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1)秦基偉俯瞰上甘岭,緊鎖眉頭。 朝鮮半島連綿起伏的山巒上生長著成片成片的高大的常青樹木。險峻的絕壁從山岭上陡然直下。秋天景色非常迷人。夏日悄然离去,覆蓋著茂密的林木的山野變成了金色、黃色和令人陶醉的紅色和褐色。蔚藍色的天空万里無云。朝鮮半島兩邊的大海一望無涯,深透明淨。 1952年的秋天,接替五圣山一線防御的15軍軍長秦基偉爬上五圣山頂。他微蹩的雙眉濃密剛勁,挺直的腰板顯示出軍人的威武健壯。 秦基偉久經戰火考驗。1927年參加黃麻起義,1929年參加紅軍。在戰爭年代,從參謀升任軍區司令員。1949年3月任15軍軍長,率領這支部隊作為4兵團先遣軍強渡長江,參加廣東、廣西和滇南戰役。1951年率15軍入朝參戰,參加了第五次戰役。 此時,秦基偉站在1061。7米高的山頂,极目望著眼下舖展開的大地。 上甘岭位于五圣山南麓,其南面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是五圣山志愿軍主陣地前的兩個支撐點,只有3.7平方公里。五圣山地勢險峻,西臨平康平原,東扼金化經金城通往通川之咽喉,是志愿軍中部防線戰略要點。而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象五圣山伸出的兩個拳頭,楔入敵人陣地,可以俯瞰敵人金比一線全部縱深,直接威脅敵人的金化防線。如果敵人一旦奪取了上甘岭的兩個高地,不但解除了對金化防線的威脅,志愿軍的五圣山陣地就會受到直接威脅。五圣山万一失守,則牽一發而動全身,整個朝鮮戰局就要受到影響。 秦基偉不禁緊鎖起眉頭: 中國人民志愿軍經過5次戰役,把美軍從鴨綠江邊一步一步地赶回了三八線以南。從此,戰爭格局大變,中朝部隊由運動戰轉入了陣地戰,先后進行了粉碎敵人1951年夏秋局部攻勢、反“絞殺戰”和反細菌戰、1952年春夏鞏固陣地作戰,不僅把戰線在三八線附近穩定下來,而且進行多次胜利反擊,使敵人遭到了慘重的損失,迫使他們前來談判。 從1951年6月開始,朝鮮戰爭就形成了邊打邊談、軍事斗爭和外交斗爭交織在一起的十分复雜的斗爭局面。 能否守住北朝鮮這半壁江山,金日成擔心,毛澤東也關注。 秦基偉嘴角又露出一絲笑意。秦基偉對自己的部隊充滿信心。部隊從前沿陣地送來一大卷信。這些熱情洋溢的信里報告:上甘岭前沿的戰斗准備工作,都已就緒。在一封士兵的來信中寫著如下的誓言:“要攻,上級指到哪里,我們就打到哪里;要守,只要我們活著,陣地決不會讓給敵人!” 士兵們這种行動,更增強了秦基偉的信心和責任感,他決心要指揮好這一戰役。 秦基偉向板門店方向望去,想到:“10月8日,美國在板門店宣布無限期休會,同時,紐約將要召開聯合國大會。不難估計:美軍要在朝鮮戰場上發動一次較大規模的秋季攻勢,以打破戰場上的對峙狀態,奪回戰場主動權。但是橫貫朝鮮200多公里的戰線上,敵人會從哪一點上發動進攻呢?” “敵人在東線已連遭慘敗,西線志愿軍陣地也固若銅牆鐵壁,敵人不會到那里去碰壁的。他們從中線突破以拉平這條戰線的可能性最大。但是,中線長達60余公里,在這樣長的寬正面上展開全面進攻,敵人是沒有這個力量的。如果進攻,它可能選擇一點,這一點選在哪里呢?平康是平原,便于机械化部隊運動。但是,凡是對敵人有利的地方,就必然是我們守備最堅固的堡壘,這一點是敵人從歷次的慘敗中得出來的結論。因此,他們從平康進攻的可能性不大。” 秦基偉憑直覺感到,“敵人的進攻點很可能選擇在五圣山前沿的上甘岭一線。這些日子,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范佛里特到金化視察了3次陣地,召開了高級軍官會議,部隊逼近上甘岭前沿進行聯合兵种作戰演習,偵察机反复進行低空偵察,并不斷以小股部隊的出擊來偵察志愿軍陣地的地形……。這些准備工作都是在煙幕遮蓋下進行的。他們白天用汽車裝載少數兵員西運,夜間卻把大批大批的兵員運到這里來,看來,美國將軍們想聲東擊西,以保證他們在主攻方向發起攻擊的突然性。” 一切跡象表明,敵人的秋季攻勢要開始了。覆蓋著五圣山的郁郁蔥蔥的松林,似乎也感到戰火的迫近,忐忑不安地騷動不息。 (2)一天內,30万發炮彈把上甘岭岩石炸成了粉末。 10月14日,黎明提前來臨了。 3時,排山倒海般的炮火,突然打破夜空的寂靜,敵人向597.9高地、537,7高地北山開始了毀滅性的轟擊。 秦基偉感到,大地忽然震動起來,坑道頂上的沙石嘩拉嘩拉地落下,燭火跳動了几下熄滅了。 果然不出所料,敵人向上甘岭陣地開始進攻了。 