雜著眾多專業詞匯的討論。她知道,這些詞匯在面前几位對話者听來,大概就象蘿卜白菜那么好懂。 門開了,那位二十出頭的科協工作人員拎進來一兜子盒飯,放在桌子上。扭頭時看到了廖錚。 ”喲,您在這儿呀,我滿處找您。您等著,我再拿一份盒飯。”說著轉身走了出去。余下的人這才注意地看了看廖錚。許洪峰不失時机地走上去為他們介紹。 “听許洪峰說起過你。”李万云點點頭,有些淡漠地說。她和廖錚握了握手,廖錚感到對方的手象面團一樣軟,和剛才那自信的談話聲有些不符。倒是彭凱的握手十分有力,甚至松開以后都覺得有些麻木。 “歡迎歡迎。這樣,你們先吃,我回隊里有一些事情。”彭凱說完,回身出去了。 另外那位叫劉茂琪的地探隊長也告辭走了。科協的工作人員又拿來一只盒飯,會議室成了三個人的飯廳。他們圍在桌旁打開盒飯。里邊的菜泛著深深的油亮色彩。李万云什么也沒說,掰開木筷就吃了起來。廖錚不禁心升佩服。云貴川的飲食都偏油膩咸辣。而看李万云的身材、相貌,再听口音,完全是一位標准的吃清淡口味的江南水鄉人。看來李万云走南闖北已經成了習慣。 “你好,李老師。”廖錚坐到李万云的對面。“請問,您讀過我們的〈神秘世界〉雜志嗎?” 李万云點了點頭,咽下一口飯菜。 “ 以前我的一個外甥讀這本雜志,我拿著翻了翻。感覺不是太好。” 听到這話,許洪峰赶緊坐到近前,有些緊張地望著她們。李万云接著說: “那一期有一篇短文,說什么在剛果發現了吃人甲虫,說這种甲虫有半人多高。不用核實,這條消息肯定是個假新聞!” 除了自己的欄目,廖錚對雜志上的其它欄目并不重視,有時根本不知道雜志上還登了些什么。不過,不用核實就認為世界上不存在半人多高的甲虫,是否有些武斷? 當然這話她只是在心里說。但李万云仿佛讀出了她的心里話。李万云用筷子從茶杯里沾了點茶水,在桌面上邊畫邊講解: “生物的体形演化成什么樣,并不是隨意的,必須适應環境。而生物生存環境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也是平常人們注意不到的一個因素,就是重力。作一道簡單的演算你就會明白。如果甲虫的形体一點都不變,只是每邊長擴大一百倍,象你們文中說得那樣,由一厘米擴大到一米,那么它腳部的承重面積相應擴大了一万倍,一百乘一百。但体積呢?体積擴大了多少倍?” 說到這儿,李万云停頓了一下,看了看聚精會神的廖錚,象是判斷她的知識水平到底有多少。幸好廖錚的知識底子已經很厚實,靈光一閃,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哦,是這個原因。” “所以說,那個所謂的大甲虫要想生存下來,要么它腿腳的支持能力提高一百倍,要么它的身体密度比小甲虫稀薄一百倍,但這兩者看來都不可能,所以,這么大的甲虫也許能夠生存在重力比地球小一百倍的星球上,但在我們這里肯定不存在。” 李万云收回筷子,又去吃她的飯。 “這确實是個疏忽。不過,您讀過我主持的‘廖錚探險’沒有?” “沒有。”李万云很干脆地問答:“看過那篇什么大甲虫的文章后,我就把它放到一邊去了。” 廖錚一時找不到什么話說,場面冷了下來。李万云大概有些過意不去,又抬起頭來。問廖錚: “你既然想參加這次考察,是否知道這次考察的意義?” 這一點廖錚在路上倒有充分准備。 “听說熔洞里發現有許多种生物。我想這就是關鍵。已知自然界一切生物生存所需的能量,最終都是由太陽能轉化來的。可這個熔洞几千万年不見陽光,仍然有那么多物种生存下來,我想這就是最值得考察得吧。” 李万云望了她几秒鐘,點了點頭。 “我這個人說話直,請原諒。” 三個人又默不作聲地吃起來。吃完,李万云看了看許洪峰,又把頭轉向廖錚: “我要和小許談一些業務上的事,請你回避一下可以嗎。你可以到我們考察隊的房間去休息,孫曉莉在那里。” 這樣的情形,經常拋頭露面的廖錚遇到過不止一次,也不太在意。