敵人向這個共3。7平方公里的狹小高地上,一天發射了30万發炮彈,飛机投擲了500枚重型炸彈。透過濃濃的煙霧,只能看見太陽暗黃色的輪廓;大火熊熊不熄,濃郁墨綠的松木燒成了炭柱,灼熱的空气令人窒息;花崗岩的石頭炸成了粉未,山頭都被削平了。敵人集中了7個營的兵力,在飛机、大炮、坦克的掩護下,分成几路向陣地扑來。 隆隆的炮聲牽動著秦基偉的神經,他遙望著籠罩在煙霧中的前沿陣地,他深信,自己的士兵一定不會辜負祖國的期望。戰后,他欣慰地看到一位步兵連長高永祥寫自戰地的報告: 15軍45師135團1連堅守在“537.7”高地北山上最前沿11號陣地。當敵人炮火向這個山頭開始猛烈轟擊時,箱子上的油燈被震得跳了几下,然后狠狠地摔在地上,最終熄滅了。一個用彈箱做的柜櫥,也吮當一聲倒在地上。一陣疾風,把几個士兵的帽子吹跑了。 坑道里黑洞洞的。這時負責觀察敵情的一位士兵气喘吁吁地來報告,半天沒听到他說話。連長高永祥著急他說:“你被炮彈嚇昏啦!什么情況1快說!” 那個士兵向前邁了一步,大聲說:“我報告完了,連長。”這時連長高永祥才明白,由于炮聲震耳欲聾,自己竟沒有听到報告,士兵又重新報告了一遍。 坑道里所有的人包括輕傷員都霍地站起來。 不一會儿,那個士兵又跑進坑道報告:“敵人炮火延伸了,步兵已接近前沿50米。” 高永祥想向營里報告,但電話線斷了!派人回去,已是不可能,暴風驟雨樣的火力网是無法鑽過去的。只有獨立作戰了。 6點,敵人兩次進攻被打退后,高永祥走出坑道。他吃惊地看到,陣地上,所有的掘開式工事都仿佛被只巨手一把抹去,蕩然無存。剛才還是一人多深的塹壕也消失的無影無蹤,士兵們只得趴在彈坑里。只見山前像赶廟會一樣,到處是敵人的鋼盔在晃蕩,估計足有3個營的兵力。看樣子,敵人為了拿下這個小小的陣地,真是不惜“血本”了。高永祥命令已准備反擊的士兵即刻返回坑道,保存力量。 剛回到坑道,敵人就開始了輪番不斷進攻。 7點左右,輕傷員也都包扎一下傷口又去作戰了。他們已打退敵人21次進攻,犧牲了15人。 敵人展開了更瘋狂的進攻。狂妄的机槍手連腰都不彎,邊走邊掃著沖上來。但當他們受到阻擊又敗退時,督戰官卻不讓他們回去。只見白旗一搖,机槍就迎頭向他們的士兵開起火來,敵人終于把預備兵力也投入戰斗。前邊是那些被打得狼狽不堪、精疲力盡的士兵,后邊是剛投入戰斗的士兵,他們自相踐踏,瘋狂進攻。 戰斗進行到白熱化的程度。有的志愿軍士兵干脆摔掉棉襖,用手雷狠狠向敵人砸去。有的士兵打光了子彈,端起刺刀沖人敵群。這場戰斗,全連用完最后几根爆破筒和手雷,只有高永祥身上的兩顆手榴彈。 敵人又從兩翼迂回上來,陣地被包圍了。高永祥向主峰陣地眺望,濃重的煙霧遮住了視線,他知道火力支援暫時是不可能實現的。 時間不能再拖了,他立即命令士兵們轉入坑道。 45師師長崔建功給秦基偉打電話匯報戰況:“經過頑強的阻擊和反复的爭奪,兩個陣地上共殺傷1000多個敵人,現在戰士們己全部進入坑道。” 他接著說:“按照作戰計划,趁敵人立足未穩,我們正積极組織力量進行反擊,從表面陣地上把敵人掃掉。” “應該這樣,先給它個臉色看看!”秦基偉干脆地回答。 不久,志愿軍反擊的炮火就轟隆轟隆地響起來了,無數顆炮彈無情地傾瀉到敵人頭上。士兵們勇猛地從坑道里沖出來,把剛剛攻上山頂的敵人赶下山。 “597.9”高地上,135團7連排長孫占元帶領士兵,乘著夜色,爭奪2號陣地。 孫占元是河南林縣人,1946年參軍,1951年人朝鮮作戰。在朝鮮戰場上,他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1年陣地防御作戰和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他机智勇敢,屢立戰功。 此時,隨著一陣密集的机槍聲,前邊出現3個殘存的火力點,十几挺輕、重机槍射出密集的火力。 戰斗中,孫占元身負重傷,兩條腿被打斷了,仍忍著劇痛爬行。敵人集中火力,拼命射擊,子彈使前進的志愿軍士兵抬不起頭來。為了掩護戰友完成任務,孫占元的机槍響了。頓時,敵人的火力被吸引過去。兩個火力點接連都炸毀了。士兵們要接近最后一個火力點,敵人火力點嚴密地封鎖著山崖的斜坡,很不容易攀登。孫占元在血泊里掙扎著打響了机槍,士兵們趁机用手雷炸掉了它。 孫占元在于彈打完了,成群的敵人蜂擁而上沖到他身邊時,拉響了最后一顆手雷,滾進敵人群中。孫占元的遺体周圍橫七豎八地躺著敵人的尸体,還有一個人壓在他的腳上,兩邊山坡上也躺著不少尸体。 孫占元后來被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追記特等功。朝鮮給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 15日中午,秦基偉和政委谷景生給志愿軍司令部發去電報說: “在上甘岭地區,14日3時起,敵繼12日連續兩天航空兵、炮兵的火力突擊,又進行兩個小時的猛烈炮火准備。凌晨5時,以美、偽軍各一部共7個營的兵力,在105毫米以上口徑火炮300余門、坦克30余輛、飛机40余架的支援下,分6路向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兩陣地發起猛烈進攻。是日,敵人對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以一個排至一個營的兵力采取多路多波的方式進行了連續不斷的沖擊。共發射炮彈30余万發,飛机投彈500余枚。我135團兩個加強連在戰斗開始時,僅有山野、榴炮15門和八二迫擊炮12門支援作戰。戰至13時,我野戰工事几乎全部被毀,人員傷亡較大,表面陣地大部被敵占領。我防守部隊轉入坑道作戰。19時,我乘敵立足未穩,組織反擊,又恢复了陣地。 軍長秦基偉政治委員谷景生” 上甘岭戰役的序幕就這樣揭開了。 (3)美軍一個連長點名,只有兩個兵答到。 15日以后,上甘岭戰役進入了反复拉鋸狀態。 連日不熄的炮火象巨大的犁缽,無休止地反复地耕耘著上甘岭的每一寸土地。敵人潮水一般地涌上來,又潮水一般地退下去,高地上血肉橫飛,陣地上殺气森森。雙方士兵之間相距很近,經常一在几十米、十几米之內相互射擊,甚至扭打在一起進行肉搏。 戰斗發展到空前白熱化的程度,雙方都把自己的精銳部隊逐次投入到這兩個原是連陣地的小小山頭上。 李承晚軍隊的一個排長在戰斗后回憶:“由于天翻地覆的炮擊和白刃格斗,每當高地易手時,不到1平方公里的狙擊棱線(即537.7高地北山),便被鮮血染紅了。” 18日,敵人以各一個團的兵力,分別向兩個高地發動輪番攻擊,經過一天的較量,志愿軍前沿連隊傷亡過重,退守坑道。 上甘岭表面陣地第一次全部失守。 15軍軍部,秦基偉正在眺望五圣山,悉心分辨前沿陣地的槍炮聲,參謀將45師的戰況呈送過來。 秦基偉看完后,一聲不吭地徑直走進作戰室,拿起電話,對45師長崔建功下了死命令:守住陣地,粉碎敵人的進攻。 秦基偉的語气雖然平和,卻含著不可更改的威嚴。崔建功剛想說:“那當然。”那邊已放下了電話。 1935年參加紅軍的崔建功是河北魏縣人,解放戰爭以來一直是秦基偉的部下。秦基偉任大行軍區司令員、晉冀魯豫軍區第9縱隊司令員、15軍軍長時,崔建功分別任太行軍區第7軍分區司令員、第9縱隊27旅旅長、15軍45師師長。1951年人朝作戰,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平康、金化地區防御作戰、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他深知軍長的秉性,不是決以死戰,軍長不會說這么重的話。 45師指揮所里,崔建功面目冷峻,臉色鐵青。上甘岭戰役打響后,他几乎沒合過眼,愣是靠吸煙硬撐著。因缺覺和過度疲勞,他原本渾圓的臉瘦了一圈,顯得干枯惟淬。 他握緊拳頭,在惦量著手中的力量。 崔建功猛地曝了一口煙,把煙屁股掘滅在石塊上,橫下一條心說:“打吧!” 19日傍晚,急襲的炮火惊天動地。 45師的部隊發起收复陣地的沖擊。緊跟著強大的炮火,135團某營一口气收复了597.9高地上的几個陣地。眼看這條起伏的山腿就要被全部收复時,敵人零號陣地上殘存的火力點突然复活了,几挺机槍交織成一片火网,把志愿軍壓在主峰下面零號陣地的山脊上。這時,志愿軍的炮火已按時向前延伸轟擊了,火力點必須靠自己來清除。 這場戰斗中出現了一位用胸膛堵住敵人槍眼的英雄黃繼光。 22歲的黃繼光是四川人,1951年7月參加志愿軍。 到了朝鮮,黃繼光所屬部隊正在開慶功大會。許許多多功臣英雄的事跡,使他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在前線陣地上的坑道里,他看了蘇聯影片《普通一兵》。蘇聯軍隊的英雄亞歷山大·馬特洛索夫英勇地以自己的肉体堵塞敵人槍眼的英雄形象,使他難以忘怀。在戰壕里,在陣地上,在戰斗中,他的口袋里總是裝著几本描寫戰斗英雄的連環畫冊,他暗暗地決心也要做一個人民英雄。 他在一個步兵營營部當通訊員。他經常穿過敵人層層的炮火封鎖線到前線陣地去傳命令、送彈藥,并且在戰場上主動地參加各种工作,兩次榮立三等功。 這天晚上,黃繼光所在的營在激烈戰斗之后,進攻暫時受阻。