她又回到二樓,找到生態學考察隊包下的房間。那是一連三間辦公用房。在一個滿布儀器的房間里,廖錚看到了一個姑娘,正蹲在地上調試一台儀器。看上去那姑娘和許洪峰年紀相仿。一身穿著相對于這樣的年紀來說,顯得有些土气。 “你好,請問是孫曉莉小姐嘛?” 大概很少被人稱為小姐,那個年輕女子愣了一下,看了看廖錚,才點點頭。然后又回去調試儀器。也不問她為什么知道自己的名字。 “我叫廖錚,這次來是与你們一起考察地下洞穴的。” “嗯,听許洪峰說了。”孫曉莉一邊旋著一個旋鈕,一邊回答。 根据廖錚的經驗,与陌生人談話一定要從對方熟悉的地方找話題,于是她問道: “能介紹一下這是什么儀器嗎?” “干涉顯微鏡(注六),” “要帶到洞里去?” “不!”孫曉莉果然有了些興趣。“留在科協。帶到洞里去的是電鏡,那邊那個,第四代電鏡,袖珍型。” 孫曉莉一邊說,一邊指了指廖錚腳旁的一個小家伙。語气里還帶著自豪或欣賞的成份。 “第四代電鏡全世界都不超過一百台,我們所剛買下的。” 廖錚好奇地上去拎了拎地上的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那質地細膩的乳白色外殼和小小的身材騙了廖錚,所以她一下子竟沒有把它拎起來。 “小心,很重的。”看到廖錚松了手,孫曉莉才放下心。“里面有兩塊強磁鐵,制造磁場用的,看起來輕,其實很重。” 正在這時,許洪峰又回到這里。臉上帶著一絲尷尬。 “廖錚女士,請您到這邊屋子里來,有些事商量。” 廖錚剛隨他進門,許洪峰便連連道歉。 “您看,李老師就是這個脾气,您還得多包涵。” “沒什么,李老師說話坦誠,至少我可以知道她的真實想法。不過,在讓我隨隊考察這件事上,你們是不是沒有協調好?” “正是,正是。”讓廖錚說破了,許洪峰倒象是放下了一個包袱。 “那些E-mail都是我發的。我的意思主要是想讓社會各界關注這次考察。一般媒体的記者又不象您這樣懂行儿。可李老師,她一直反感讓外人參与這些事。尤其是記者。她說記者們很少有真正懂科學的,粘到与科學有關的事情,寫比不寫還糟,經常誤導讀者。” “至少她沒有拒絕我隨隊進洞吧。” “那倒是沒有,不過,有一件事,唔……有一點錢,恐怕您得自己掏。”許洪峰很不好意思的說。 “說吧,我一開始就沒准備花你們的錢。是不是食宿費?” “都不是,那個熔洞里很熱,气溫大概四十度左右,而且濕度极大。說得形象點,就象浴室里一樣。穿著平時這樣的衣服進去堅持不了多久。這次地質隊那邊帶了几套液冷服,我們用他們的,要付租金。” “液冷服?” “是一种全金屬制成的衣服,夾層里有許多毛細管,管里有致冷劑,靠微型壓縮机帶動,循環降溫。穿著它可以深入极熱的環境,比如進入剛熄火的鍋爐內部檢修。或者到火山口附近作考察。另外還需要有簡易氧气裝置,洞里面的氧含量也比正常值少。” “租金是多少?” 許洪峰猶豫了一下,說出一個數字。廖錚釋然。這筆錢不用單位報銷,她自己就掏得起。 “我出,沒問題。” 注一:生物圈,以前指地表有机体及其生存環境的總和。在宇宙生命科學等新學科發展以后,生物圈泛指一個獨立存在的生態系統。 注二:生態學,一門綜合性科學,研究生物間,以及生物和非生物環境之間的關系。 注三:絕對年齡,自地質變化發生至今的年代長短。 注四:孢粉測量,通過保存在地層中的孢子、花粉等微体化石測定地質年代的方法。 注五:同位素測量,通過岩層中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測量地質年代的方法。 注六:干涉顯微鏡,根据光的衍射和干涉原理進行工作的顯微鏡,主要用來測定細胞化學成份。 ------------------ 作者鄭軍友情提供,轉載請与作者聯系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