必須首先打掉敵人火力點。指揮戰斗的營參謀長接連几次派人去爆破,但是都在途中傷亡了。离天亮只有40分鐘了,上級的命令是要在天亮前把高地攻占。營參謀長焦急地考慮著:“誰能夠完成這個任務呢?” 這時站在旁邊的黃繼光挺身而出,主動承擔任務。他向營參謀長遞過一份參戰決心書和一封他母親托人寫來的一封信。母親的信上說:“儿:人民政府對我們人民志愿軍家屬照顧得太好了。現在我什么都不想,就只想你有沒有立功當英雄。告訴我你殺死了多少敵人?”母親的期望也就是祖國人民的希望,极大地鼓舞著黃繼光。他向營參謀長表示了自己的決心。營參謀長批准了他的請求,命令他當組長,帶領戰士吳三羊、蕭登良去執行爆破火力點的任務。 他提起兩個手雷,帶領著兩個戰友,勇敢地迎接戰火的考驗。臨走時,他對營參謀長和坑道里的戰友們說:“讓祖國人民听我的胜利消息吧!” 敵人火力點里的8挺机關槍組成一個密集的火网,瘋狂的子彈像暴雨一樣地打來,黃繼光提著手雷,帶領著兩個戰友跳躍地前進。當沖到离敵人火力點不遠的時候,忽然吳三羊倒下了,接著蕭登良也倒了下去,緊接著黃繼光也倒在地上了。 黃繼光的左臂和左肩被射穿了兩個洞。他回過頭來望了望,看見他的兩個戰友都躺在那里,爆破的任務就完全落在他的身上了。于是他忍著痛,向著火力點一步又一步地爬去。机槍子彈雨點般地落在他的頭前、腳后和身邊,濺起的碎石打到他的身上,但是他不顧一切,繼續慢慢地向人力點爬去,直爬到离火力點只有八九米時,他挺起胸膛,舉起右手,准備把手雷扔向敵人。正在這時,一梭子机槍子彈又射進了他的胸膛,他又倒下了。他的胸膛上被射穿了5個洞,鮮血止不住地流著,,他昏迷過去了…… 一陣陣的冷雨落在黃繼光的頭上,敵人的机槍仍然吼叫著,他從极度的疼痛中醒來了。用負傷的左臂支起身体,然后用最后的力气舉起右臂,把手雷向火力點扔過去。轟然一聲,手雷在距离火力點不遠的地方爆炸了,敵人的机槍不響了,黃繼光也被這巨大的爆炸震得昏迷過去。 在一剎那的沉寂之后,忽然,火力點里的机槍又叫了起來。敵人的地堡是被打塌了,但沒有被炸坏的兩挺机槍還在發射著子彈,雖然火力沒有以前那么猛,但剛剛發起沖鋒的反擊部隊又被它阻擊在山坡上。正在這時候,黃繼光又醒過來了,黃繼光向火力點望了一眼,捏了捏右拳頭。他帶來的兩個手雷,有一個已經扔掉了,另一個也在左臂負傷時失掉了。現在他已經沒有一件武器,這時天快亮了,40分鐘的期限快到了,而突擊隊還在敵人的火力壓制之下沖不上來。他感到,身后有許多的目光在望著自己,坑道里營參謀長在望著他,戰友們在望著他,祖國人民在望著他,他的母親也在望著他。這時,黃繼光不高而結實的身体突然從地上一躍而起,向著火力點猛扑過去。這位中國普通士兵用自己的胸膛抵住了正在噴吐著火焰的兩挺机關槍…… 正在狂吼的机槍聲低吟了兩下,啞了。 “同志們,沖啊!”剎那間發生的這一切,使大家熱血沸騰,他們躍起身,激動地高呼著,沖了上去,收复了零號陣地。 黃繼光犧牲后,他的名字出現在“火線出版社”編印的特號捷報上,傳遍了上甘岭陣地。他被志愿軍領導机關授予特等功和特級戰斗英雄稱號,并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一級國旗勳章和金星獎章。 然而,戰后傳來了一個意外的消息:黃繼光的名字叫黃際廣。在戰爭中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都可能發生,有多少血洒疆場的戰友,查不到他們的真實姓名;還有在追悼會上,名字寫在烈士靈牌上的戰友,又突然出現在面前…… 黃繼光、黃際廣,到底那個名字對呢?黃繼光生前所在連隊的戰士絕大多數都犧牲了,黃繼光也沒能留下寫有臥己名字的遺物。而揭開這個秘密,還是在部隊回國之后。黃繼光的母親從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后,特意來到部隊看望戰士們。當問黃繼光的名字時,黃媽媽笑笑說:“過去有時寫繼光,也有時寫際廣,這兩個字都好!”原來,黃繼光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7歲喪父,12歲放牛,沒有上過一天學,在參加志愿軍前連自己的名字也不會寫啊。 毛澤東會見第二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的代表時,黃媽媽向毛澤東說:“繼光是你教導的好子弟。”毛澤東向黃媽媽說:“你生的好儿子!黃繼光是中華民族的好儿子,他的名字已經成為一座和平的丰碑。 攻占零號陣地的同時,537.7北山表面陣地也全部收复。但反擊的胜利僅保持了一天。20日拂曉,敵人在飛机大炮的全力支援下反扑上來。又是個血肉橫飛的殘酷日子,雙方反复爭奪几十個回合。45師反擊部隊傷亡大大,傍晚時被迫退守坑道。兩高地絕大部分陣地得而复失。 至此,激戰7晝夜。敵人先后投入了17個營,傷亡達7000多人。美國隨軍記者威爾遜報道:“一個連長點名,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崔建功手上21個步兵連傷亡也慘重,有的連隊僅有數人。7天里,傷亡總數達3200余人。 (4)敵人生在一座隨時可能爆發的火山口上。 戰火紛飛的597.9高地和537.7北山上,除了597.9高地西北山腿的三個陣地外,志愿軍士兵全部退進大小40余條坑道,堅持坑道斗爭。秦基偉根据志愿軍總部的指示,命令第45師重點轉入坑道作戰,以爭取時間,為進行最后粉碎敵人進攻、恢复全部陣地的決定性反擊作准備。 敵人雖然占領了表面工事,但實際上早已坐在了一座隨時可能爆發的活火山上。 后來,志愿軍舉辦的“抗美援朝展覽”里陳列過如下的數据:3年來,挖的坑道長達1250公里,等于從中國東海岸連云港起,橫穿江蘇、河南,跨過黃河,直達陝西西安的一條石質大隧道;挖的各种塹壕、交通壕共長達6249公里,相當于万里長城的長度;修的10万多個地堡,出土在6000万立方米以上,如果把這些土堆成寬、高各1米的長堤。它可以圍著地球赤道轉一周半。 毛澤東對朝鮮戰場上形成的以坑道為骨干、支撐點式的防御体系、給予了很高的評价。1952年8月,他在一次講話中說:“能不能守,這個問題去年也解決了。辦法就是鑽洞子。我們挖兩層工事,敵人攻上來,我們就進坑道,有時敵人占領了上面,但下面還是屬于我們的。等敵人進入陣地,我們就反攻,給他极大的殺傷。我們就用這种土辦法撿洋炮。敵人對我們毫無辦法。” 敵人連續用手榴彈、炸藥加硫磺彈破坏坑道無效后,就在坑道左右修上暗地堡,配合炮火來封鎖与摧毀坑道,這种頻繁的破坏,使虛土、碎石子在洞口越堆越高,几乎堵塞住了。可是志愿軍更頑強,它炸,志愿軍修,上塊碎石子隨落隨清除。 敵人加緊封鎖。他們用密集的炮火,切斷五圣山至兩高地的通道,使各坑道彈糧告磬。而斷水是更危險的危脅。有時后方拼出几條性命的代价,送上來一袋餅干,但它無法通過干燥的食管。坑道里出現了拿著餅干挨餓的情景。大伙往干裂的唇上抹牙膏,趴在坑壁上舔濕潤的岩石。最后終于有人不顧羞澀,小心翼翼地提出用尿解渴。提議立即被采納。每人輪著尿給大家喝,軍官帶頭端起尿來:“喝,就當是光榮茶嘛!” 這是為求生的极端之舉了。而且嚴重脫水的人所排泄的尿,經体內的高度濃縮,味道格外難聞。 電影《上甘岭》中記敘了一個關于苹果的真實故事。河南省信陽軍分區原副參謀長張計法就是影片中張連長的原型。許多年過去了,他對那段往事記憶憂新: 一位不知名的火線運輸員,年齡頂多不過20歲,身体矮瘦矮瘦的,他給597.9高地一號陣地的坑道士兵送彈藥時,身上帶著一個苹果。他自己走得口干舌燥,但舍不得吃,留給堅持坑道的戰友。他先遞給連長張計法。 夕陽西照,借著洞口閃進的亮光,大家看到這個年輕人,滿身塵土,褲子經過一路上在炮火下爬行、打滾,已經撕了好几條口子了,腳脖子上也划破了好几處,浸著血跡,大家簡直有點不敢相信地問:“哪里來的苹果呀?” “我在半路上拾的。吃了潤潤喉嚨吧1” 大家7天以來只吃了一塊蘿卜,沒喝過一口水。喉嚨早就干得冒火,煙熏火燎般地難受。 連長張計法是一位朴實的河南人,1944年參加八路軍,1951年參加志愿軍入朝作戰。他對運輸員說:“你們運輸辛苦,還是你吃了吧。” “不,我在路上可以喝涼水。”小伙于羞怯地笑著,推讓著,固執他說什么也不肯吃。 大家知道,通向后方的3里路根本找不到一滴水。 連長激動地舉著手上這個顯然是用心擦得很干淨的苹果,它青里透紅,香气誘人。這會儿,不要說一個,就是10個20個,一個人也能吃完。 “給誰吃呢?”連長拿著苹果想。這時步話机員李新民正在聲音沙啞地向上級報告戰斗情況。這個平時愛說愛唱的小伙于,這些天來一直堅守崗位,嗓子全啞了,嘴唇干得裂開了好几道血口子,血跡還凝在嘴唇上。連長把苹果遞給李新民,讓他潤潤喉嚨,好繼續戰斗。 李新民出神地看著這個苹果。他回頭看了看睡在洞子里面的傷員藍發保,把苹果接了過去,沒有吃,又給了藍發保。 藍發保被炮彈打斷了右腿,現在躺在那里,很少听到他的呻吟。他的臉黑黃黑黃的,嘴唇干得發紫。他拿起苹果正准備吃,突然向周圍望了望,又閉住嘴,把苹果放下了。原來他發現一共只有一個苹果。 “連長,你几天沒喝水了,你吃吧,吃了好指揮打仗。”藍發保把苹果遞恰了連長。 于是,連長又遞給了司號員,司號員立刻轉給了衛生員,衛生員又交給了傷員。最后,苹果轉了個圈儿,還是原樣落在連長的手中。 連長決定由8個人共同分吃這個來之不易的苹果。 他用沙啞的聲音說:“同志們,我們能夠奪回陣地,赶走了敵人,難道我們就不能吃掉這個苹果嗎1” 大家誰也不吭气,他帶頭先咬了一口,就傳給李新民。李新民只輕輕地咬了一小口,就交給身旁的胡景才。然后,一個人接一個人地傳下去。轉了一圈,苹果還剩大半個。 “是誰沒有吃?”張計法問。 沒有人吭聲。 張計法剛想責備几句。可是,忽然覺得坑道里的空气格外凝重。借著洞外射進來的微弱的光線,看見每個士兵都在用手擦眼睛。一瞬間,張計法激情澎湃,象有什么東西塞住了喉嚨。在這戰火紛飛的夜晚,他被這种人類的真情深深激動著。他和戰友們堅守了坑道14天,殲敵數百名,守住了陣地。 這段故事后來被電影《上甘岭》真實地再現了。 秦基偉注視著坑道部隊的艱難處境。為了使這些部隊釘牢在上甘岭,他下達了死命令:不借任何代价,把物資送進坑道,并要求多送些解渴又止餓的大蘿卜。 可是,火線運輸員一撥一撥地派出去,一撥一撥地倒在封鎖線上。多少蘿卜、苹果、藥品、彈藥,都滾落在血泊里。更使志愿軍官兵感動的是,朝鮮人民無私無畏的支援。 上甘岭戰開始了。英勇而勤勞的朝鮮農民們,得到了這個消息,便迅速組織了一支強大的隊伍,投到支前的洪流里。 10月15日,戰斗開始后的第二天,朝鮮勞動党金化郡委員會委員長安龍河率領了80名青年赶到志愿軍前線指揮所里,向指揮員說:“給我們任務吧!”這支運輸隊首先被志愿軍接受了。但接瞳而來的是更多的朝鮮農民的支前要求,近到火線上、遠到离火線百里以外的農民們都赶來了。不管是在火線上,在山溝里,在公路上,到處都是川流不息的朝鮮青年、老人、婦女、姑娘和孩子們。他們說著同樣的一句話:“為了祖國,支援志愿軍。”他們組織了無數的運輸隊、擔架隊、茶水站……為了不讓志愿軍士兵們受凍,他們在山野里砍柴,燒成木炭送到前方去。這是一支8000人的支前洪流,其中有900多名是婦女。 一個夜里,敵人的炮火封鎖著接近火線的道路,炮彈不斷地在路上爆炸。43歲的朝鮮農民朴在根,抬著志愿軍的傷員從火線的救護所里走出來。雖然他滿身熱汗,气喘噓噓,他還不時用手摸摸傷員的身体,看看是否太冷,問問要不要喝水,然后又把蓋在傷員身上的被子四角塞好。突然,敵机又來了,他加緊兩步,把傷員抬在一個山角下隱蔽起來。一顆炸彈就在他們不遠的地方爆炸了,在這緊急的關頭,他馬上放下擔架,立即爬在傷員的身上。敵机又投下一顆炸彈,在他們的頭頂上爆炸了,一塊彈皮打進了朴在根的身体,朴在根因傷勢大重流血過多而犧牲了,人們稱他是朝鮮的“羅盛教”。 朝鮮農民們為支援志愿軍前仆后繼,流血犧牲。青年農民金万培告訴父母要去參加運輸隊時,他的父母非常高興。金万培在第三天犧牲了,他的48歲的父親金新華,掩埋了儿子后,帶病參加了運輸隊。志愿軍看他年老有病,几次謝絕,他卻始終堅持著,他對志愿軍官兵們說:“我的儿子犧牲了,我要繼續為了我們的祖國和儿子,你們不要拒絕我。”他不幸也犧牲了。于是金万培家的最后一個人——年老的母親,又從家里走出來,為志愿軍做飯。她經常對人說:“愛護志愿軍就是愛護我們的祖國。” 上甘岭戰地的朝鮮農民們,像對待親人一樣關心著志愿軍。當戰士們堅守坑道、几天喝不上水的時候,他們把自己儲藏的蘿卜和買來的苹果送進坑道里。金化郡梅檜里的農民捐出了1500斤蘿公洞里的農民白景龍,听到老鄉們談到志愿軍在坑道里喝水有困難,便連夜跑了180里路,赶到縣里,用自己半年來節省下的1万元朝鮮市,買了300個苹果,全部送給了志愿軍。 在這艱苦的日子里,士兵們更深刻地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坑道里,大家背靠著潮濕的石壁,腳沒在稀泥里,一邊吃運輸員送來的蘿卜、饅頭,一邊議論:“不能再叫運輸員送東西了。為了我們,不知道有多少人流血犧牲了!我們吃的不是蘿卜、饅頭,簡直是血!” 上甘岭,當時成了令人矚目的熱點。 志愿軍總部根据戰場態勢,決定15軍鄰近部隊先后向敵人10多個重要目標發起猛攻,直接配合上甘岭的坑道作戰。 同時,志愿軍總部命令,15軍利用坑道部隊將敵人拖在上甘岭所贏得的時間,迅速組織一場決定性的反擊,大量殺傷敵人。 在15軍作戰會議上,騰騰的煙霧中,秦基偉斬釘截鐵地拍板:先集中全力反擊美7師占領的597。9高地,從而震懾動搖537.7高地北山上的偽2師的軍心: 反擊開始了,45師、29師的連隊參加。 10月30日21時,15軍炮群的104門大口徑火炮,以持續猛烈的火力,炮擊597.9高地。 此時,志愿軍的裝備空前加強,已大規模使用了大炮。僅上甘岭上,就發射了40余万發炮彈,亦屬空前。毛澤東后來說:“今年秋季作戰,我取得如此胜利,炮火的猛烈和射擊的准确實為致胜的要素。” 美7師一個上尉告訴隨軍記者:“中國軍隊的炮火像下雨一樣,每秒鐘一發,可怕极了。我們根本沒有藏身之處。” 每秒鐘一發炮彈美軍就怕极了,殊不知上甘岭戰役的第一天,45師官兵經受的是每秒鐘6發炮彈的襲擊。 在炮兵的全力支援下,3個坑道連隊配合反擊部隊分東西兩路反擊。血戰5小時,恢复主峰陣地。 10月31日,凌晨4時,敵人開始更大規模的反扑。由偽2師31團和埃塞俄比亞營充當主要攻擊力量。4個營的敵人共發動了40多次進攻,僅僅打了一天,偽31團便完全喪失了戰斗力。《韓國戰爭史》記載,這個團直到朝鮮戰爭結束也沒能恢复元气。 11月1日,戰斗愈演愈烈,成為一場名副其實的、打鋼鐵的現代化戰爭。雙方炮群都瞄准了597.9高地,你炸一遍,我轟一通,你攔擊我的增援,我襲擊你的反扑。陣地上濃煙遮目,火光沖天。8米厚的堅石坑道都被打塌了,土松得連机槍都沒法架,只好用麻袋包壘個射擊台。敵人集中了數十架飛机、70余輛坦克和大量火炮,共發射了12万余發炮彈。 傍晚,作為戰役預備隊的12軍91團也投入連隊參加戰斗,一直到戰役結束。 這支部隊涌現出胡修道等一批英雄人物。年輕的胡修道是四川人,是初次參戰的新兵。11月5日,在597.9高地上,他在其他人都傷亡的情況下,獨自堅守了三號陣地,打退敵人24次攻擊。煙霧中,他發現十號陣地前面黑壓壓地爬過來一大片敵人,志愿軍士兵全部傷亡。胡修道急忙冒著敵人的炮火赶去,打退了密密麻麻涌上來的敵人。他創造了志愿軍一人一天殲敵280余人的記錄,志愿軍領導机關為他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稱號。他還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 美7師終于被打垮了。美國軍方向新聞承認:“到此為止,聯合國軍在三角形山(即597.9高地)是打敗了。” 11月4日,北京,中央軍委根据對朝鮮戰場敵情的分析,指出:上甘岭地區作戰“敵雖然攻勢受挫,但仍有可能抽調力量繼續向我攻擊,特別是集中炮火、坦克及飛机向我轟擊”。因此,指示志愿軍“注意火炮的調配,加強該方面的作戰。” 11月5日傍晚,志愿軍首長對鞏固597.9高地和奪回537.7高地北山的作戰作了重新部置,決定將12軍31師3個團全部投入作戰,45師除炮兵外全部撤出戰斗。 換防的士兵隨意抓了一把土,攤平手心數了數,竟有33個彈片屑; 隨手揀起一截焦黑的樹干,吃惊地發現,這截不到1米長的樹干上,密密麻麻地嵌著100多個彈頭和彈片; 一面戰旗上面,煙熏火燎地布滿了281個焦糊的彈洞。戰后,它成了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的珍品。 11月5日,志愿軍首長聯名致電上甘岭地區參戰部隊,祝賀收复597.9高地作戰胜利,指出: (你們)与敵血戰20余日,敵雖集中了空前优勢的炮火飛机坦克及大量步兵集團沖鋒,不僅不能奪去我陣地,而且喪失了1.5万余人的有生力量及大量炮彈。你們則高度發揮(揚)了堅韌頑強的戰斗作風,愈打愈強,戰術愈打愈靈活,步炮協同愈打愈密切。我軍傷亡亦逐漸減少,特別是2日,斃死敵1500余名,我僅傷亡190余名。這樣打下去,正如中央軍委所指出“必能制敵死命”,我們特向你們祝賀,望激勵全軍,再接再勵,堅決戰斗下去,直至將敵人的局部進攻,完全徹底粉碎。 11月7日,中央軍委對志愿軍的部署作了批复,指出: 你們對加強15軍作戰地區之決心和部署是正确的。此次五圣山附近的作戰已發展成為戰役的規模,并已取得巨大的胜利。望你們鼓勵該軍,堅決作戰,為奪取全胜而奮斗。 11月8日,毛澤東將志愿軍司令部轉報的五圣山地區的戰斗情況及作戰部署批轉全國各大軍區、各特种兵、軍事學院和總高級步兵學校。這對五圣山地區的作戰是极大的鼓舞。 不出秦基偉所料,597.9高地的收复,強烈地動搖了537.7高地北山偽2師的斗志。 11月的朝鮮半島,天气已冷,气溫最低達到零下30度。11日下午16時25分,志愿軍集中114門山、野、榴、迫擊、火箭炮對北山進行了半個多小時的炮火急襲,陣地上頓時一片火海。 黃昏,北山全部收复。舖天蓋地的炮火,使敵人尚未恢复清醒。 11月25日,進攻了43天的美偽軍傷亡慘重,美7師、偽之師被迫撤下整補。上甘岭戰役至此全部結束。 敵人從此再也沒能在朝鮮戰場上發動過如此規模的戰役。 12月1日,朝鮮前線,參加上甘岭戰役的志愿軍部隊召開祝捷大會。經過這場悲壯而殘酷的戰斗,接受軍功章的戰爭幸存者為數太少了,被授予“特等功8連”稱號的、堅守597.9高地1號坑道的8連,只剩下3個人。 入夜,天色愈陰暗了,竟下起雪來,雪花大似梅花,紛紛揚揚,血污的戰場覆蓋上一層厚實的白雪,傷痕累累的大地又顯得洁白美麗起來。 炮火停熄了,美國軍方無可奈何地承認:“戰斗的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的大炮發揮了惊人的作用。” 美國報紙評論:“上甘岭戰役實際上變成了朝鮮戰爭中的‘凡爾登’。” 計划“金化諸山岭的戰役”的軍事專家說,即使用原子彈也不能把阻擊兵岭和爸爸山(指五圣山)上的共軍部隊全部消滅。美國軍事顧問門卡賓中校說:如果你在爸爸山上面投一個原子彈,你會發現那里仍有中國軍隊。在三角山,雖然聯軍的大炮實際上已將山頂打得不成樣子,但是中國軍隊還能筑成一條鐵的防線。” 1952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社論指出:“上甘岭的戰斗,雖然僅僅是一個狹小的陣地上的戰斗,但它的激烈程度与我軍的勇敢頑強,是世界史上少有的,已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水平。” 在長達3年之久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共涌現出30多万英雄模范功臣。僅上甘岭一戰45軍就為志愿軍英雄增添了以特等功8連為代表的英雄集体200多個;以黃繼光為代表的英雄模范功臣1200多名。 50年代,“上甘岭”成了6.5億人口泱泱大國的英勇頑強的代名詞,革命英雄主義的同義語,感染、引導過整整兩代人。 40年后,擔任國防部長的秦基偉,在他的北京寓所里接受采訪時,談起上甘岭戰役時依然那樣動情。他說,在上甘岭戰役的日子里,有時敵人占了山頂的表面陣地,我們退守坑道;有時我們部隊沖出坑道,把表面陣地上的敵人肅清。陣地上的情況往往一天之內多次變化,但是無論怎樣變化,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我們的人始終沒有离開上甘岭。 上甘岭戰斗從敵人第一次發起進攻到我們最后一次把敵人驅逐下山,總共經歷了43天,范佛里特在這兩個加起來也不足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先后投入了美軍第7師,美軍空降第187團,李承晚的偽2師、偽9師,及埃塞俄比亞營和哥倫比亞營等總共6万多兵員;出動了3000多架次飛机,投擲炸彈5000余枚;使用105毫米口徑以上的大炮300多門,發射炮彈190多万發;出動坦克170輛,有時為了沖擊一個小小的山包,敵人往往使用3到5個營的兵力進行集團沖鋒,甚至:天達30多次。當戰斗結束時,山頂上的岩石已被炸成:尺多厚的粉未和碎渣,山峰被削低了2米,我軍的几條堅石鑿成的坑道被打短了三四米。 志愿軍士兵以無畏的英雄气概和不可戰胜的頑強精神迎接了敵人凶狠的進攻。我軍傷亡1.1万多人。祖國人民已經熟知的黃繼光、孫占元、朱保才、王万成等英雄的名字,不過是在上甘岭戰斗中涌現的上万名英雄模范人物中的代表罷了。作為曾經參加這個戰斗的指揮員,我為自己有這么多英雄的戰友而感到光榮,我為我們祖國有這么多的英雄子弟而感到驕做。 不管敵人在進攻中用了多么多的兵力,使用了如何殘酷的手段,但是,我們英雄的志愿軍戰士們,卻像一個鋼鐵的巨人,始終屹立在這個英雄的陣地上。 敵人在這次窮凶惡极的進攻中得到了些什么呢?他們除了付出了2.5万個士兵的傷亡之外,我沒看見他們在上甘岭上得到任何一寸土地。 上甘岭本來只是無人知曉的普普通通的山峰,但我們和我們的敵人都把它作為一种象征,誰也不會忘記它。在我們的心目中,這种象征、這种力量,就是革命英雄主義和高度的集体主義精神,是永遠鼓舞后人前進的精神財富。 是的,時至今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86年版的五百万分之一的地圖上,找不到海拔1061.7米的五圣山,卻標出了上甘岭。只是那個赫然醒目的黑三角圖例旁,沒有標高數字。事實上也無法標高。但是,眺望歷史的崇山峻岭,人們一眼就看見了它,那就是上甘岭。 ------------------ 書海网書LUORJ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